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猪囊尾蚴病 是由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六节、 毛尾线虫病 ( 毛首线虫病 )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二、旋毛虫病.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1. 病原形态 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 部短粗,为体部,内有肠和生殖器官。
吸虫纲吸虫纲. 1 、单殖亚纲 体外寄生 不更换宿主 固着器在体后端, 为锚或小 钩 吸虫纲的分类 三代虫指环虫.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inensis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感染科.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毛首鞭形线虫 (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 , 1771 ).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 ( trichuriasis )。本病是世界上分布 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 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 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第九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肠绦虫病 主讲人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感染科.
寄生虫病.
8岁的梁姓男孩在其家长的陪同下到广州市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急诊科求医,一年前,男孩发现右眼的下缘突然肿了起来,肿处表面不红,无痛感,也不影响视力。他的家长带他到当地眼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炎症性肿块,但经过治疗仍未见好转。男孩在中山一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后,从肿处取出一个直径约6毫米的包囊,竟从其眼眶中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寄生虫!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并殖吸虫(肺吸虫) 裂体吸虫(血吸虫).
授课课题:细粒棘球绦虫 欢迎大家留下宝贵意见 授课教师:王卫东 课程:人体寄生虫学 听课班级:2003级护理专科2班
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和 食源性寄生虫病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所 2005年8月23日.
血吸虫.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小组成员 郭方圆 熊良琼 彭 潇 杨谢丽 马瑞丽 张 璐
绦虫 1、虫体背腹扁平,带状,分节。 2、雌雄同体(每节均具有♀、♂生殖 器官) 3、缺乏体腔与消化道。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第七节 棘球蚴病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和各种家畜,如羊、牛、骆驼和猪等的肝、肺等处,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绦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第三十八绦虫.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肺结核.
生殖细胞.
兽医寄生虫学串讲.
棘球蚴病的流行危害 及防控技术 朱兴全 博士、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主要寄生虫及其检验 宁长申 二00七年八月六日.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猪寄生虫控制.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Joyeux et Houdemer, 1928)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囊尾蚴病 主讲人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感染科.
钩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Introduction of Cestodes(Tapeworms)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五、 歧腔科吸虫病 (一)歧腔吸虫病(甲) 歧腔吸虫病是由歧腔科(Dicrocoeliidae),歧腔(双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也称枝歧腔吸虫(D.dendriticum)和中华歧腔吸虫(D.chinensis)寄生于反刍动物牛、羊、鹿和骆驼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偶尔也见于人体。在我国的西北诸省、区和内蒙古等地分布广泛,危害较严重。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三章 绦虫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犬复孔绦虫病 第三节 线中绦虫病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病 第五节 其它带绦虫病
实验三 带绦虫卵 牛带绦虫孕节 猪带绦虫孕节 牛、猪带绦虫头节 微小膜壳绦虫卵 旋毛虫囊包幼虫 班氏微丝蚴 其它线虫.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吸虫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第十六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多为营自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成为专性寄生虫。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与医学有关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用计算器开方.
防蚊灭蚊.
钩虫与旋毛虫.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绦 虫 一、共同特点: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节 猪囊尾蚴病 是由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形态

病原体为猪囊尾蚴或称猪囊虫,其成虫是有钩绦虫或称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虫体大,长达2~7米,头节呈球形或略似方形,有4个吸盘, 在头节顶端有一个顶突,顶突上有两排小钩。

节片很多,约900个左右。未成熟的节片长度小于宽度,成熟节片近似正方形,孕卵节片的长度大于宽度。从人粪中排出的孕卵节片常常是数节连在一起。孕卵节片内的子宫每侧有7~12个主侧支。

图2-22  有钩带绦虫 1 2 1.头节 2.头端顶面 3.成熟节片 4.孕卵节片 5.虫卵 3 5 4

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肌肉里,特别是活动性较大的肌肉。虫体为一个长约1厘米的椭圆形无色半透明包囊,内含囊液,囊壁的一侧有一个乳白色的结节,内含一个由囊壁向内嵌入的头节。

通常在嚼肌、心肌、舌肌和肋间肌、腰肌、臂三头肌及股四肌等处最为多见,严重时可见于眼球和脑内。囊虫包埋在肌纤维间,如散在的豆粒,故常称猪囊虫的肉为“豆猪肉”或 “米猪肉”。囊尾蚴在猪肉中的数量,可由数个到成千上万个。甚至多到无法计算。

1 2 图2-19 猪囊虫 1.头节 2.头节伸出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其孕卵节片随人的粪便单独地或数节相连地排出体外。节片自行收缩压挤出或破裂排出大量的卵。

虫卵随着被污染的饲料而被猪吞食,胚膜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液消化,幼虫借助自身体表所具有的六个小钩,钻入肠壁小血管,随血液散布到全身肌肉,在肌纤维间发育成猪囊虫。猪囊虫在宿主体内可生活3~10年,个别的可达15~17年。

人吃了带有猪囊虫而未煮熟的猪肉时,囊虫的包囊在胃肠内被溶解,翻出头节,并以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约经2~3个月又可随粪便排出孕卵节片或虫卵。

如果人食进虫卵,或患绦虫病人小肠内的孕卵节片因小肠的逆蠕动而进入胃,游离的虫卵在胃液的作用下,卵膜被消化,逸出的六钩蚴进入肠壁血管及血流散布到各组织内发育成囊尾蚴,这时人就成为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体内的囊尾蚴多寄生于脑、眼及皮下组织等部位,可能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以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发生较多;北方各省较多,长江流域少。

图2-21 猪囊虫 发育史

诊断

猪感染少量的猪囊尾蚴时,不呈明显的变化。成熟的猪囊尾蚴的致病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寄生部位,寄生在脑时可能引起神经机能的某种障碍;寄生在猪肉中时,一般不表现明显的致病作用。

大量寄生的初期,常在一个短时期内引起寄生部位的肌肉发生疼痛、跛行和食欲不振等,但不久即消失。在肉品检验过程中,常在外观体满膘肥的猪只中发现严重感染的病例。幼猪被大量寄生时,可能造成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寄生于眼结膜下组织或舌部表层时,可见寄生处呈现豆状肿胀。

生前检查眼睑和舌部,查看有无因猪囊尾蚴引起的豆状肿胀。触摸到舌部有稍硬的豆状结节时,可作为生前诊断的依据。一般只有在宰后检验时才能确诊。

宰后检验嚼肌、腰肌、心肌、骨骼肌看是否有乳白色椭圆形或圆形包囊。包囊内有半透明的液体,囊壁上有一白色结节。镜检时,可见猪囊虫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排小钩。钙化后的囊虫,包囊中呈现大小不同的黄白色颗粒。

2 1 图2-20 肉中的猪囊虫 1.在横纹肌中 2.在心肌内

防治

防治猪囊尾蚴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有钩绦虫和猪囊尾蚴病对人的危害性很大,是人的一种相当严重的绦虫病。另外,有囊尾蚴的猪肉,常不能供食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类病应着重预防,而不是治疗。

1. 人患绦虫病时,必须驱虫。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必须严格处理

2. 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在北方主要是改造连茅圈,防止猪食人粪而感染囊虫。真正做到“大便人入厕” 彻底杜绝猪和人粪的接触机会

严格实行食品的卫生检查,对有猪囊虫的肉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检验条例处理。防止人感染猪带绦虫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