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供求与国际贸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下一页返回. 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 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 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 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 到物体的吗? 下一页上一页返回.
Advertisements

平台的优点: ( 1 )永久免费: 学校和老师使用校讯通平台发送短信 是免费的,并且通过使用平台,可获得部分购物卡补贴。 ( 2 )移动办公: 校讯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 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老师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短信 给家长,能够实现移动办公,节省老师的工作时间。 ( 3 )简单易用:
人的性别遗传 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 丁 艳.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1 、男性和女性各 23 对染色体有何异同 ? 哪 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 2 、这两幅图中,哪幅 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 性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 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第 5 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思考】 感冒是不是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地方性疾病和遗传 病有什么关系?
第八章 土地行政管理.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無性生殖是由親代直接產生新的個體,並不涉及配子的生成與結合。
「互联网金融2.0时代」与房地产的融合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 方颂.
企业会计学(三) 人大版本 吕 昌.
王同学的苦恼﹗ MC 4.1 诚可贵﹗.
藉由經營權異動入主上櫃公司規章修正宣導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上櫃監理部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 ——申论答题技巧 主讲:张宁.
1、一般地说,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和 都是成对存在的。
辨性别 A B. 辨性别 A B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昌邑市龙池初中 杨伟红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解读数据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
據點考核與評鑑 報告人:臺南市政府 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私校會計規定與實務工作分享 辭修高級中學 會計主任 林秀滿 101年06月05日.
说课课件 感悟工业革命力量,闪耀科技创新光辉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爱迪生 西门子 卡尔·本茨 诺贝尔 学军中学 颜先辉.
自然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醫生 上課之前先聽一首歌~稻香 歌詞、音樂還不錯和大家分享一下
特殊族群運動健康訓練(I).
依据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西方行政学说史》, 竺乾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业2007年年报 2008年定报培训会 及 工交城建科 蔡婉妮
怎樣吃才健康? 賴亭竹.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非法集资典型案例评析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蔡道通 2016年1月.
专题(二) 交往沟通 掌握技能 命 题 解 读 背 景 材 料 新 题 演 练 考 点 链 接 1.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教育教学情况汇报 教学中心:董传民.
胫腓骨骨折.
松竹梅岁寒三友 步入建交 桃李杏村暖一家 迈进职教 活出精彩.
2007年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 税收自查方略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文国.
第二单元(6-9课) 近代化的探索.
短促·匆忙 初二(10)班.
美国史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人类建国史的奇迹,在短短230年的时间从一个被英帝国奴役的殖民地到成为驾驭全世界的“超级大国”、“世界警察”,美国的探索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
新帝國主義開港 (一)臺灣成為侵略者目標 1.背景: A.買賣利豐=鴉片進口+米、糖、樟腦、煤炭出口 B.地理位置優越=航行安全+商貿中心 2.新帝國主義: A.19C中:英、法、美、日為主 B.臺被迫開港通商,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
第 2 章 生物的遺傳 2-1 基因與遺傳 2-2 細胞分裂 2-3 遺傳法則 2-4 突變 2-5 生物科技.
第八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严守法律 温州四中 蒋莉青.
佳力科技 防爆叉车的应用、发展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财务会计.
默写基础知识: 1、家庭是由 关系、 关系或 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 ,家中有 。
单招班主任培训会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读 单招班主任工作要求 新生资助政策解读 学生工作处 2015年5月.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烟花爆竹企业开复工 安 全 培 训参考课件 浏 阳 市 安 监 局.
1.1.2 四 种 命 题.
高一数学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育科学学院03级教育技术2班 刘文平.
1.5 充要条件.
人类传播的活动 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色 弱 與 色 盲.
常规免疫接种率 监测 免疫规划科 章梦然.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武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传贵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生理学实验模块系统五 体格检查机能模块.
宠物之家 我的宠物性别? 雌(♀) or 雄(♂) 第一阶段:我的宠物我做主 第二阶段:宠物“相亲记” 第三阶段:家族诞生
词类活用.
E- 教 师 资 格 考 试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高级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E- qq: 陈满成.
国产动画 ——童年的回忆.
汽 车 文 化.
P-d p 1 1-q q qp+(1-q)(p-d) 2 1-q2 q2 q2p+(1-q2)(p-d) …. n 1-qn qn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七讲 二维连续分布独立性与二维函数分布 本次课讲授:第二章的 ; 下次课讲第三章的 。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產品語意 班級:夜四技產設三甲 學生:鄭舜鴻 學號:9A01C023 指導教師:唐蔚.
第3章 李嘉图模型、相互需求与国际贸易 3.1 李嘉图模型 3.2 李嘉图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3.3 相互需求方程式
獨占及反獨占政策.
成本管理会计课件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复习指导).
课前注意 课前注意 大家好!欢迎加入0118班! 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服务:卡顿、听不清声音、看不见ppt—管家( ) 2.课堂秩序:公共课堂,勿谈与课堂无关或消极的话题。 3.答疑:上课听讲,课后答疑,微信留言。 4.联系方式:提示老师手机/微信: QQ: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简单的数量关系 周冬妮 1.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彈性的意義與衡量 瞭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瞭解供給的價格彈性 瞭解需求的所得彈性 瞭解需求的交叉彈性 瞭解價格彈性的應用
百艳图.
總溫習(二) 1. 鈣與 O2 反應,生成一離子化合物。 (a)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名稱。 (b)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7章 供求与国际贸易

7.1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7.1.1 早期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论点 1.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 斯密的贸易理论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7.1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7.1.1 早期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论点 1.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 斯密的贸易理论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绝对利益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点 “剩余出路说”:隐含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   在斯密看来,参加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是出口本国土地和劳动的剩余部分,这些东西如果不输出国外,就没有任何价值。而国际贸易使这些没有价值的剩余产品具有价值并得以实现,从而增加了各国的福利。同时,使各国市场扩大,刺激了各国努力增加生产,改进技术,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

2.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论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938)中,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 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马歇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同时他系统论证了大规模生产对工业的意义。 马歇尔从企业的角度把规模经济划分为两类: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外在经济:有赖于整个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 内在经济: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

  马歇尔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内在经济: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   将马歇尔内部规模经济的观点与国际贸易的联系: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使一国的市场扩大,厂商通过提高产量得以实现规模经济利益,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消费品;同时,厂商在寻求差异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了产品的品种数量,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7.1.2 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这样的假设基本接近现实。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存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可以说:产出的增加速度快于成本的增加速度。

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会受到生产规模的影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随着产量的增加,递增的规模报酬会达到顶点,即最佳规模。 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递减。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出U形。

图7-1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与外部的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或由于企业内部分工产生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效率收益。或简单地说,是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例如汽车、飞机、钢铁、电脑软件行业。

图7-2 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7.1.3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行业内企业的增加与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下降。如:硅谷、中关村。

好来坞经济学: 美国最重要的出口部门是好来坞。例如,在1994年,娱乐业为美国在海外取得了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制作的影片和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上映,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好来坞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 一个重要原因:娱乐业公司在好来坞的大量集中。好来坞产生了两种外部经济:专业化的供应商和劳动力市场基础。一方面,电影是由独立制片人、演员挑选、演员代理人、法律公司和特技效果专家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复杂网络共同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一部电影的制作中,需要大量的电影制作人员,需要一支巨大而临时性的工作队伍,包括摄像师、化妆师、音乐家、特技演员等,这样存在着对劳动力资源的共享的需求。

假定A、B两国两产品(部门)模型,在X、Y两产品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假设是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规模收益不变。再假定是完全竞争,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比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因此在封闭条件下,达到均衡时两国相对价格完全一致,不存在比较优势。

假设现在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如图7-3中TT’。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每个产品的相对成本下降。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为E,该点的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非相切,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 。

图7-3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E不再是稳定的。假设A国专业化生产X,B国专业化生产Y,又因为X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两国会发现分工与贸易可改善各自福利。 两国都将自己专业化生产的一部分与另一国交换,两国的消费点都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在图7-3中TT’线上的C点。 图7-3中两国新的消费点重合(意味贸易利益均等)只是一种巧合,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

图7-4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利益分配

如图7-4,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那么意味着A国的X出口供给要小于B国的X进口需求,于是X价格会上升,Y价格下降。随着价格变化,A国的X出口供给会增加,B国的X进口需求减少,最后达到贸易平衡,此时的国际均衡价格PW=(PWX/PWY)要高于图7-3中的国际均衡价格(即TT’线的斜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点如图7-4所示,A国位于CA,B国在CB。通过CA点的与国际相对价格线PW相切的无差异曲线高于通过CB点的无差异曲线,表明A国的到更多的贸易利益。

国家的大小与市场规模直接相关:   一般而言,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则大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X,小国将只能生产完全专业化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原因:在封闭条件下,大国由于国内市场较大,可为X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X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对价格也低于小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价格的差异,大国将选择出口X,并因为存在规模经济而完全专业化于X生产;而小国家将出口Y,并且也专业化于Y的生产。虽然小国完全专业化于规模收益不变的Y的生产,并不降低成本,但放弃X的生产而只从大国进口,要比自己生产X的代价更小。

7.2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7.2.1 市场结构 1. 完全竞争 2. 完全垄断 3. 不完全竞争

7.2.2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数目有限,且每个厂商的产品是有差异的,产品的差异是垄断厂商竞争的重要方式。垄断厂商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成为价格的影响者或操纵者。 另外,垄断厂商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于内部规模经济,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

图7-5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短期

自给自足时,某厂商在垄断竞争下的均衡状况是:平均成本(A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即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垄断厂商面临的国内市场需求曲线为D,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交确定均衡产量Q*,均衡价格为P*,均衡点为国内需求曲线(D)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E,此时,P*=AC,没有超额利润。

进行贸易后,即加进外国市场,需求扩大到D1,使得边际收益曲线提高到MR1,现在以MR1=MC确定边际产量和价格,均衡点移到E1,均衡产量是Q1,价格现在是P1。但此时的平均成本在AC1,P1>AC1,产生相当于阴影部分的超额利润。

比较贸易前后的情形: 贸易后厂商面临更大的市场,即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而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成本降低,边际收益率从MR提高为MR1;出口产品的价格比自给自足时的价格更为低廉,即P1<P*;厂商产出增加,从Q*增加到Q1,其中出口量为Q*Q1。 贸易的结果:  出口国和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增加  垄断厂商:获得垄断超额利润  由于垄断厂商提供了差异产品,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品种选择,这也是贸易带来的利益。

图7-6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长期

从长期来看,随着新厂商的进入,垄断利润将消失,如图7-6所示。 由于存在垄断利润,新厂商加入,使原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下降,从D1变成D2。厂商加入的过程一直进行到D2与AC相切于E2点,达到长期均衡。 在E2点,对应新的均衡价格P2,并且有P2=AC2,短期中存在的超额利润,在长期则由于新厂商加入竞争而消失。 贸易前后效果的比较: 价格下降:P*>P2; 产量增加:Q*<Q2<Q1; 平均成本下降:AC*>AC2; 福利(消费者剩余)上升。

7.3 产业内贸易 7.3.1 早期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或称同产业贸易:在同一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 7.3 产业内贸易 7.3.1 早期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或称同产业贸易:在同一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   由于行业内贸易能够让各国从更大的生产规模中获益,由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且比从比较优势中获取的更多。   实际上,一国通过从事行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品种的同时,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自产品种的减少,可以在更大的规模上从事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减低成本。另外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广泛的选择,提高其福利水平。

1960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多恩(P. J. Verdoorn) 分析了“比荷卢同盟”形成对三个国家的影响:三个国家专业化分工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分支之间。 1966年,巴拉萨(B. Balassa) 对欧共体的成员国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欧共体各国的贸易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H. G. Grubel and P. J. Lloyd):最早系统地从理论上研究同产业贸易现象的经济学家。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出版《同产业贸易》一书,对同产业贸易理论作了较系统的说明,他们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两大类。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在198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工业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的论文,提出:传统的比较利益模式都以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这只能解释各国在不同产业按各自的比较利益分工的情况,而无法解释要素禀赋以及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同一种产业内的分工和贸易规模为什么会这样大。他主张:把规模经济和比较利益相结合作为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同质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生产区位不同或制造时间不同。 主要类型: (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 (2)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 (3)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 (4)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了一些完全同质的服务进行国际贸易,如金融服务贸易中常常同时存在“进口”与“出口”。

差异产品(异质产品):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 产品差别的具体表现:   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差别、规格型号差别、使用材料的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别、包装装潢的差别、广告、售前、售后服务的差别、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的差别等等方面。 垂直差异产品: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 水平差异产品:有着同样质量,但其特色或特质不同的产品。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认为差别产品的同产业贸易可以根据产品的相互替代性的和生产投入相似性来分别进行统计: (1)能完全替代但生产投入很不同的产品,如木制和钢制家具,可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优势来解释,因为投入的不同从生产上来看必须视作不同的商品,产业内贸易只是一种现象; 2)投入相似但不大能替代的产品,甚至当中有一些属于“相关产品”,这也可用资源优势来解释,因为其效用的不可替代性从需求角度看就是不同的商品; (3)投入相同的完全能替代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就无法解释,只能取消不变成本的假定,用规模经济效益这一因素来解释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7-4) 或者表示为 (7-5)

当该产业出口量等于其进口量时, 即   ,达最大值,即全部贸易都是同产业贸易; 反过来,当 ,则 ,达最小值,完全没有同产业贸易。

一国所有行业的同产业贸易指数为:

产业内贸易指数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与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因为有些产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难以发生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   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程度有关:高度发达成熟的产业部门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幼稚工业部门就难以发生产业内贸易;   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如果产业部门的划分细致,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就比较小,如果产业部门的划分很粗略,产业内贸易指数就比较大。

7.3.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模型 相互倾销模型:   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由少数企业组成的产业,企业之间按照古诺的双头垄断模式进行竞争,这样在均衡状态下价格会高于边际成本;并且假设这种产品在两个国家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国内的均衡价格相同。

最简单的双头垄断的情形: 两国两厂商生产同质产品; 产量是决策变量,每个厂商决定他的产品在国内外各出售多少(假定全部在国内生产)。用Xij表示生产者i为市场j生产的产量,国内市场的总供给等于X11+X21,国外市场的数量为X12+X22。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产品销往国外还要有运输成本,在寡占模型中通常是假定有一定比例的出口产品由于运输费用而被吸收. 也就是说,当国内企业出口X12数量的产品时,其中一部分在到达国外市场之前就消失掉了,最终只有gX12的产品(0≤g≤1)到达目的地。

假定需求函数是线性的, 考虑运输成本后,两个企业的利润函数表示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7-11) (7-12) (7-13) (7-14)

上述(7-11)和(7-13)可从(7-12)与(7-14)中分离出来,单独解出X11和X21,得到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均衡数量。由此可以得到在国内市场的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古诺反应函数,分别为图7-9中的R1R1以及R2R2线 。交点E为国内市场均衡状态。

图7-9中表示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任何偏离都会引起系统向E复归。

在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反应函数: (7-15) 古诺均衡解: (7-16) (7-17)

发生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 >0,即g>2c/(a+c)。这表明,运输成本必须低于某一临界值,才有可能产生贸易。当运输成本趋近于零时(g1),故诺均衡解为: (7-18)

相互倾销模型的结果分析: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

7.4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7.4.1 潜在出口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S. B. Linder)在他于1961年出版的一部著作《论贸易与转型》(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中提出的。   林德尔假设:一国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当收入提高时,消费将转向更多的奢侈品,形成社会需求的转移。这样,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的生产会增加,并激励生产者进一步改进技术、扩大生产,结果:产量增加的速度快于需求增加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其他国家出口,但所生产的产品只有收入与之相近的国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

林德尔认为,一种产品要成为出口品,首先必须是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然后再出口,及产品被本国生产和消费是其成为出口产品的必要条件。原因在于: (1) 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 (2) 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 (3) 出口的工业品必须先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优势。

7.4.2 收入弹性与恩格尔法则 需求的收入弹性(η) : η=对商品A需求变动的百分率 / 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奢侈品:η>1 必需品;1>η>0 劣等品:η<0 恩格尔(E. Engel)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少。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理论中的意义:   不只局限于分析食品需求,也可用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需求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这不仅说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需求模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7.4.3重叠需求 一国的平均收入或人均收入将决定一种特定的偏好方式。   林德假说: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需求结构存在重叠之处,可能会消费相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富国(工业化国家)将希望同其他富国进行贸易,穷国(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与其他穷国结成贸易伙伴。由于林德尔从重叠需求(overlapping demand)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其假说被称为重叠需求理论。

图7-15 重叠需求

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出发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林德尔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有的偏好模式和需求结构。而这种需求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生产结构。因此,一个国家生产的各种产品均反映着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些特定的商品构成了出口的基础。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人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