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冷战的原因 ( 目的) 开始信号 ( 丘吉尔) 开始标志(政治表 现),结束标志 冷战的经济表现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联军事应对措施 冷战的实质 冷战的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铁幕演说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争夺世界霸权 1991 年 苏联解体 1.
Advertisements

第 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的格局 1 、何谓 “ 世界格局 ” 。 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朝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 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美苏冷战,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世界经济全球化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苏联解体 美 苏 两 极 格 局. 苏联解体 美 苏 两 极 格 局.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古巴导弹危机.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影响.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第18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版权人: 广西桂平市大洋一中 龚为国
四、赫鲁晓夫的工业和政治改革 1、工业: 2、政治: 3、评价:.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前言 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稳定的、凝结了的社会经历 现状是人类当今的、动荡的、变化着的社会活动 一、当代历史发展概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 不可逆转.
第四学习主题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课堂小结.
第3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 和欧洲一体化.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中青国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空间域名邮局价格表.
“两极对峙格局” “极” 是指 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America Russi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讲授者:吕准能.
第二讲 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The Operation Model of Port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第六学习主题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课堂小结.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张真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西藏 Tibet.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第3课 美苏争霸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璀璨灯光 上海世博会主题曲 — 微笑上海 刘德华&李玟等 文化传播网 PPS DCX.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C1U5.1 You are Who?!.
论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讲 规范货物贸易的规则(一) 《1994年关贸总协定》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新的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然而,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一方面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另一方面“多强”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极”原本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用它来指世界上具有强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或在各国关系中处于制约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或者称为力量中心。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奠定战后世界基本格局。

红色线条是柏林墙位置,分隔了东德和西德。 两德统一后 拆除柏林墙。

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局面,打破了雅尔塔体系。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戈尔巴乔夫在 辞职书上签字。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局终结。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局面?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诱因 西欧的联合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 日本的崛起 实力迅速上升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实力相对下降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长期此消彼长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开始形成

“一超”和“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陆海空,“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无处不在

(Higgins 威廉·赖斯·西金斯上校)号 美国新型海军舰艇“西金斯” (Higgins 威廉·赖斯·西金斯上校)号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后的美国,由于具备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拥有世界最多的高科技人才,处于难以撼动的“一超”地位,是多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企图称霸世界。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①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肯尼迪VS赫鲁晓夫;②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③第三阶段:80年代,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里根VS戈尔巴乔夫。 美国——最强大的一极 15

行驶在新干线上的高速火车(1964年)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20世纪末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股票市场。

1970年世界博览会 在日本大阪举行 日本——不容忽视的一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极力争取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是多极中不容忽视的一极。 日本——不容忽视的一极 17

中国(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上海浦东新区

中国海军旅沪级导弹驱逐舰

邓小平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 (1984年10月1日) 中国——日益增强的一极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1978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多极中影响日益增强的一极。 中国——日益增强的一极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 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美国35% 西欧16% 其他49% 美国27% 西欧27% 其他46% 1965年

欧盟出口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 欧盟出口的英国“鹞”式战机 欧盟出口的 德国“豹Ⅱ”坦克

   欧盟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区经济集团,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扩大后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已成为多极中强有力的一极。欧共体改名为欧盟后也从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综合一体化,成为世界最富强的组织。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1993年11月,欧洲共同体更名“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欧洲联盟) ——强有力的一极 23

五大国首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2000年9月7日) “一超”与“多强”并存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法国总统希拉克 美国总统克林顿 英国首相布莱尔 俄罗斯总统普京 五大国首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2000年9月7日)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鉴、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 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鉴、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 分裂和对抗 美国苏联“冷战”时期 相互关系 竞争与合作 多极化“一超多强” 相互关系 世界五大中心力量的主要组合:①经济上,北美、欧盟、东亚呈三足鼎立之势;②政治上,美欧俄和美中日两个三角分别在欧洲和亚太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5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有 什么影响?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鉴、利用和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国 欧洲联盟(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下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南联盟科索沃(Kosovo)地区   科索沃战争由科索沃危机引发,危机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宣布独立;1991年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和马其顿亦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5个独立国家。   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1992年3月至1995年11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在美国的干预下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签署代顿协议。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也图谋借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升级。   集束炸弹:把许多小型炸弹装在一起齐投或连续投掷的炸弹,又称子母炸弹。一颗集束炸弹的子炸弹数,少的几颗,多的几百颗。但是集束炸弹中众多子炸弹散布到周围后,有百分之三十的子炸弹不能正常爆炸,在爆炸后的几年里会对数平方公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威胁。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南联盟科索沃(Kosovo)地区 29

科索沃(Kosovo)战争造成大批难民无家可归

1999年3月24日晚,战争爆发,图为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轰炸。

美国的人权外交是从美国第39任总统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当政期间开始兴起的。 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致三人牺牲 32

  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主权。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中国学生抗议美 轰炸我驻南使馆

  2003年3月20日10:35,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2月14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被捕,2006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是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控制中东石油和意在暗算欧洲的一场不义之战。 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2003.3.20~2003.4.9)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侯赛因被判处绞刑

2003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第六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 36

八国首脑齐聚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八国集团峰会

  2006年7月17日,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6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着重就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作了阐述。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袭击。

2001年9月11日,美国“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主动寻求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2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4385次会议通过第1373号决议,决定成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Counter Terrorism Committee-CTC)。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①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霸权行径处处碰壁、屡屡受挫,表明多极力量对美国的干预、制约和防范越来越强。②在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各大国协商、合作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小 小 智 囊 团 假如你是研究国际政治形势的专家,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你对中国政府有何建议?

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 多极力量对美国的干预、制约和防范加强 美国注重与各大国的协商、合作 美国不得不注重国际社会支持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