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1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2 具有烃胺侧链,属于芳烃胺类药物。多数在苯环 上有 1  2 个羟基取代基。 HO HO CH O H CH 2 NHR.
Advertisements

許惠珍中醫師 - club O 12/6/ 終生受用的健康貼士 1. 金科玉律 2. 一生闖關 3. 保養穴位 4. 食物排毒 5. 課程預告.
6.4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主讲人 李协荣 2017/2/25.
药品检验技术.
肿瘤患者营养调理指南 主编:孙建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4月 版次:第1版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反应原理) 衢州第二中学 任志强.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多媒体.
趣味化學實驗.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卤代烃.
药物分析 第八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十九章 中药及制剂分析概论 analysis.
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纯化 提取 取样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第十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基础化学实验IV(仪器分析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食品分析 实验.
第三章 药物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
第二节 -内酰胺类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Analysis of -lactam antibiotics
第七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蛋 白 质 含 量 的 测 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王冬亮 讲师
药 物 分 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Analytical of Aromatic amines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 酸度的概念 1. 食品中的几种酸度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维生素(vitamin):维持人类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体内不能自行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 Ch.P收载:维生素A、B1、B2、B6、B12、C、D2、D3、E、K1、叶酸、烟酸、烟酰胺等原料及制剂共30多个品种.
第十五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 的分析 Analysis of Steroid Hormones.
The Analysis of Steroid Hormon Drugs
第十一章 维生素类药物 的分析.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八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Analytical of Heterocyclic drugs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四节 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四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特点 中药和中药制剂应具备如下特征:
第六章 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
第三章 食品中一般成分分析 3-1.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六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第三章 药物分析方法学.
第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4-4 维生素C的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Drug purity and its control
第十二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6.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6.1 概述 6.2 凯氏定氮法 6.3氨基酸氮的测定.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 何应金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第二章 药品的鉴别试验 Identification test of drug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常见的弱电解质.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一节、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与目的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主讲教师:徐 丽.
葡萄糖结构探究 海口实验中学 黄芳.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八: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分析.
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机能所必需的 微量营养物资。

脂溶性 水溶性 VitB族(B1、B2、B6、B12) VitC、叶酸、烟酸、烟酰胺 VitM VitPP VitA、D2、D3、 E、K1 等 水溶性 VitB族(B1、B2、B6、B12) VitC、叶酸、烟酸、烟酰胺 VitM VitPP

人体需要的重要维生素有6种: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D,其他维生素的需要量则较少。

维生素发展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 的维A。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 的维A。  1600年-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1831年-胡萝卜素被发现。  1905年-甲状腺肿大被碘治愈。  1911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 缺乏维D引起的。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维E被发现。  1928年-科学家发现维B至少有两种类型。  1933年-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4年-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  1957年-Q10多酶被发现。  1969年-体内超级抗氧化酶被发现。  1970年-维C被用于治疗感冒。  1993年-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返 回

(1)维生素A 对人体的生长、视觉和生殖功能都很重要,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有调节作用,同时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增生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可改善角化过度。可用于治疗维生素 A缺乏病、毛发红糠疹、毛发苔癣、鱼鳞病、小儿银屑病、鳞状毛囊角化病、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色素性扁平苔癣、聚合性痤疮等。     

(2)维生素D 与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及血管系统有密切关系,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异位性皮炎、红斑狼疮、斑秃、聚合性痤疮、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等 (3)维生素E 可用于治疗冻疮、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单纯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肢端紫绀症、痛经以及治疗抑郁症。     

(4)维生素K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血浆因子,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紫癜、慢性荨麻疹、淋巴瘤伴皮肤瘙痒病等。     (5)维生素B1 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脓皮病、念珠菌病、光感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等。     

(6)维生素B2 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寻常痤疮、酒渣鼻、寻常须疮、口周湿疹、日光性皮炎等。  (7)维生素B6 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寻常痤疮、酒渣鼻、湿疹、渗出性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妊娠痒疹、斑秃、唇炎等。    

 (8)维生素B12 是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辅酶,参与核蛋白的合成,甲基的转换以及脂肪和糖的代谢,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早期银屑病、扁平疣、水痘、带状疱疹、扁平苔癣、脂溢性皮炎、光感性皮肤病等。     (9)维生素C 主要用于抗炎和抗衰老,可用于治疗紫癜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黄褐斑、黑变病、特发性斑状色素沉着、早期银屑病、砷剂皮炎等。

第二节 维生素A -H 维生素A醇 -COCH3 维生素A醋酸酯 -COC15H31 维生素A棕榈酸酯 R :

结构与性质 一、 为一个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 环己烯 (一) 具有UV吸收 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物

相对生物效价 维生素A 325.5 100% 新维生素Aa 328 75% 新维生素Ab 320.5 24% 新维生素Ac 310.5 15% 异维生素Aa 323 21% 异维生素Ab 324 24%

易发生脱氢、脱水、聚合反应 VitA2 VitA3

鲸醇

共轭多烯侧链 易被氧化 (二) △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氧化↑

环氧化物 VitA醛 VitA酸

(三) 与三氯化锑发生呈色反应 CHCl3 溶解性 (四) 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等

鉴别 二、 三氯化锑反应 (一) CHCl3 条件 无水无醇

蓝色 紫红

UV法 (二) (BP(1998)) λmax为326nm 一个吸收峰 λmax为350~390nm 三个吸收峰

VitA ↓ 去水VitA(VitA3)

TLC法 (三) BP 杂质对照品法 显色剂 三氯化锑 USP 显色剂 磷钼酸 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

含量测定 三、 (一) UV法 立体异构体 氧化产物及光照产物 合成中间体 去氢维生素A( VitA2) 去水维生素A( VitA3)

三点校正法 1. 条件: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 波长的选择: (1) 1 VitA的max(328nm) (2) 2 3 分别在1的两侧各选一点

第一法 等波长差法 测定对象 VitA醋酸酯

第二法 等吸收度法(皂化法) 测定对象 VitA醇

测定法 (1)基本步骤: 第一步 A选择 选择依据: 所选A值中杂质的干扰已基本消除

第二步 求 注意: C 为混合样品的浓度

第三步 求效价 换算因数由纯品计算而得:

第四步:求标示量%

(2) 第一法 维生素A醋酸酯 方法:

判断 是否在326~329nm之间 在326~329nm之间 是 否 求算 并与规定值比较 改用第二法

规定值 差值

判断差值是否超过规定值的 有一个以上超过 无超过 计算 A328(校正) 用A328计算

第二法 第二法 3% -15% -3%

VitAD胶丸中VitA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规格10000VitAIU/丸)装量差异项下(平均装量0.08262g/丸)的内容物 0.2399g 至250ml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另一20 ml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环己烷为空白,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328nm,并在下列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

A300 :0.354 A316 :0.561 A328 :0.628 A340 :0.523 A360 :0.216 A300 /A328 :0.555 A316/A328 :0.907 A328/A328 :1.000 A340/A328 :0.811 A360/A328 :0.299 求本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

A300 /A328 :0.564 A316/A328 :0.893 A328/A328 :1.000 A340/A328 :0.833 A360/A328 :0.344 - 0.555 0.907 1.000 0.811 0.299 = + 0.01 -0.01 + 0.02 + 0.04

(等吸收度法) (3)第二法 [ 皂化法、6/7A法 ] 适用于维生素A醇 第一法无法消除杂质干扰时用此法

脂溶性 水溶性

判断max是否在323~327nm之间 是 否 取未皂化样品采用色谱法纯化后再测定 计算

判断 A300 /A325 是否大于0.73 否 是 取未皂化样品采用色谱法纯化后再测定 计算A325(校正)

-3% 3%

(二) 三氯化锑比色法 标准曲线法 优点 简便 快速 缺点 呈色不稳定 (5 ~ 10s内) 水分干扰 与标准曲线温差≤1℃ 专属性差 λmax 618nm~620nm 优点 简便 快速 缺点 呈色不稳定 (5 ~ 10s内) 水分干扰 与标准曲线温差≤1℃ 专属性差 三氯化锑有腐蚀性

第二节 维生素B1 HCl Cl- 氨基嘧啶环-CH2-噻唑环(季铵碱)

维生素B12为水溶性维生素,过量可直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注射过量的维生素B12可出现哮喘、荨麻疹、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也可能相发神经兴奋、心前区痛和心悸。

结构与性质 一、 (一) 溶解性 1、易溶于水 2、水溶液呈酸性 (二) UV 共轭双键 λmax = 246nm

(三) 硫色素反应 (四) 碱性 嘧啶环 —— 伯氨 噻唑环 —— 季铵 1、可与酸成盐 2、与生物碱↓→↓ 3、含量测定 —— 非水碱量法

鉴别试验 二、 (一) 硫色素反应 ChP

+2H 硫色素

(二) 沉淀反应 VitB1 H+ H+ H+ H+

S元素反应 (三) 其他反应 Cl-反应

三、 含量测定 (一) 非水溶液滴定法 喹那啶红-亚甲蓝 (紫红→天蓝)

(二) UV法

g/100ml ChP 片剂、注射剂 = 421 A = ECL (每片)相当于标示量的%= 规格 g/片 g

(每ml)相当于标示量的%= 规格 g/ml ml

(三) 硅钨酸重量法 重量法特点 1、 准确度高 灵敏度低 操作繁琐 设备简单

原理 2、

2×337.27 3479.22

测定方法 3、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加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2ml,煮沸,立即滴加硅钨酸试液4ml,继续煮沸2分钟,用80℃恒重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沉淀先用煮沸的盐酸溶液(1→20)20ml分次洗涤,再用水10ml洗涤1次,最后用丙酮洗涤2次,每次5ml,在8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所得重量与0.1939相乘,即得

例 精密称取本品0.0519g,加水50 ml溶解,加盐酸2ml煮沸,立即滴加 硅钨酸试液4 ml,继续煮沸2分钟,用 80℃恒重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沉淀 先用煮沸的盐酸溶液(1→20)20 ml 分次洗涤,再用水10ml 洗涤1次,后 用丙酮洗涤2次,每次5ml。在80℃干 燥至恒重,称得沉淀重量为0.2557g。 求本品的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为多少?

(本品干燥失重项下测定结果为3.73%)

实验条件 4、 A. 取样量±50mg 提高灵敏度 B. 80℃ 保持4个H2O C. HCl 增大沉淀颗粒 D. 硅钨酸 :VitB1 = 8 :1 使沉淀完全 E. 硅钨酸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增大沉淀颗粒

(四) 硫色素荧光法 原理 1、 NaOH

方法与计算 2、 激发波长365nm 发射波长435nm

S + NaOH + 铁氰化钾 + 异丁醇 + NaOH + 异丁醇 对照液 d + NaOH + 铁氰化钾 + 异丁醇 + NaOH + 异丁醇 A 供试液 b

特点 3、 (1)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2)代谢产物不干扰,适用于 体液分析

第三节 维生素C L-抗坏血酸

(1)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可在体内部分转变为草酸,显著增加尿中草酸盐或尿酸盐的排泄而形成肾结石。 (2)大剂量维生素C可导致部分妇女不孕。孕妇服用过量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易引起流产和死胎。 (3)研究表明,处于生长时期的小儿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C容易患骨骼疾病。 (4)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一旦突然停药,仍可出现坏血病症状。 (5)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C可使血栓发生率明显增加,同时也可影响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  (6)维生素C还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而致维生素B12缺乏。

结构与性质 一、 (一) 溶解性 1、易溶于水 2、水溶液呈酸性

(二) 强还原性 二烯醇结构 二烯醇结构 二酮基结构

有活性 有活性 无活性

(三) 具糖的性质 结构与糖类相似 糖类的显色反应 △ 50℃

酸性 (四) 一元酸 C3-OH的 pKa = 4.17 C2-OH的 pKa = 11.57

(五) 光学活性 手性C(C4、C5) * L(+)-抗坏血酸 活性最强 *

(六) 水解反应 与碱反应

(七) UV特征

鉴别试验 二、 与氧化剂的反应 (一)

(ChP2000) 1、与AgNO3反应 (ChP2000) 2、与2,6 - 二氯靛酚反应 还原型 氧化型 玫瑰红色 蓝色 OHˉ

(玫瑰色) (无色)

3、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 USP 4、与KMnO4反应

糖类的反应 (二) USP 或盐酸 吡咯 50℃

(戊糖) (糠醛) 50℃ (吡咯) (蓝色)

UV (三) BP 0.01mol/L HCl

三、杂质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有色杂质 分光光度法 2.铁、铜离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四、 碘量法 (一) 原理 1、 指示剂 淀粉指示液

H+

方法 2、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新 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 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 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 色,在30秒内不褪。每1ml碘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讨论 4、 (1)酸性环境 d . HCl 减慢VitC被O2氧化速度 (2)新沸冷H2O 赶走水中O2 (3)立即滴定 减少O2的干扰

(4)附加剂干扰的排除 片剂 —— 滑石粉 —— 过滤 注射剂 —— 抗氧剂 —— 丙酮 甲醛 Na2SO3 NaHSO3 Na2S2O3 Na2S2O5

O a S 3 + H 2 N 5 C H O 2 H O N C S 3 a

2,6 - 二氯靛酚钠滴定法法 (二) USP JP 原理 1、

方法 2、 自身指示终点法

讨论 3、 (1)酸性环境 HPO3-HAc 稳定VitC (2)快速滴定 2min内 防止其他还原性物质干扰 (3)剩余比色测定 (定量过量) (测剩余染料)

(4)缺点 不稳定 需经常标定 贮存≤一周 干扰多 氧化力较强

HPLC法 (三) 1、HPLC的优点 灵敏度高 微量分析 选择性高 干扰少 分离分析同步 快速

2、HPLC法分离VitC常用方法及测 定对象 方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正、反相) 对象 制剂、生物样品、果汁 血、尿、组织、细胞等

第三节 维生素E 苯并-二氢吡喃醇

维生素E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和抗衰老。 适量服用维生素E有抗癌作用,但如果摄入过量的维生素E反而有诱发癌症的可能性。 服用维生素E不宜超过每日3次,每次100毫克。

* * * 名 称 R1 R2 相对活性 α-生育酚 γ -生育酚 δ -生育酚 CH3 CH3 1.0 β-生育酚 CH3 H 0.5 H 名 称 R1 R2 相对活性 α-生育酚 γ -生育酚 δ -生育酚 CH3 CH3 1.0 β-生育酚 CH3 H 0.5 H CH3 0.2 H H 0.1

生物效价 右旋体 : 消旋体 = 1.4 :10 (天然品) (合成品) dl-α-生育酚醋酸酯

一、 结构与性质 苯环 + 二氢吡喃环 + 饱和烃链 1、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UV 3、酯键 易水解 △

鉴别 二、 (一) 硝酸反应 75℃15′ 橙红色

生育酚 强氧化剂 HNO3 生育红 (橙红色)

取本品约30mg,加无水乙醇10ml溶解后,加硝酸2ml,摇匀,在75℃加热15分钟,溶液应显橙红色。

(二) 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 △ [O]

生育酚 弱氧化剂 [O] 对-生育醌

红色

UV法 (三) 0.01%无水乙醇中 λmax = 284nm λmin = 254nm = 41.0~45.5

维生素EUV图

TLC法 (四) 薄层板 硅胶G 展开剂 环己烷 -乙醚(4 :1) 显色剂 硫酸(105℃ 5′) VitE Rf = 0.7

游离生育酚 三、 检查 (一) 原理 利用游离生育酚的还原性, 将硫酸铈还原成硫酸亚铈 (二) 试剂 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 二苯胺(亮黄→灰紫)

(M生育酚= 430.8) 例 取本品0.10g,加无水乙醇5ml溶解后,加二苯胺试液1滴,用硫酸铈液(0.01mol/L)滴定,消耗硫酸铈液(0.01mol/L)不得过 1.0ml。

限量 (三) ≤2.15%

药典规定 消耗硫酸铈液(0.01mol/L)≤1.0ml 若硫酸铈液浓度不是0.01000mol/L, 应重新计算硫酸铈的消耗量 设:应消耗硫酸铈液≤ V ml 0.01×1.0 =实际浓度× V

例 Ce(SO4)2 = 0.01020mol/L

四、 含量测定 (一) GC法 1、 GC特点 挥发性低、不稳定、极性强→衍生化易受样品蒸气压限制 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速度快 分离效能好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 2、 VitE测定的色谱条件 载气→N2 固定液→硅酮(OV-17) 担体→硅藻土或高分子多孔小球 柱温→265℃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内标→正三十二烷 n ≥ 500 R≥2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

内标法 供试液(样品+内标) 对照液(对照+内标) 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物质 与被测组分峰靠近 能与各组分完全分离 与被测组分的量接近 内标物

校正因子:

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方法

例 内标液 取正三十二烷加正己烷溶解 并稀释成1.0mg/ml溶液 对照液 精密称取VitE对照品0.2011g 置棕色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 标液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 1~3ul注入GC仪,测定,计算 供试液 精密称取供试品0.1998g置棕 色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液 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ul 注入GC仪,测定,计算

对照液 0.373 供试液 0.368 本品含C31H52O3应为96.0 ~ 102.0%

BP GC 内标 正三十二烷 R≥1.4 USP GC 内标 十六酸十六醇酯 R≥1.0 JP HPLC 外标 dl-α-生育酚 R≥1.4

铈量法 (二) 原理 1、 利用生育酚的易氧化性 △ 指示剂 2、 二苯胺(亮黄→灰紫) 还原型 氧化型

讨论 3、 A、反应速度 分子量较大,反应慢 易被O2氧化 B、溶剂 Ce(SO4)2易溶于水 生育酚易溶于醇 C、酸性条件 防止Ce(SO4)2的水解 减慢生育酚被O2氧化速度 H2SO4

含量计算 4、 MVitE = 472

JP - RP - HPLC法(外标法) (三) 样品→ dl-α-生育酚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水(49 :1) 检测波长→292nm R>2.6 RSD≤0.8%

RP - HPLC法(外标法) (四) 测定对象→血清中VitA和VitE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水(96 :4) 检测波长→ 8′前330nm 8′后292nm

第五节 维生素D 一、结构与性质 维生素D2-骨化醇

维生素D3-胆骨化醇

维生素D人每日需要量很少,如每日摄入量过多,或连续数次摄入(口服或肌注)大剂量,可出现过量甚至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婴儿使用维生素D过多,可致发育迟缓,面容变形,甚至肾衰死亡,日剂量超过1.25毫克(50000国际单位)可能使正常人或儿童发生血钙增高症,引起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淀及软组织钙化而致高血压,严重者最终可死于肾功能衰竭.

开环的甾体:具有甾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 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用于鉴别。 多烯:可进行紫外检测。

性质: 1、脂溶性 2、不稳定性 3、旋光性 4、显色反应 5、紫外吸收特性

二、鉴别试验 醋酐-硫酸反应 D2 黄 红 紫 绿 D3 黄 红 紫、蓝绿 绿 三氯化锑反应 橙红色渐变粉红 三氯化铁反应 橙黄色 1. 显色反应 醋酐-硫酸反应 D2 黄 红 紫 绿 D3 黄 红 紫、蓝绿 绿 三氯化锑反应 橙红色渐变粉红 三氯化铁反应 橙黄色 二氯丙醇和乙酰氯反应 绿色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溶 剂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40mg/ml 5mg/ml 比旋度值 注意事项:应于容器开启30分钟内取样, 2. 比旋度鉴别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溶 剂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浓 度 40mg/ml 5mg/ml 比旋度值 +102.5°~+107.5° +105°~+112° 注意事项:应于容器开启30分钟内取样, 在溶液配制后30分钟内测定。

3.区别反应: 以96%乙醇为溶剂,加乙醇和85%硫酸,D2 显红色,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D3显黄色, 在495nm处有最大吸收。 4.其他方法: TLC、HPLC、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三、杂质检查 维生素D2中麦角甾醇的检查:加洋地黄皂苷溶液,混合,放置18h不得发生浑浊或沉淀。 前维生素D的光照产物

四、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HPLC)测定维生素D的含量,定量方法为内标法,内标物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按以下三个方法进行分析。

固定相:硅胶 流动相:正己烷-正戊醇(997:3) 第一法:用于无维生素A醇及其它杂质干扰的情况,步骤如下: 1.系统适用性试验:测定重复性和分离度。 固定相:硅胶 流动相:正己烷-正戊醇(997:3)

2.测定校正因子: 2,6-二叔丁基对甲酚+加热 3.含量测定:

第二法:用于有杂质的干扰的情况,步骤如下: 1.皂化处理:皂化、乙醚提取、洗涤提取液、蒸除乙 醚、制备供试液A。 2.净化:供试液A经液相色谱分离,准确收集含有维 生素D及前维生素D混合物的全部流出液,制 备成供试液B。 固定相:ODS 流动相:甲醇-乙腈-水(50:50:2) 3.含量测定:取供试液B按第一法测定。

第三法:用于经第二法处理后仍有杂质的干扰的情况。步骤如下: 1.制备供试液:取供试液A,净化,水浴加热,正已烷溶解,得供试液C。 制备对照液:对照品储备液(异辛烷溶解):稀释、加热。 2.含量测定:在第一法的色谱条件下,交替精密进样 对照液和供试液,按外标法定量。 返 回

Discussion 1、采用的是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2、测定过程中应避免VitD的氧化 3、皂化应剧烈振摇,水浴温度≤40℃,提取溶剂大多采用己烷或戊烷以消除苯的毒性 4、若供试品中没有VitA醇及其它杂质干扰时,可以直接进样分析 5、注意色谱系统适用性样品VitD、前VitD的制备方法

例 多种维生素片中VitA、 VitB1、 VitB2 、VitB6 、烟酰胺、VitC、 VitE的含量测定 色谱柱 ODS 流动相 A、水 -甲醇(4 :1) B、甲醇 (梯度洗脱) 抗氧剂 二巯基丙烷磺酸钠

水溶性维生素 离子对色谱法(樟脑磺酸) 内标法 + 校正因子 内标物——苯酚 脂溶性维生素 外标法

108.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经 水解、脱羧、失水后,加入吡 咯即产生蓝色产物的药物应是 A. 氯氮卓 B. 维生素A C. 普鲁卡因 D. 盐酸吗啡 E. 维生素C

99:88.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 以下何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 A. 酸碱滴定法 B. 氧化还原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气相色谱法 E. 非水滴定法

98:79.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 量,内标物质为 A. 正二十二烷 B. 正二十六烷 C. 正三十烷 D. 正三十二烷 E. 正三十六烷

99:77. 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 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 显蓝色荧光的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97:77.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 药物是 A. 维生素A B. 咖啡因 C. 苯巴比妥 D. 氯丙嗪 E. 维生素C

99m:132.维生素C的鉴别反应,常采 用的试剂有 A. 碱性酒石酸铜 B. 硝酸银 C. 碘化铋钾 D. 乙酰丙酮 E. 三氯醋酸和吡咯

99m:84. 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 丙酮,这是为了 A. 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 B. 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 C. 使反应完全 D. 加快反应速度 E. 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98:85. 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药物 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E E. 烟酸

97:81.使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 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 为176.13,每1ml碘滴定液 (0.1mol/L) 相当于维生素C 的量为 A. 17.61mg B. 8.806mg C. 176.1mg D. 88.06mg E. 1.761mg

97:[121—125](99:[121—125]) 可发生以下反应或现象的药物为 A.维生素B1 B.维生素C C.两者均能 D.两者均不能 121.与碘化汞钾生成黄色沉淀 122.麦芽酚反应 123.在乙醚中不溶 124.与2,6-二氯靛酚反应使颜色消失 125.硫色素反应 A D C B A

115.维生素A的鉴别试验为 A. 三氯化铁反应 B. 硫酸锑反应 C. 2,6-二氯靛酚反应 D. 三氯化锑反应 E. 间二硝基苯的碱性乙醇液反 应

77.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维生 素A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点校正法),此法又分为 A.等波长差法 B.等吸收度法 C.6/7 A法 D.差示分光法 E.双波长法

78.维生素E的鉴别试验有 A.硫色素反应 B.硝酸氧化呈色反应 C.硫酸-乙醇呈色反应 D.碱性水解后加三氯化铁乙醇 液与2,2-联吡啶乙醇液呈色反 应 E.Marquis反应

80. 下面哪些描述适用于维生素A A. 分子具有长二烯醇侧链,易被氧化 B. 具有较长的全反式共轭多烯结构 C.含酯键,经水解后产生苯并二氢吡 喃衍生物,易被氧化 D.与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液中呈不稳 定兰色,很快转变为紫红色 E.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后,加硝酸加 热后,呈橙红色

维生素A与 反应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反应需在 条件下进行。 ( ) 维生素A分子中由于具有共轭多烯侧链,因而其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氧化变质。 三氯化锑 无水 ×

维生素E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可水解生成游离 ,当有氧或其他氧化剂存在时,则进一步被氧化成醌型化合物,尤其在碱性下更易发生。 生育酚

碱性 维生素B1 的噻唑环在 介质 中可开环,再与嘧啶环上氨基缩合 环合,然后经 等氧化剂氧 化生成具有荧光的 ,加 荧 光消失,加 荧光又显出;此反应 称为 反应。 铁氰化钾 硫色素 酸 碱 硫色素

维生素C是 元弱酸,具有强 性,易被氧化剂氧化,常用 作其它制剂的 剂。 一 还原 抗氧

维生素E中游离生育酚的检查时 规定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 不得过1.0ml,现硫酸铈滴定液的实 际浓度为0.01053mol/L,应不得超过 多少ml? A. 0.95 B. 0.97 C. 0.99 D. 0.92 E. 1.05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新 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 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 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 在30秒内不褪。每1ml碘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已知:取样量为0.2084g,消耗碘滴 定液(0.09981mol/L)22.75ml。

要求:(1)解释划线部分 (2)计算本品的含量是否符合 规定 (规定本品含C6H8O6应不低于99.0%)

VitB1片UV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VitB1 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70ml,振摇15分钟,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用干 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置 另一100ml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 (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46nm 处测定吸收度,按C12H17ClN4OS·HCl的 吸收系数( )为421计算,即得。

已知 20片重 = 1.4070g A246=0.461 取样量 = 0.1551g 规格 = 10mg/片 求 本品含量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应相当于标示量的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