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伴我们成长 驻马店实验小学 郝秀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质数和合数 富县北教场小学 潘小娟 1 、什么叫因数? 2 、自然数分几类? 奇数和偶数. 3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 4 、写出 1—20 的因数。 前置性作业.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 1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 历寻找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 数的意义。 2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 、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 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玉田百姓. 1 、在 2 、 3 、 5 、 8 、 10 、 12 、 25 、 40 这几个数中, 40 的因数有几个? 5 的倍数有几个? 复习: 2 、在 6 、 10 、 12 、 15 、 18 、 20 这几个数中,哪些数 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 2 、 5 、 3 的倍数的特 征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执教者: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城小学 谭道芬.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重庆市九龙坡区玉清寺小学 徐顺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可以先写出几个 5 的 倍数来看看。 对,先研究小范围的数, 再进行推广验证。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执教者 :和兆星.
丰富的图形世界(2).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儿童乐园 王秀梅.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正方形 ——计成保.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4.2 证明⑶.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用计算器开方.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2、5的倍数的特征 马郎小学 陈伟.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 翠屏小学 张兴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倒数的认识 执教者: 李东杰 2017年9月18日.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3.4 角的比较.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H a S = a h.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让反思伴我们成长 驻马店实验小学 郝秀丽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专家 教师 研究+交流 实践 + 反思 有经验 教师 观察+交流 实践 + 反思 新 教师

反思是一面镜子,它能使我们更好的整理衣冠; 反思是一块磨石,它能使我们的思维磨出智慧的火花; 反思是一条纽带,它能使我们的实践与理论联姻; 反思是一块跳板,它能使我们不断的向上腾跃。 成尚荣:名师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反思的自觉性,持久性和 深刻性,并把这一流行符号变成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一.反思让教师生命得以丰盈 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阅读是反思的源头活水 四.教学反思的类别

一.反思让教师生命得以丰盈 北师大 肖川教授也说过: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 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的。 郑裕信教授指出:通过积极地实践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能促进广大教师 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特级教师贲友林,把自己成长的核心因素确定为“以反思的方式改变我 的教育教学生活”,而且认为,反思的最有效方式是把反思落实在文字上 ——写教学日记。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给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教学反思集》上的题词中写道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 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 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一.反思让教师生命得以丰盈 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自我完善的“驱动器”。作为一名教师,从中 发展规划是每一位教师成长中不断向上攀爬的“脚手 架”, 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自我完善的“驱动器”。作为一名教师,从中 长期看要有专业发展规划,从短期看要有一个“主题”。叶澜教 授对老师一周的工作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写一篇文章,练 一篇字,听一节课,进一次图书馆。我则给自己提出了一天三 小点:读书,一天读两页;笔记,一天记两点;反思,一天写 一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奋点,过“有主题”的生 活。只有带着任务和问题工作,才不会无所事事,消极懒散。 生活有了主题,就像航行有了方向,就能积极主动地驶向远方。

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 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 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经验 + 反思= 成长”的教师成长模式。 著名小学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谈到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的问题时曾说, 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每天都能用一个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五年后, 他不能成为特级教师可以由于老师负责。 特级教师徐卫兵说:我觉得教师专业成长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教学+研究’. 这二者中,教学是基础,而研究恰恰可以让日复一日的平淡教学变得鲜活、 充满张力。

曾经以为教师讲的井井有条,教学环节滴水不漏,教学时间恰如 其分就是一节好课;曾经以为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动 手操作,小组合作就是一节好课;曾经以为教师的精彩表演给观 者留下深刻印象就是一节好课。经过一次次公开课、观摩课、示 范课的磨砺。我终于悟出:只有淡化了老师的教,把学生推向前 台才是好课;只有老师的教是为了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才 是好课;只有学生与老师展开了智力搏斗而夺取了知识才是好课。 授人以鱼 授人以渔 悟其渔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 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科研的丰 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三.阅读是反思的源头活水 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的教法;还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书》,它让我熟悉和明白 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的教法;还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学失误分析100例》,他让我感受到小学数学大文章, 还记得新课改期,我和许多老师苦于不能把握“平移与旋转的本质, 曹培英“图形与变换的备课与教学”《人民教育》2006年第13-14 期第60~61页 通俗地讲,所谓平移,就是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向移动一定 的距离;所谓旋转,就是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这样描述,比较适合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对教师来说,绝对 是不够的。

乐场的情境。当讨论到摩天轮的运动时,起初同学们都认为是 旋转。不料一位同学执着地要求发言,他说:老师,我坐过摩 在一堂教学平移与旋转的公开课中,老师创设了一个玩游 乐场的情境。当讨论到摩天轮的运动时,起初同学们都认为是 旋转。不料一位同学执着地要求发言,他说:老师,我坐过摩 天轮,我坐在上面,始终是头朝上、脚朝下,所以我认为我坐 在上面是平移,不是旋转。大家一时都愣住了,教师的应变对策 是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下热闹了,有的同意,认为人的方向没变; 有的反对,理由是人在转圈。直到下课,都没有搞清楚是平移, 是旋转,还是两者都不是。课后,前来观摩的教师也都议论纷纷, 多数认为坐在摩天轮上的人与座仓的运动不是平移,也有少数认为 是平移的。那么是否是旋转呢?同样有两种意见,莫衷一是。由此 可见教师自身搞清楚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原图形中任意一个点到新图形中相对应点的连线,方向相同, 长度相等,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也就是说, 平移的基本特征是,图形移动前后“每一点与它对应点之间的连线 互相平行(或者重合),并且相等”。显然,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 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

如果新图形中的每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一个点绕着一个固定点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相等角度得到的,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旋转 变换,简称旋转。也就是说,旋转的基本特征是,图形旋转前后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 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显然,确定旋转变换需要三个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摩天轮,及座仓里的人是在平移或旋转的问题 摩天轮在旋转, 但上面的座仓及里面的人始终头朝上,脚朝下,是不是在平移呢? 我们可以依据平移的基本特征,画出运动过程中座仓任意两个 位置上上下部中点的连线(如图1),它们平行并且相等,所以 是平移。 为什么说坐仓及里面的人不是在旋转呢?依据旋转的基本特征, 画出座仓下部中点与摩天轮旋转中心的连线(如图2),它们的 长明显不相等。明明摩天轮在旋转,而座仓与里面的人却不是 在旋转,是在平移。

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未必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是意义学习。 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必为意义学习,而学生 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记住某些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 学习必为机械学习。而且他进一步指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 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那么学生在学习3的倍数 的特征之前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经验基础呢? 从数学知识的角度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只学过一个类似的内容——2、5的倍数的 特征,而2、5的倍数的特征,只体现在个位数字上,所以当学生学习3 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自然想到看个位数字,但发现这种方法无效时 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从获得结论的角度来看, 学生是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来发现2、5的倍数的特点,但由于3的倍数的 特征的复杂性,它不仅与个位数字有关,而且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 所以,仅仅用不完全归纳法还不足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也就是说,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其认知结 构中缺乏相应的“固着点”,这就是学生始终难以想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 根本原因。那么,怎么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构筑必要的固着点呢?

怎么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构筑必要的固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 目光放远一点,统筹考虑2、3、5的倍数的学习与发展:在学习2、5 的倍数的特征时,当学生发现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不妨再追问一句: 为什么2,5的倍数只与它的个位数字有关?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具 体得数开始研究, 例如 11=10+1 115=100+10+5 让学生发现每一个数都可以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整十数显 然是2,5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取决于个位数字是否是2,5 的倍数。这样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即使学生懂得了2,5的倍数的 特征成立的依据,又掌握了一种在研究数的倍数的特征时具有更好的 迁移地方法——那就是判断一个数是否是A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成 大小两个部分,使得较大的部分是A的倍数,从而把这个数是否是A的 倍数归结为较小的部分是否是A的倍数。

于是在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当他们发现3的倍数不是仅与 个位数字有关时,他自然会想到上节课拆数的方法: 例如 11=10+1=9+(1+1) 114=100+10+4=99+1+9+1+4=99+9+(1+1+4) abc=100a+10b+c=99a+a+9b+b+c=99a+9b+(a+b+c) 运用这种方法继续研究其他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是否是3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的脑海里就越来越清晰。这种研究方 法还会激起学生继续研究4,5,6,7,8,9…数的倍数的特征,并在探究 的过程中建构起对数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感悟到数学其实就 是以一驭万,以简驭繁。

学科专业书籍和杂志 华应龙《我就是数学》,林高明的《课堂观察》,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 信念》,马云鹏的《小学数学教学论》,孔凡哲的《反思备课》,佐藤学 的《静悄悄的革命》 《人民教育》和《小学数学教与学》教育部,《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 出版社,《小学教学》(数学版)河南教育出版,《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版)山西教育出版,《陕西教育》陕西教育出版等

而是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重理轻管,重交流沟通,少管束 管制,二是:让每一个发言的孩子都体面的坐下。三是:犯错是 小孩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因为他的翅膀断了。但是小孩子 在刚刚掉到地上的时候,还记得天空,还怀念飞翔;只要我们遇 上的成年人不笑话我们青涩,不批评我们鲁莽,包容我们,鼓励 我们,我们还能做回天使。我们遇见你,就是遇见了给天使缝补 翅膀的人。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我每接到一个新班,第一节课我不是急于谈纪律,谈制度, 而是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重理轻管,重交流沟通,少管束 管制,二是:让每一个发言的孩子都体面的坐下。三是:犯错是 孩子们的权利,孩子就是在犯错中成长的,对孩子们的错误心 平气和,我和学生还制定了,周一无批评日周五给郝老师建议 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把“激励、赏识、参与、期待”作 为我的育人方法,激励每一个孩子上进,赏识每一个孩子的才 华,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

朱永新:教育是一种危险的职业!因为我们很难判断在 哪时哪刻教师的哪一言哪一行正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 ,影响着学生的生命姿态。 读书要做到四个永远不要: 永远不要等有了时间才读书,要见缝插针读; 永远不要等有了书屋才读书,任何地方都可以读书; 永远不要等用时才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 永远不要恨其晚,读书远比不读强。

四、反思的类别 (一)课前教学反思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检验预设方案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二)课中的教学反思,可以调控课堂进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课堂上的教学反思,可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确保预期教学目标和理想 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反思课堂教学实践,集体观摩,共同提高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量实践证实,传统的“说课——授课——议课”的教研 模式,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授课——反思课——议课、再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之一。 (四)课后反思,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课堂是教师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讲课技能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等方面,教师进行课后的及时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 及亮点,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和体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的内容 德国著名的则学家雅思贝尔提出的:教育是灵魂的回头, 是顿悟的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回到课堂的场景 中,不断地在脑海里过滤曾经的细节与片段,不断地研究 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与动作……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因此而 丰富,独特的教育教学的理解力因此而厚积薄发,教师因 此而找到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活创造力。 教学事件意识,察觉出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是所有 反思的起点。若没有教学“事件”,也就没有了反思的凭据和价值。并非 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发生“事件”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也并不需要用“吾日三 省吾身”来忙活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事件” 或问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为一种需要。困难在于,在教学中发生了事 件或出现了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很多教师之所以反思无力,实际上是因为缺乏教学事件意识。

根据我的思考与实践,课后反思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记教学成功之处 ㈡记教学遗憾之处 ㈢记教育教学思考

记教学成功之处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需要一直让学生动手操作吗? 甚至与图形是否能折叠成正方体也仅仅依赖动手操作来解决吗? 这种视动手操作如“法宝”的教学思维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一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过程 中丰富对展开图的理解与认识,探寻展开图的分布规律以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对 这一习题进行了“浓墨重彩”。

记教学成功之处 案例一 莫让动手操作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 第一个层次:认识展开图 莫让动手操作

第二个层次:大胆想象,探究规律。 在这一层次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你认为这两只手臂还可以长在哪里,仍然能折叠成正方体。 2:当这两个手臂不在对称时,还能否围成正方体,请同学们大胆想象。 3:如果这两只手臂长到同一侧,请看,这样的图形能否折成正方体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31型”,中间三个作侧面,共有三种基本图形。如图: 第三个层次:拓展丰富

“222型”,每行之间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一种基本图形。如图: “33型”,两行之间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一种基本图形。如图:

记教学过程中的遗憾之处 案例一:不翼而飞的三根圆木 案例一

记教学过程中的遗憾之处 案例一:不翼而飞的三根圆木 三根圆木怎么就不翼而飞呢?我为出现的奇怪现象而兴奋, 同时,也感受到这一习题的教学意义,于是,就“计算圆木 的方法和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 入的思考: 如果用计算面积的方法算,就必须找到面积与圆木根数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平面图形的面积应是这一图形包含单位面积的多少。 如果每根圆木的横截面面积为一个单位面积,那么,圆木堆成的 横截面有多少个单位面积,圆木就有多少根,这就是两种数量的 相等关系。有了这样的分析,

案例一:不翼而飞的三根圆木 我们可以用“画圆为方的方法,将书上的图转化为下图, 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每个圆的面积=一个单位面积。我们 用割补法将横截面转化为规则的梯形, (2+6) ×5÷2=20(单位面积) =20(根) (1+6)×6÷2=21(单位面积) =21(根)

教学,需要更多的仰视学生 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分别写着1——9数,如果摸到 单数小明赢,如果摸到双数小赢, (1)这个游戏公平吗? (2)小芳一定会输吗?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记教育教学思考 对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 考意识,那么他就很难实现专业的提升。观察课堂,保 余文森说过:教师大半辈子生活在课堂中,如果缺乏 对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 考意识,那么他就很难实现专业的提升。观察课堂,保 持思想,这是我们走向自我、走向名师的重要一步。 课堂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①单调乏味缺乏感情色彩 ②随心所欲缺少引领性 ③评价的功利与窄化缺少人文性

案例一:郑艳萍老师的《她是我的朋友》 奖励你再说一遍 2、真了不起,读了两遍就读到你心里去了。 3、像写诗一样美,我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 1、不着急,你完全读的像她一样好 2、真了不起,读了两遍就读到你心里去了。 3、像写诗一样美,我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 奖励你再说一遍 4、可以成为名人名言

我的课堂常用的评价语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某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 ,老师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佩服,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3、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你再说一遍好吗? 4、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5、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6、这是同学们合作成功的果实,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7、你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8、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从失败走向成功,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 9、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这几组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设计这一问题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 后形成直角这一特殊情况,引入垂直,可学生在回答时出现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局面。 第一个学生:我发现两条直线延长后会相交, 老师评价道:不错, 第二个学生:相交后会形成角,有的角是锐角有的是直角有的是钝角, 老师说:很好。 第三个学生说:相交后会形成2个角、或形成4个角, 老师表扬道:你观察的真仔细。 第四个学生说:我反驳,还有相交成一个角的, 老师看了看大屏幕恍然大悟似的说:你的想法也对。 第五个学生反驳说:老师你说过的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相交后应该形成四个角。 你能从角的度数这个方面来观察思路很好,你们认为从角 的度数来考虑,哪种情况特殊。

随心所欲缺少引领 案例:发挥评价的引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1,2,4,15,和28中,哪个数与众不同? 学生回答:“只有2是质数,所以与众不同” 我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你能从自然数的分类这一角度进行思考,思路很好”。 “因为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所以1与众不同” “因为4是最小的合数,所以与众不同”。 “因为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所以2与众不同”…在有学生回答 “因为只有15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所以与众不同”时, 我急忙肯定“你能把自然数的两种分类综合起来考虑,非常周全” 在学生回答“因为28是4的倍数,所以28与众不同”时, 我表扬他:“你另辟蹊径,从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出发, 找到了与众不同的28,你的思路也与众不同。” 之后,多数学生围绕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展开发散思维,得到 “因为1是所有数的因数,所以与众不同。”,此时我的一句话 “你的思维更深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因为 28是1、2、4、的倍数,所以28与众不同”

评价的功利与窄化缺少人文性 于永正老师还说过:每天上课时我都带着一百顶高帽子,随时随地奖励给学生。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现在的问题是,似乎还没有一个 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的还太少!在基 础教育学校,我们仍然缺少富于表扬、善于表扬的教师。 于永正老师还说过:每天上课时我都带着一百顶高帽子,随时随地奖励给学生。 那么,如何给学生带这些高帽子,该以什么心态来对待表扬?我想:只要是出自真诚的,表扬越多越好。

老师朋友们,行动起来,正是行动,造成了人和人的差别! 近代日本有两位一流剑客,宫本和柳生。宫本是柳生的师傅。 柳生在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 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要十年。柳生说: 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柳生一脸狐 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的苦练呢? 宫本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 :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就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 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死盯着剑客这 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惊出一身冷汗,顿 然醒悟,依师父所言而行,终成一代著名的剑客。 参加国培的朋友们,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还要不断的学习, 主动地反思,做一名反思性实践者, 老师朋友们,行动起来,正是行动,造成了人和人的差别!

谢谢 邮箱:kinghaoxiu@163.com 手机:13939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