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新生儿黄疸. 教 学目 标  熟悉 : 败血症感染的常见途径 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鉴别 蓝光箱使用目的、方法  掌握 : 胆红素脑病的定义及临床观察要点 败血症的护理诊断、措施.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新生儿黄疸. 概 念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又 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 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 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 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可 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 重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的新进展 郑 玲 芳.
溶血性贫血 ( Hemolytic Anemia HA )
第一节 抗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黄 疸.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黄 疸 112~161.
人體的奧妙 姓名:林佩儀 班級:六年4班 指導老師:趙美華老師.
第十二章 黄 疸.
第十七章 肝胆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十七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平湖一院儿科 缪海中.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华医院儿内科 钱继红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 吴明昌 教授 主任医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AIHA(血管外溶血) 临床分型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第五章).
第六章 肝脏功能检验.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黄 疸 112~161.
温箱使用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东海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胡彩英.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胎 黄 儿科教研室.
新生儿黄疸概论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杨萍萍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上课了 请安静.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痛 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伤一科.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常见症状评估和 护理诊断 * 黄疸6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章 雅 青.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十四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第 十 一 章 肝的生物化学.
溶血性贫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十二章 黄 疸.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PBL教学 黄疸待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感染性疾病中心.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主讲教师:尹燕华.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的表面积.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被黄染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 衰老的红细胞 网内皮系统 胆红素、铁、珠蛋白 与白蛋白结合 非结合胆红素 尿胆素 肝(与蛋白分离) 门静脉 肾 结合胆红素 衰老的红细胞 网内皮系统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铁、珠蛋白 与白蛋白结合 非结合胆红素 尿胆素 肝(与蛋白分离) 门静脉 肾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粪胆素 结合胆红素 肠道重吸收 随大便 毛细胆管随胆汁 肠腔 细菌还原 尿胆原 肝肠循环

胆红素代谢 血红蛋白----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 肝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非结合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结合胆红素 水 解 肠道 细菌

一、概述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 红细胞寿命较成人短20~40天 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2、胆红素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力差

3、肝细胞摄取、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特点 摄取---肝细胞内Y、Z受体蛋白含量低 催化---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 排泄---肝内毛细胆管细易排泄不畅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特点 肠道中-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 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 发生率 : <1周,足月儿:50-60% 早产儿: >80% 原因: 红细胞破坏过多;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7~14天消退;早产儿黄疸可延迟到3 ~ 4周;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1); ④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05.2umol/L(12mg/dL),早产儿<255umol/L(15mg/dL)。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黄疸程度重:足月儿>205.2mol/L(12mg/dl)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黄疸程度重:足月儿>205.2mol/L(12mg/dl) 未成熟儿>256.5mol/L(15mg/dl) 发展过快:每天增加>85.5 mol/L(5mg/dl) 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未成熟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2mg/dl)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 胆红素量 一般情况 生后2~3天出现 4~5天达高峰 7~14天消退 黄疸出现过早(24h内) 生理性黄疸持续过久(足>2周、 早>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胆红素量 80.5~119.7 mol/L(5~7mg/dl) 足:≤205.2mol/L 早:≤256.5mol/L 足:>205.2mol/L (12mg/dl) 早:>256.5mol/L (15mg/dl) 一般情况 全身情况好 不伴有临床症状 有原发性症状和体征 纳差、呕吐、腹胀等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病理性黄疸原因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 感染性 弓形体病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 胆道闭锁 遗传性疾病 药物 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病 通常指因母子血型不和引起的 同族免疫性溶血。 ABO M-O F-A/B Rh M-(-) F-(+) (CcDdEe)

2、新生儿败血症 黄疸特点: 退而复现 突然加重

3、母乳性黄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黄疸 生后4-7天出现,2-3周达高峰, 持续2-3月 停止哺乳24-72小时即明显下降 一般情况良好

4、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 起病于新生儿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 阻塞性黄疸 肝脾肿大 肝功能损害

5、遗传性疾病 半乳糖血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

6、药物性黄疸 Vit-K3、K4、樟脑丸 利福平、红霉素

二、新生儿溶血症 1、定义 指母婴血型不合(ABO或Rh),母血中对胎儿RBC的免疫抗体(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早期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引起的溶血。

2、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分型 ABO血型系统(最常见) Rh血型系统 母:血型O或Rh(-),子:血型A、B或Rh(+)母血液中有特异性血型免疫抗体

母亲血型 O Rh(-) 婴儿血型 A或B Rh(+) 临床特点 较轻 重 发病与胎次无关 90%第二胎发病 我国多见 国外多见 ABO溶血病 Rh溶血病 母亲血型 O Rh(-) 婴儿血型 A或B Rh(+) 临床特点 较轻 重 发病与胎次无关 90%第二胎发病 我国多见 国外多见 血型抗体 以抗A或抗B常见 以抗D常见

3、临床表现 黄 疸 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 24小时内 →Rh溶血病 2-3天→ABO溶血病 进行性加重,未结合型 严重时伴发核黄疸

核黄疸 血清间接胆红素≥342umol/L 血脑 屏障 脑细胞 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 基底节 下视丘 第四脑室底部

核黄疸 脑性尖叫、肌张力增强、抽搐、角弓反张* 早期(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持续约12--24小时。 痉挛期 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甚至角弓反张。此期约持续12-48小时。恢复期 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 核黄疸四联症:①手足徐动②眼球运动障碍③听觉障碍④牙釉质发育不良。 此外,也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核黄疸四联症: 眼球运动障碍 听觉障碍 手足徐动症 牙釉质发育不良

(三)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注意保暖并供给足够的热量 退黄治疗 光照疗法 酶诱导剂(鲁米那、强的松) 血浆或白蛋白 中药茵栀黄

贫血:程度不一 肝脾肿大 胎儿水肿 ABO溶血---轻 Rh溶血---重

4、实验室检查 ★溶血证据:RBC及Hb↓,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间接胆红素↑ ★母婴血型测定 ★溶血病特异性检查 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确诊 抗体释放试验 试验

5、治疗原则 胎内治疗:血浆置换、宫内输血、酶诱导剂、提前分娩 。 出生后治疗 降低血清胆红素 防止胆红素脑病

★ 光照疗法(最常用的方法) 40cm 20cm

光 照 疗 法

原 理: 光照 间胆 胆红素和光红素异构体 从胆汁及尿液中排出体外 ★ 光照疗法 原 理: 光照 间胆 胆红素和光红素异构体 从胆汁及尿液中排出体外 异构化

光疗适应症 1、产前确诊溶血病,一旦出现黄疸(此时胆红素多>85μmol/L)给予光疗 2、换血前后均需光疗 3、根据总胆红素水平: 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05umol/L,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56umol/L 4、直胆水平<4mg/dl

光源:兰光(波长425—475nm)或日光 方法:单面光疗或双面光疗,光毯 光疗时间:一般24—72小时 注意事项:患儿戴眼罩,兜尿布 光疗箱温度、湿度 不显性失水增加 注意灯管能量衰竭 光疗副作用:皮疹,腹泻,发热,青铜症. 光疗效果:24小时可降低胆红素3 -5mg/dl

★换血疗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原理:用双倍于新生儿个体的血量 (1) 换出约60%的胆红素及抗体 (2) 换出约85%的致敏红细胞,抑制溶血 (3) 纠正贫血

换血适应症 1、产前确诊溶血病,脐血胆红素> 68μmol/L(4mg/dl),Hb<120g/L,伴水肿,肝脾肿大,心衰者 2、生后12h内胆红素上升每小时>12μmol/L (0.75mg/dl)者 3、总胆红素达到342μmol/L(20mg/dl)者 4、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 5、早产或低体重儿,或上一胎有严重溶血者,伴有高危因素者,可适当放宽指针

★换血疗法 血源的选择 ABO溶血病: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Rh溶血病:Rh血型同母亲, ABO血型同患儿的血液 换血途径 经脐静脉插管 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药物治疗 白蛋白 纠正酸中毒 肝酶诱导剂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6、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3.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新生儿黄疸的认识有关。

7、护理措施 (1)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程度,在自然光线下,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血清胆红素可达307.8μmol/L(18mg/dL),当手足转为橘黄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mol/L (20mg/dL)以上。 (2)观察T、P、R、BP,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观察小便次数、量及性质。

(4)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5)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a.光照疗法及护理。 b.换血疗法。 c.遵医嘱给予白蛋白、血浆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 (6)健康教育 讲解黄疸护理知识,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可暂停1~4天母乳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发生胆红素脑病者,应给予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