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 故事之文学史意义 意味着: 漫长复杂的书场酝酿过程与多层阐释空间
“点秋香”诸版本 初见,明代: 笔记《焦窗杂录》 文言小说集《泾林杂记》、《情史类略》、《古今谭概》、《雅谑》(甚至一笑也无) 晚明:冯梦龙的拟话本《唐解元一笑姻缘》 清初:沈素香《花前一笑》、申慵来《花舫缘》、吕春来《文星现》(仅一笑)
“罗曼司”的三笑渊源 清初以后——弹词(浅白、欢快、浪漫的“三笑”姻缘取代文人的“一笑”轶事) 嘉庆年评弹女艺人——马秀英演出 戏曲——京剧、川剧、越剧、秦腔 建国后——报章连载、香港漫画、电影、连续剧、动画游戏
引述者:阮葵生《茶余客话》、蕉循《剧说》 支持者:姚旅《露书》、梁章钜《浪迹续谈》 伪托附会派 吉道人说 初载者:王士禛 《古夫于亭杂录》 引述者:阮葵生《茶余客话》、蕉循《剧说》 支持者:姚旅《露书》、梁章钜《浪迹续谈》 陈玄超说 王同轨 《耳谈》 董恂《宫闺联名谱》、 俞樾《茶香室丛钞》 民国时期芸兰女史 《春艳秘史》
考证支流 民国时期史学家:孟森《心史笔粹》 采信陈玄超 秋香原型——联系:《无声诗史》南京旧院妓林奴儿 版本年代上出现分歧 “伪托附会派”版本还在顾盼佳人之际,冯版本早已脍炙人口。
士人白龙鱼服、游戏神通、佳丽江南人的意味 一笑 vs 三笑 绅衿文士 雅趣、识见、慧心 士人白龙鱼服、游戏神通、佳丽江南人的意味 无名书才 挑逗、恶意、调侃 相斗舌辩、纯为追欢猎艳的无赖之举
产生、流行 累计、流失 质疑 颠覆背景 重释“点秋香” 梳理 这条细长的历史河流
我问你是谁? 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 你却要认我。 噫! 我少不得你, 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 有你没了我。 唐寅自述: 我问你是谁? 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 你却要认我。 噫! 我少不得你, 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 有你没了我。 《唐伯虎全集,伯虎自赞》
结论 反思: 一笑:纯男性文本,语言洁净。 三笑:市井色彩浓,格调浅俗。 形象传奇加工化与当时风气有关。 偏离了本质的故事,被大众化后是否正常? 史学研究的意义挖掘一个故事载体背后的文化内涵,艺术技巧、流传法和发现其演变过程的种种因素。 保持与主流疏离,尽量还原真相。
建议 唐伯虎在文学批评史上并非冷门话题,他之被忽视, 也是他在通俗作品中的被热捧的原因。是他的“俗”造就的吗? 如何看待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如何看待他的形象被不断地“再创造”的现象? 本论文无疑为唐寅研究提供翔实丰富的材料,但是否能就唐伯虎与文学名人或文学名著相比较,以体现出历代以来文人对唐伯虎的接受。 对唐寅研究尚有待探讨的空间,仅唐伯虎的本人和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深层次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去开拓。
参考文献 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之文学史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感谢各位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