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电子教案 第 8 章 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 8.1 土壤分布规律 8.2 土被结构 8.3 土壤区划 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试 卷 讲 评.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方冬季.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中国的工业.
生命關懷與服務學習 指導老師:胡翰平教授 指導助教: 鍾雅婷助教 組長:物二甲 姚烜鈞 組員:物一乙 何乃翔 物一乙 李昭蓉 物一乙 劉晏君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丘一中 袁苗苗.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第三节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换元公式 分部积分公式 小结 1/24.
第六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三节 定积分的积分法.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图表的创建.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第四章 西藏主要土壤形成类型及利用改良.
第二节岩石圈的运动(补充) 一、岩石圈运动的方向 水平运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 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 造陆运动 造山运动.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制作者:王翠艳 李晓荣 o.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位似.
H a S = a h.
正方形的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土壤地理学》电子教案 第 8 章 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 8.1 土壤分布规律 8.2 土被结构 8.3 土壤区划 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教学重点 1. 掌握全球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2. 揭示区域土壤类型、形态特征、面积数量、 质量和土地利用等的空间分布特征。 3. 了解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相互作用,以及土 壤组合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 土壤分布 (soil distrinution) 土壤水平地带性 (soil horizontal zonality) 土壤垂直地带性 (soil vertical zonality) 土壤微 - 中域分布 (micro-meso-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oil) 土链 (soil catena ) 土被结构 (soil cover structure)

知识结构

第 7 章 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 土壤分布规律是指土壤类型随自然环境 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变化的 特性。应当指出,土壤分布规律还与土壤 分类系统相联系,如图 8-1 所示。 8.1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图 8-1 理想大陆上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纲的分布规律 (据 Strahler 等, 1989 )

8.1.1 土壤的广域性分布规律 通常把在全球陆地上大体呈连续分布, 并与大生物气候带相适应的土壤分布规律叫 做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按照土壤发生学理 论,土壤分布规律可用多变函数式表达: S = F(W 、 J 、 G) 式中: S 表示土壤; W 、 J 、 G 分别表示纬度、 经度及高度等。

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土壤 高级类别或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延伸, 按纬度逐渐变化的规律。它包括:沿海型 土壤纬度地带性,如图 8-2 所示;内陆型土 壤纬度地带性。土壤发生分类中土类的全 球分布模式,如图 8-3 所示,美国系统分类 中土纲的全球分布图,如图 8-4 所示,两者 有类似的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图 8-2 欧亚大陆土壤 (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单元 ) 空间分布格局图

图 8-3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中土类的全球分布图 ( 据 Bridges E M, 1978)

图 8-4 美国系统分类中土纲的全球分布图 ( 据 Malcolm E. Sumner , 1999)

土壤经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地带性土类 大致沿经线延伸,而按经度由沿海向内陆 逐渐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地处欧亚大陆 东部的中国温带地区,从沿海至内陆分布 的土壤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 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按美 国土壤系统分类,分布的土纲则依次为淋 溶土-软土-干旱土等。

由于世界各洲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面 积的大小、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大的地 质构造和地形的不同,各洲大陆土壤广域 分布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土壤广域 分布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复杂性 的是亚欧大陆,其土壤广域分布模式,如 图 8-5 所示。 全球各洲土壤广域分布模式

图 8-5 欧亚大陆广域土壤分布模式图 降水量

中国热带与亚热带带幅宽广,自南而北 依次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与 黄棕壤带;长江以北沿海型纬度地带谱的带 幅变窄,方向偏转,棕壤地带均呈东北 - 西 南向分布;在东北地区偏转更为明显,由东 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灰色森 林土、栗钙土带,如图 8-6 和 8-7 所示。 中国土壤广域分布规律

图 8-6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分布图

图 8-7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分布格局图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指土壤随地形高 度的升降依次地、有规律地相应于生物气 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把土壤随地形高 低自基带向上 ( 或向下 ) 依次更替的现象, 叫做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如图 8-8 和 8-9 所示。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图 8-8 中国北方温带暖温带土壤垂直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 8-9 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土壤垂直分布规律示意图

8.1.5 土壤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规律除了受气候和生物因素制 约外,还受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母岩和母质、 水文条件、时间和人为活动等的影响,并在 土壤地带内呈现不同的土壤类型组合和分布 模式,一般称之为土壤的区域性或地方性分 布规律,如图 8-10 、 8-11 所示。

图 8-10 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土链分布示意图

图 8-11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土链分布示意图

8.2 土被结构 土被结构的概念 陆地表面连续分布的土壤状如被覆,故 也称土被。土被具有不均一性,即在土壤带 内,除某些主要土壤类型外,还插花分布其 他类型的土壤,这在大、中比例尺土壤图上 表现尤为明显,反映出了土被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土被实际是土壤群体组合。

单元土区是组成土被结构的最基层、不 能再分割的部分,相当于聚合土体或均一的 土壤分类单元所占有的空间。 B.M. 费里德兰 德认为,单元土区是在其内部无任何土壤地 理界限的土壤类型单元。土被结构的特征主 要表现在相邻单元土区之间的镶嵌关系和界 线特点。 土被结构的特征

8.2.3 对于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 土被结构的类型决定于形成土被结构 的因素。在不同成土条件,土壤群体各组 成成分的发生关系、各单元土区的面积和 形状等也都不同。关于土被结构的分类, 尚无比较公认的完整体系。但从发生学角 度可将土被结构分为以下 3 个基本类型,即 复区、组合与复合。

8.2.4 土被结构的空间格局 土被结构的形状与其发生密切相关,土 被结构的发生 - 几何形状是土被结构的重要 特征。以下就是发生学 - 几何学的主要土被 空间结构类型: ①枝状土被结构; ②扇形土被结构; ③环形土被结构; ④线形土被结构。

8.3 土壤区划 土壤区划的意义和原则 土壤区划就是对土壤群体进行地理区域 上的划分。其主要原则有:一综合性,即综 合分析土被结构、分布规律,发生特征和生 产性能,以及决定这些特征的全部自然因素 和社会经济因素,使区划为扩大耕地面积和 通过单位产量服务;二是强调土壤地带和农 业地带的一致性。

8.3.2 土壤区划的单位与划分依据 按上述原则并结合中国土壤特征,中 国学者提出了如下的区划分级系统:土壤 气候带 (0 级 ) 、土壤地区或亚区 (1 级 ) 、土壤 地带和亚地带 (2 级 ) 、土壤省 (3 级 ) 、土壤区 (4 级 ) 、土组 (5 级 ) 、土片 (6 级 ) 。 0 至 3 级是土 壤区划的高级单位, 4 至 6 级是低级单位。

1. 简述中国主要土纲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2. 结合你所学的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内容,试描述 全球土壤类型的分异规律。 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你们各自所熟 悉地区的主要土纲类型,并分析影响该土纲形成 发育的自然地理特征。 4. 利用世界土壤图、中国土壤图以及所学的知识, 沿 90˚E 、 120˚E 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做一个土壤类型 断面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在中国温 带地区沿纬度 42˚N 由东向西做一个土壤类型断面 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 思考题与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