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温 病 学. 回 顾 — 绪 论 温病四大家(清)代表著作学术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薛生白《湿热病篇》 立湿热病专论 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 倡导三焦辨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
水戸藩医和中国医学 水戸藩医和中国医学 北京 中日友好医院 尤立平. 水戸徳川家藩政期撰写医学书籍的作者 (庆长七年ー明治四年) ( 1602 年ー 1871 年) 穂积甫庵 小川宗本 加藤九皐 ( 加藤宗博 ) 徳川齐昭 谷田部東壑 原南阳 木内玄节 佐藤中陵 本间枣轩.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P1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根据中医自身独有的特 色而建立起来的,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根据中医自身独有的特 色而建立起来的,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 一、整体观念二、恒动观念三、辩证论治.
谈谈学习《黄帝内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先刚 2012 年 12 月. 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 若全體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 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 判矣。 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益復自信,以後不拘.
《中医伤科学》 总 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研室.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 方 剂 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精品课程课件.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主讲者: 付梓云 新加坡中医学院讲师 新加坡卫生部注册中医师 中国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2017/3/7 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中的应用 石家庄长城医院 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德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儒之门户分于宋,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纪昀(1724-1805)字晓岚 直隶献县(河北沧州市)人,《四库全书》总纂修。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第十章 诊法与辨证综合运用.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医基础理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
绪 论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 杜立阳.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从中医治疗到《世典》的文学治疗 中医系:琚杰.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身体的结构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蒲辅周名家研究室、薛伯寿传承工作站负责人 薛燕星
王 付 制 作.
绪论 一、中医学的含义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如何向民众传播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 张 焱.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ies of TCM
中医基础理论.
认 识 经 方 冯 世 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肺结核.
病理学 基础医学院 病理教研室 于兰英.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第一章、望诊 断 记录.
两晋与南朝.
经行感冒.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总 论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LOGO.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绪 论 诊 断 记录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中医诊断学 许家佗.
中医学术的危机与突破 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 郭子光 教授.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主谓一致 (Agreement) 一、概念 在英语中,随着主语的人称或数的变化谓语动词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二、怎么判断?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Sssss.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经数千年发展,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中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中医养生诊疗疾病的原则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1、《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难经》-------补《内经》的不足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杂病 -------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二)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4、《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奠定了中药的理论体系 (二)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 《脉经》晋·王叔和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发展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和):攻下派 朱震亨(丹溪):养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医学纲目》明·楼英 《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 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创“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

(五)近代与现代(整理、中西汇通、发展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事物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性 (1)体现于人体结构 (2)体现于生理上相互作用(生、克),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体现于诊断与治疗 诊断:察外知里 治疗:整体疗法

脏-----腑----组织-----五官 肝-----胆------筋--------目 心----小肠----脉--------舌 脾-----胃------肉--------口 肺----大肠----皮毛------鼻 肾----膀胱-----骨------耳、二阴

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2)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南 夏 温热 午 东春晨 夕秋西 夜 寒凉 冬 北

(二)辨证论治 1、病、症、证的概念 病:疾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的一种完整过程。 症:症状,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疾病的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根据四诊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辨证与辨病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处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病机变化,而采用同一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