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 觉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要点: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感觉的一般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精品课程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Perceptio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丰富的图形世界(2).
第十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四、眼睛和眼镜.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Unit 1 What’s this?.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多人体运动检测跟踪 利用全方位摄像机获取360˚ 的环境信息,在室内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运动检测。
第四章 知 觉.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4课时 绝对值.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这些是花.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1.光和影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3.4 角的比较.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知 觉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第四章 知 觉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影响条件; 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的概念,以及相关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错觉现象及有关理论。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知觉?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觉察 分辨 确认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如一个苹果、一朵花。 知觉过程: 感觉和知觉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

二、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依赖于 依赖于 刺激物 知觉的 的特性 主体 例: 例: 物体的 人的知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依赖于 知觉的 主体 例: 人的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bottom-up processing & top-down processing 有眼睛的森林:感觉和知觉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信息(刺激)的接收、编码和辨别等认知活动

各种特征觉察器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 各级感觉皮层 额 叶 What通路和where通路

四、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 所反映的 事物特性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的对象,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景。

两歧图形

你看到了几个人?

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看到一对情侣了吗?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并是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分析 A.在整体性知觉中,物体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关键性的,代表性的,强化部分往往决定对整体的知觉 B.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 C.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 D.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中间是13还是B?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知觉接近律 知觉相似律 封闭性原则

图形的组织原则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达尔马提亚狗 这是什么?

不完整图形 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示意图

一个案研究—大小恒常性(Turnbull,1961) 1、问题提出: 知觉恒常性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2、研究假设: 生活经验使人具备了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 3、研究方法: (1)被试:肯格(Kenge),22岁,是现刚果的Ituri森 林中一个俾格米人部落中人,是研究者Turnbull的向导。 (2)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人类学家最常用的方法) (3)生存环境:肯格生活在茂密的原始雨林,没有见过 开阔地带,这对养成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非常不利?现 在肯格受邀跟随研究者去拜访另一个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地 带的巴布提(BaMbuti)部落,一些重要发现就此产生。

一个案研究-大小恒常性(Turnbull,1961)(续) 4、研究结果: (1)看到平原上远处的一群吃草的野牛,肯格问研究者 那些野牛是什么昆虫?肯格看来没有大小恒常性! (2)研究者开车带肯格接近野牛群,肯格看到越来越大 的野牛,认为这一定是“魔法”!等接近野牛时,肯格不再 惊恐,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野牛看起来那么小?他猜测 野牛是在他们接近野牛的很短时间内迅速长大的?而且还 是怀疑有人在施魔法? (3)当他们乘车来到平原上的一个叫“爱德华湖”湖边的 时候,湖里远处有一艘捕鱼船。肯格不相信几英里远处的 那条“小渔船”上能容得下几个人。他断言那不过是一根木 头!研究者提醒他刚才野牛的事,他还是半信半疑?!

一个案研究-大小恒常性(Turnbull,1961)(续) 5、研究结论: 知觉恒常性不仅是后天学习和经验习得的结果,而且这些经验还会受到我们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6、后续研究: Turnbull的研究点燃了心理及行为的先天与后天之争。Turnbull的研究支持了后天因素或环境条件对心理及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1)证实实验(Blakemore & Cooper,1970):用刚出生的小猫做实验,让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下长大,只能看到垂直的或水平的条纹。小猫被放出后的行为表明:那些只看垂直条纹的小猫只能对环境中物体上的垂直条纹进行反应。而只看水平条纹的小猫却只能知觉水平的条纹。尽管小猫的视觉器官完全正常,但一些特殊的知觉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而且这是不可弥补的。

五、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例,新换一副眼镜时,开始会觉得不习惯,半天或一天后,这种不适感就消失了。

Part 3 空间知觉

3.1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觉能力。 人类具有独特的形状知觉能力,如识别文字的能力、分辨各种劳动产品和各种复杂社会表情的能力等。 形状知觉的形成是多种知觉活动联合活动的结果。

轮廓的作用 轮廓是图形和背景的分界

主观轮廓 你看到中间白色的正三角形了吗?

a-网像大小,A-物体大小,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3.2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 a=A/D a-网像大小,A-物体大小,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三个人谁最高? 其实一样高!

3.3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的线索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binocular parallax) 四、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binocular parallax) a、含义:人们对物体距离和深度的知觉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差异线索,这叫双眼视差。双眼视像差异源于两眼距离大约65毫米。当人们观察某一物体时,两眼视轴辅合在该物体上,物体的映象将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这样就可以看到单一和清晰的物体。如果某个物体的视像没有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差。正是这种视差的大小差异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远近和距离的信息。视差越大则物体看上去越近,视差越小则物体看上去越远。

b、视觉单像区(horopter):是指在一定的辅合条件下,在两眼视网膜相对应区域的成像空间中所有各点的轨迹。位于视觉单像区的物体都将落在网膜对应点上而形成单个的视像。如果某个物体没有落在视觉单像区内,他们的视像将落在两眼网膜的非对应点上,形成不同程度的视差。这时如果将两眼网膜重叠起来,视像的相对位置将出现差异。物体距离单像区越远,视差的程度就越大。

c、意义: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和判断距离的最重要的线索。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将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分却又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当双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视觉单像区

双眼视差

视觉单像与双像

深度知觉是先天还是习得?--视崖实验

3.4 方位定向 视觉方位 定向的依 据 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 主客观参照物

Part 4 时间知觉 与运动知觉

4.1 时间知觉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时间的预测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午饭 休息 上学 今天是2005年3月26日 午饭 休息 上学 对时间的确认 今天是2005年3月26日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这节课已经上了半小时 对时间的预测 2个月后就放假了

4.2 运动知觉 人们怎样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呢? 一种简单的设想是,相邻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 例如,当物体从A处向B处运动时,引起了视网膜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经过视觉系统的编码,就产生了运动知觉。

4.2 – 1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运动知觉的阈限会受目标物的网膜定位、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目标离观察者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4.2 – 2 似 动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 物体间看到了 运动,或者在 4.2 – 2 似 动 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 物体间看到了 运动,或者在 没有连续位移 的地方,看到 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Part 5 错 觉

5.1 什么是错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5.2 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 垂直一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月亮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你相信中间是一个圆吗?

爱因斯坦错觉

5.3 错觉的理论 眼动理论 神经抑制 作用理论 深度加工 和常性 误用理论 错觉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当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 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 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 造成取样的误差 神经抑制 作用理论 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 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 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 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 深度加工 和常性 误用理论

本章内容小结 知觉的概念、知觉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种类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的理解性、知觉恒常性 空间知觉、图形组织的原则、距离知觉的线索、视觉和听觉方向定位时间 时间知觉的概念和形式、运动知觉的概念和形式 错觉的含义、错觉的种类、错觉的理论

思考题 什么是知觉? 举例说明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什么叫知觉恒常性? 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有什么作用? 似动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人们为什么会有错觉?

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

线条弯曲错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A B Fraser螺旋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看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A图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 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