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律失常的特点与分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 萍
前言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发生的异常。 多数情况下,心律失常是作为心脏内外疾患或生理情况下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的表现。少数情况下,以综合征的形式独立出现,如WPW、SSS、LQTs、Brugada综合征等。 近年越来越多的基础与临床证据表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特点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别在女性月经周期、妊娠和绝经等时期,具有不同于男性的心律失常特点。
主要内容 女性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特征 常见女性心律失常 女性特殊时期心律失常
一、女性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特征
1.心率 高于男性:3~5次/分,基础状态或使用心得安、阿托品后 心率差别随年龄增长,差异降低 不同生理时期心率也变化: 妊娠期心率较快 月经周期中,黄体期心率最快,月经期心率最慢 运动心率:最大运动耐量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运动调节心率变化无性别差异 提示女性激素可能参与了心率的调节,但不是唯一原因。除性激素以外,窦房结活性不同,自主神经张力调节和(或)离子通道的数目、分布及行为不同共同造成心率的性别差异。
2.心率变异性(HRV) 在健康人群中,HRV表现为随年龄增加降低趋势,这种关系女性更明显,: HRV低频成分(LF)更低,高频与低频的比例(HF/LF)更高,提示女性更易受副交感神经的影响。 Kuo等发现40~49岁年龄组女性HF较高,而男性LF和LF/HF较高。绝经期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减少,提出HRV的性别差异与女性激素有关。 在一项绝经期HRV的研究中发现: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期女性,HF、LF均较用药前有所增加。
3.窦房结恢复时间 国外研究报道,女性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均短于男性,这种差异在儿童期就存在,持续至成年。妊娠期,女性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缩短最明显。
4.QT间期 QT间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1920年Bazett发现:女性QTc较男性长24ms。 近年研究:女性QT间期较男性长2%~6%或10~20ms。心率慢时更显著, 独立于自主神经张力和月经周期。 国外研究报道,在健康人群中 儿童期:QTc男女相近; 青春期:男性QT间期明显缩短,以后逐渐增加,女性QTc延长,以后逐渐缩短,但高于男性,男女QTc差异在青春期后始终存在。 50岁以后:男性QT间期逐渐增加并与女性一致。 说明性激素是造成男女QT间期差异的主要原因。
4.QT间期 一项423例健康人心电图研究表明 女性心率更快而QTc更长,QTc延长表现为早期复极时间(Q/R波起点到T波顶点)延长,晚期复极时间不延长(T波顶点到T波终点),总QT时间和早期复极时间呈频率依赖性,随心率减慢而增加。 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研究发现 雌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 QT、QTc指标有所增加 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孕激素-雌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 QT、QTc指标无明显变化 室上速发生率较用药前明显增加。
二、常见女性心律失常
1.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 1939年Codvelle首次发现 90%发生于年轻女性 家族遗传倾向。 表现:轻微活动时心率不适宜地增加 间发性、持续性、无休止性。 24小时平均心率>90bpm 清醒状态下心率在100bpm以上 有温醒现象(warming-up)。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效果差。 导管消融可以根治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凡起源于束支分叉以上的快速心律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窄QRS波群
折返三要素: A 两条传导速度与不应期不同的通道; B 其中一条发生单向阻滞; C 激动经传导缓慢的另一条通道下传, 再沿发生单向阻滞的一条通道逆传。
常见室上速的种类 根据折返途径可将室上速分为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折返/自律性) 心房扑动
常见室上速的种类 房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扑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在相近的条件下,出现了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这时就可以认为该部分出现了功能性的纵向分离,即传导系统双径路。 在房室结发生的双径路为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型 A 慢快型 发生率 90% B 快慢型 发生率 10% C 慢慢型 发生率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是预激旁路和房室结共同参与,引起的房室之间的大折返。 房室之间 的旁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特点: 心悸突发突止 心室率150~250次/分 多由室上性早搏诱发 多数患者心动过速可自行终止或经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 心动过速发作时间长、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时,可选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普罗帕酮、腺苷、或西地兰静脉注射。 严重症状或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上述方法不能终止心动过速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等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反复发作患者,应首选射频消融术治疗。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项623例室上速患者的研究表明 AVRT:男性多于女性(67%与33%) AVNRT:女性多于男性(68%与32%)。目前认为,AVNRT女性多见的原因是女性房室结慢径路的不应期显著短于男性,早期心房除极通过快径路引起右房折返的可能性增加,容易导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手术成功率男女之间无差异。
3.心房颤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年龄:不论男性女性,40岁以后房颤发生率增加,65岁以后房颤发生率明显增加, 在各年龄段男性房颤发生率均高于女性。 Framinham研究表明:在调整了年龄和各种心脏病的因素后,男性房颤发病率是女性的1.5倍。
3.心房颤动 房颤相关危险因素:虽然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瓣膜病均是房颤的重要预测因子。 AMI伴发房颤:男性多于女性 OSAS伴发房颤:男性多于女性 高血压伴发房颤:男性多于女性 瓣膜病伴发房颤:女性多于男性 CABG术后:女性不易发生房颤。
房颤的临床过程 女性更为复杂 房颤发作时心率比男性更快:快10次/分左右 持续时间更长:与年龄无关 更难维持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事件多: 房颤的临床过程 女性更为复杂 房颤发作时心率比男性更快:快10次/分左右 持续时间更长:与年龄无关 更难维持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事件多: RACE研究: 52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192例女性患者基础状态下,年龄、原发心脏病、糖尿病、左心功能均与男性不同 女性主诉症状较男性重,生活质量低。 女性节律控制组发生终点事件、血栓栓塞事件、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多于频率控制组。
房颤的临床过程 女性更为复杂 房颤发作时心率比男性更快:快10次/分左右 持续时间更长:与年龄无关 更难维持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事件多: 房颤的临床过程 女性更为复杂 房颤发作时心率比男性更快:快10次/分左右 持续时间更长:与年龄无关 更难维持窦性心律 血栓栓塞事件多: Framingham研究:房颤对女性生存率的影响大于男性。虽然男性房颤患者多存在心肌梗死、心衰,但女性房颤患者死亡率高于男性。 276例房颤患者的追踪研究: 35例中风患者中,女22例,男13例,中风危险女性是男性的4.6倍。 房颤对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女性是男性的2.5倍 说明在女性患者中,房颤是中风和心血管死亡非常重要的危险因子。
研究表明,女性绝经期前极少发生房颤,65岁之后房颤发生率明显增高,推测雌二醇可能有抗房性心律失常作用。 一些基础研究发现,雌激素介导的抗凋亡过程可增强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的作用,可预防房颤。 但房颤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雌激素是否具有抗房性心律失常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4.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30%-90%健康人存在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也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和心脏外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室性早搏的病因和预后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室性早搏多伴有心脏疾病;男性冠心病患者频发室性早搏(>30次/分)与所有原因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独立相关,而女性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与上述死亡率不相关。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患者反复发生单形性室速 不伴器质性心脏病 (超声+体检正常) 起源部位: 右室:流出道(60%-80%) CLBBB+电轴不偏 左室:左后分支部位 CRBBB+电轴左偏 治疗:射频消融根治成功率高, 在较大中心可作为首选 肺动脉 流出道 右房 右室 心尖部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定义:患者反复发生单形性室速 不伴器质性心脏病 (超声+体检正常) 起源部位: 右室:流出道(60%-80%) CLBBB+电轴不偏 左室:左后分支部位 CRBBB+电轴左偏 治疗:射频消融根治成功率高, 在较大中心可作为首选 肺动脉 右房 右室 心尖部 流出道
5.特发性室速 Nagakama等通过68篇文献总结了748例各种类型特发性室速的性别差异, 右室流出道室速女性多与男性 左室流出道室速无性别差异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Priori研究显示 RyR2阳性组,男性是晕厥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无基因表现型CPVT患者中,女性较多,发病年龄较大。
6.尖端扭转型室速 1966年由法国Dessertenne提出并命名TdP,并为心电图和心律失常写下了新的篇章,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为解释其观点,他手握梳子一端,梳子小尖之间被分隔成一定的缝隙,又以对侧端为长轴将梳子旋转, “尖端扭转”(Twisting of the Points)应运而生。 Dessertenne 最早报告的病例
先天性或获得性LQT,发生的一种独特的(QRS波的形态和极向围绕着基线呈现周期性变化)多形性室速,称为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两者基础心电图不同,临床诊断不同,诱发特点不同 LQTS-TdP:短长短现象诱发(>500ms) CPVT-多形性室速:短联律间期(<300ms)室早诱发
发生率 TdP的发生率 1.抗心律失常药物致TdP发生率:1%~10% 2.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TdP发生率: 低于抗心律失常药 3. 与剂量相关:随剂量和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奎尼丁属于例外,强效Ikr阻滞剂,引发TdP的几率与药物剂量无关。大剂量奎尼丁有钠通道阻滞作用,使APD延长作用被抵消或减弱,使TdP发生减少。
心电图特点 QT间期延长标准 传统观点:QTc>440ms,原发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 国际注册资料:10%~20%正常人 QTc>440ms,6%~8%的QTc<440ms的长 QT家族成员也发生晕厥或心脏事件 本共识提出: 男性QTc间期>470ms,女性>480ms时为QT间期延长。 停药QTc标准:当QTc值>500ms或QTc用药后延长>60ms,同时存在TdP预警性心电图表现时,应立即停药 2006年ACC/AHA室速治疗指南:对于药物获得性长QT患者停药已确定为Ⅰ类指证 (C级),但未明确停药的QTc值。
心电图特点 TdP的心电图特点 1.QRS波的尖端扭转 心室率160-240bpm(平均220bpm) QRS波振幅与形态围绕等电位线扭转 5-20个心动周期主波围绕基线扭转一次
心电图特点 2.短长短现象诱发Tdp 机制:1.第二个早搏侵入了第一个室早复极离散区而触发Tdp 2.长RR间期延长QT间期及复极离散度(出现新功能性阻滞区) 总之:触发→折返发生 第二个室早落在前面窦性周期T波顶峰附近 因此:联律间期略长(因TU间期已延长) 与R on T触发室颤不一样
心电图特点 三、TdP的心电图特点 触发TdP的“R on T”室早的联律间期相对较长,常>500ms,有可能落在了T波的后半部分
心电图特点 TdP的心电图特点 3. 温醒现象:TdP起始频率逐渐增快 4. 冷却现象:TdP多数自行终止, 终止前频率减慢 一旦发生, 必需电转复 TdP的心电图特点 冷却 温醒
Tdp危险因素 性别:女性为男性的2倍 年龄:>65岁 心脏病:各种基础心脏病 QT间期:原有QT/QTc延长 电解质:低钾、低镁 已有室性心律失常:室早、短长短现象 警告性心电图表现:QT间期延长、TU波变形、T波电交替 药物:服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延长QT间期药物 其他:缓慢性心律失常
♂男性睾酮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增强钾通道电流,增加复极储备。使男性患者发生TdP的风险降低
6.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 (1)尖端扭转性室速(Tdp) Tdp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为男性的2倍,女性因Tdp导致死亡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男性。在Tdp危险因素分析中,女性是Td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LQTS-TdP:短长短现象诱发(>500ms)
6.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 (2)长QT综合征(LQTS)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和/或U波形态异常,临床多表现为晕厥、猝死的一组综合征
LQT基因分型 亚型 基因 染色体 蛋白 离子通道 诱发因素及表现 基因比率 LQT1 KCNQ1 11p15.5 IKs α亚单位 运动(游泳) 42% LQT2 KCNH2 7q35-35 IKr α亚单位 Ikr通道失活 铃声、运动、唤醒 45% LQT3 SCN5A 3p21-23 INa α亚单位 缓慢INa失活障碍,内流增加 休息、睡眠 8% LQT4 ANK2 4q25-25 Ankyrin-B INa/Ca,INa/K,INa 运动 <1% LQT5 KCNE1 21p22.1-22-2 IKs β亚单位 Mink(Iks) 运动、情绪激动 3% LQT6 KCNE2 IKr β亚单位 Iks减小 休息、运动 2% LQT7 KCNJ2 17p23.1-24.2 IK1 Ik2.1 休息、运动, 伴周期麻痹 LQT8 CACNA1 12p13.3 ICa α亚单位 ICaL 运动、紧张 罕见伴并指 LQT9 CAV3 3p25.5 Caveolin INa 罕见 LQT10 SCN4B 11q23.3 NAVβ4 运动、产后 LQT11 AKAP-9 7q21-22 Yotiao Iks LQT12 SNTA1 20q11.2 α1syntrophin LQT13 KCNJ5 11q24 Kir4.3 Ik ACH JLN1 1-7% 伴耳聋 JLN2 <1% 伴耳聋
LQT三种亚型基因分型与心电图表现 I型:宽高的T波 II型:宽低T波+切迹 III型:ST段延长 分型 时间 突变基因 离子通道 临床比率 基因比率 心电图表现 诱发 B受体 阻滞剂 LQT1 1991 KCNQ1 钾通道 55% 42% T波宽大 运动 首选 LQT2 1994 HERG 40% 45% T波低平、切迹 安静 LQT3 SCN5A 钠通道 4% 8% ST段延长、 T波高尖 睡眠 I型:宽高的T波 II型:宽低T波+切迹 III型:ST段延长
危险分层 年龄分组 风险指标 风险比 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事件发生的比率 儿童期( 1 ~ 12 岁) 男性 QTc> 500 m s 晕厥发作史 最近2 年内发生 2 年前发生 3.96(P < 0. 001) 2.12(P = 0. 020) 14.34(P < 0. 001) 6.45(P < 0. 001) 73% (P = 0. 002) 青春期( 10 ~ 20岁) QTc> 530 m s 最近2 年内发生2次. 最近2 年内发生1次 过去的2~ 10 年发生2 次 过去的2~ 10 年发生1次 2.30(P < 0. 001) 18.10(P < 0 001) 11.70(P < 0. 001) 5.80(P < 0. 001) 2.70(P < 0. 001) 64% (P = 0. 010) 成人期( 18 ~ 49岁) 女性 QTc ≥550 m s 500~ 549m s 2.68(P < 0. 050) 6.35(P < 0. 010) 3.34(P < 0. 010) 5.10(P < 0. 010) 60% (P < 0. 010) 成人期( 41 ~ 60岁) 晕厥发作史( 2 a内) LQT3 型 9.92(P < 0. 001) 1.68(P = 0. 060) 4.76(P = 0. 020) 42% (P = 0. 400 )
危险分层 性别差异风险不同 性别不同,心脏性猝死的风险不同。在成年LQT2女性猝死的风险显著高于男性,而12岁以下LQT3男性风险更高。
LQT-1男性心脏事件(晕厥、心跳骤停、猝死)高于女性,
6.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 (2)长QT综合征(LQTS) 不论是先天性LQTS还是获得性LQTS造成的心脏事件,女性均高于男性。 先天性LQTS是常染色体异常显性遗传性疾病,但70%的先证者(最先发病者)和58%受影响家族成员为女性。这种差异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不可解释的。
Tdp危险因素 二. 老龄 1. QT间期相对延长 2. Ikr、 Iks通道数量下调 老年患者服用索他洛尔引起TdP
58 / 万 临床无诊断价值 发病率:约5 / 万 猝死的平均年龄:41±15岁 Brugada波的检出率 I 型 12 / 万 II 型 58 / 万 临床无诊断价值
猝死率:占所有猝死病例的4% 心脏结构正常者猝死病例的20% 除交通事故以外, Brugada综合征是40岁以下年青人猝死的首要原因 东南亚发生率高,欧美发生率低
临床诊断 ST段下斜型抬高 一、Brugada波及分型 Brugada波心电图三联征 V1-V3导联J波 ST段下斜型抬高 T波倒置
Brugada综合征患者室颤易发生在夜间—无症状—病史阴性
(3)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多见于年轻男性,女性极少见,男女比例8︰1。
Brugada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2、男性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男性患者猝死的风险是女性的5.5倍 男性 女性 600 502.7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502.7 美国印第安人 500 亚洲/太平洋岛民 407.1 400 336.1 美国百万人群死亡 270.5 300 258.8 212.6 200 130.0 100 153.4 > 男性 女性
福建猝死家系 猝死者 提供家族资料者 心电图可见I型Brugada波
临床诊断 Brugada波形成机制 电位改变主要波及右室心外膜,引起右室心内、外膜电位差(跨室壁电压增大),导致V1-V3 ST段抬高 正常 J波 内膜 外膜
7.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与男性比较,女性发生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女性一旦发生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选择、生存率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还不清楚。 在2957例患者参加的室颤和血流不稳定室速性别差异的研究中(AVID),女性与男性比较,发病年龄较轻,冠心病的比例较少(61%与82%),但是,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的比例高于男性。
7.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女性特发性室颤发生率高于男性(10%与4%) 在AVID研究中,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室颤,室颤与室速发生率分别为58%和4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生存率男女两组相似。
8.猝死 心脏性猝死(SCD)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0年,发病人数是男性的1/3 Framingham研究调查了男女猝死的发生率。该研究28年随访中,2011例男性中171例、2534例女性中86例猝死,猝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猝死率在任何年龄组均高于女性。
8.猝死 造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女性冠心病的晚发和男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显著多于女性。 其次女性室性心律失常较男性少,即使与男性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包括心脏骤停后的幸存者,女性也不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研究还发现,女性室性早搏与猝死无关,虽然女性心率较快,但心率快只是男性猝死的危险因子。 男女猝死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左室肥厚、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吸烟、体重和室性心律失常是男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肺活量减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升高是女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9.心脏阻滞 男性无症状心动过缓多于女性,但症状性心动过缓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报道很少。 瑞士起搏器置入注册登记中,1997年和1998年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起搏器的人群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因窦房结疾病置入起搏器的人群中,女性显著多于男性。 但是上述结论缺乏对年龄因素的校正,可靠性不够。
四、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性别差异 早期药物临床试验,因为女性未被征集入试验,或较少参加试验,缺乏女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资料。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男女之间存在药物使用上的差别,但是一些药物副作用的资料表明:女性更容易发生QT间期延长和Tdp。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同样揭示,雌性动物较雄性动物更易出现药物诱发的QT间期延长和各种心律失常。近期Makker等分析了多篇药物相关尖端扭转性室速资料,发现332例心血管药物导致的尖端扭转性室速中,女性患者占70%。在分析了基础心脏病、左心功能、心律失常类型、用药前后QTc水平等因素后,发现性别因素仍然是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女性应用延长心脏复极的心血管药物奎尼丁、索他洛尔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更易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 红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传统观点认为,红霉素很少引起QT间期延长和Tdp。1970年-1996年期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接到346起有关红霉素产品导致心律失常事件的报告,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0-59岁女性更易发生红霉素导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男性的2倍。确切原因不清,目前推测红霉素造成女性心律失常多见的原因可能是红霉素对女性心肌复极的影响大于男性。
三、女性特殊时期心律失常
1.妊娠期心律失常 妊娠期间心律失常的确切发生率至今尚不明确。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最常见之一。妊娠期间首次发作SVT占4%,SVT还是心脏病患者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3%。 与妊娠月份无关 症状较非妊娠者严重 机制:绝大多数为房室旁道引起的AVRT。 窦性心动过速:多见 室性心动过速:有所增加, 多为首次发作,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女性,与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有关,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好。 血管迷走性晕厥:减少
2.产后心律失常 一项422例LQTS家族女性患者妊娠前、妊娠期间、产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产后新发生的心脏事件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时期。 先天性LQTS女性患者,产后40周内发生心脏事件明显高于其他时期。 原因: 此时期女性不仅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增高,而且可能女性激素水平提高了去甲肾上腺素的应激性。 也有观点认为,女性产后心律失常主要与精神紧张、劳累导致的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有关。
3.月经周期心律失常 室上速:最具特点 月经前期发作次数增加 Rosano发现:月经周期第7天,雌激素水平最高点,发作次数最少;第28天黄体期,心动过速发作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症状最重,与月经周期第7天比较,发作次数分别为77%与43%。 另一项研究发现:阵发性SVT在高雌激素水平(月经中期或雌激素替代)时,EP检查不易诱发;在低雌激素水平(月经期或停用激素替代)时,易于诱发心动过速。
4.绝经期心律失常 绝经期女性房颤发生增多。 4.绝经期心律失常 绝经期女性房颤发生增多。 一项绝经期女性阵发性房颤研究表明 发病年龄:明显大于男性(65±2岁与57±1岁),60岁前,女性房颤发生率仅为男性的1/2。 发作特点: 女性无明确病因多见 更无时间规律性 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男性 发作次数(每周大于2次)女性少于男性。
小结 女性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特征 常见女性心律失常 女性特殊时期心律失常
谢谢
临床诊断 ST段下斜型抬高 一、Brugada波及分型 Brugada波心电图三联征 V1-V3导联J波 ST段下斜型抬高 T波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