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经数千年发展,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中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中医养生诊疗疾病的原则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1、《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难经》-------补《内经》的不足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杂病 -------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二)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4、《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奠定了中药的理论体系 (二)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 《脉经》晋·王叔和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发展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和):攻下派 朱震亨(丹溪):养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医学纲目》明·楼英 《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 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创“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
(五)近代与现代(整理、中西汇通、发展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事物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性 (1)体现于人体结构 (2)体现于生理上相互作用(生、克),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体现于诊断与治疗 诊断:察外知里 治疗:整体疗法
脏-----腑----组织-----五官 肝-----胆------筋--------目 心----小肠----脉--------舌 脾-----胃------肉--------口 肺----大肠----皮毛------鼻 肾----膀胱-----骨------耳、二阴
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2)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南 夏 温热 午 东春晨 夕秋西 夜 寒凉 冬 北
(二)辨证论治 1、病、症、证的概念 病:疾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的一种完整过程。 症:症状,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疾病的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根据四诊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辨证与辨病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处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病机变化,而采用同一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