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检查
腹腔内有很多重要脏器: 消化、泌尿、生殖、 内分泌、血液、血管系统
病人取仰卧位,小枕置于头下,使 双腿弯曲腹肌松弛。 正确暴露腹部,从乳房至耻骨联合, 对女病人应盖住乳头。 嘱病人解小便,排空膀胱。
认识下列解剖标志,有助于描述病变部位: 肋弓下缘、胸骨剑突、脐、 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 耻骨上缘、腹中线、腹直肌外缘。
腹部前面体表标志示意图
脊肋角
为了便利于描述腹部器官的病 变,通过几条假想的线将腹部划分 成几个区。
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 (九区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 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区 上水平线为: 两侧肋弓下缘连线 下水平线为: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两条垂直线为: 通过左右髂前棘至 腹中线连线的中点
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 (四区法) 通过脐划一水平 线与一垂直线,将腹 部分为四区。
腹部体表分区七区法
检查顺序 视诊、听诊、叩诊、触诊
一、视 诊: 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病人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注意 避免受凉。 光线充足、柔和、从前方投射。
病人的 体位
问 题: 腹部视诊包括哪些内容?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 4、胃肠型和蠕动波 5、腹壁其他情况
1、腹部外形 正 常 平 坦:平卧位时腹前面处于肋 缘至耻骨联合平面略低 饱 满:小儿及肥胖者腹部较圆, 略高于肋缘。 正 常 平 坦:平卧位时腹前面处于肋 缘至耻骨联合平面略低 饱 满:小儿及肥胖者腹部较圆, 略高于肋缘。 低 平:消瘦者腹部下凹低平
腹部外型 正常 平坦
腹部外型 异常 全腹膨隆
腹部外形 异 常 1、腹部膨隆:(明显高于肋缘耻骨平面) (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圆形,见于: 腹腔积液:呈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异 常 1、腹部膨隆:(明显高于肋缘耻骨平面) (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圆形,见于: 腹腔积液:呈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腹内积气: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 腹内巨块: (足月妊娠、巨大卵巢囊肿)
腹腔积液 肝硬化腹水 心源性肝硬化腹水
腹膜后巨大肿瘤(右下腹部) 男性,58岁,腹膜后巨大肿瘤致腹部明显膨隆,以右下腹为甚。 腹膜后巨大肿瘤(右下腹部) 男性,58岁,腹膜后巨大肿瘤致腹部明显膨隆,以右下腹为甚。 手术证实骶前有一囊性肿瘤约20cm×20cm×30cm大小, 有完整的包膜,并与下腔静脉粘连。
局部膨隆: 见于脏器肿大、 肿瘤、炎性包块。 视诊应注意: 膨隆的部位、外形、与体位、呼吸的关系、搏动等
腹部肿块的位置判断法
全腹部凹陷 见于消瘦、脱水、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恶病质(舟状腹)。 局部凹陷 手术后腹壁瘢收缩所致。
2、呼吸运动 正常人: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消失: 腹式呼吸增强: 见于肺部病、胸水。 见于腹水、剧烈腹痛、腹内巨块、妊 娠、腹膜炎、膈肌麻痹。 腹式呼吸增强: 见于肺部病、胸水。
3、腹壁静脉 正常人: 不显露、瘦者略可见。 腹壁静脉曲张: 见于门静脉高压、上/下腔静脉梗阻。 检查其血流方向有鉴别意义
下腔静脉梗阻腹壁浅静 脉血流分布和方向 上腔静脉阻塞时胸腹壁浅静脉 血流分布和方向 门静脉梗阻腹壁浅静脉 血流分布和方向 下腔静脉梗阻腹壁浅静 脉血流分布和方向 上腔静脉阻塞时胸腹壁浅静脉 血流分布和方向
甲 丙 乙 检查静脉血流方向示意图
4、胃肠蠕动波 正常人: 不见胃肠轮廓及蠕动波 胃肠梗阻时: 胃肠轮廓及蠕动波。
5、腹壁其他情况 皮 疹: 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常见于 高热性疾病 药物过敏 带状疱疹 某些传染病 (如斑疹伤寒、猩红热)
腹部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腹部荨麻疹 带状疱疹
腹壁其他情况 颜色 正常人腹部皮肤颜色较暴露部位稍淡 左腰部皮肤蓝褐色斑:(Grey-Turner征) 脐周蓝褐色斑(Cullen征) 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腹壁其他情况 腹 纹 白纹—肥胖、妊娠 紫 纹—皮质醇增多症 瘢 痕—外伤、手术、皮肤感染的遗迹
妊娠纹 腹纹 白纹 紫纹
腹壁其他情况 疝:由于腹内压增高,腹腔内容物 经腹壁或骨盆壁的间隙或薄弱 部分,向体表突出而形成。 成人—腹股沟斜疝、股疝 婴儿—脐疝
脐部异常情况: 脐分泌物 腹壁其他情况 为浆液性、脓性有臭味 —炎症 水样,有尿味—脐尿管未闭 脐部溃烂—结核或化脓感染 水样,有尿味—脐尿管未闭 脐部溃烂—结核或化脓感染 脐部溃疡--坚硬、固定突出—癌
腹壁其他情况 上腹部搏动: 正常搏动: 多由腹主动脉传来,瘦者可见。 异常搏动: 上腹明显搏动可见于: 右室肥大, 主动脉瘤,肝血管瘤。
听诊方法: 将听诊器膜型胸件置于腹壁上,有步 骤地移动,仔细听诊全腹各区。 听诊内容: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1、听诊--肠鸣音 肠鸣音: 将听诊器放于脐部附近,听诊至少一 分钟。 注意肠鸣音的次数、音调强度,如 未听到肠鸣音,则应延续听到肠鸣音为止 或听诊3~5分钟。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约为4-5次/分。
肠鸣音 异常 肠鸣音活跃:(肠鸣音>10次/分)但音调不 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出 血、服用泻药后等。 肠鸣音 异常 肠鸣音活跃:(肠鸣音>10次/分)但音调不 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出 血、服用泻药后等。 肠鸣音亢进:肠鸣音频率增加,响亮、高亢 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声.提示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少或消失:(续3-5分钟以上才 能听到一次或听不到)见于急性腹膜炎、低钾 或肠麻痹(脓毒血症)。
2、听诊--振水音 检查方法: 让患者仰卧,医生用冲击触诊法,振动胃 部,亦可用双手扶着患者腰部,左右摇晃,此 时 即可听到液气相互撞击的声音, 即振水音。
振水音 临床意义: 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 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 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 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 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 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 提示幽门 梗阻或胃扩张。
3、听诊--血管杂音 上腹部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常提示: 肾动脉狭窄 中腹部收缩期喷射性血管杂音常提示: 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下腹部两侧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应考虑: 髂动脉狭窄
图8-83 腹部血管杂音听诊区
脐周连续性静脉杂音提示:门脉高压侧 支循环形成 当左肝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 亦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听诊—摩擦音 在脾梗塞、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等情况下,可于深呼吸时,于各相应部位听到摩擦音, 严重时触诊亦有摩擦感。
叩诊 腹部叩诊:可了解腹腔某些脏器的大小、 叩痛、充气情况、积液、包块等。 叩诊方法: 多用间接叩诊法。 叩诊方法: 多用间接叩诊法。 叩诊音响:正常情况下,除肝脾区,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为 浊音外,其余均为鼓音。
叩诊的临床意义 明显的鼓音为: 胃肠胀气、胃肠穿孔。 明显的浊音或实音为: 腹腔肿瘤、大量腹水、肿大脏器等。
肝脏 叩诊
肝脏叩诊 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缘。 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第2、3肋间隙)开始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缘。 估计肝上下界间距离,正常约9-11CM。
肝浊音界叩诊
临床意义 1、肝上下界 同时上移,见于右肺萎缩、腹内肿瘤、腹水和肠胀气等; 同时下移见于肺气肿、右侧渗出性胸膜炎; 2、肝浊音区扩大,见于肝炎、肝癌、肝脓肿等; 3、肝浊音区缩小,见于晚期肝硬化和急性肝坏死; 4、胃肠穿孔和人工气腹时,由于空气进入膈下,肝浊音区 消失代之以鼓音。
叩击痛 肝区及其它部位的叩击痛: 肝区叩击痛对诊断肝炎,肝脓肿有一定意义。 胆囊区叩击痛是胆囊炎的重要体征。
肝脏 叩击痛
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 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 腹水叩诊(移动性浊音) 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 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 用同样方法 ,再叩另一侧。 ( 表明腹水>1000ML)。 令 56
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的鉴别示意图 ①卵巢囊肿所致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则在腹部两侧; ②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①卵巢囊肿所致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则在腹部两侧,这是由于肠管被卵巢囊肿压挤至两侧腹部所致。 ②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③尺压试验也可鉴别。方法:当患者仰卧时,用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检查者两手将尺下压。如为卵巢囊肿,则腹主动脉的搏动可经囊肿传到硬尺,使尺发生节奏性跳动;如为腹水,则硬尺无此种跳动。 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的鉴别示意图 ①卵巢囊肿所致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则在腹部两侧; ②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③尺压试验也可鉴别。
胃泡叩诊 脾脏叩诊 鼓音区增大:幽门梗阻; 缩小:肝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鼓音区消失转为实音:溺水者、胃扩张。 左侧腋中线;第9~11肋间,宽约4~7cm。 脾浊音区缩小:左侧气胸或胃肠胀气时; 脾浊音区扩大:脾肿大时。
肾脏叩诊 叩击痛常见于肾结核、肾盂肾炎等。 膀胱叩诊 膀胱空虚时,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 膀胱充盈时,在耻骨上方可叩出圆形浊音区。
体 位: 患者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 平放于身体两侧,两腿曲起稍分开 使腹肌松弛,做平静腹式呼吸。 医生位于患者右侧,手前臂应与 患者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 检查时:态度和蔼,手掌温暖,动作 轻柔,由浅入深。
触诊 步骤
顺 序: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由 下向上,先左后右,仔细触诊。 注 意:观察患者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 张者,通过交谈转移注意力, 减少腹肌 紧张。 方 法:右手四指并拢,手掌平放于腹部,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弹力, 柔和地 进行滑动触摸。
内 容: 检查腹部有无抵抗感(腹壁的紧张 度)、压痛、搏动、包块和脏器肿大等。 步 骤: 先行浅触诊(下压约1CM左右),然 后行深触诊(下压约 2CM),对大量腹水 病人可采用冲击触诊。
浅触诊 深触诊 冲击触诊
腹壁紧 张度
腹壁紧张度 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癌性 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穿孔、脏器破裂) 局部紧张度增加: 脏器病变累及腹膜 全腹壁紧张度增加: 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癌性 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穿孔、脏器破裂) 局部紧张度增加: 脏器病变累及腹膜 紧张度减低或消失: 见于重症肌无力、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低钾或大量放腹水后 ,经产妇,瘦弱的老人。 腹壁局部松软无力: 常为该部腹肌瘫痪,见于周围神经损伤等。
压痛和反跳痛 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如由浅入 深触诊发生疼痛,称压痛。一般表示该区 域的脏器有病变。 压痛点:局限于一点的压痛如阑尾点、胆 囊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 肋脊点、肋腰点。 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 手抬起,腹痛加重,称反跳痛。
阑尾炎
肾脏疾病压痛点示意图 肋脊点 季肋点 上输尿 管点 肋腰点 中输尿 管点 (1).腹面 (2).背面
液波震颤(波动感): 用手触击腹部可有液波震颤 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用手触击腹部可有液波震颤 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液波震颤检查法示意图
单手触诊 病 人: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双上肢 置于身体两侧,平静呼吸。 医 生:站在患者右侧,右手掌平放在右 侧腹壁,腕关节自然伸直,四指并拢,与 肋缘大致平行, 自右前上棘平面开始,逐 渐向上移动触诊。
肝脏触诊示意图
双手法触诊肝脏时: 用左手托住受检者的右腰部,大拇 指张开置于肋部。右手的触诊方法同前
注 意: 触诊应与呼吸配合。 触诊应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进行。 当触及肝脏时应测量其肝缘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触及肝脏应注意: 肝脏的大小、硬度、形态、压痛、 边缘及表面情况。
肝脏下移:肺气肿、右胸腔积液。 肝 脏: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 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脏(肋下<1CM、 痛。 1.大小 肝脏下移:肺气肿、右胸腔积液。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 肪肝、早期肝硬化等。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等。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 晚期肝硬化。
2.质地 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质软、质韧和质硬。 质软如触口唇感;质韧即中等硬度如触鼻尖感;质硬如触前额感。 正常肝脏质地柔软; 急性肝炎和脂肪肝质稍韧,慢性肝炎质韧; 肝硬化质硬,肝癌质最硬; 肝脓肿或肝囊肿含有液体时呈囊性感觉,大而表浅者且可触到波动感。
3.表面形态 注意肝脏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边缘的厚薄,是否整齐。 正常肝脏表面光滑,边缘薄而整齐; 肝炎、肝淤血及脂肪肝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表面有小结节,边缘不整而且较薄; 肝癌的表面多凹凸不平,有较大结节; 肝表面呈大块状隆起者,见于巨块型肝癌、肝脓肿等。
4.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 如果肝包膜有炎性反应或因肝肿大肝包膜受到牵拉,则出现肝压痛。 急性肝炎和肝淤血时,有弥漫性轻压痛。 4.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 如果肝包膜有炎性反应或因肝肿大肝包膜受到牵拉,则出现肝压痛。 急性肝炎和肝淤血时,有弥漫性轻压痛。 较表浅的肝脓肿有局限性剧烈压痛。
5.搏动 在正常肝脏以及因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肝脏肿大并不伴有搏动。 扩张性搏动向四面扩散,传导性搏动只向一个方向传导。 肝脏扩张性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6、肝区摩擦感
常见肝脏病变特点 1)病毒性肝炎 肝呈轻度肿大,有压痛,质地稍韧。可伴黄疸,有时脾脏亦轻度肿大。 2)肝硬化 常见肝脏病变特点 1)病毒性肝炎 肝呈轻度肿大,有压痛,质地稍韧。可伴黄疸,有时脾脏亦轻度肿大。 2)肝硬化 常早期肿大,晚期缩小。无压痛,表面有时能触及颗粒,质地硬,脾常中度以上增大。可有腹壁静脉曲张及腹水。 3)肝癌 肝呈进行性肿大,质硬,表面常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有压痛。可伴有腹水,常为血性,可能找到瘤细胞。
4)脂肪肝 肝大而韧,边缘钝,常见于体型肥胖者,脾无肿大。 5)淤血肝 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时,肝因瘀血而呈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边缘钝圆,质韧。常有明显触痛并可产生腹水。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方 法: 肿大胆囊可在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触及 肿大胆囊呈梨形或卵园形、张力较高的包块,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质地视病变性质而定:
胆囊触痛检查示意图 (Murphy)征阳性, 可见于急性胆囊 炎。
胆囊肿大的性质 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见 于急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无压痛可见于壶 腹周围癌; 胆囊肿大,有实性感、可见于胆囊结石 或胆囊癌; 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 称(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
方 法: 平卧位: 医生的左手绕过病人前腹壁,将 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脾从后 向前托起。 右手平放于腹壁,方向与肋缘垂直,自 脐平面由下至上逐渐向肋方向移动,并呼 吸配合,触诊要领与触诊肝脏方法相同。 右侧卧位:再如前法检查。
脾脏触诊示意图
脾脏肿大测量法
正常人的脾脏不能触及。 内脏下垂、左胸腔积液、积气时膈肌下降 可触及脾脏。 轻度脾脏肿大见于: 慢性肝炎、败血症。 脾脏质地柔软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黄疸和SLE等. 中度脾脏肿大见于: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黄疸和SLE等. 脾脏质地一般较硬 高度脾肿大见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医生以左手掌托住右腰部并向上推起, 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 如触及光滑钝圆的脏器,可为肾下极; 此时患者常有酸疼或恶心不适感。
肾脏 触诊
正常肾脏: 一般不易触及。 肾下垂、游走肾,肾较易被 触到。 肾肿大见于: 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等。
膀胱触诊 膀胱增大多由积尿所致,触之囊性感,不能用手推移,按压时有尿意。 排尿或导尿后缩小或消失,借此可与妊娠子宫、卵集囊肿及直肠肿物等鉴别。 膀胱增大多见于尿道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癌)、脊髓病(如截瘫)所致的尿潴留。 也见于昏迷患者、腰椎或骶椎麻醉后、手术后局部疼痛患者。
胰脏触诊 在上腹中部或左上腹有横行带状压痛及肌紧张,并涉及左腰部者,提示胰腺炎症;如起病急同时有左腰部皮下瘀血而发蓝,则提示出血性胰腺炎。 在上腹部肝缘下或左上腹部触到囊性肿物,多为胰腺假性囊肿。但要注意 胃在胰腺前面,故此区肿物需与胃部肿瘤鉴别。 如在上腹部触及质硬而无移动性横行条状肿物时,应考虑为慢性胰腺炎。 如有坚硬块状,表面不光滑似有结节,则可能为胰腺癌(无痛性黄疸)。
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其他脏器 腹直肌 腹主动脉 腰椎椎体 盲肠 横结肠 乙状结肠
腹部触诊时,易误诊的正常脏器
腹部包块 (一)腹部包块的常见原因 1.实质脏器的病理性肿大 如肝、脾、肾及淋巴结肿大等。 1.实质脏器的病理性肿大 如肝、脾、肾及淋巴结肿大等。 2.空腔脏器的扩张 如急性胃扩张、肠扭转、膀胱尿潴留。 3.炎症性肿块 如手术后所致肠粘连、阑尾周围脓肿。 4.肿瘤 良性者有腹壁皮下的脂肪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恶性者有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结肠癌等。 5.寄生虫 如包囊虫病常表现为皮下囊肿或肝囊肿,蛔虫团可引起肠梗阻。
(二)腹部包块的诊断步骤 首先确定有无包块并明确包块所在的位置,应鉴别包块是在腹壁、腹腔内或腹膜后。 (二)腹部包块的诊断步骤 首先确定有无包块并明确包块所在的位置,应鉴别包块是在腹壁、腹腔内或腹膜后。 然后触诊时应注意包块的: 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 再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如X射线、B超、内镜、CT、腹腔血管造影和活组织检查等,综合分析包块的性质和病因。
1. 你怎样区别门脉高压与下腔静脉梗阻形成 的腹壁静脉曲张? 2. 腹式呼吸运动减弱及消失常见于哪些疾病? 3. 板状腹及腹壁揉面感有何临床意义?
4. 一患者,在右下腹部阑尾区有明显压痛及反 跳痛提示什么? 5. 腹部触诊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腹部 触诊? 6. 怎样进行肝脏、脾脏触诊?
7. 肝脏、脾脏肿大常见于哪些疾病? 8. 怎样测量记录肿大的肝脏和脾脏? 9. 胆囊肿大有何临床意义? 10. 怎样触诊肾脏?如何评价肾肿大? 11. 当触及腹部包块时,为了鉴别包块 性质,应了解哪些内容?
12. 叩诊肝浊音界消失时提示什么? 13. 怎样进行腹水的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有 何意义? 14. 一年青患者,有高血压,在左右上腹部可 听到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提示什么? 15. 何谓肠鸣音话跃与亢进?肠鸣音减弱或消 失有何意义? 16. 怎样检查振水音?振水音阳性有何意义?
腹部常见疾病体征
一、肝硬化 早期体征可见蜘蛛痣和肝掌,肝肿大、质韧,但压痛不明显,脾可触及。 晚期面色灰褐,可有皮肤、巩膜黄染,肝多缩小变硬,表面有结节,并有以下门脉高压征的表现: 1.腹水; 2.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3.脾肿大。 1.腹水 腹壁紧张度增加,仰卧时蛙腹状; 移动性浊音, 有波动感。
2.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1)腹壁静脉曲张,但血流方向正常; (2)食管下端和胃底部的粘膜下静脉曲张,破裂后可引起大呕血或黑便; (3)痔静脉曲张,形成痔,易破裂出血。 3.脾肿大 早期淤血性肿大; 继而发生纤维增生,故可高度肿大,质变硬; 并可引起脾功能亢进,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二、急性腹膜炎 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 (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穿孔。 (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穿孔。 患者表情痛苦,呈急重病容,呼吸浅快,脉数无力,腹壁运动受限; 出现板状腹; 当穿孔致腹腔有较多游离气体时,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若腹腔有较多游离液体,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当肠管麻痹时,可显示腹部膨胀,听诊肠鸣音常减弱甚至消失。
(二)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常发生在病变脏器的部位; 检查时病变局部有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称腹膜炎三联征; 如和网膜发生粘连或形成局部脓肿,则可触到肿块。
三、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 体温一般为37.5~38.5℃。 初期有上腹部或脐周围位置不定的压痛。起病数小时后,右下腹阑尾点有显著而固定的压痛和反跳痛。 当阑尾炎并发坏死、穿孔后,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更为明显,并有局部腹肌紧张。 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可触及压痛明显的包块。
四、幽门梗阻 病人消瘦,倦怠; 脱水:皮肤干燥、丧失弹性,而且可出现维生素缺乏征象,口唇干,舌干有苔,眼球内陷; 上腹膨胀显著,能看见胃型和自左向右移动之胃蠕动波; 振水音明显。
五、肠梗阻 肠内容物在肠内通过时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根据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管性肠梗阻。
(一)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病因有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和肠粘连等。 可见蠕动波及肠型听诊呈金属调的肠鸣音亢进。 (二)麻痹性肠梗阻 见于急性腹膜炎、脊髓损伤、严重的全身感染和腹部手术后等;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麻痹性肠梗阻无肠型。
(三)血管性肠梗阻 由于肠系膜血管内有栓塞或血栓形成,致肠管缺血,继而肠壁平滑肌发生麻痹,肠内容物运行停滞。 (三)血管性肠梗阻 由于肠系膜血管内有栓塞或血栓形成,致肠管缺血,继而肠壁平滑肌发生麻痹,肠内容物运行停滞。 临床有原发病和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六、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除上述情况外, 黄疸; 腹胀以至肠麻痹; 腹膜刺激征;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除上述情况外, 黄疸; 腹胀以至肠麻痹; 腹膜刺激征; 皮下出现淤血斑;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