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梳理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让你真情荡漾 --记叙文的抒情技法. 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高中新课改的主要目标。高中作文 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高中新课改的主要目标。高中作文 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培训学生学会 怎样表达情感,又是新课改中作文教.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的 品味意象、意境,结合虚实相济的写 法,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离人情怀。 教学重点: 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效果。 教学难点 : 品味诗词意蕴,体会 “ 离人 ” 情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羅烈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 一、前言  二、前提與設想  三、便道  四、小論文研究技巧概述  五、實作  六、寫作與發表的幾個技巧  七、結語.
单元七 读书有味. 作者作品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 张问陶并称 “ 清代四川三才子 ” ,著有《白 鹤堂集》。《为学》选自《白鹤堂集》, 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是彭端淑 为勉励他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 彭端淑.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散文選及習作 —— 蘇軾〈前赤壁賦〉 國二甲 S 張家欣 指導教授:胡瀚平. 作者介紹 蘇軾(西元一 ○ 三七 ─ ~一一 ○ 一年)字子瞻, 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 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真研 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二十六课 前赤壁赋 苏轼.
轩辕路小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上册 涿鹿县轩辕路小学 董晓星 轩辕路小学.
必修二 诗歌单元.
勤奋•决心•硕果 ——与09届同仁共话高三语文 复习实施策略 安徽泗州双语中学 刘 站.
詩名:雨霖鈴 作者:劉永   作者介紹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庄子哲♂学...与开源社区治理 Tong Hui BLUG x SFD201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秋 水 《庄子》.
秋 水 《庄子》.
水文化 WHATER culture.
诗歌中思乡的句子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莫悲兮生别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旷世才女 李清照.
忆读书 冰 心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东海之大乐 —《庄子》.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六则.
导入 学过的山水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第二課 赤壁賦 蘇 軾.
苏 轼 专 题 认识苏轼这个文艺全才,了解他在诗、散文、词、书法方面的杰出成就。 鉴赏豪放与婉约兼容的词风特点。
前赤壁赋 苏轼.
秋 水 《庄子》.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中编0821班 潘洋小组集体创作 2011年5月28日
赤壁赋 宋·苏轼.
苏门词人 以秦观和黄庭坚为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老子(节选)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老子生平与《道德经》基本思想内容 2.把握《老子》(选读章节)的内容和思想精髓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游褒禅山记.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 (2分) (2004年上海卷)
赤壁赋 苏轼.
纪玲妹 导读.
文言文判断句归纳 例句分析.
图表的创建.
赤 壁 赋 苏轼 制作人:浙师大人文学院 倪高华.
第八讲 苏轼:困苦中的逍遥 一、幽独与逍遥:东坡的一生 科举之路,暴得声名 仕途初入,锋芒毕露 远离纷争,八年外放 乌台诗案,祸福相倚
赤壁赋 苏 轼.
苏幕遮周邦彦.
赤壁赋 苏轼.
词类活用.
先秦文学 之 先秦诸子散文.
当代作家李怀宁看了庄子的书,就写了一篇文章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望海潮》.
声声慢 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幕遮 周邦彦.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Chapter 11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目 录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学法设计 4 教法设计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黄 磊.
Logo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副标题.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新竹縣立石光國民中學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作文解析:如果坐上時光機
赤 壁 赋 苏 轼.
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中教材梳理三

注 意 若要打印讲义,可以 选择【打印】中的打印讲 义,这样可以节约纸张, 效果也比较清晰。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题头语——读书 心灵的对话;现实的精神超越;充实人生 贾平凹:作品的风格略作了解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题头语——书评 将本单元关于《史记》的书评与学过的 《史记》中的文言文内容相结合来理解 学会写书评,掌握写书评的基本要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题头语——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二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题头语——散文 (散文、诗歌、小说、剧本) 《想北平》——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熟练掌握

高二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题头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诸子喻山水-1 堆山 竹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 统治者

诸子喻山水-2 通假字,满足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时间

诸子喻山水-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诸子喻山水-3 比兴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意动

诸子喻山水-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六章) 表示原因

诸子喻山水-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取消句子独立性 倒装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注意比喻手法的运用 注意比喻之后的喻义

秋水 课文注释一熟练掌握 寓言类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秋水-1 认为 到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海神的名字 改变 定语后置 论证的进一层 被动 意动

秋水-2 限制 通“墟” 见识浅陋的人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夸耀 哪里

秋水-3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前赤壁赋 需掌握 1、课文注释一 2、赋的文体特点

前赤壁赋-1 以后 通假字,劝酒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到 定语后置 使动

前赤壁赋-2 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当

前赤壁赋-3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 主客问答的手法运用 情、景、交融 整、散结合

前赤壁赋-3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游褒禅山记 需掌握 1、课文注释一 2、游记类文章的主要写法

游褒禅山记-1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褒禅山名字的由来

游褒禅山记-2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十分之一 游历的过程

游褒禅山记-3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帮助

游褒禅山记-4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高二第一学期第六单元 题头语——宋词与元曲 《宋词四首》:掌握基本文学文化常识

雨霖铃—婉约派代表作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情景交融 离别的伤情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遗憾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意本词创作的年代背景 思归之情

苏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情

声声慢 叠词烘托情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曲 关汉卿:相关文学常识 元曲和元杂剧相关文化常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情、景、理结合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想象、扩写时要保持原文的意境

高二第一学期第六单元 题头语——宋词与元曲 《宋词四首》:掌握基本文学文化常识 元曲和元杂剧:掌握基本文学文化常识 词:基本文学知识需掌握 注意作者作品风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