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Advertisements

第 3 节 神经调节. 1 、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 说明酒精麻痹了脑中的( )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脑神经 C 2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是( ) A 、大脑两半球 B 、大脑皮层 C 、小脑 D 、中枢神经系统 B 练一练.
守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会作出 哪些反应?这一系列反应是不是 自觉的、有意识的反应呢?这些 反应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 十 六 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 一 节 抗 癫 痫 药 癫痫 : 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 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 扩散,引起反复发作的慢 性脑疾病。
神 经 系 统 总 论 (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吐尔逊.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 Motor system) ( Motor system)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必修三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反射与运动单位.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第二节 脑干.
Functions of Nervous System
第八章 协调功能评定.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主讲人:韩丽 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神经病学教研室 陈吉相.
项目: 反射检查 康复教研室.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第三节 :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皮质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二、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The Motor Pathways 运 动 传 导 路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第32章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第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章 肌肉力量 视频 欣赏 第一节 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训练 第三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肾上腺素能受体: (1) 受体( 1和 2)- G蛋白偶联受体 分布: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膜上
浅表淋巴结检查.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Nervous control for movement
实验十 神经系统功能.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 也称震颤麻痹。
——又称为锥体外系疾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刘铮
Chapter 16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sm Drugs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尾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 新纹状体 } 纹状体 旧纹状体.
鸿门宴 司马迁.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甲状腺激素.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2007春 (心理系 双学位) 第二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脊髓.
Posture & Motor Control By Nervous System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根据肌肉的功能特性,可分为: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蔡世民 合作者:禚钊,傅忠谦,张捷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4/29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布什政府在陷入伊战泥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政府限期从伊拉克撤军。 B.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心脏病急剧上升,该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C.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D.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9时33分,日本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号在日本九州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1)传导功能:上传感觉,下传运动 反射功能: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 屈反射 交叉伸肌反射 反射功能: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 屈反射 交叉伸肌反射 内脏反射 (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髓α γ 运动神经元的比较 类别 会聚的 信息源 发出纤维 及粗细 支配 及递质 作用 α运动 神经元 高位中枢下传信息; 脊髓后根传入信息; α传出 纤维粗 梭外肌;Ach 直接发动肌肉收缩 γ运动 仅高位中枢下传信息 γ传出 纤维细 梭内肌;Ach 调节肌梭感受装置的敏感性

肌梭感受器 肌梭 梭外肌 核袋纤维 梭内肌 核链纤维

运动单位与最后公路的概念 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 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 脊 髓 前 角 α 运 动 N 元 最后公路 骨 骼 肌 纤 维 牵 张 反 射 2.一个α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二)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1、屈肌反射(flexion reflex) 概念 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屈曲的反射。 意义 屈反射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性意义。(不属于姿势反射)

2、对侧伸肌反射 (crossed—extensor reflex) 概念 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 意义 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

3、牵张反射 (stretch reflex) (1)概念 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2)牵张反射的类型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特点 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所以其反射时间很短,耗时约0.7ms;肌肉同步收缩,有明显的动作。 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常用的腱反射 名称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膝反射 扣击膝盖下韧带 腰 2-4 小腿伸直 肘反射 扣击肱二头肌肌腱 颈 5-7 肘部屈曲 跟腱 反射 扣击跟腱 腰5-骶2 脚向足底方向屈曲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概念 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特点 多突触反射; 骨骼肌处于持续地收缩状态,无明显动作。 意义 对维持身体的姿势有重要作用,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3)反射弧 感受装置—肌梭 在骨骼肌内与肌纤维并联排列的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型感受装置。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属于本体感受器。 ①结构特点 梭外肌: αN元支配, 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 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肌梭感受器 肌梭 梭外肌 核袋纤维 梭内肌 核链纤维

②反射过程 α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对抗牵拉刺激。 γ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维持和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使梭外肌维持于持续缩短的状态,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

腱器官 ( tendon organ ) (1)定义: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器,其本质为张力感受器,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 (2)特点:对肌肉主动收缩敏感,对被动牵拉不敏感。过度收缩可导致牵张反射的抑制,有保护作用。

肌肉受牵拉先兴奋肌梭引起肌肉收缩,对抗牵拉;当肌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兴奋腱器官抑制牵张反射,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受损。

(三)脊休克: 表现: 骨骼肌紧张性↓; 血压↓ 与高位中枢离断(C5)→脊动物 外周血管扩张; 发汗反射消失; 粪、尿积聚。 (以后反射可恢复) 与高位中枢离断(C5)→脊动物 无反应状态→脊休克 反射活动暂时丧失 随意运动永久丧失 特点:

脊反射恢复: 蛙——几分钟; 犬——数天; 人——数周至数月 进化程度 简单原始→复杂 内脏反射:部分恢复 屈肌反射、发汗反射亢进 反射复杂程度

脊休克产生原因? 损伤本身? 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调节

(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 (1)易化区 分布:脑干中央区域 作用: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还可以加强牵张反射。 (2)抑制区 分布: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分 作用:抑制γ运动N元,从而降低肌梭的敏感性,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

正常:抑制区和易化区协调活动。 不协调的表现: 去大脑僵直 感受器定义

2、去大脑僵直 横断脑干切线 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四肢伸直 头尾昂起 脊柱挺硬

临床 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 本质: 伸肌紧张性亢进,是一种过强的牵张反射 产生机制: 相对不平衡: 抑制区↓易化区↑ 临床 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

(三)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前庭小脑功能 维持姿势的平衡和眼球运动 受损表现: ① 动物切除实验: A.猴: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② 患者的临床表现: B.犬:不再得运动病 C.猫:位置性眼震颤 ② 患者的临床表现: A.平衡障碍 B.眼球运动异常 感受器定义

脊髓小脑功能 ①调节肌紧张维持躯体平衡 ②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 小脑性共济失调: a.意向性震颤 b.协同不能 c.小脑步态 d.肌张力减低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皮层小脑功能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 过程: ① 开始阶段:不协调 ② 学习过程:逐步协调/小脑参与 ③ 学习熟练:非常协调和精确/小脑贮存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受损:不能做协调的精巧动作

(四)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 两个环路 纹状体 1、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及连接 黑质 纹 状 体 壳 核 尾 苍 白 核 球 新皮层 GABA 纹 状 体 基底神经节 DA 壳 核 尾 核 两个环路 苍 白 球 新皮层 ↓ 基底 神经节 丘脑 运动皮层 红核 黑 质 丘脑底核 脊髓 丘 脑 运动皮层

当纹状体内的 胆碱能N元兴奋 ↓ 释放ACh 肌张力↑ 2、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及病变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 当纹状体内的 胆碱能N元兴奋 ↓ 释放ACh 肌张力↑ 当黑质内的 多巴胺能N元兴奋 ↓ DA 抑制纹状体内的 胆碱能N元兴奋性 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N元功能降低或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功能加强→运动调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基底神经节病变的 临床表现: ①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帕金森病) ☆ 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 ☆ 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 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 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 病理研究:黑质病变,且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

☆ 治疗方案 促进DA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或阻断ACh的药物 ,可缓解上述症状。 ☆ 发病机制   黑质受损时 ↓ DA↓ 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 纹状体胆碱能系统功能↑ 肌张力↑ ☆ 治疗方案 促进DA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或阻断ACh的药物 ,可缓解上述症状。

②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综合征(舞蹈病) ☆主要表现 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 蹈样动作。 ☆病理变化 纹状体病变。 ☆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 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 蹈样动作。 ☆病理变化 纹状体病变。 ☆发病机制 纹状体病变 ↓ 胆碱能N元和GABA能N元功能↓ 黑质内DA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 随意运动↑ 用耗竭DA的药物(如利血平), 可缓解其症状。 ☆治疗方案

(五)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1、大脑皮层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 中央前回、运动前区 (4区、6区)

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 ①交叉支配(头面部是双侧性支配) 代表区愈大,运动精细复 杂程度愈高。 ②精细的功能定位 空间定位呈身体倒影,但头 面部仍正立。 ③倒置安排: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巴彬斯基征(-) 巴彬斯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