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 ——怀念故旧之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渡黑水溝 郁永河. 2 戎克船:是明末清初時期往返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 ∗ 1. 關於台灣的開發歷史,我們到底了解多少呢?不妨試著說出 就我們所知有關台灣開發史的故事、小說、電影、音樂與大 家分享。 ∗ 2. 什麼是黑水溝?黑水溝為什麼會成為大陸移民渡海來臺時最 大的威脅? ∗ 3. 有聽過「六死三留一回頭」、「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兩.
Advertisements

步步为营 面面俱到 步步为营 面面俱到 —— 高考语文首轮复习策略 章惠西 浙师大附中. [201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 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 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
《论语》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 余功清 一、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子曰: “ 有教无类。 ” 子曰: “ 君子贞而不谅。 ” 子曰: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子曰: “ 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 “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2014 年 9 月 28 日. 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礼记 · 学记》学习心得报告 教育的本质与运用 主讲人:徐浩明. 一、认识什么是教育 二、明白教育的本质 三、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论语》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第三課 憨孫吔, 好去睏啊. 習作 1   鎖 鎖 瑣 嗩 2 篾 蔑 襪 蔑 衊 3  麋 糜 靡 靡.
(一)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冬至后 108 天,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在每年的阳历 4 月 5 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 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 “ 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 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 名。 ”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論語》中的子路.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 《論語.公冶長》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 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 論語.雍也 》
子罕篇. 1. 顏淵感嘆:「仰之彌高,鑽之彌 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當中的 「之」指的是?這段話在讚嘆誰有 何表現? 2.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中的 「彌」意思是? ( 等同於「日久彌 新」的「彌」 )
王 子 坊 《洛陽伽藍記》 主講教師:張其昀.
《论语》选读.
幼 兒 遊 戲 訪 談 組別:第七組 班級:幼保二甲 姓名:4A0I0008劉俐音 4A0I0043吳碧娟 4A0I0059劉又甄 4A0I0060江佳霓 4A0I0061蕭靖霓 4A0I0079王毓君.
兵 车 行 杜甫.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论语》论君子 钱逊
儒家宗师-孔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郑州五中 薛春颖.
《论语》精选.
第十四篇 答李翊書 韓 愈.
公冶長第五 子謂公冶長, ﹁可妻也, 雖在縲絏之中,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一.
丹 溪 翁 传 戴 良.
史記 貨 殖 列 傳                                                            商业篇.
诲人不倦 倦.
寓言四则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2、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3、智子疑邻《韩非子》 4、塞翁失马《淮南子》
为政以德 第一课时.
扁鹊传.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十二章.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论语》十二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高考复习专题 文言文翻译
高山仰止.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学习党史党章 遵守党规党纪.
市场营销策略模块 项目十 促销策略―广告宣传
孔子与《论语》.
夫子之道.
仁者爱人 仁爱的基本含义 (人生的价值观).
第一课 为政以德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二、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2·1,以德为政 2·3,教民(法治、礼治) 13·9,富民、教民.
先秦诸子散文.
高考《论语》专题复习.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一小时系列讲座 工具书使用方法之一: 《康熙字典》检字方法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酒 中国是一个 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走下圣坛的孔子 (三) 四四审美阅读课题组.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 杨玉环,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yǎn),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jiǎo)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科普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 高天群.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文化底蕴与作文 第一节:底蕴成句 【温馨点拨】:底蕴成句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底蕴成句有三种情况:
第二讲 至圣先师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学而》
小壁虎借尾巴 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 壁虎.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聖 哲 典 範.
猜一猜,是什么物品? 一方小花纸, 四边长牙齿。 千里朋友要说话, 快快请它当差使。 谜底: 邮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 ——怀念故旧之情

听话的颜回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又叫颜渊,无论在道德或学问上,是孔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孔子常提到颜回。 ——孔子常写东西捧学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学问并不专指文学知识 当皇帝的能受气? 朱元璋的故事

孔子教育“吾道一以贯之”的仁的境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物质环境极苦,然而心境恬淡依旧!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苏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 统帅的修养“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开始时怕会失败,所以考虑周详, 不自作聪明;事情终于来了,不怕了 , 又只会促其成功!

曾子评价颜回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颜回向人请教 诸葛亮“集思广益”,善于集中人家的 学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 非常有益! 虚怀若谷,从不记恨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闵子骞,孔子学生,名损。是有名的 孝子,二十四孝中就有他。 费,地名;宰,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县长。 汾,齐鲁两国交界处的汾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骞,二十四孝之一。后母待他不好。冬天制棉衣,给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衬,而对闵子骞却用便宜而不能御寒的芦花,但他还是很孝。 “曾母投梭”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姓冉,名耕。他有病,孔子 亲自去看他。孔子在南面的窗户外,伸 手拉住他的手,感叹说,他快要死了真 是命运。这个人,为什么生这种病呢?

善说的宰我

适变,随时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 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 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 罔也。” 半抬杠——怀疑一个问题 适变,随时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听其言,信其行

能言的高手 子贡:多才多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史记 货殖列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推己及人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古代的玉器。古代用于共在庙堂之上的,相当于中央政府、皇宫的布置,摆在上面,非常精洁庄严。是“高”“贵”“清”的象征。 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皆通。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食: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定。 足兵:国防建设。 足以信:使人们对他信赖。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做任何事,不要怕别人笑,这也是 科学的精神! 群众的心理是盲目的! “登堂入室”的典故由来 ——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的造诣。

孔子选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 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léixiè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 之子妻之。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佞nìng,有口才,能言善辩。 口给jǐ:口才敏捷,善于答辩。给,足, 言词不穷的意思。 冉雍,号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岁,是贫民出身,但孔子认为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 先讲明人格修养的标准,再三强调以冉雍为榜样的道理。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南面,南面而王君临天下(的才能)。 ——一切都简化,近乎豁达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辩时态度好 誾誾yín 行行 不停地前行 侃侃 器度很大,理直气壮的样子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pì, 由也喭yàn。 儒家四相 排除,驳斥。(比较固执) 朴拙一点,举止比较迟缓。 在愚中又带点直,直的当 中又不粗暴,慢吞吞。 参也鲁, 师也辟pì, 排除,驳斥。(比较固执) 由也喭yàn。 很俗气,很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