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冷战的原因 ( 目的) 开始信号 ( 丘吉尔) 开始标志(政治表 现),结束标志 冷战的经济表现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联军事应对措施 冷战的实质 冷战的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铁幕演说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争夺世界霸权 1991 年 苏联解体 1.
Advertisements

第 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的格局 1 、何谓 “ 世界格局 ” 。 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朝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 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Hermes Group Bringing the Best of the Russian Fields to Any Destination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美苏冷战,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世界经济全球化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古巴导弹危机.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篇 共产主义运动史(二) (二战以来若干历史事件和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介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 【江苏考试说明】 1.俄国十月革命:①二月革命;②《四月提纲》;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
20年前:1991年12月 最后一个殖民主义邪恶帝国崩溃了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第18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版权人: 广西桂平市大洋一中 龚为国
四、赫鲁晓夫的工业和政治改革 1、工业: 2、政治: 3、评价:.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苏联冷笑话.
改革成就“中国梦” 改革铺就“强国路” 专题设置背景之热点篇
有这样一个国家…… 她就是——苏联 她曾经是我们的师长和朋友,给过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亲切的称之为:老大哥!
李牧寒 Triangle Smart Talk Dec. 21; 2014
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左)俄罗斯国旗升起(右)。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七章 独联体与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三章第三节 俄罗斯.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讲) 授课人:张生泉 2007年3月—6月.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20讲 第21讲 单元整合. 第20讲 第21讲 单元整合 第20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第20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民族解放运动 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激荡三十年 胡辰玥 8/5/2013.
第十一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与经济转轨
第十单元 第23讲 第23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 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The Operation Model of Port
第六学习主题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课堂小结.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授课教师: 杨 娟 班 级: 初二年级.
G-1149 Miss World contest 环球网图片 glm制作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救济案件 特点及应对 北京市瑞银律师事务所 王涛律师 2017年7月12日 杭州.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要国别史 三、中俄(苏)关系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第3课 美苏争霸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十八大关于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葬送说” “和平演变说” “民族矛盾说” “上层自决说” “经济没搞好说” “斯大林模式说” “错误路线说” “意识形态说” “抛弃说” “人心不足说” “历史合力说”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恩格斯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新政治思维”,作为对苏联社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2.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苏联的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3.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也耗尽了国力。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苏联的霸权主义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

苏联的霸权主义 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在古巴的中程导弹基地

苏联的霸权主义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后,乘美国在亚、非、拉战略收缩之机,积极对外扩张,推行南下战略, 插手世界事务,与美国全面争夺世界霸权。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苏联的霸权主义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入侵捷克 捷群众阻挡苏军坦克

苏联的霸权主义 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入侵阿富汗 苏联士兵横行在喀布尔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4.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满足分裂的祸根,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的鼓动下,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泛滥。

中国必须摈弃前苏联的民族政策 坚决反对民族自治政策!

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先后发表独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 1990年3月,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先后发表独立宣言,联盟面临解体的危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先后发表独立

截至1991年12月16日,苏联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苏联的解体 截至1991年12月16日,苏联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 8 ·1 9 事 件 ”的失败与独联体的成立 苏联的解体 白俄罗斯 立陶宛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乌克兰 摩尔多瓦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15个加盟共和国地图 苏联的解体 “ 8 ·1 9 事 件 ”的失败与独联体的成立 白俄罗斯 立陶宛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乌克兰 摩尔多瓦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哈萨克 乌兹别克 土库曼 塔吉克 吉尔吉斯

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 戈尔巴乔夫被迫发表辞职演说。 戈尔巴乔夫被迫发表辞职演说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斧锤红旗落地,取代它的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起。 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 25日19时38分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斧锤红旗落地,取代它的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起。 红旗落地“视频”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5.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1.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

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2.进行经济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3.必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思想僵化。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战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苏联解体的影响4 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影响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战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导致两极格局终结,加速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影响 导致两极格局终结,加速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苏联解体的影响1

造成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影响 造成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的影响2

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激化,地区冲突和战乱加剧。 苏联解体的影响3 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影响 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激化,地区冲突和战乱加剧。

整个前苏联加盟国均成为一盘散沙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