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 和方法论,引用于医学领域后,成为指导预防、 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 返回目录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返回目录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1.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的基本特征 3.阴阳的属性特征 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 运动的 外向的 上升的 温热的 明亮的 无形的 兴奋的 阴 相对静止的 内收的 下降的 寒凉的 晦暗的 有形的 抑制的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阴阳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分类归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素问.阴阳离合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 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 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上与下,是对方位而言。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3.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特定条 件的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即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阳 体表 上 左 外侧 腰背 胸 六腑 心肺 阴 体内 下 右 内侧 胸腹 腹 五脏 肝脾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4.阴阳的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 表现为无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阴阳所具有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 可分性的特点,对揭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运 动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 对立——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截然相反,是相互对 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 特性,是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关系。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 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互根——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 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 的前提和条件。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相互 资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助长。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含义——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 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原因——阴阳对立制约导致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根互用 导致阴阳皆消皆长。 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 此消彼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阳互为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 此长彼亦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 此消彼亦消:阴随阳消;阳随阴消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皆消皆长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4.阴阳的相互转化 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内在因素—— 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 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阴阳运动的形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体的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应与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相适应。因此,人体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关系,是人体生存和健康的必备条件。 “人与天地相应也” 《素问》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阳 表 上 左 外侧 腰背 背 胸 六腑 心肺 手足三阳经 阴 内 下 右 内侧 胸腹 腰 腹 五脏 肝脾肾 手足三阴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阴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阴阳 偏盛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证(阳胜则热) 阴阳失调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不制阳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阴阳 偏衰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不制阴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寒热病机示意图 实寒证 实热证 正常 虚热证 虚寒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因此,在临床上,只有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属性归类 阳 阴 色泽 鲜明 晦暗 声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状 热、动、燥 寒、静、湿 脉象 数、浮、大、洪、 迟、沉、小、细、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概括疾病证候 表证、实证、热证 里证、虚证、寒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损其有余: 阴或阳一方偏胜但未损及对方,此为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六)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1)损其有余: 阴或阳一方偏胜但未损及对方,此为 实证,应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阴盛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阴阳 偏盛 实证 泻其有余 伤阳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阳盛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伤阴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补其不足: 阴或阳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为 虚证,应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 。 阴阳 补其不足 偏衰 虚热证 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 补其不足 阳虚 虚寒证 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此即“阴病治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归纳药物性能 (1)归纳药性: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寒、凉属阴,一般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热象。温、热属阳,一般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寒象。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分析五味: 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 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 酸、苦、咸属阴 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 酸、苦、咸属阴 滋味不同,药效不同。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