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证券交易》说课程 吴夕晖 经济贸易系证券投资专业. 一、课程构思 1 、课程定位 (1) 课程地位 在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与专业核心课程 面向职业岗位:解决经纪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学生主 要就业方向) ( 2 )课程作用 《证券交易》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这门课 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拿到行业资格证;通过该课程的.
中医系 陈良金 三峡大学医学院 1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 机。 2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 断和鉴别诊断。 3 、熟悉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高热 证的急救处理。 4 、了解外感发热的调护、预后 目的要求.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头 痛头 痛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五节 头痛. 一、概述 返回目录 (一)头痛的概念 头痛即指由于外感或内伤,致使脉络绌急 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 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 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 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下篇:内科病证第.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湖北省中医药适宜技术 痛 风. 痛风 — 定义 痛风为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 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 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 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相当 于中医的痹证。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中医内科学. 感 冒感 冒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断 和鉴别诊断。 掌握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温 病 教 研 室.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治风剂  概念 :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  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有  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  的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 称治风剂。  立法依据 : 外风宣散, 内风平熄。  适应范围 : 风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模块四 病因病机学说基础及应用.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四章 病因病机.
温 病 学.
泄 泻.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感 冒.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
第九章 外感病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师范教育系 黄丽清
痹证.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秋 燥 主讲人 王洪京.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系列CAI软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经行感冒.
痉 病 痉病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前言 21世纪,材料科学已经与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振兴教育,教育创新”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暑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概 说 1、生理功能: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 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糖尿病流行病学.
泄泻.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六章 病 因.
肺系疾病---感冒 感 冒.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董振华.
病因辨证.
消 食 剂.
第四章 病 因.
清瘟解毒丸仿单木刻印版 【简介】:此为双面木刻印版,一面为“清瘟解毒丸”,一面为“参苏理肺丸”,内容分别如下: A:清瘟解毒丸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1.掌握病因辨证的含义,风、寒、 暑、湿、燥、火等证含义及临床表现 教 2.熟悉病因辨证的意义 学 3.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病因辨证 目 【授课方式】 CAI课件 【课 时】 3学时

病因辨证 指在病因学的指导下,对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辨别、分析、判断、综合,以确定病人具体病因的辨证方法。

《内经》 病生于阳,生于阴 宋. 陈无择 三因学说 病因辨证 《内经》 病生于阳,生于阴 夫邪之生,或生于阴,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宝命全形论》) 宋. 陈无择 三因学说 六淫侵袭为外因 情志所伤为内因 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为不内 外因

病因辨证 根据来源和发病部位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 外感 疫疠邪气 七情内伤 劳逸失度 内伤 饮食失调 遗传因素 其它 中毒、 外伤等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临 床 表 现 风淫证候 外感风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鼻塞流,喷嚏,咽喉干痒和不 适,舌苔薄白,脉浮缓 抽搐,角弓反张,振颤,蠕动 病因辨证 风邪袭表:恶风,微发热,汗出,头痛, 鼻塞流,喷嚏,咽喉干痒和不 适,舌苔薄白,脉浮缓 风客肌肤:皮肤瘙痒,瘾疹,局部麻木 风袭经络:口眼歪斜,颈项强直,口噤, 抽搐,角弓反张,振颤,蠕动 风历关节:游走性关节疼痛 临 床 表 现

注:内风禁用发散剂,应治其治病之因,或平熄内风 病因辨证 风淫证候 治则 疏散风邪 注:内风禁用发散剂,应治其治病之因,或平熄内风

寒淫证候 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寒客肌表─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 痛、脉浮紧 寒客脉经络气血─冷痛,得温痛减 病因辨证 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 寒客肌表─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 痛、脉浮紧 寒客脉经络气血─冷痛,得温痛减 寒客脏腑─腹痛、呕吐或腹痛泻泄,腹 胀,纳呆 寒淫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病因辨证 寒淫证候 辨证要点 恶寒肢冷,局部冷痛而喜暖,苔白滑 治则 疏散寒邪 鉴别 “伤寒”与“中寒”的区别

暑淫证候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 外感暑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舌红、苔黄、脉虚数。 中暑─卒然昏倒或昏厥,舌绛干燥, 脉濡数。 临 病因辨证 外感暑邪引起的证候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 舌红、苔黄、脉虚数。 中暑─卒然昏倒或昏厥,舌绛干燥, 脉濡数。 暑淫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轻) (重)

病因辨证 暑淫证候 治则 伤暑—清暑益气 中暑—开窍醒神

湿淫证候 外感湿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伤湿—发热、头胀痛、胸闷、身重 痛,舌苔白滑,脉濡缓。 冒湿─头胀痛如裹,遍体不舒,身 重,脉濡弱。 病因辨证 外感湿邪引起的证候 伤湿—发热、头胀痛、胸闷、身重 痛,舌苔白滑,脉濡缓。 冒湿─头胀痛如裹,遍体不舒,身 重,脉濡弱。 湿痹─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湿淫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燥淫证候 外感燥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凉燥─干(唇、舌咽)、干咳 恶寒发热,鼻流清涕,无汗。 温燥─干(唇、舌咽)、干咳 病因辨证 外感燥邪引起的证候 凉燥─干(唇、舌咽)、干咳 恶寒发热,鼻流清涕,无汗。 温燥─干(唇、舌咽)、干咳 身热、烦渴、舌红、脉浮数。 燥淫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火淫证候 外感火热病邪引起的证候 概念 热盛─壮热、口渴、面目红赤、烦燥、 谵妄、 狂越、脉洪数。 津伤─口渴冷饮、便秘、尿黄。 病因辨证 外感火热病邪引起的证候 热盛─壮热、口渴、面目红赤、烦燥、 谵妄、 狂越、脉洪数。 津伤─口渴冷饮、便秘、尿黄。 动风─抽搐、角可反张。 动血─咳血、吐血、衄血、斑疹 火邪壅滞局部─疮痈红肿高凸。 火淫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疫疠证候 外感疫毒疠气引起的证候 (1)湿热疫(表、里之分): 概念 憎寒壮热 但热不寒,日晡热甚 (2)暑燥疫:烦渴、 头痛如劈,神 病因辨证 外感疫毒疠气引起的证候 (1)湿热疫(表、里之分): 憎寒壮热 但热不寒,日晡热甚 (2)暑燥疫:烦渴、 头痛如劈,神 昏、斑疹、绞肠痛绝 (3)瘟黄:壮热、烦渴、 全身发黄、 神昏、口鼻出血 疫疠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病因辨证 疫疠证候 辨证要点 传染性强、症状相似、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

第二节 情志内伤辨证

临 床 表 现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情志内伤 的具体病因和病机。 概念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忧)则气消: 恐则气下: 思则气结: 病因辨证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情志内伤 的具体病因和病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忧)则气消: 恐则气下: 思则气结: 惊则气乱: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病因辨证 辨证要点 1.询问病史 2.临床有精神失常的症状和体征 3.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变化 4.以心、肝、脾三脏临床表现为主

病因辨证 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劳伤的具体原因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过逸少动 劳伤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病因辨证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食积病因及病位 食积证候 概念 临 床 表 现 脘腹胀满或痛,嗳腐吞酸, 纳呆厌 食,舌苔垢腻,脉滑有力

虫积证候 概念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寄生虫种类和虫积性质 病因辨证 虫积证候 概念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寄生虫种类和虫积性质 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腹部可触及索状虫团,胃脘嘈杂,大便失调,或吐虫便虫,或面目虫斑,或发“蛔厥”,兼见气血暗耗,营养不良等征象。 临 床 表 现

外伤证候 概念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具体的外伤病因,损伤程度和病机。 1.有明显的外伤史 病因辨证 外伤证候 概念 就是通过辨证以确定具体的外伤病因,损伤程度和病机。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伤处有疼痛,压痛,活动受限,或见青紫,肿胀,或见伤口,流血 3.脏腑内伤,功能障碍 临 床 表 现

病因辨证 思考题 1.六淫致病各有何特点?风证、寒证的 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2.何谓七情证候?其辨析要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