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名家研究室、薛伯寿传承工作站负责人 薛燕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温 病 学. 回 顾 — 绪 论 温病四大家(清)代表著作学术成就 叶天士《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薛生白《湿热病篇》 立湿热病专论 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 倡导三焦辨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模块四 病因病机学说基础及应用.
第四章 病因病机.
温病学的历史成就与传染病救治的诸多思考 中日友好医院 晁恩祥 2010年11月.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第八章 防治法则 王德海 动物医学院中兽医教研室.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九章 外感病辨证.
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中医基础理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素问·标本病传论》 (节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四节 其他辨证方法介绍.
王 付 制作.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ies of TCM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秦 鉴 个人网站:qin13.com,dr-qin.com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经行感冒.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感 冒.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LOGO.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黄帝内经》 热病分类对后世的启示.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防治原则.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六章 病 因.
肺系疾病---感冒 感 冒.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董振华.
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第四章 病 因.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 》实验教学 中兽医教研室 郑州牧专.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蒲辅周名家研究室、薛伯寿传承工作站负责人 薛燕星 薛伯寿教授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 蒲氏传薪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蒲辅周名家研究室、薛伯寿传承工作站负责人 薛燕星

蒲辅周先生简介 蒲老是我国杰出的中医学家,中医界一代宗师,曾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数次传染病流行之时,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对国家防治传染性疾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丰富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

周恩来总理评价 1971年周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示:“蒲老是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医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 高明中医 又懂辩证法

薛伯寿教授简介 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13载,领悟发挥蒲氏学术医疗经验,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内、妇、儿科疑难病证。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医科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近50年,重视临床,讲求疗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的临床家之一;为国家名老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

外感热病是中医宝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外感热病证治过程,脱离外感热病,只治内伤杂病,难以铸就高水平的中医!”蒲老为擅治外感热病大师,薛伯寿教授全面继承了蒲氏擅长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的同时,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发挥。 蒲辅周先生曾云

目 前 现 状 传承蒲老治疗外感热病经验 最为可贵 中医同道继承发扬中医事业必须改变此局面! 外感疾病依赖西医已成普遍现象,中医单位以及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员亦忽略对外感热病的研究运用,导致有关知识的缺乏,临床实践更缺乏 。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传染性疾病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呈上升趋势,如禽流感等。 中医同道继承发扬中医事业必须改变此局面!

辉煌首部外感热病专书 —《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辨证实际是八卦学说全方位、圆机活法的运用,一阴一阳谓之道,三阴三阳,天道、人道、地道融合立体思维,要立体的分析外感热病全过程。 《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伤于六淫、疫疠之邪,《伤寒论》内涵温病、温疫之病。

☆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广义伤寒,其“寒”实为邪之义,寒为肃杀之气,使万物凋凌,象征六淫之气、疫疠之气,对人生命健康的危害,甚则摧残致死,故《伤寒论》实为伤于外邪之论。

☆外邪一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腑入脏,由实到虚,然正气来复由阴转阳,外感热病为邪正相搏,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转变过程,有病位、病性、病情发展趋向不同阶段。祛邪扶正圆机活法运用为其要。 ☆外感初起,祛邪即可达安正(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后期正气大伤,扶正即所以祛邪(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然少阴病有三急下,扶正难一时而效,求背水一战,拼搏祛邪,急则治标也。

治疗外感热病 必先岁气,重视节候 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 必须掌握标与本的关系 必须顾护胃气 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1 2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说 3 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 4. 必须掌握标与本的关系 必须顾护胃气 5 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6

必先岁气 重视节候 探求中医的致病因素即探求外感何邪 六淫之邪 春多风邪 夏多暑邪 长夏多湿邪 秋多燥邪 冬多寒邪。

六 淫 特 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也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挟湿 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

应知据脉证因发知受之理。异常的气候,亦能影响人之正气,正气之伤又为外感发病之内因。 六淫相兼:致病之邪多种多样,绝非六种,其性质也非六淫所能概括,六淫相合为病,风有风寒、风热、风湿、风湿热等,可充分阐明病邪之多种性及其性质的复杂性。

1998年冬至后,寒气不至,有非时之暖,北京“流感”大流行,冬应寒而反大温,在这种气候异常和生活环境中,极易发为“寒包火”的外感热病,有一家四代人相继发烧,某些中、小学校因发烧的小孩极多而不能上课,导师用辛凉复微辛温法,取银翘散、三拗汤、升降散合方加减,名为速解流感饮,在门诊广泛运用,价廉而效佳。并被广安门医院作为流感普济方制成汤剂广施与病人,因疗效快而供不应求。 非时之邪

从伤寒到温病都非常重视邪之兼挟 外寒内饮 刘案 外寒挟内有热饮 治疗霍案 温病挟风、挟湿 温热、温疫血分伏火,火有附丽之物,如积滞、痰饮、瘀血、虫毒等

融会贯通 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叶天士云 蒲老指出 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大异 融会贯通 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叶天士云 蒲老指出 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大异 “六经、三焦、营卫气血等辨,皆说明生理之体用,病理之变化,辨证之规律,治疗之法则,当相互为用,融会贯通。”

“伤寒宗仲景,热病从河间”,仲景河间之书,皆有温疫之治。 “内伤宗东垣”然治大头瘟的名方,普济消毒饮为李氏经验创方。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疫的病因、发病、流行等皆有惊人的创见,所创达原饮治秽湿之疫有效。 余师愚《疫疹一得》创清瘟败毒饮治疗火毒之疫有效。

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 外感热病之所以发生、正气虚为根本原因,其发展、转归,正气亦起决定性作用。《金匮》云:“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下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此与《内经》重视内因正气是一脉相承的。 外感病虽正虚邪入,然不可据此妄补。伤寒三阳病、温病之卫气病,皆宜因势利导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善治者治其皮毛 温热初起 有凉膈散 双解散之选 太阳主表,有麻黄汤、桂枝汤之异 暑温初起 有新加香薷饮 栀子豉汤 合白虎汤 卫分主表 风温初起 有银翘散 桑菊饮之别 秋燥初起有桑杏汤 杏苏散之选

尿失禁八月余案:体现了中医扶正可以祛邪的道理,假若用抗生素,用解毒药,使中阳更伤,则病难愈。阐明外感热病,正气较强者,感邪病发于三阳;而体质弱五脏虚损者,感邪可直中三阴

必须掌握标与本的关系 一般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间者并行,甚则独行。强调:“不明标本,不足以求因;不明标本,不足以审证;不明标本,不足以论治。

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健康,故除注意疾病本身标本还不够,更要考虑病与人的关系,必须把人体的损益安危放在第一位,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必须顾护胃气 若惑于炎症之说滥用苦寒解毒之品,或不知中病即止之理,则有损伤脾胃之弊。必影响机体抗病能力,欲消其炎,反误病情!因此导师常谆谆告诫说:“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要辨证准确,应中病即止”

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病随体异,阳盛之体,感寒易热化;阳不足之体,感温亦寒化。重视内因正气,必须善于掌握体质之异,方不失治病求本。蒲老治一脑炎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