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的經濟充權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陳江秀 訓練及發展幹事 長沙灣麗閣村麗蘭樓305-309室 電話:2386-6256 電郵:kstan@womencentre.org.hk 網址:www.womencentre.org.hk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是一個關注婦女權益的非政府組織,於1981年成立。我們一直致力為婦女提供適切的服務,以回應她們的需要。首間婦女中心是於1985年在深水步區成立,主要為婦女提供熱線電話輔導服務及為家庭主婦提供社區教育活動。隨著婦女的需要日益增加,我們於1996年在大埔區成立第二間婦女中心,並提供再培訓及支援性服務給新界區婦女。 關注的範疇:婦女持續教育、婦女無酬工作、婦女健康、婦女與法律、給予面對婚姻問題的婦女的支援服務,婦女的經濟充權。
婦女在主流勞動市場 受到的社會排拆 有酬勞動經濟—邊緣的角色,不合理的工作待遇 無酬照顧經濟—不被確認的經濟價值及技能,不合理的勞動待遇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婦女社區經濟工作坊 婦女在主流勞動市場 受到的社會排拆 有酬勞動經濟—邊緣的角色,不合理的工作待遇 無酬照顧經濟—不被確認的經濟價值及技能,不合理的勞動待遇 被社會機制排斥的婦女 2.貧困的婦女勞工—工時長,工資低,雙職勞動 沒有工作生活及尊嚴 存在競爭,沒有信任及支持 3. 現存的性別角色不平等 婦女的專長及工作經驗不被承認 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與責任,限制婦女 的選擇
婦女在市場內被邊緣化的處境 主流勞動市場 婦女在勞工市場的邊緣處境 學歷高 -低收入,工時長,無保障 有多元化的技術 年齡較輕 男主外的性別分工 婦女在勞工市場的邊緣處境 -低收入,工時長,無保障 -部份家庭婦女更無法進入主流市場 -集中在非技術性行業 -無選擇權,甚至被僱主剝削 -工作無尊嚴
經濟充權的目標 倡導多元的經濟運作 以性別角度提高對現存經濟模式的認識及批判 提昇對經濟知識及運作的認識 提昇經濟參與的自主權和選擇權 倡導平等的經濟參與機會 提高改善/改革現存經濟模式的不合理處
社區經濟計劃的特色 小團隊模式: 運用婦女原有的人際支援網,有一定的溝通基礎及信任,可以減少適應的時間,亦可以減少婦女對就業及創業的擔憂,更有效地展示團隊就業的好處 重視運用婦女原有的技能: 無須重新進行技能訓練,可以增加婦女工作的信心及能力,為原被眨值的技能重定價值 越少成本越好: 最貴重的成本就是人力,其他投入成本俱會增加風險及減少婦女的信心;越快回本越增加信心 一定要有社會分析作為社方的原則
協作者/團體的角色 訓練者 - 有系統的課題 - 提供實習機會 伙伴 - 共同理念、摸索、倡議 - 支持(物質及資源) 顧問 督導、發展意見
訓練及協作內容 硬件 社區經濟實體的模態 貨品設計及生產 成本、資金 內部機制 軟件 團隊內聚力及分工原則 性別醒覺 經營原則及策略 市場知識及相關知識 權益意識
四個面向的協作 1. 關係性資本建立(relational capital) - 會員關係,社區關係,隊員共生/合作關係 2. 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 - 工作技能,團隊合作,權益知識 3. 兩性關係的反思(gender relation) 4. 倡導參與(advocacy participation) - 改革社會政策配套,社群動員及擴散訓練
不同註冊形式的比較 不同形式的註冊 合作社 自助組織 社團 有限公司 成員 十人或以上,並組成五人的理事會 兩人或以上有共同背景或關注議題的人 三人或以上 兩人或以上 登記/註冊 漁農自然護理署 附屬於機構;除非獨立註冊 警務署登記 公司註冊署註冊 法律基礎 《合作社條例》 不相關 《社團登記條例》 《公司註冊條例》 註冊收費 免費 收費 資料:黃強生--社區發展支援站(2001年12月)
不同註冊形式的比較 不同形式的註冊 合作社 自助組織 社團 有限公司 法律地位 有法人地位;可註冊為有限責任 無法人地位 無法人地位,不能擁有物業 有法人地位;可擁有物業;公司以資產抵償法律責任 章程 合作社章程:名稱、社址、宗旨、社員權責、管理與組織、理事會權責、財務管理等 以所屬的團體為主,除非獨立註冊 社團章程:宗旨、活動方式和地點等 公司章程:名稱、目的、有限責任、資本、所在地條款等 運作原則 一人一票,民主管理;互相支援和合作;理事會負責執行社員大會的議案和決定 互助自助 ;非專業主導 執行委員會作決策,由受薪職員執行議案 所持股份之多寡與決策權力成正比
內部維繫機制 婦女環保 清潔隊 綠色生活 合作社 住戶小賣店 入社資格 認同環保清潔 願意團體合作 認同合作社宗旨 願意承擔社務和合作 願意與其他人合作及分擔社務 願意供股金 決策機制 每月的月會內投票 每人一票 每星期社員大會內投票 重要事項:如有關合約、人工等需全體一致通過 非重要事項:運作方面的事需一半成員通過
內部維繫機制 婦女環保 清潔隊 綠色生活 合作社 住戶小賣店 社務分工 行政人員負責客戶聯絡、安排工作、會計 全體承擔宣傳、對外交流分享及業務計劃等事工 內部社務(3小組)、主持會議、業務推廣、合作社模式的推廣、政策倡議的工作 統籌、物流、對外聯繫、採購、會計、宣傳及推廣 工作水準檢定 客戶填寫服務意見表 隊員之間的互相提點及監察 提供訓練以提升社員的清潔水準 讓社員間的合作更平均 - 隊員之間互相提點及提供意見 問責 - 向婦女中心匯報工作情況、每月收入、各人工作時數 向漁農署遞交財務報告及週年大會紀錄 理事會在週年大會匯報全年工作及財務報告 向婦女中心匯報工作情況 -向婦女中心匯報工作情況、每月收入、各人工作時數
內部維繫機制 婦女環保 清潔隊 綠色生活 合作社 住戶小賣店 收入分配 共同分擔成本(如車費)及共同取得同樣時薪 收入分配到:營運基金、行政人員薪金、中心行政費 隊員薪金及其他成本 輪工機制 由行政人員安排工作地點、時間及合作伙伴 以一帶一形式 每個成員不可有固定的客戶 -每人每星期輪班廿小時
NGO作為社區資本 有公信力 有正面形象及有效的主題訴求 有廣大而未被運用的網絡,包括會員、資訊流通、其他社區機制團體,可以成為社區經濟的「就業經紀」 有梯級讓最基層的組群可以合適地爬樓梯,例如:職業技能訓練
哪些是必定要堅持的合作原則? 婦女勞動的工資不能是剝削性的,低過市場。例:抽佣比率很高 合作社有自主權分配成員工作及作息時間。例:要長時間固定當值 向所服務的人士/客戶派發教育性資訊 要爭取可以增加或開拓潛在市場的機會 賺取金錢 vs 原則
政策配套及倡議 勞工法例 強積金 漁農署 小型企業之借貸條件
婦女在當中的得著與改變 有經濟的收入---平均有$2500-$4000 收入為她們在家庭內帶來自信與自主 業務營運的知識,與僱主溝通技巧 在工作之餘亦可照顧家人 學習與其他婦女互相合作,一邊傾、一邊去解決問題 婦女對合作社的歸屬感及擁有權 婦女對緣色生活的認同及積極推動
亞蓮,36歲,來港1年,兒子及丈夫在廣州,現租住板間房。現為社員,每月收入約八千元,可支付租金生活費及寄回廣州.每兩個月會返廣州一星期探親。 她表示很難找工作,縱使有也是工資低時間長,更無法可以請假探親,更遑論每月請長假;現時可以與一群相似背景的婦女一齊工作,感到很開心,有人支持。 共融的社群關係
小玲與二名子女在一年半前來港,丈夫的工廠破產,找工作困難重重。小玲乃創社社員,現每月收入約八千元,每天工作八至九小時(連交通時間);起初丈夫不滿及不願意小玲參加,曾為家務分配而吵架,後來小玲與丈夫協調及協議,現由丈夫負責家務及子女照顧。 小玲視合作社工作為全職,且有完全自主的工作時間,及勞動保障。 改變生活角色及尊重
Linda,52歲,子女俱長大了,加入合作社是為了賺取生活費及維持正常工作模式。每周工作五個半天,周末休息,收入約三千多元。 她認為年齡是最大問題,很難找工作;現時合作社給她一個開心的工作環境,又有話事權。 改善生活質素及重獲工作尊嚴
亞芬,有三名就讀小學的子女,分居丈夫支付子女學費、租金及生活費,但不給亞芬生活費。 亞芬為創社社員,於三個月前接回子女同住後減少工作量以照顧子女。現每周工作五個半天,月入約二千多元。 當亞芬遲收工時,其他居住附近的社員時有幫助接送其子女放學,形成有效的支援網。 締造生活層面的幫忙及網絡
需處理的問題/矛盾 合作關係、開放的態度、面對衝突的處理 探索與主流經濟的接洽點 需要不斷學習營商的知識,以及對主流市埸的趨勢有敏銳的觀察力,以維繫團隊的生意,甚至發展團隊的業務 婦女的收入不穩定 工作員與隊員的角色之釐定 就團隊的發展目標取得共識 隊員的意識提升(利他思想、倡議意識) 婦女的充權 vs 家庭的壓力 社區經濟 vs 主流經濟
NGO與團隊的互動關係 社員之間對發展步伐不同取向的爭論 NGO與社員對社務的優次處理有異議 NGO代表的問責:協作者還是監察者 如何進行不入侵性的協作? 計劃組群的領導是否與NGO進行伙伴? 應否收取諮詢費用?如何計算及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