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問題基本認識 2007/侯東成
社會問題的定義 社會問題是一種某些人、事、物造成不利於社會大眾的生活,但可以透過集體行動加以改善的社會情況
定義釐清 個人困擾vs.公共議題 社會問題是勞動問題? 社會問題主要是社會關係的失調 社會問題是一種不利於大眾生活福祉,但可經由集體行動加以改革的情境
社會問題是誰的問題? 新聞界 文學界 宗教界 法律界 大家共同的問題
定義界定上必備的基本條件 感受到的威脅情境 價值、規範和利益立場 人物(量與質) 集體行動
當代社會問題的共同特性 工業化及社會變遷帶來的衝擊 被喚醒的人道主義 世俗理性主義的抬頭
社會問題的形成過程 孕育與揭發階段 傳播與爭議階段 決策與行動階段
社會問題的分類 偏差行為 結構性(或稱社會性)社會問題 制度性社會問題
偏差行為 不服從社會規範,不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是一種非常態行為 個人身心的病態:犯罪、吸毒、藥癮、精神疾病等 個人對社會適應的失敗:遊民、青少年問題、家庭暴力、離婚及遺棄等
結構性社會問題 因社會結構機會的不均,如性別差異及種族歧視…等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通常因急遽社會變遷及價值觀衝突所致 包括:人口、貧窮、老人、兩性平權、原住民、城鄉發展等問題
制度性社會問題 社會制度運作不佳,或根本缺乏一套制度,或制度的設計缺乏支持性因素 所致 包括:貪污舞弊、教育、老人、勞動與就業、社會福利、健康照顧等問題
貧富差距問題
收入800萬元以上分毫未稅者人數 (1998-2003)
失業問題
老人安養問題
離婚問題
治安問題
青少年犯罪問題
貪汙舞弊問題
色情問題
環境問題
交通問題
解釋社會問題的理論 社會病理學 社會解組論 價值衝突論 偏差行為論 標籤理論
未來可能引發的重要社會問題 賈福相先生於民90年7月3日37版,引述加拿大六位知名學者,列出人類 未來一百年最迫切的道德倫理問題: 自然環境(地球死了人到那裡去?) 人工智能(人會變成電腦的奴隸嗎?) 窮富之間(窮人與富人會有同一公理嗎?) 禮貌喪失(自私、自大、粗暴、欺壓態度到幾時?) 基因工程(什麼時候複製人?) 平等(種族、同性戀者、原住民平等嗎?) 核戰危機(人類文明是否要毀於一旦?) 文化價值(各宗教、傳統、族群的價值觀有多少偏差?) 工作習慣(資訊氾濫,人要工作廿四小時一天,七晝夜一星期嗎?) 國族主義(世界上八千個不同族群之間能避免戰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