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Ⅰ 炔烃(alkynes) 一.结构与命名 一个键两个键 随S成分增加, 碳碳键长 缩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 析法 一、概述 introduction 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 条件 condition of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三、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 动形式 basic vibration of the group in molecular.
Advertisements

P132 第四章 烯烃和炔烃.
第三章 烯 烃 主要内容 1、烯烃的类型、结构和命名 2、烯烃构型的表示方式(顺式和反式,E型和Z型) 3、一些常用的不饱和基团(烯基)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节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第二节 仪器简介与实验技术 第三节 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 第四节 红外特征吸收与光谱解析 第五节 拉曼光谱法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教室空气质量与健康 ——谈谈教室开窗透气的重要性.
十八章 四谱简介 第一节 电磁波 第二节 红外光谱(I R) 第三节 核磁共振(NMR) 第四节 紫外光谱(UR) 第五节 质谱(MS)
杂化轨道理论复习 C原子 — sp3杂化.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一节 炔烃 第二节 二烯烃 小结.
专题二 常见的烃 单元一 脂肪烃 脂肪烃的性质 (第一课时).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七章 炔烃和二烯烃 教学要求: 1、掌握炔烃的结构(sp杂化) 、异构、命名及化学性质。 2、掌握共轭作用。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反应   2.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层次   2.2 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及其反应   2.3 有机反应机理概述.
第4章 红外光谱实用技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药科大学.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腸病毒防治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选修5 北京第十五中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第三章 烯烃 §3-1 炔烃 §3-2 二烯烃.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章 烯烃.
红外光谱分析 高素君
腸病毒介紹與防治 宜昌國小衛生組 關心孩子的健康.
第三讲 势箱模型.
第十二章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通式 :RCOOH Carboxyl group 有机化学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烯烃 exit.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及电子效应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有机溶剂 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 氯仿等溶剂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Alkynes and Dialkenes)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理解炔烃与二烯烃的分子结构;掌握炔烃的命名、亲电加成、水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炔氢的酸性;二烯烃的分类与命名、二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双烯合成反应;1,3-丁二烯工业来源、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重点和难点: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的理论解释。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2019/1/17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 —— 从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第二章 红 外 光 谱 红外光谱 第一节 基本知识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 重要区段 第三节 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主讲人 李晓萍 2010年10月 8日
乙烷、乙烯与乙炔结构的对比 分子式 乙烷 乙烯 乙炔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空间各原子 的位置 2C和6H不在同一平面上
xhu. edu. cn/G2S/Template/View. aspx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第六章 多谱综合解析 6.1 各种图谱解析的主要着眼点 1. 质谱(MS) (1)从M.+--分子量
第4章 烃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1.烯烃的结构。 2.烯烃的化学性质。 3.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4.自由基加成机理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三章 烃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与甲烷 第二节 烷烃及其同系物 第三节 乙烯和烯烃 第四节 乙炔和炔烃 第五节 苯与芳香烃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 陶阿丽.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一节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环烷烃的性质 第三节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专题辅导二 有机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四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第一节 炔烃(alkynes) 炔烃通式?.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四章 红外光谱 4.1 基本原理 3.1.1波长和波数 电磁波的波长(  )、频率( v)、能量(E)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Ⅰ 炔烃(alkynes) 一.结构与命名 一个键两个键 随S成分增加, 碳碳键长 缩短; 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Ⅰ 炔烃(alkynes) 一.结构与命名   一个键两个键 随S成分增加, 碳碳键长 缩短; 随S成分增加, 碳原子电 负性增大。

C-H键中,C使用的杂化轨道S轨道成分越多,H的酸性越强。

命名(与烯烃命名方法相类同) 丙炔 丁炔 4-乙基-1-庚烯-5-炔 5-乙烯基-2-辛烯-6-炔 二. 炔烃的化学性质 1. 还原反应

反式烯烃

[思考题 ] 为什么亲电加成的活性:炔烃 < 烯烃 ? 2. 亲电加成 ( 活性:炔烃 < 烯烃 ) [思考题 ] 为什么亲电加成的活性:炔烃 < 烯烃 ? 互变异构 由分子内活泼氢引起的官能团的迅速互变而达到平衡的现象。

烯醇一般不稳定,易发生异构化,形成稳定的羰基化合物。  与硼烷加成 顺加 反马氏加成

3. 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鉴别端基炔烃

炔烃经臭氧或高锰酸钾氧化,可发生碳碳叁键的断裂,生成两个羧酸 4. 亲核加成(p72) 5、氧化反应(P72) 炔烃经臭氧或高锰酸钾氧化,可发生碳碳叁键的断裂,生成两个羧酸

6、聚合反应(P73) 乙炔在氯化亚铜和氯化铵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二聚或三聚作用。这种聚合反应可以看作是乙炔的自身加成反应:

三. 炔烃的制备 1. 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常用的试剂: NaNH2 , KOH-CH3CH2OH 2. 炔烃的烷基化 (增长炔烃碳链) 伯卤代烷与炔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Ⅱ 共轭双烯(conjugated diene ) 一. 共轭双烯的异构与命名 1. 顺反异构 (2E,4E)-2,4-己二烯或(E,E)-2,4-己二烯

2. 构象异构 S-顺- 两个双键位于单键同侧。 S-反- 两个双键位于单键异侧。 二. 共轭双烯的结构

共轭 键与键的重叠,使电子离域体系稳定。 平面分子; P轨道垂直于平面且彼此 相互平行, 重叠; C1-C2, C3-C4双键 C2-C3部分双键。大键。 共轭 键与键的重叠,使电子离域体系稳定。 共轭 p-共轭 p轨道与键的重叠,使电子离域体系稳定。

1, 3-丁二烯四个P轨道经线性组合成四个π分子轨道 节面数 对称性 E 3 C2 a-1.618β 2 m a-0.618β LUMO 1 C2 a+0.618β HOMO 0 m a+1.618β π电子总能量 E = 2(a + 1.618β)+ 2(a + 0.618β) = 4a + 4.472β

乙烯分子中π电子能量: α-β π2 LUMO α+β π1 HOMO E=2(α+β)=2α+2β 两个孤立双键 E=2(2α+2β)=4α+4β 1,3-丁二烯离域能=(4a+4.472β)-(4α+4β)=0.472β  共轭体系比非共轭体系稳定。 两个成键轨道π1与π2 叠加结果:C1- C2 C3- C4之间电子 云密度增大,C2- C3之间电子云密度部分增加.  C2- C3之间呈现部分双键性能。(键长平均化)

亲电试剂(溴)加到C-1和C-4上(即共轭体系的两端),双键移 到中间,称1,4-加成或共轭加成。 三.共轭双烯的反应 1. 1,4-加成(共轭加成) 亲电试剂(溴)加到C-1和C-4上(即共轭体系的两端),双键移 到中间,称1,4-加成或共轭加成。 共轭体系作为整体形式参与加成反应,通称共轭加成。 + - + - + - + +

p-共轭 弯箭头表示电子离域,可以从双键到与该双键直接相连 的原子上或单键上。

1,2-与1,4-加成产物比例:

产物比例取决于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控于活化能大小, 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 低温 1,2-加成 高温 1,4-加成 反应速率控制产物比例——速率控制或动力学控制 产物间平衡控制产物比例——平衡控制或热力学控制

2. Diels-Alder反应(合成环状化合物) 亲双烯体:烯烃或炔烃(重键碳上连吸电子基)。 双烯体 亲双烯体

3、聚合反应 (合成橡胶)

合成天然橡胶

P94-95 2 3 4 5 7 11 作 业

红外光谱(IR) 一.概述 波长(m) 波数(cm-1) 近红外区: 0.75 ~ 2.5 13330 ~ 4000 中红外区: 2.5 ~ 15.4 4000 ~ 650 远红外区: 15.4 ~ 830 650 ~ 12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波数范围:4000 ~ 665cm-1 红外谱图中,横坐标:吸收波长()或波数()。吸收峰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或吸光度(A)。吸收峰强度。 二. 基本原理 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分子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 分子的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三.不同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区 官能团区分为:X-H区、三键区和双键区。

四.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1. 烷烃 C-H 2900~2850cm-1 C-H 1465~1340cm-1 CH3 1380cm-1 2. 烯烃 C=C 1680~1600cm-1 =CH 3100~3010cm-1 =CH 1000~800cm-1 C=C 吸收峰的强度受分子对称性影响

VC≡C 2250cm-1 V≡C-H 3340-3300cm-1 ≡C-H 680-610cm-1 3. 炔烃 VC≡C 2250cm-1 V≡C-H 3340-3300cm-1 ≡C-H 680-610cm-1 4. 芳烃 C=C 1660~1450cm-1 =CH 3110~3010cm-1 =CH 900~690cm-1 (芳环碳碳骨架伸缩振动) “定位峰” 5. 醇、酚类化合物 V-OH 3650~3600cm-1 (游离) 尖峰 V-OH 3550~3200cm-1 (缔合) 宽峰 VC-O 1260~100cm-1

6. 羰基化合物 1)酮 脂肪酮 VC=O ~1715cm-1 芳香酮 VC=O ~1695cm-1 不饱和酮 VC=O ~1675cm-1 2)醛 VC=O ~1725cm-1 VC-H 2720cm-1 (鉴别-CHO) 3)酯 VC=O ~1740cm-1 VC-O-C 1300~1150 4)羧酸 VC=O 1770~1750cm-1(单体) , 1710cm-1 (二聚体) VO-H 3000~2500 (二聚体) O-H ~1400 , ~920cm-1

5)酸酐 VC=O 1860~1800cm-1 , 1800~1750cm-1 VC-O-C 1170~1050 (开链酸酐) ,1310~1210cm-1 (环状酸酐) 6)酰胺 VN-H 3500~3035 VC=O 1690~1620cm-1 N-H 1620~1590(伯) 1550~1510(仲) 7)酰卤 脂肪族酰卤 VC=O 1800cm-1 芳香族酰卤 VC=O 1785~1765cm-1 7. 醚类 VC-O-C 1275~1020cm-1

8. 胺类 一级胺 VN-H 3490~3400 N-H 1650~1590, 900~650 二级胺 VN-H 3500~3300 N-H 750~700 三级胺 无VN-H 吸收峰 无N-H 吸收峰 五. 红外谱图解析 1. 根据给出的分子式、IR(红外)、NMR(核磁)数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式。 分子式:C3H8O ; IR:3600~3200cm-1(宽) NMR H/ppm : 1.1(d,6H),3.8(m,1H),4.4(s,1H)

2. 根据给出的分子式及IR、NMR主要数据, 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分子式: C10H12O2 IR: 3010,2900,1735,1600,1500cm-1 NMR: 1.3 (t, 3H),2.4 (q, 2H),5.1 (s, 2H),7.3 (s, 5H) 3. 一化合物分子式为 C9H10O, 其 IR 及 1H NMR谱如下图。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并指出1H NMR谱中各峰及IR谱中 主要峰的归属。

C9H10O 返回

1H NMR : /ppm 7.1 ( s, 5H ) 3.5 ( s, 2H ) 2.0 ( s, 3H ) IR: ~3050cm-1 苯 =C-H ~2900cm-1 烷 C-H ~1700cm-1 C=O ~1600, 1500cm-1 苯 C=C ~1380cm-1 烷 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