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創造力的動手做科學探究式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 創意行動教師 莊婷媜(高市莒光國小) 陳信男(南市建興國中) 唐健文(高市龍華國中) 研究社群 周建和(高師大物理系副教授) ;李舒婷(南市和順國中) 侯雅齡(屏師院特教系助理教授) ;楊美姍(高市小港國中) 蘇明俊(高師大科教所博士班) ;陳麗鴻(高市光華國小) 都是 Adept-實驗室 夥伴 ……經常 「街頭物理」
阿達實驗室 物理教學回歸生活 86年成立公園講授物理 生活用品動手做為素材,試驗各種創新教學,包括: 街頭物理.野外科學實驗.看電影學物理.百貨公司休閒物理.劇場物理.廣播科技小叮噹、動手做探究式教學、 動手做創造力教學模式、 動手.做.科學大師、 幼兒科學繪本等等。 ㄚ達夥伴:中小學老師、教授、研究生、大學生、以及民眾
街 頭 物 理 警廣交通網高雄台88年、高雄縣社會局89年- - -、神腦文教基金會92年- - -
大 綱 『動手做創意教學』怎麼讓學生更投入 『動手做科學探究』發展合適教學模式 『動手做科學活動』方便看創造力孕育 大 綱 緒論 背景、目的、文獻、方法、資料 『動手做創意教學』怎麼讓學生更投入 專注力提升、與動手做科學大師 2階段(國小高年級自然科、莊婷媜) 『動手做科學探究』發展合適教學模式 探究教學模式4次、蛻變與創造力粗探(國中資優班自然科、陳信男) 『動手做科學活動』方便看創造力孕育 發展出科學活動創造力檢核表 (從國中8個自然科單元抽絲剝繭、唐健文) 結論與發展 沉澱後,再出發
學生動手做進行科學探究有效孕育科學創造力 緒 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學生動手做進行科學探究有效孕育科學創造力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基本假設 動手做較具體、探究是人類本能、創造力融在各處 名詞釋義
有關研究工作 文獻探討: 動手做實驗、上課專注力、科學史融入教學、探究式教學、創造力與科學創造力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準實驗原則設計、行動研究式流程、 強化研究社群、樣本遷就研究者、外加或融入課程 研究工具與資料: 學習單、評量資料、實驗或探究紀錄表、獨立研究報告、觀察紀錄:教師反思日誌、錄音帶、錄影帶、教室觀察紀錄表、實做成品、晤談 。 回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提升學 童的專注力 及『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模式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學 之行動研究 莊婷媜老師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提升學 童的專注力 及『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模式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學 之行動研究 莊婷媜老師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階段一﹚92.02-92.06 學習興趣、專注時間、創造力 『動手•做•科學大師』﹙階段二﹚92.09-92.12 學習興趣、人文與科學相連結概念完整、 類比、與思考實驗
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配合自然課程採外加課程實施。 設計課程取代正式課本的課程,所以不需借課 講課時間 一般課程 外加課程 備註 三月份 用電安全 手機VS電磁波 月考後實施 六月份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 神奇的大氣壓力 畢業考後實施 第二階段 設計課程取代正式課本的課程,所以不需借課
研究對象:高雄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 『動手做•科學大師』 第一階段共四班其中一班進行不同課程的教學( 計有:動手做課程、一般課程及課本內的實驗課程) ,觀察並做專心程度,進行課程間的比較;其餘三班進行相同課程(動手做課程),進行教學技巧的分析。 第二階段共四班,其中兩班進行『動手做˙科學大師』的課程,同時觀察並紀錄學生的學習狀況。 觀察者(隨班的實習老師)每三分鐘紀錄學生上課專心的人數,同時觀察並紀錄學生的學習狀況。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 『動手做•科學大師』
研究結果 『動手做科學教學模式』專注力研究的部分
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時的專注力 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時的隨機照片,顯現出通學上課的專注力(註:當時沒特別指定要紀錄專注力,只是做一般的活動紀錄。右為高市光華國小小二、左為高雄師大特教系大三)
小結 從學習單回答看出『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建立知識,正確運用在答題上,奇思考能力優於一般班級。 專注力強的時間(6-21分鐘)講授重要概念 「動手做」課程時學生專注力明顯比一般高 從學習單回答看出『動手做•科學大師』教學,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建立知識,正確運用在答題上,奇思考能力優於一般班級。 加入科學史部分,從教師日誌及不專心人數紀錄表及觀察者紀錄中均顯現學生專注力很好。而且學生學習興趣明顯增加,參與熱烈。 『動手做•科學大師』的教學形式運用在高年級自然科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科學知識體系上建立一完整的概念。 回
發展國中生「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歷程 陳信男 發展國中生「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歷程 陳信男 開放式動手做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初探時期加入問題導向學習) 開放式動手做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成熟時期加入形成性開放評量) 開放式動手做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精鍊時期加入成品實作評量) 指導式動手做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跳跳瓶蓋vs尿尿小童」 湯匙吸鐵人2節 念力5節 竹蟬 92.02~92.06,台南市某國中的數理資優班一年級學生29人(男20女9) ,每週一節(45分鐘)的外加課程「資優理化」進行
吸鐵人、
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及探究過程紀錄表 教師示範實驗或說明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或教師提出探究問題 學生根據操作心得或先備知識寫下對問題的想法 進行合作學習的小組討論以形成解答問題的假設 設計實驗以驗證假設 各組發表的該組的探究過程,並提出新問題。 研究者觀察學生表現,並適時介入討論 提問者 問題 概述 我的想法 分組討論的結論或假設 驗證方法及驗證結果 探究後的新問題
發展國中生「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觀察 學生的行為表現 認知方面的 科學創造力表現 發現套在竹筷上的套結太緊時,竹蟬甩動時細線易沿竹筷繞捲起來。 敏覺力 發現竹蟬甩動一會兒後,松香會漸漸碎掉,或者顏色變白色,且桌上都是松香的碎屑。 (摩擦的現象) 敏覺力 發現竹蟬玩了一段時間後,所發出的聲音會有變音(音調高低改變)的現象。 敏覺力 發現到竹蟬甩動發出聲音時,綁養樂多瓶的細線是拉直的。 敏覺力
觀察 變通力 變通力 流暢力 變通力 變通力 變通力 變通力 流暢力 學生的行為表現 認知方面的 科學創造力表現 把線拉直後,將養樂多瓶置於耳朵旁,然後以手轉動筷子,發現瓶中、線和松香的接觸處會發出聲音。 變通力 利用面紙及橡皮筋將養樂多瓶封住或將養樂多瓶換成沒有開口的橡皮擦、立可白來改造竹蟬,甩動後發現聲音比較小聲。以此說明養樂多瓶的共鳴作用。 變通力 流暢力 發現其實不用松香,只讓細線套在竹筷上來實驗,也會發出聲音。 變通力 變通力 提出竹蟬甩動時,轉速會影響聲音的大小聲。 提出線的長短會影響聲音的大小聲。 變通力 變通力 提出養樂多瓶的重量會影響聲音的大小聲。 在養樂多瓶內放入橡皮擦或利用膠帶在養樂多瓶外黏上竹筷、原子筆、尺、立可白等隨身物品。 流暢力
小結 展望 以增進科學創造力而言,開放式探究較指導式效果佳 發展國中生「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 陳信男 以增進科學創造力而言,開放式探究較指導式效果佳 開放式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以「問題導向學習」及「合作學習」為主軸,讓學生反覆探究的學習歷程 學生在開放式的探究歷程中,可以發揮或培養科學創造力的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和精進力。在成品實作評量更可以看出科學創造力的獨創力。 展望 由行動研究中的觀察,利用雙向內容細目建立科學創造力的檢核表。 利用科學創造力的評量表,進行量的研究以了解「動手做科學探究教學模式」對學生科學創造力的影響。 回
「動手做」探究式教學與國中學生科學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唐健文 「動手做」探究式教學與國中學生科學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唐健文 設計8個教學活動: 拉不開的書本、小鳥的飲水槽、保特瓶倒水比賽、虹吸水管、浮水指南針、惡水大橋、念力共振、浮沈玩偶、
第肆章 研究結果 教室觀察記錄 學生實驗報告 學生獨立研究報告 錄音錄影 科學創造力評分表 科學活動學生行為雙向細目表 第肆章 研究結果 教室觀察記錄 學生實驗報告 學生獨立研究報告 錄音錄影 科學創造力評分表 科學活動學生行為雙向細目表 科學活動創造力雙向細目表 科學活動創造力檢核表 科學活動創造力檢核之統計結果
小結 唐健文 學生表現出高度興趣,有助於科學創造力的表現。 學生在創造力各個向度都有普遍的表現。 完成 科學活動創造力檢核表 回
結論 專注力強的時間(6-21分鐘) 「動手做」時專注力明顯比一般高、 『動手做•科學大師』更高。 動手做加入科學史部分,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建立知識,正確運用在答題上,思考能力優於一般班級,可以幫助學生在科學知識體系上建立一完整的概念。 以增進科學創造力而言,開放式探究較指導式效果佳。 以「問題導向學習」及「合作學習」為主軸,讓學生反覆探究的學習歷程 ,可以發揮或培養科學創造力的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和精進力。 在成品實作評量更可以看出科學創造力的獨創力。 學生表現出高度興趣,有助於科學創造力的表現。 學生在創造力各個向度都有普遍的表現。 完成 科學活動創造力檢核表 展望: ★ 10幾位在職中小學老師一起進行行動研究 ★ 科學創造力檢核精緻化從幼童科學創造力培養與評量研究開始 ★ 開始試驗幼兒科學繪本 ★ 在大學課程通識與大一普物研究如何融入教學
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