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訪談訓練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我的 动 堂天 漫 制作人: 13312—22 青春 情感 悬疑推理 魔 法 系 列 动 漫系 列 动 漫 之.
Advertisements

年湖北省直属事业单位招考 结构化面试 主讲 : 中公教育资深讲师 崔阳阳.
繪本融入教學之研究設計 施如齡 國立台南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副教授
19 《山岳的形成》. 褶皱山 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 代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消费者行为学 主编 方凤玲.
当代大学生的性别烦恼 沈奕斐.
質性研究中的訪談: 教育與社會科學研究者指南
新高中中國語文 選修單元一︰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
国内社会热点问题 (上) 文法学院 汤晓颖.
城市绿化美化 第一模块 城市的园林美 制作人:许启德 湖南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1.
第六章 质性研究 Prof. 刘化侠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 (0)
第六章 社会策划 夏建中 《社区工作》 (第二版).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年3月.
長期照護.
指導教授 : 王全興老師 組員 : 黃婷鈺、林鐿晴、林音琪
學校護理專業發展數據說~ 學校護理的數據迷雲
面試路路通.
清雲科技大學組織行為期末報告 人力資源甄選方法【面談】
周柏伶 國立台中女中輔導主任 彰師大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諮商心理師
Converse One Star 代言球员:1974年美国80%的球员
歐盟概述 992.
温馨提示 以下交流内容属于原创,未经打磨,如有不妥, 敬请谅解 如果您在活动中很动情、请给予热烈掌声鼓励
第拾章 質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我们会赞叹生命之花的绚丽和多姿,也会歌颂生命之树的烂漫和青翠,但是生命是如此脆弱……
樂 樂 西 玩 西 玩 門 門.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第 17 章 創造競爭優勢.
全美頂尖研究大學 文/侯永琪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对你们的到来,双多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表示热烈的欢迎.
指導老師: 賴孟鈴老師 小組成員: MA0T0204劉瑞瑜 MA0T0211馮家綾 MA0T0212張心雨
導讀:陳定川 董事長 (台灣永光化學公司) 李嵩賢 所長 (國家文官培訓所)
2015年济宁市新任教师5班学习园地 第二期 主编:闵凡修.
迈出青春第一步 初二(4)班 主题班会.
你 今 天 累 吗 ? 坪山高级中学心理教师 张婧乔.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 趙維生博士 2004年9月22日
光隆家商 優質化計畫 簡報 校 長 楊瑞明 教務主任 高美麗
07 觀光行銷研究.
“xx” 市场调查报告.
讀書報告與文獻查證 Yang Chia Chen.
心理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Psychology 段锦云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主講者:張雪君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副教授 時間:10/12/2011 地點:中山醫學大學
組員 : 黃嬿如、石上玲、曾晴、王慧雯、邱仕涵
湖北武当山.
第5週 食品營養、養生保健餐飲 吃得好,吃得巧 Feel good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Look good
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高三心理辅导.
第七章  質的行為觀察.
台灣歷史與文化 乙未割台與台人武裝抗日.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活動據點方案說明會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福利科 簡報日期:105年1月11日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運動與偏差行為
行動研究就是一種行動性的研究,由行動者來進行研究,而不是由外於行動領域的學者與與科學家來進行,研究的問題也取自行動。
Talking about Qualitative Research
學術定向與專業成長 期末報告 主題:教育心理學
理論的功能 理論可幫助我們「瞭解」現象, 理論可用來「解釋」現象之間的關係。
5 甄選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 甄選.
台灣地方政府與政治:派系與選舉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 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 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 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 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 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部印发了.
学生干部角色的定位与转换 肖志文 2013年9月16日.
2008 TIME USE SURVEY IN CHINA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學生:吳星龍 班級:資管二乙 指導老師:劉書彥
從美國泰莉植物人拔管談天主教醫學倫理觀.
探討如何執行ISO 14001-建立環境管理系統三部曲 工業污染防治報導-第 104 期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導師姓名:彭詠璇 “中小學生選擇補習社補習的行為” 學生證編號 姓名 P 廖冠謙 P 許嘉慧
田野調查法 在地心在地情卓中產業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 國際貿易科.
4. 執行行銷研究 任課教師: 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 曾光華著 前程文化 出版.
兩岸政治參與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政治與地方派系的研究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訪談訓練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訪談方法的討論 純從字義來說,訪談的英文是interview,它是由兩個字inter和view所組成。inter是指兩個目標或兩個點之間的事情,比方市區內兩個地點之間搭車轉乘就叫inter-city transit。而view則是看(look at)的意思,看了之後有所知覺仍然是view。因此,訪談interview是指兩個分別的點(points)之間被知覺到的行為。演變至今則是指兩個不同的人之間的行為,被雙方認知的情形。

但訪談若用在社會科學研究裡,意思比較狹窄,它是說訪談者(interviewer)以事先定好了的問題,促使被訪談者(interviewee或respondent)回答他的問題。 社會科學的研究,訪談是很重要的根據,因為依照Michael Brener在1981年的估計,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社會科學研究使用到訪談 。

以文化人類學為例,訪談提供了當代非西方社會大量可供研究的材料。即使對當前工業社會的研究,它也具有同樣地提供研究素材的功用。所以,在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語言學、政治學、民俗學,以及口述歷史等方面,都廣泛地使用訪談。 二次大戰後,重視數量調查的這些學者,如Robert Merton , P. F. Lazarsfeld , Harry Field,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見者如Herbert Blumber , C. W. Mills , Arthur Schesinger , Jr. 和Pitirin Sorokin等人。

不過,量化調查研究仍為主流,尤其在Lazarsfeld當選美國社會學協會(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後,其勢更是銳不可擋。儘管如此,質化研究訪談(qualitative interviewing)仍然被採行,不過,都強調其數量化的做法,如參與觀察法,場域理論(Grounded Theory〉,社會行動研究(Social Action〉。但是,也有勇於反潮流仍堅持使用質化訪談,例如Jack Douglas堅持一對一之下,可持續多日的訪談;以及James Spradley在民族誌學上主張訪談的持續性。

其實,1980年代以來後現代人種誌學(ethnographers)所研究,在訪談方法的運用上,有更嚴謹的發展,例如有關訪談的道德問題,訪談者的角色控制,分析被訪談者的聲調與感情,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性別研究(gender research)上的訪談特性,使質化訪談在社會科學研究上,仍繼續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訪談方法的發展,也呈現出多種樣態,包括: (一)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ing) 結構式訪談是事前設計好問卷,讓受訪者回答,因此,受訪者是在一種有限制的範圍內,回答問題。當然,也有一部份是在一種有限制的範圍內,回答問題;另外一部份是開放式問題,讓受訪者充分發揮。結構性訪談要求遵守以下的規定 :

1.永不介入對研究的冗長解釋,使用研究指導者或主持人所提供的,對一項研究的標準化解釋。 2.不任意超出該研究的介紹,問題的順序(sequence),以及問題的文字陳述。 3.永不讓任何人打斷訪談,也決不讓別人代受訪者回答,或為受訪者提供問題的意見。

4.永遠不對受訪者的回答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或者,提供建議。特別是對受訪者表示對研究的題目或問卷表示個人的看法。 5.永遠不要去詮釋問題的意義,只需要重覆問題,給予受訪者研究計畫主持人對該次訪談主題所做的介紹和說明。 6.不要即興地增減問題,或對於問題的文字做改變。

結構性訪談未必要面對面,可以藉由電話訪談,到受訪者家中或工作場所。不過,結構性訪談一般都搭配問卷調查。 Converse和Schuman對結構式訪談的建議是,維持有興趣的聽講者(interested listening)的完美風格,「好好地聽」,不要對受訪者的回答做評論,就是對受訪者參與研究的回報。

(二)焦點團體訪談(Group Interviews) 焦點團體的訪談是有結構的訪談,但是同時對一群人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訪談或討論。焦點團體的訪談常用在市場行銷研究(marketing research),把消費者找來組成焦點團體(focus group),對消費意見,商品特徵,廣告行銷表示意見。選民也可以組成焦點團體,由他們來討論候選人的形象、政見,以及自己如何做出投票決定。當然,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也都使用。

焦點團體訪談法使得資料豐盛,研究過程十分活潑,經費節省,成員腦力相互激盪,產生集體的解釋。但也有缺點,它們是個人受到干擾,焦點團體易受成員中一個或二個人的主導,而對個人比較敏感的題目,不容易進行。

(三)無結構的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 無結構的訪談,提供了受訪者更寬廣的回答空間。而且,參與觀察常和無結構的訪談結合。無結構訪談不預設問題,採完全開放式的非正式訪談。它注意的是: 1.接近受訪對象。關切怎麼進入(How do we get in?)。接近的方法沒有一定的方式,看研究者各顯神通。 2.瞭解受訪者的語言和文化。 3.考慮如何把自己是研究者的身份呈現出來,讓受訪者知道,並且接受。

以上是對訪談方法的一個梗概的介紹,當然,經過長時期的演變與發展,訪談法的內容、方法、策略、問題的範圍、順序…等,事實上也都相當的龐雜。 4.找到內應或嚮導。他了解受訪者,也願意提供協助。 5.獲得信賴。 6.建立密切關係。 7.收集經驗資料。 以上是對訪談方法的一個梗概的介紹,當然,經過長時期的演變與發展,訪談法的內容、方法、策略、問題的範圍、順序…等,事實上也都相當的龐雜。

問題設計的原則 1、詢問確實的開放式問題。 2、詢問單一的問題。 此為讓受訪人能自由的開放的回答,而非「是」與「否」的二分法回答。例如:「你對此案的感受如何?」、「你對此案的意見如何?」、「你對此案有何想法?」 2、詢問單一的問題。 問題單一,不要一個問題當中包括幾個小問題。每個問題都非常具體,避免像:「為了協助工作人員改進方案,我們想請你說說你對方案的意見。你認為本方案的長處與弱點是什麼?你喜歡什麼?你不喜歡什麼?你認為什麼可能被改進或保持原貌?」這種複雜的問題,既讓受訪人緊張、混淆,又無法清楚的回答。

3、中立(neutrality)的問題。 訪者對受訪人的回答不會有任何的情緒性反應,兩者之間是種「共融」(rapport)關係,訪者要讓受訪人清楚,他的回答不會影響到訪者的情緒,即訪者對受訪人的回答內容保持中立的立場,與受訪者的關係是尊重的共融關係。

問題設計的內容 就內容來看,任何主題都可以涵蓋在下列六類問題當中。 1、經驗/行為問題。這是有關該人做或已經做了什麼的問題。係在獲得被詢問人的有關經驗、行為、行動和活動的描述。 2、意見/價值問題。係在求得訪人的目標、意圖、期望和價值。受訪人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想法、意見等。

3、感受問題。人們心中的看法,對發生在他們身上或周遭的事物的一種自然情緒反應。 4、知識問題。不是意見、感受,而是一個人對問題瞭解的事實程度的多寡。 5、感官問題。指受訪人眼見、耳聽、鼻聞、觸摸到、品嚐到了些什麼的問題。 6、背景/人口統計學問題。係指辨認受訪人的特徵,問題包括受訪者的年齡、教育、職業、居處、流動性等標準背景問題。此有助於訪者將受訪人安置在與其他人的關聯。

訪員訓練 1、訪員條件 本研究為使深入訪談順利,特別對訪員施予訓練,以期在訪談過程降低訪談的偏差。因為成功的深入訪問是相當困難的。除非受過特殊的深度訪問的訪員訓練,否則不要輕易嘗試。因為它須要訪員熟悉被訪者的專業知識、表達方式及相關的訪問技巧。 而訪員的基本條件更要一致,在個性方面要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訪員的特質會影響訪問的結果。所以,如何使訪員在進行深度訪談前的訓練工作確實,共同擁有類似的條件,應是比較成功的深入訪問的條件。 1.記錄誠實。 2.可信賴。 3.態度客觀。 4.儘可能詳細記錄。 5.對人感興趣。 6.為對方設想。 7.使受訪者輕鬆作答。 8.穿著舒適整潔。 一般而言,訪員的特質會影響訪問的結果。所以,如何使訪員在進行深度訪談前的訓練工作確實,共同擁有類似的條件,應是比較成功的深入訪問的條件。

2、訪員資料閱讀與準備 任何訪員在進行深入訪問前都應熟悉訪問的主題,訪問的問題。 訪問的題綱要事先準備,清楚正確的把預定訪問內容寫下來。也就是說在訪問之前,訪員應該將訪問的問題一項一項的逐條列出來,而且對這些問題要非常了解。 就本研究來說,訪員要事先對「標準開放式訪問表」中的有關地方派系的各個問題都非常熟悉。甚至於也要了解什麼是「標準開放式」的深度訪問,及要明白地方派系的相關議題和資料。

3、訪員訓練內容 本研究對訪員訓練相當重視,在所有研究成員中,共7位成員參與訪員的訓練與討論,在計劃主持人的指導之下,進行為期約14天(每週1~2個半天,共5個月,合計14天)的訪員訓練。包含訪員對訪問題綱的討論、整個研究計劃的討論、參與整個活動方案的訪員間的互動及與計劃主持人間的互動、最後是訪談技巧的學習等四個部分。 除了問題討論已如前敘外,其餘的分別為:

B.活動方案, A.對方案的總體看法: 有沒有參考書, 喜歡?不喜歡? 要不要寫報告, 優點?缺點? 角色扮演, 同輩團體的回饋還是指導者的回饋? 指導者的訪問技巧模式, A.對方案的總體看法: 喜歡?不喜歡? 優點?缺點? 建議改變些什麼? 對受訓者的影響? a.能提供的服務功能, b.生涯規劃, c.訪問技巧,

C.特殊訪問時,有沒有持續的過程? 語言的表現 開始訪問, 身體的表現 a.不做判斷, b.回饋前先稍停一下, c.做適當的簡述語意, d.解釋會談目的, e.瞭解案主來會談的原因。 身體的表現 a.眼神的接觸, b.身體的姿勢, c.間斷性的正向表情, d.放鬆。 語言的表現 a.不做判斷, b.回饋前先稍停一下, c.做適當的簡述語意, d.鼓勵案主說出來, e.要有察覺文化差異或種族差異的敏感度, f.要表達同理心和溫暖, g.用自然的、不做作的、真誠的態度。

探查問題 問題和處理 a.了解問題的歷史, b.由不同觀點檢視問題, c.評估情境因素和其他有系統的因素。 a.用簡明和清楚的問題詢問, d.開放式問題,閉鎖式問題交替使用, e.用中立的態度繼續追蹤重要的細節, f.不能用太多問題砲轟, g.用一系列邏輯的問題, h.對隱私的事項保持敏感度。

總括來說,訪員訓練可分幾個階段: 1.讓訪員瞭解研究計劃的意義與目的:從研究計劃的主題,相關資料的閱讀與理解,資料搜集等,此為準備階段可以提昇訪員的士氣。 2.訪問時訓練階段:包含如何穿著,如何與人見面介紹自己,寒喧,態度如何?眼神如何?如何口語表達?如何增加自己的對文化種族差異、隱私探求的敏感度?

3.問卷議題的討論階段:包含每一個問題的發問與記錄,如何作到儘量詳實的程度。 4.訪員模擬訪問階段:訪員彼此模擬練習在外出訪問之前,研究計劃主持人應在訪員練習時指導,觀察模擬的過程,在訪問結束後,再作一討論訪員的經歷與感受,是否有其他問題。 5.真實訪問階段:先預選3~5人訪問,訪員在訪問後應向研究計劃主持人報告訪問情形與訪問結果,經由詳細檢查確定沒有誤解和錯誤之後,才大量進行訪問。

研究計劃主持人應在研究進行過程當中不斷督導訪員從事訪問工作,不要在所有訪問結束後再作檢查,而是在訪員訪問20-30人後,即檢查訪員的問卷,與訪員作討論,確定沒有問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訪問。 狹義的說,訪員在真實訪問階段結束之後,訪員訓練即告結束;廣義的說,在整個研究計劃進行的過程,主持研究計劃者不斷的與訪員討論、磋商、指導,直到研究結束為止。

對訪員的下鄉前準備,議題熟悉只是條件之一,另一條件是物品的準備。 4、訪員的物品準備 對訪員的下鄉前準備,議題熟悉只是條件之一,另一條件是物品的準備。 進行實地深入訪問,訪員應有一類似一般問卷調查的訪問袋,裡面裝有: 1.筆記本 2.受訪名單、人數。 3.當地地圖及交通工具狀況 4.訪問表(應多準備) 5.介紹信或公函証明的訪員身分 6.各種訪問時需要的圖表。(如農會、派系、政黨等資料) 7.給受訪人的禮物 8.車馬費 9.鉛筆、原子筆、橡皮擦 10.訪員配戴的識別証

對於訪員下鄉前的訓練愈週全,對整個研究計劃的資料收集愈有幫助。這時對訪員的訓練內容應是愈詳盡愈好。 訪員訓練的評估 對於訪員下鄉前的訓練愈週全,對整個研究計劃的資料收集愈有幫助。這時對訪員的訓練內容應是愈詳盡愈好。 1.訪問訓練活動和作業是什麼?受訓者做了沒? 2.受訓後,訪員覺得訪問技巧有沒有進步? 3.有什麼服務功能?受訓者的感覺是較好?還是較差? 4.訓練方案會對受訓者的生涯規劃影響嗎?如果是,是如何影響? 5.受訓者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些訓練方案?有何優缺點?如果要改變?有何建議?

訪員訓練的課程內容與時間配置表 在以上所說的訪員訓練,可以詳細分六個階段來實行:準備階段、訪問訓練階段、討論問卷階段、模擬訪問階段、真實訪問階段與追蹤考核階段。如下表:

訪員訓練課程內容時間配置表 訓練階段 訓練內容 時間配置 準備階段 1.研究計劃的意義與目的 2.資料閱讀 3.資料搜集 1~7天 訪問訓練階段 1.穿著、打扮 2.寒喧、自我介紹 3.肢體、語言技巧 4.口語表達技巧 5.問題與問題紀錄處理 1~3天 討論問卷階段 1.問卷問題 2.如何發問與記錄 1~2天 模擬訪問階段 1.訪員彼此模擬訪問 2.討論模擬訪問的過程、感覺與問題 真實訪問階段 1.預選3~5人訪問 2.討論訪問的過程與問題 追蹤考核階段 1.每隔20人左右的訪問即應作討論與修訂 2.研究計劃主持人不得放鬆訪員的訪問,隨時與訪員保持連繫 直到計劃結束

深入訪問的困難 分為訪問前可能遭遇的困難與訪問過程、訪問後實際面臨的困難三項。 (一)訪問前可遭遇的困難 1、訪問對象連絡不易與問題的克服 本研究欲對台北縣、彰化縣與高雄縣作深入訪問地方派系領袖。這些領袖位居要津,平時即不易接受學術研究的訪問,作問卷調查回收率已不是很好,所以本研究面臨此問題,提出兩點補救辦法:

鍥而不捨的電話邀約關鍵性領袖,直到對方接受訪談為止。 如被拒絕,尋找其他替代人選,因為不同派系的政治人物皆有一組人,而非只有一個人。 如果領袖找不到,尋找其機要秘書或熟悉地方派系領袖的人選。 2、訪員訓練不易與問題的克服 基本上,良好的訪員-如良好的精神分析師,是非常難得,他必須在訪問前,熟悉整個研究的主旨、研究議題的相關背景、資料、既有研究成果及本研究的目標與方法即是訪員要具備一般問題的專業知識與訪員訪問時的特殊技巧。

本研究為克服此困難,每週花週五、六2次半天的時間,與研究計劃主持人不斷的接觸、討論、修正與學習。在訪問之前的準備功夫,即已至少討論了14個工作天以上的時間。訪員訓練已如前述,茲不再贅述。所以,本研究的訪問計劃是相當紮實的依既有計劃進行,雖然,過去在地方派系的研究上,並沒有類似的深入訪問的經驗可供參考,不過,本研究在既有的學理為基礎,已為國內這類型的研究跨出一小步。

(二)訪問時遭遇的困難 1、受訪對象不針對問題回答或拒答 因為訪問的對象包含黨政高階層主管,所以,面臨比較敏感的問題,像對「國發會」的反應,大都會避而不談,或答非所問。 此外,如果問到比較基層的地方派系領袖,像縣議員,他們不見得瞭解「國發會」的問題,對此也不一定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與他們的政治認知不足有關。 面臨這些困難,訪員當場的臨場反應就顯得相當重要,看是否能再從其他較易回答的問題著手,及重新在訪談的過程取得受訪者的信任,打開受訪者的疑慮,才可能獲得受訪者的資料。

2、受訪者的時間限制 有時因為受訪者的身份關係,給訪員的時間非常少,所以訪員在非常少的時間內,如何贏得受訪者的信任回答關鍵性的題題,就顯得相當重要。 像訪問彰化縣議會議長白鴻森、立委林志嘉、翁金珠等都有此現象,所以,本研究的訪員這時都採取: a.只問關鍵性的問題。 b.儘量拉長訪問時間,爭取時效,請求對方再多回答1~2個問題。

(三)訪問後的資料處理的困難 1、遺忘的問題 政治人物的訪問大都拒絕被錄音,他們甚至懷疑訪員是否偷偷錄音。所以訪員只能在受訪者的同意下,馬上摘要記錄,或受訪者連這樣也拒絕的情形下,事後馬上記錄。在這種情形(沒有錄音),訪員只能儘量: a.贏得受訪者的信任,如他不希望錄音,應絕對配合。 b.訪員如可以現場記錄,應儘可能詳細,如果可以,兩人一組分頭記錄,事後相互對照彼此遺漏之處,不失為可行辦法之一。本研究有些訪問都是兩人一組著手進行,就是希望遺漏降到最低。

c.現場不准記錄,事後馬上補記。 d.訪談過程,隨時聯想下一個問題應如何發問引導,如果兩人一組,可由一人主導發問,另一人以記錄為主。 2、資料處理問題: 受訪者拒答的情之下,當然就顯現資料殘缺不全。在此種情形,只能依有限的資料進行比對分析。例如在27位受訪者當中,只有15位對國發會表示意見。就在這15位的意見中分析,其他12位因為不表意見,只好割捨。

所以在已有的資料處理的原則是: a.求真:有多少資料,就作多少分析;如果還有下一個階段的深入訪談研究,再逐漸補充。 b.詮釋(verstehen):在已有的資料中,閱讀再閱讀相關的有意義的字句、概念,歸納出比較重要的概念,進行對已有現象的註釋。 c.訪問資料不作量化:在有限的深入訪談的資料中,是地方派系領袖的個人經驗與見解,不宜作普遍化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