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1.5.1乘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质数和合数 富县北教场小学 潘小娟 1 、什么叫因数? 2 、自然数分几类? 奇数和偶数. 3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 4 、写出 1—20 的因数。 前置性作业.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第四 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初稿:汤国英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统稿:齐胜利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因数与倍数 2 、 5 、 3 的倍数的特 征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执教者: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城小学 谭道芬.
计算下面 4 道题: = 0.8 = 0.2 = 3.4 = + - + - 0.8.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数一数 从 35 数到 42 从 88 数到 100.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
不含括号的 混合运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1.9 有理数的乘方(1).
第一章 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初中数学七年级 上册 (苏科版) 2.6 有理数的乘方.
10.2 立方根.
一、引入新知 问题一 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宽为b,当容器內的水占容积的 时 ,水面的高度为多少?
15.2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第十五章 分式 案例作者:浙江省衢州兴华中学 刘 芳
分式的乘除.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除法.
《狮子王》.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余角、补角.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水果蛋糕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地面的石砖.
Unit 1 What’s this?.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有理数的乘方 本节内容 本课内容 1.6.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推广到小数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 宋 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黄 磊.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学期 第一章第四节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乘法分配律.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blackboard,desk,chair,schoolbag,between,beside;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结构: 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Jenny is beside Kim.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第4课时 绝对值.
初稿:叶群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笔算(一) 高要区第二小学 姚水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简便算法 高效课堂编写组 王合立.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1.5.1乘方 1.5 有理数的乘方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1.5.1乘方 建瓯市南雅中学 杨春荣

一、背景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等特点。我认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捷美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运算。

一、背景分析 1.2、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 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 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 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 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 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缺点是 从小养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习惯,基础知识不够扎 实,计算准确性不够。对于 与 这类型运算 易混淆。 因此本堂课的难点定位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 号法则。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 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 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三、课堂结构设计 讨论辨析,深化概念 总结反思,感悟收获

四、教学媒体设计 本堂课在媒体设计上是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目的是创设情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探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归纳的能力。在增强教学形象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有效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探求新知    国际象棋为一正方形盘,盘面有纵横各8格、深浅两色交错排列的64个方格。

棋盘上的数学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陛下,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聪明的同学们,你能猜想出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吗 第1格: 1 第2格: 2 =2×2 =22 第3格: 4 第4格: 8 =2 ×2 ×2 =23 第5格: 16 = 2 ×2 ×2 ×2 =24 …… 63个2 第64格 =2×2×······×2 =263

n个 an a·a·…·a=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指数 底数 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捷美。

2、即时训练 巩固新知 1)、计 算 (1) (2) (3) 解:(1) (2) (3)

2、即时训练 巩固新知 2) 在94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3) 在(-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2) 在94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3) 在(-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4) 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 5) 在 5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6) 02 = ,03 = , 04 = ; 7)23 = ,24 = , 25 = ; 8)(-3)2 = ,(-3)3 = ,(-3)4 = , (-3)5 =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运算,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体会分类的数学思 想,同时为后面探索乘方的符号法则留下伏笔.

3、探索研究 发现规律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零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零 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做练习、探索规律, 获取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师放手学生操 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 思考: 从上例中,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当指数是 数时,负数的幂是 数 奇 负 偶 正

4、讨论辨析 深化概念 2.填空(n为正整数) 能力试金石 4、讨论辨析 深化概念 能力试金石 设计意图:这组题目由浅到深、层层深入,学生可自由选择题目来回答,这样设计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1.(必做题)让每个学生根据底数是正数 、零 和负数出3题乘方运算题,考一考同桌,然后同桌同学互相批改。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2.填空(n为正整数) (必做题) = ___ = _____ (选做题) (-1)2n=____ (-1)2n-1=____ 3.(选做题)有一杯可乐,第一次喝去一半,第二次又喝去余下的一半,如此方法喝下去,第四次后剩余的饮料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5、总结反思 感悟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2.乘方的有关运算。 3.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5、总结反思 感悟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2.乘方的有关运算。 3.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1) (必做)P47 1、P48 7、8。 (2) (选做)“兰州拉面”在学校门口开了一个连锁店,今天开张,拉面的张师傅站在门口进行广告宣传,当众拉起了拉面。他的精湛的拉面技术赢得了围观顾客的阵阵喝彩,吃面的人是络绎不绝。张师傅先是用一根直径约13厘米的粗面条,把两头捏起来拉长,然后再把两头捏起来拉长,不断地这样,张师傅共拉了10次,在他手里出现了一根根直径约0.1毫米的细面条。算一算:张师傅拉10次共拉出了多少根细面条?若拉n次呢? … 次数 1 2 3 4 5 6 … 10 n 面条根数 (3)(选做)在“棋盘上的数学”故事中,国王总共要给大臣多少粒米呢? 设计意图:主要是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第2、3道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应有所追求,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有关概念 2、乘方的符号 法则 例题 练习

六:评价分析 ① 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 识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意识。 ① 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 识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意识。 ②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提高思维能力。 ③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采取分层次练习的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