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启蒙运动
06年高考考试大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学案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启蒙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学案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启蒙运动 06年高考考试大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欧洲启蒙运动
主干知识网络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欧洲启蒙运动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四)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二、欧洲启蒙运动
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3、都铎王朝的改革 4、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5、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 【思考】 背景五要素与“革命”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1、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2、内战时期(1642---1648年) 3、英格兰共和国时期(1649---1660年) 4、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60---1688年) 5、革命结束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熟读、背诵 形成的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思考】 《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及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兴起 影响 二、启蒙运动 17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原因 ① 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清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发展的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时间 17、18世纪。17世纪兴起于英国,高潮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内容 提倡理性主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 17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 霍布斯 代表作《利 维坦》 ①主张利用社会契约创立国家,君权民授; ②主张君主专制,认为它有利于干涉臣民的财产; ③宗教是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洛克 ⑴主张按社会契约成立国家以保护私有财产; ⑵认为国家不应该干涉臣民的私有财产; ⑶赞成君主立宪,主张国家立法、行政、外交权分属议会和君主。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①主张信仰上帝,但抨击天主教会和教皇;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发展洛克分权说,主张“三权分立”。 卢梭 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影响 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欧美: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对亚洲:鼓励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课堂演练 A C 1、1640年新议会召开被视为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同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国家政权 A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在1688年迎立威廉,其共同目的是: C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D C A B 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5、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包括: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定势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权力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B.议会的权力大为增加 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 C A 5、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包括: A.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B 重商主义、海外贸易、圈地运动 C.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海外贸易、宗教改革 B 6.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 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已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已发生严重动摇
B C D 7、提倡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是: 8、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 说话的权力。”这表明: A、伏尔泰和卢梭 B、霍布斯和卢梭 C、孟德斯鸠和卢梭 D、卢梭和狄德罗 8、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 说话的权力。”这表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教会的精神控制 C、主张权利平等 D、倡导君主立宪 C 9、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A、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在运动中其指导思想都曾经发生改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