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品、货币、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资本的属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关于汇率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图解《公有制》的逻辑结构 思东创作室 2009年9月 《公有制的基本矛盾》是思东创作室模仿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撰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著作。原计划的四卷本的宏伟巨著,目前只完成逻辑分析的第一卷。这里将第一卷的篇章结构展示出来。以供今后人们研究和借鉴它的逻辑结构。
10.2 立方根.
建筑产品的价格成本利润.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之(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货币的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 价值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二章 货 币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商品的二因素 宁波兴港职高 何艳 商品的二因素.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章 商 品 第一节 商品价值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
现 代 政 治 经 济学 现代政治经济学 主讲教师:马艳 现 代 政 治 经 济 学 包亚钧主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C-田田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Harvard ManageMentor®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用event class 从input的root文件中,由DmpDataBuffer::ReadObject读取数据的问题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顺序表的删除.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专题四:资本主义及其演变趋势(一) 教学内容:资本剥削的秘密所在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商品、货币、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二章 商品、货币、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全面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商品经济一般的各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转化,初步领会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一定生产方式下物的分析揭示该种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方法。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 商品] 为什么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商品开始 第一,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第一节、 商品] 为什么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商品开始 第一,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

请判断下列物品哪些是商品? 1.海滩边上的沙 2.建筑商店里卖的沙 3.农民吃的口粮----小麦(自己生产) 4.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小麦 5.为了生活他把自己的肾卖了 6.他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一)商品 1.商品的概念 p28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一、商品与商品经济 (一)商品 1.商品的概念 p28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把握三点: 商品是物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 商品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因素 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自然属性 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 使用价值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 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 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 性),历史范畴。

价值=交换 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不同商品能够相互交换,说明存在共同的东西,这就 是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 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 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 值的物质承担者。 问: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问: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即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里面,就不构成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包含着人类劳动,但如果不进入交换就不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

对立性表现在: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它只能直接表现为使用价值,却不能把自己表现为价值,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商品生产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各种不同形态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

把握三点: 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把握三点: 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

(4)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②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 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31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劳动者各自花费的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的衡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 ③生产组织形式;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⑤自然条件等。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的一般规律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 概念: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p26 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 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私有制(决定性条件)。 p27 2、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矛盾解决:商品交换。

私人劳动: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二者矛盾:私人劳动不一定在事实上或数量上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它是决定商品经济一切内在矛盾的根源,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 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个别劳动 简单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 复杂劳动 社会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交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社会现象:商 品 拜 物 教 概念: 拜物教比喻对某种事物的迷信和崇拜。 商品拜物教:指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物化,个人被抽象的物(货币、资本)所统治。 根源: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是物,具有价值,体现人与人的关系----物的人格化。 商品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价值),通过物(使用价值)体现----人格的物化。 商品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但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把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被商品(物)所掩盖。

二、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形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3 、商品经济的特点p27

讨论 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区分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禅师解释说:“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禅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课堂(课外)分析 问:人们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的含义) 。 问:这里是否体现商品生产? 戏曲“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我织布;你挑 水,我浇园。” 问:这里是否体现商品生产? 古语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用商品生产理 论解释. 问:人们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