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死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 教 学 内 容 概述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识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说出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 诊断与治疗要点 简述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保健指导
[概 述] 定义 分类 透壁性 按病变分布范围分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急性 按病变发展过程 陈旧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是冠脉粥样硬化,管腔严重狭窄 管腔内血栓形成 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 心排血量急剧降低:休克、脱水、出血、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 诱因:饱餐特别进食大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
[病 理] 1.冠脉病变与梗死部位 左冠脉前降支闭塞:左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 前间隔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 右冠脉闭塞:隔面、后间隔、右室梗死、窦房结、房室结可受累 回旋支闭塞:左高侧壁、左室隔面、左房梗死、可及房室结 左冠脉主干闭塞:左室广泛梗死 2.大体标本与心肌病变: 透壁性、心内膜下、大片、灶性梗死 心肌病变:缺血20-30分,心肌细胞开始坏死,6小时,肉眼凝固性坏死,1-2周,坏死组织吸收,肉牙形成;6-8周形成瘢痕
[临床表现 ] 先兆:约50-81.2%病人有先兆 症状: (1)疼痛 (2)全身症状 (3)胃肠道症状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多在发病后24h内,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室颤的先兆有…。下壁心梗—
(5)休克:占20%,病后的数小时-1周内 (6)心力衰竭:约32-48%,病初的几天内 体征 (1)心脏体征 (2)血压 (3)其他: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 的体征 并发症
辅助检查 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 心电图动态演变 梗死定位
ECG
ECG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WBC(10-20)×109/L、N、血沉↑ 血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①肌红蛋白:病后2h内↑、12h内达高峰(5- ②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病3-6h↑、 cTnI 11-20h达高峰(20-50倍)、5-7d降 至正常 cTnT10-24h达高峰(30-200倍)、10-14d 降至正常—诊断心梗敏感指标
③心肌酶CPK-MB↑:病后4h内↑,16-24h 达高峰,3-4d恢复正常—增高程度能准 确反映梗死范围,其高峰是否提前判断 溶栓是否成功 CPK﹑AST(GOT)﹑LDH 远不如以上敏 感,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放射性核素检查 超声心动图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实验室检查的发现 诊断一般不难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疼痛 1.部位 胸骨上、中段之后 相同.但可在较低位置 或上腹部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 1.部位 胸骨上、中段之后 相同.但可在较低位置 或上腹部 2.性质 压榨性或窒息性 相似。但更剧烈 3.诱因 劳力、激动、受寒、饱食等 不常有 4.时限 短,1—5分或15分以内 长,数小时或1-2天 5.频率 频繁发作 不频繁 6.硝酸甘油疗效 显著缓解 作用较差 气喘或肺水肿 极少 常有 血压 升高或无显著改变 常降低,甚至休克
心包摩擦音 无 可有 坏死物质吸收的表 I.发热 无 常有 2.血白细咆增加 无 常有 3.血沉增快 无 常有 4.血清心肌酶增高 无 有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包摩擦音 无 可有 坏死物质吸收的表 I.发热 无 常有 2.血白细咆增加 无 常有 3.血沉增快 无 常有 4.血清心肌酶增高 无 有 心电图变化 无变化或暂时ST段 有特征性和 变 和T波变化 动态性变化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1)休息 (2)吸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2-3d (3)监测:监护室:心电图、血压、呼吸 压和静脉压 2 .解除疼痛:吗啡或度冷丁 硝酸甘油应用
3.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 溶栓的时间 常用的溶栓剂 尿激酶(UK) 链激酶(SK)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2)介入治疗(PCI): 直接PTCA 支架置入术
二度二型或三度AVB心室慢-右室临时起搏 5.控制休克:在用药同时有条件医院主张用主动 治疗或手术治疗,可挽救一些患者生命 4.消除心律失常:室性-利多卡因 室颤-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度二型或三度AVB心室慢-右室临时起搏 5.控制休克:在用药同时有条件医院主张用主动 脉内气囊反搏术进行辅助循环即可进行急诊介入 治疗或手术治疗,可挽救一些患者生命 6.治疗心力衰竭:应用:吗啡、利尿剂、血管张剂外,目前广泛使用ACEI,降低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 24h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
7.其他: (1)抗凝疗法:溶栓后为防止梗死面积 扩大或再梗死-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凝 血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同时或 其后应用阿斯匹林 (2)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早期使 用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改善预后,尤其 前壁梗死伴交感N功能亢进者。 常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地尔硫卓、 (3)极化液疗法+…
常用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 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1.疼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 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 5.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1.疼痛 (1)休息 —痛时绝对卧床,环境安静,限制 探视 (2)给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 (2)给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 (3)心理护理 痛剧烈时尽量保持有一名护士陪伴,病人表达出内心感受,接受病人的行为反应如呻吟、易激怒等。介绍CCU环境、监护仪的作用等,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应有条不紊的方式工作,不要表现出慌张而忙乱。更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其病。
(4)止痛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给吗啡或哌替啶 止痛,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烦 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注意有无呼吸抑 制、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随时监测血压 (5)溶栓治疗的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心梗6h内,遵医嘱溶 栓治疗 询问近期有无溶栓禁忌证 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和血型,配血备用; 准确、迅速地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
用药后观察副反应,并定时描记心电图、 抽血查心肌酶,询问病人胸痛有无缓解 溶栓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指标: ①胸痛2h内基本消失;②抬高的ST段于2h 内回降>50%;③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 常;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以 内),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冠脉是 否再通。
2.活动无耐力 (1)评估康复治疗的适应证 生命体征平稳,无心绞痛,安静心率低于110次/分,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 (2)解释合理活动的意义 (3)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病情和活动中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持续时间和次数 1周内:前3天绝对卧床,第4天起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漱、进餐,床上静坐,床边使用坐便器
第2周:坐椅子上就餐、洗漱等,由坐床边、 过渡到床边步行、室内行走、走廊散步、 做医疗体操 第3周:在帮助下洗澡、上厕所,试着上下 一层楼梯 第4周起:若病情稳定,体力增进,可考虑 出院,或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一 步行PTCA及支架治疗或冠脉搭桥术
(4)训练时的监测 开始必在医务人员监测下,最好有心电监 护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 心率增加10-20次/分钟为正常反应,心 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 一阶段的训练。若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 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 电图ST段降0.1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 到前一运动水平,若仍不能纠正,应停止活 动。
3.有便秘的危险 (1)评估排便状况 排便次数、性状、难易程度,有无习惯性便秘,是否已服通便药物,是否适应上排便 (2)心理疏导 (3)指导病人采取通便措施 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清晨给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遵医嘱通便药物如麻仁丸、果导等,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
4.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 急性期持续心电监护,发现频发,多源性的、 成对的、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或严 4.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 急性期持续心电监护,发现频发,多源性的、 成对的、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或严 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立即通知医师,遵 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等 警惕室颤或心脏停搏的发生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 准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器、起搏 器等,随时准备抢救。
5.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衰多发生病初几天内,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 避免情绪烦躁、饱餐、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5.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衰多发生病初几天内,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 避免情绪烦躁、饱餐、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一旦发生,则按心力衰竭进行护理
保健指导 除“心绞痛”病人的保健措施外 1.调整生活方式 –注意饮食、戒烟酒、保持乐观、 平和的心情;避免饱餐;防止便秘;坚持服药,定 期复查等 2.告诉家属-家人要积极配合与支持,给病人创造 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 3.建议出院后继续康复门诊随访 进行康复治疗,经2—4个月锻炼后,酌情恢复部 分或轻工作,以后部分病人可恢复全天工作 4.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钙通道阻滞剂、降血脂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心肌梗死? 2.简述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3.心肌梗死的病人需做那些辅助检查? 4.说出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5.简述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 6.叙述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