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弧菌属(Vibrio) 为一群G-,弯曲成弧状的细菌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但水中多见,多数为非致病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内容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学习目标 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熟悉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理解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弯曲菌属空肠弯曲菌 幽门螺杆菌螺杆菌属 第 11 章 螺杆菌和弯曲菌. ——
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 Nersseria ) 是一群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 有菌毛。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氏菌和淋 病奈氏菌。除淋病奈氏菌寄居于尿道粘膜外, 其他奈氏菌均存在于鼻咽腔粘膜。
革兰氏阳性菌 : 葡萄球、链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 :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和部分厌氧球 菌等。 第九章 球 菌 ( coccus ) 球菌:能够感染机体并可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又称化脓性细菌 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不同,在临床上常 引起创伤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霍 乱 Cholera Cholera 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 染病。属三大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 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典型的 发病急骤,以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 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 乱与酸碱失衡,甚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为临床特征。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 亦较多,重症及典型患者病死率极高。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主要致病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霍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赵志新.
第一章、食源性致病菌.
第四节 弧菌属 (Vibrio).
霍乱 CHOLERA.
常见致病细菌.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四节 霍乱 内科教研室 周毅.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细菌感染 霍乱(cholera).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性?
霍 乱 cholera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感染科.
链球菌属.
鱼类病害防控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孔祥会.
是一类能够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肺结核.
第八章 肠道杆菌.
实 验 五  肠杆菌科检验(一) 西安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球菌.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第10章 弧 菌 属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弧形的革兰阴性菌。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于碱性培养基上。本菌属共有100余种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水中最多。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是本属的模式种细菌.
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 (zoonotic bacteria) 或人兽(畜)共患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细菌称:动物源性细菌 人兽(畜)共患病原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传染源,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四节 奈瑟菌属 第三节 肠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A群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第二节 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细菌性疾痢仍然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物质的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物质的分类 按状态分类 按组成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 井申荣
动物源性细菌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奈瑟菌属 共同点: 革兰阴性球菌、单个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 触酶试验(+) 氧化酶试验(+)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厌氧性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葡萄球菌属.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兽医微生物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主要种类 弧菌属 Vibrio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四年級 中 文 科.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霍 乱 Cholera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谭德明.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章 弧菌属(Vibrio) 为一群G-,弯曲成弧状的细菌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但水中多见,多数为非致病菌 对人体致病的主要为: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霍乱弧菌(V.cholerae) 1、引起霍乱的致病菌 2、为烈性传染病,全世界流行,死亡率高, 因此被列入国境检疫的传染病 3、已发生多次世界大流行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A、G-弧形,但经人工培养后可成为杆状, 无芽胞,有些有荚膜 B、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病人标本 涂片染色观察:鱼群状排列 悬滴法观察:穿梭或流星样运动

培养特性 A、营养要求不高, B、温度范围广泛(18~37℃) C、耐碱不耐酸,在pH8.8—9.2碱性琼脂平板 (蛋白胨水)上生长良好 D、TCBS平板上呈现黄色菌落

抗原构造与分型 根据O抗原不同 现已有155个血清群 分群 其中O1群 O139群 引起 霍乱 其中O1群可分为2个 生物型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Cholera pandemics I. Classic (Pandemics 1-6: 1817-1923) II. El Tor (7th Pandemic: 1961-present) III. O139 (8th Pandemic: 1992-present)

抵抗力 不耐热,湿热55℃ 15分钟 ,100℃ 1—2分钟 不耐酸,胃酸能杀死 对各种消毒剂敏感 弱 水中生活1—2周,有时还可越冬 强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肠毒素(外毒素) B亚单位 B A亚单位 结 构: 1个A亚单位 毒性部分 5个B亚单位 结合部分 蛋 白 质

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 作用机理 B亚单位 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 A亚单位-------裂解为A1、A2 : A1(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腺苷酸环化酶活化 ATP cAMP cAMP 细胞分泌增加(Na 、K、HCO3 和水) 肠腔积水-----上吐下泻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

2、鞭毛、菌毛 鞭毛运动 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 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普通菌毛 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3、其他物质 多糖荚膜、LPS毒性决定因子等---抗吞噬

小肠上皮黏附的霍乱弧菌

所致疾病 霍 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病人、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临床表现 霍 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病人、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克 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病后带菌 病后可带菌,时间不等,于胆囊中

霍乱病人

免疫性 可获牢固免疫力 SIgA、抗毒素作用(抗B亚单位) O1和O139群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法 粪便肛拭 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标本 玻片凝集反应 直接镜检 涂片见G-性弧菌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法等

防 治 防治原则 消灭传染源-------------隔离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饮水、食品卫生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注射用死菌苗(效果不好) 口服B亚单位-全菌疫苗 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 防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 治

副溶血弧菌(V. parahemolyticus) 1、弧形,但常可见杆、丝状等多形态 2、在PH7.5—8.5、含3. 5%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无盐不生长,故名“嗜盐杆菌” 3、此菌能产生溶血毒素,引起人、兔红细胞溶解, 其溶血能力与致病力成正比称 “神奈川现象”

4、主要存在于沿海, 5、抵抗力同霍乱弧菌, 6、防治原则:饮食卫生,抗生素 人食用未煮熟的被其污染的水产品而引起发病 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夏天多见) 为自限性疾病,自然恢复,但可反复感染 5、抵抗力同霍乱弧菌, 对酸特别敏感(50%食醋1分钟即可杀死) 6、防治原则:饮食卫生,抗生素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