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古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56—今) 新民主主义社会(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Advertisements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人民通史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总结.
二轮 通史十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三轮热点复习 选修高考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模块一 古代的中国:文明古国制度创新,农耕文明大放异彩
第4节 武王伐纣.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状态 人民版(必修一).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朝《及第谣》.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故宫的总体布局上,全部宫殿以南北中轴线作严格对称的平面布置,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以突出皇宫的崇高地位。太和殿居于前朝三大殿之中轴线上的中心点,是紫禁城重心所系,以此为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包括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宣布科考等。只有经过重重宫门,才能瞻仰到建于三层台基之上雄伟的太和殿,由此营造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环境。故宫建筑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内廷乾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四课) 中央官制的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三篇 组织工作.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2.秦朝是如何拓展疆土的?(西南、北方、南方)
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南京三中 孙微.
复习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回顾.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三: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课标: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高三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简介: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古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56—今)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840年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 一轮复习要点:1.课本知识要求滚瓜烂熟。 2.题量很大。不建议做五三,完成配套练习即可,也可买一些难度系数稍微小一点的练习册。 3.做题要掌握基本技巧。选择题:抓题干,析选项,注意“现象”、“实质”之类的词;材料题:要有极好的概括能力;极好的语言组织能力;答题注重层次。(要点放在最前面) 4.发散性思维。横向、纵向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等。5.以教材为基础,导与练为蓝本。 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简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战国---秦---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 元---明---清(前期) 夏(BC2070-BC1600)—商(BC1600—BC1046)—西周(BC1046-BC771)—东周(春秋:BC770—BC476;战国:BC475—BC221)—秦(BC221—BC207)—西汉(BC202—AD9)—东汉(AD25—220)—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907—9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44—184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 清期 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三大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国家,所以也没有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奴隶社会开始。 奴隶社会:三代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有一条贯彻始终的线索,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他的所有制度,如地方行政制度、选官任官制度、监察制度等等都为它服务。

专题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中国 早期 政治 制度 夏朝 商朝 西周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夏的势力范围与小诸侯国——商 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商 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以及统治范围虽然没有硬性规定记住,但还是要有印象,这有利于理解史实。 时间:约前2070年,这个时候的时间基本都是不确定的。 灭亡时间:约前1600年。被夏的方国商所灭。 人物:禹。 都城:阳城,后迁至安邑。 势力范围: 夏桀暴虐无度,约前1600年,夏被商灭

《史记》记载禹死禅让予益继位,但四方诸侯比较属意禹之子启,于是益禅让予启后隐居到箕山南麓。 伯益,嬴姓,名益,又名大费。 益善于畜牧和狩猎,助禹治水有功,夏禹对舜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舜对伯益说:“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 因而被禹选为继承人。 《史记》记载禹死禅让予益继位,但四方诸侯比较属意禹之子启,于是益禅让予启后隐居到箕山南麓。 据《竹书纪年》记载,禹死后由禹之子启继位,而益因与启发生争执,帝启六年,被启杀死。 禅让制:部落首领由选举产生,王位是传贤。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皇位,并传位于自己的后代。即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基本方式: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奴隶社会时期一般都是兄终弟及的方式,也有父死子继。但到封建社会,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当然也有兄终弟及,如宋朝。 这种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奴隶社会对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制度,直接影响皇位继承制度。(我认为,在政治制度还未成熟的时候谈民主,那么这个民主也是不成熟)

A 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家天下” “公天下” 王位世袭制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原因?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民主推选首领) “传子” (民主推选首领) “传贤” “家天下” 影响 “公天下” 王位世袭制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原因? 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运用知识:“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确立,标志着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关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开拓了思维,是进步,原因有二,一是可以防止社会权力纷争,利于社会安定;之前尧舜禹时期的禅让也不见得是完全民主的,也是基于实力说话。从伯益与启的争斗中可看出。二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王位世袭制相较于禅让制其实更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当时的情况下,只有皇族才可能集中教育资源,物质条件来培养人才。之后整个封建社会均实行王位世袭制亦是如此,尽管之后有一些昏君,但也只是个例和时代的必然。从整体上看,后世皇帝的治国素质还是较强的。存在即合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是权力私有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 A

商朝王位继承情况怎么样呢? 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兄终弟及,比如盘庚和他的弟弟。 其二是父死子继,比如纣王就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 可以看出在商朝时,王位世袭还没有确定的规则。 (这种情况在西周有了变化,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 正式确立。)

专题一 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国 早期 政治 制度 夏朝 商朝 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的势力范围 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最初都城 商在文化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甲骨文。 商在文化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甲骨文。 时间:约前1600年至前1046年。为商的方国周所灭。 都城:数易其都,最后定在殷。故商也被成为殷商。 人物:商汤灭夏。 势力范围:比夏朝大。 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商朝 ⑴ 中央行政制度 卜、祝、史在当时都是显官,即地位显赫的官员。 掌管政务 掌握军队 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商朝 ⑵ 地方管理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畿外之地,即方国,由方国首领侯、伯统治 方国首领迫于武力征服臣服于商王,对商王尽一定义务,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但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国家就是一种方国与方国间松散的联合体。 方国多数就是原本的部落 ,方国首领本来就是部落首领,因而商朝的这种分封不等同于西周的分封制。 侯、伯的出现,说明商朝已经出现分封制的雏形,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封制,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内外服制度。 内外服制度指本来在此地已有部落、有首领,中央在不改变原有关系的前提下名义上对这个部落进行加封。而分封制是指中央划分区域,派诸侯进行管理。故前者只是松散联盟, 中央不成中央,地方不是地方。后者则构成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虽然还没有达到中央集权的程度,至少说明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在加强。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国主:也叫国君,小国之君的称号。 领主: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最高统治者。 君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后(封建社会),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作为术语,多与君主制、封建制度相联系。 →夏商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王权的自我神化

商朝政治制度有两个特点: 一是松散的方国联盟 二是神权色彩浓厚 (商王通过占卜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统治) 夏商时期的中央政权还达不到中央集权的程度,我们把它称之为方国联盟或内外服制度。是比较松散的联盟制度。 16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鬼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出 A中国早期政治是神权政治 B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D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商 周 黃河中游 黃河下游 淮河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晋 燕 魯 齐 卫 周公旦东征后 渭水 洛邑 晋 燕 魯 齐 卫 周公旦东征后 商 殷 管 霍 蔡 黃河中游 黃河下游 周 渭水 通过刚刚的分析,内外服制度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不能巩固中央统治。方国具有很大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所以夏商都不是被阶级矛盾、农民起义击垮,而是被自己的方国所灭。它的这个弊端决定了它必然会被分封制所取代。 当然,这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时间:前104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确的时间。 人物:周武王。 都城:镐京。 淮河 周族势力的扩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专题一 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内外服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夏朝 商朝 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内外服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的目的? 2.分封的对象? 3.分封的内容—分什么? 4.受封者的义务与权利? 5.影响—分的效果? ㈠ 分封制 阅读教材P5—6,并结合以下问题:探寻分封制的内涵 1.分封的目的? 2.分封的对象? 3.分封的内容—分什么? 4.受封者的义务与权利? 5.影响—分的效果? 6.分封的结果及出现结果的原因?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1.目的: 加强统治 2.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目的:巩固统治(吸取了内外服制度的教训)。 封建:原始含义:封邦建国,就是分封制;近现代含义:若是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分期观念,多指中国封建社会。所以,如果碰到一道材料题,柳宗元在讲封建,则是指分封制无疑,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封建社会这个概念;若是李大钊在讲封建,则是指的封建社会。 分封制只存在于秦以前吗?秦朝以后,各个朝代在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分封制”,但分封不是主体,比如:西汉、西晋、明朝(明朝时期称藩王制)。

西周分封 王室贵族: 先代贵族: 对象 功 臣: 燕、鲁、卫、晋、吴 主体;富庶、战略之地 齐 杞、宋、许、陈、楚 思考:哪些是同姓封国,哪些是异姓封国? 以什么为主体?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反映统治者什么目的? 周王分封的对象是:王室贵族、功臣、先代贵族。但是王室贵族是分封的主体,占据富庶、战略之地。而功臣和先代贵族则为比较偏远的地区,而且周边分布有王室贵族的封地。用意:一是拉拢、缓和矛盾,二为防范。 秦国不在此时的受封之列,说明西周的分封不是一次完成,秦朝在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能够之际被封,而当时已没有多余的土地分封,故周王令其凭实力强占。 王室贵族: 先代贵族: 对象 功 臣: 燕、鲁、卫、晋、吴 主体;富庶、战略之地 齐 杞、宋、许、陈、楚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1.目的: 加强统治 2.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受封者的义务: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受封者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义务、权利:从经济、政治、军事几个角度入手。最后结果:权利太大,造成割据。 规律:只要地方掌握了行政、经济、军事等权利,就会出现地方割据,威胁中央统治。如西汉、唐朝、明朝(燕王朱棣)等。而元代,中央也给予了地方很多权利,如经济、军事等,但有一项权利中央牢牢握在手里:人事任免权。 4.受封者的好处(权利): 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可以实行再分封(除士外)。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5.影响: 初期:天下共主、稳定政局、镇扶各族、 扩疆拓土,巩固统治;  后期: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 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5.影响: 初期:天下共主、稳定政局、镇扶各族、 ——向心力 扩疆拓土,巩固统治; 后期:诸侯日强、王权衰弱 ——向心力   后期:诸侯日强、王权衰弱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原因:①分封制的相对独立性 ——离心力  ②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铁器出现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周王衰弱,诸候势力强大

专题一 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内外服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夏朝 商朝 西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内外服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规定权力的“分配” 实行宗法制 规定权力分配的原则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㈡ 宗法制 1.含义: 2.目的: 3.核心内容: 4.意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这个时候就是“子凭母贵” 所谓父系血缘,就是血缘集团在世系(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而且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我们记知识点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记忆,要记住它的特性。我记宗法制,记几个关键点:父系血缘,大小宗区别明显、不能僭越,嫡长子继承制,能保证本贵族内部稳定(不出现权力争夺事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方法。 这几点把宗法制内容基本概括了,记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宗法制也就容易理解了。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 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 ”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的堂屋的是 长子40岁③ 嫡子 次子38岁④ 家长 长女43岁① 庶子 长子41岁② A① B② C③ D④

1.大宗和小宗是相对,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分析课本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示意图 思考: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大宗和小宗是相对,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分封制与宗法制:一个是做法,一个是原则。 2.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㈡ 宗法制 1.含义: 2.目的: 3.核心内容: 4.意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思悟历史 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所谓贵族政治,是指由世袭贵族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有这么一些表现:权力分封、世袭、世卿世禄、以血缘为纽带。 所谓官僚政治,是指国家政权掌握在官僚手中。表现:职位由中央任命,实行任期制、俸禄制。 第一回:部落—天下共主。第二回:稍微有些问题,对贵族政治的破坏从秦朝就已经开始,秦朝的郡县制,郡县的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且都有任期,这种破坏到汉朝的时候继续,而且更进一步,因为察举制出现。那么取贵族政治而代之的是什么? ——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持续了很长时间,正式消灭是在什么时候? ——宋代(可能出现的答案:隋唐时期,因为此时科举制出现。但是唐代通过科举制选拔的官吏只有3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恩荫制谋得官职。而在宋代,选拔官员的途径基本上就是科举制)

知识延伸 王位世袭制 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分封制 西周末期逐渐瓦解, 宗法制 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

宗法制的表现 探究方向和思路 联系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古代中国人祭祀场所:皇帝祭祀场所---太庙;平民祭祀场所—祠堂 太庙是全国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祭祀祖先的场所

礼乐制度 ——《礼记·王制》 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礼乐制度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礼乐制度 ——《礼记·王制》 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礼乐制度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专题一 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特点: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夏朝 商朝 西周 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内外服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规定权力的分配 实行宗法制 规定权力分配的原则

分辨史料类型、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特点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角度。因此,掌握辨别史料的相应知识、基本原理,已经成为迎战高考的必修课。

D A项说法错误,因为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往往也可作为第一手资料,也具有相当的“真实”性。B项说法错误,它否定了历史记载(文献资料)的真实性。C项说法不完全准确,文物虽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但并不是任何史实都要由文物来证实。D项说法正确,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各有价值,若能互证,则可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春秋以前:姓为一个部落的标志,氏为部落中不同氏族的标志。姓用来别婚姻,氏用来分贵践。有氏者为贵,男子通常称氏而不称姓。 史料补充: 姓、氏、名来源 春秋以前:姓为一个部落的标志,氏为部落中不同氏族的标志。姓用来别婚姻,氏用来分贵践。有氏者为贵,男子通常称氏而不称姓。 夏商周:特别是周朝时期有土有官有爵位者才有姓,遂以“百姓”作为贵族的统称。 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比较稳定;氏则会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同姓不婚”

姓、氏、名来源 战国时期,井田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私田大量出现,国家为征税需“编户齐民”,于是平民也有了姓,“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战国后的“百姓”泛指平民。 秦汉以后   姓氏合一,姓即氏,氏即姓,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问贵姓而不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

精题精练: 学者指出:「在日耳曼民族早期,姓氏是贵族的特权,平民无姓。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商业活动渐趋频繁,人与人的接触渐增,平民逐渐有了姓氏。同样地,古代中国的平民也没有姓氏,直到春秋战国以后始渐得姓。」中国平民得姓的可能背景是: (A) 战国以后国家通过户籍取得赋税徭役,因此平民有姓氏之需 (B) 和日耳曼人相同,古代中国平民得姓也来自商业活动的需要 (C) 中国平民获得姓氏是个人行为,和外部环境的变迁没有关联 (D) 因为古代中国人安土重迁、慎终追远的习惯,所以需要姓氏 A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士。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消失。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C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 A.以氏族为姓                  B.以国名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B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二、君主专制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010·江苏单科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更戍法   北宋兵役制度,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 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观察P12“唐朝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与P13“北宋文官出行图” 比较: 1.以上两幅出行图反映的情景有何不同? 2.出现不同情景的原因是什么?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利弊? 利:改变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地方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 ②形成“冗官”、 “冗兵”、 “冗费” ,造成积贫积弱。

宋朝为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分化事权,增设官职。如相权的一分为三。另外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争取地主阶级的支持,也广设官职。 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是因为官与职是两回事,官是虚名,宋朝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别与领薪俸,职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宋朝称为职事官,后来因官员膨胀,许多职事官也不管具体事务了。只有特别差派负责某事时的官员才有事做和有实际职务。例如“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这一官号,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个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设通判,监督知州

元朝: 一. 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2.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三级制(?) 3.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① 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 ② 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 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 ② 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 ③行省制度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④行省长官权力巨大,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D.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高来划分行政区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以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C.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以利于管理 D.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渐东渐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

行省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对中央集权是有利还是不利? 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 (1)加强了中央集权 (2) 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行省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对中央集权是有利还是不利? 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 (1)加强了中央集权 (2) 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效结合,发挥了地方积极性(仅限于元朝)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 .尚书省           C .中书省           D.行中书省

明朝:省-府(州)-县(州),省级机构为三司(课本P16“历史纵横”),管监察的按察司又称道 一. 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明朝:省-府(州)-县(州),省级机构为三司(课本P16“历史纵横”),管监察的按察司又称道 清朝:督抚制 省、道、府(州)、县(州),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特点:①由二级演变三级至四级制,三级为主 小结: 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①由二级演变三级至四级制,三级为主 (原因:层级过少,最高层级过小,超过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幅度,管理困难。只能考虑另设机构予以监察,并最终演变为新一级行政机构; 层级过多,最高层级过大,会降低行政效率,增加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会使地方事权相对集中,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②县级建制一直没变化 趋势: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商: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 秦:郡县制 汉:郡国并行制→郡县制→ 州郡县制 唐:道州县制,道→节度使 宋:路州县制,从行政、军事、财政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元:省-路(府、州)--县制 明:省-府(州)-县(州) ,管监察的按察司又称道 清:省-道-府(州)-县(州) ,在省以上设有总督,一般分管两省以上军政事务 。一省设主管民政的巡抚。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 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中国建国后推行四级制,省—市--县——乡,当时有利于巩固统治和消除地方宗派势力。但在今天带来了行政负担过重,中国公务员比为1 : 25 ,人民负担过重。需要进行改革。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层级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省份太少。因为省份少,所以各省管理的范围过大,一些大省如河南、四川,人口都在一亿左右。而行政层级过多的结果是政府管理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 所以主张增加省份,减少层级,省管县,另增强乡的自治权。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 年代 地方 年代 地方 年代 地方 年代 地方 A B C D 答案:A

(1)四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时期? 这四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图1 图2 图3 图4 (1)四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时期? 这四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图1:西周分封制 图2:秦朝郡县制 图3:汉朝郡国并行制 图4:元朝行省制度

(2)图1和图2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有何不同?各自影响如何? 图1 图2 图3 图4 (2)图1和图2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有何不同?各自影响如何?  不同: 图1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图2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各自影响: 分封制:前期……但后期…… 郡县制: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3)图4和图2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简述其影响。 图1 图2 图3 图4 (3)图4和图2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简述其影响。 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影响:行省制度的推行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后世所沿用,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美国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根据宪法,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 在国内政策的其它领域,在《宪法》没有就国家政府权威做出规定的领域,州政府可以在不与国家政府可合法行使的权力相冲突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在一些影响公民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上,如教育、罪行与惩罚、健康与安全等,《宪法》没有做出直接的责任划分。根据美国开国前辈所依据的共和原则,人民应该拥有这些权力,通过不同的州宪法,人民将这些权力委托给州政府。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认识 ①集权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主流;各国中央集权的形式、程度是有差异的; ②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持社会安定,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 ③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也要保持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根据宪法,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在国内政策的其它领域,在《宪法》没有就国家政府权威做出规定的领域,州政府可以在不与国家政府可合法行使的权力相冲突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在一些影响公民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上,如教育、罪行与惩罚、健康与安全等,《宪法》没有做出直接的责任划分。根据美国开国前辈所依据的共和原则,特别是约翰·洛克的理论,人民应该拥有这些权力,通过不同的州宪法,人民将这些权力委托给州政府。 今天中国地方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省管县,减少层级,减少人民的行政负担;二是扩大地方自主权,将乡变成地方自治组织,由人民自主选举,民主管理。

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 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 C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宰是主宰,相是辅助。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拥有部分决策权、参谋最高决策权、行政权(民事、财政、军事)。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一)秦:三公九卿制 特点:丞相位高权重

1.调整原因: 2.运作程序: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皇 帝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执行 中朝 决策 外朝 (二)两汉:中外朝制度 1.调整原因: 皇 帝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执行 中朝 决策 外朝 2.运作程序: 九 卿 有事上报

史料链接: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萨孟武先生在《中国历代中央政制》载:“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于近臣,常用中朝官来抑制外朝官。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大臣的职权,因此外朝官乃退居于备员的地位,而中朝官却渐次变为外朝官。中朝官一旦演变为外朝官,天子复欲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

1.调整原因: 2.运作程序: 3.影响: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皇 帝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执行 中朝 决策 外朝 (二)两汉:中外朝制度 1.调整原因: 皇 帝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执行 中朝 决策 外朝 2.运作程序: 3.影响: 相权一分为二;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九 卿 有事上报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 下 中 书 执行 决策 尚 书 审议 1.源流: 2.运作程序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 皇帝 2.运作程序 3.影响 门 下 中 书 执行 决策 尚 书 审议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籍、土地、赋税 主管礼仪科举等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

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 D 户部对应富,户部掌朝廷钱粮用度,能不富吗 吏部对应贵,礼部掌管人事考评,官员晋升莫由此途,能不贵吗 刑部对应威,刑部掌管刑罚,能不威吗 兵部对应严,兵部掌管军队调动,不严不行呀 礼部对应贫,礼部掌管国子监之类,历来礼部都是个清水衙门,能不贫吗 工部对应贱,工部掌管百工,工匠劳作之事都是贱事,所以说贱;

考点3 【高考典例】(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A

《旧唐书》载,“长庆、太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不理。兼谟封还刺书,文宗召而谕之曰:嘉卿举职,然联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宜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刺为艰。”由此可以看出 ①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②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③封驳制度降低了决策的随意性 ④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 下 中 书 执行 决策 尚 书 审议 1.源流: 2.运作程序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 皇帝 2.运作程序 门 下 中 书 执行 决策 尚 书 审议 3.影响 ①对当时: A三省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C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②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籍、土地、赋税 主管礼仪科举等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

B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B

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这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分权”本质相同吗? 三省六部制分权的本质:保障君主专制 三权分立的本质: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制度

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建议将弘文馆直学士刘椿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革制宪令决参预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 A是中书省最高长官 B是门下省最高长官 C是尚书省最高长官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二府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三司 (四) 北宋:增设机构分割相权 皇 帝 皇 帝 中书门下(政事堂) (最高行政机构) 二府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使 同中书门下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使(计相) 三司 (分割财权) (分割军权) (分割行政权)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加强中央集权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中书省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皇帝 枢密院 宣政院 御史台 (五)元朝中书省---相权反弹 “一省两院” 枢密院 中书省 宣政院 御史台 军事 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行政 监察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元朝宰相权重的原因 ①制度上对宰相专权的限制缺乏,受少数民族原有贵族政治的影响。 ②深层文化原因:元朝君臣关系中长期保持着来自草原、游牧社会的私人隶属色彩,大臣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其权力在多数时候被看作皇权的外化和延伸,不被视为威胁。所以就出现了在汉族王朝中不常见的情况:皇帝委任重成,大胆放权,大臣勇于任事,不加避忌。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那些事儿”之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那些事儿”之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 四任宰相。其中胡惟庸主政 时间最长,权最重。他欺上 瞒下,不可一世,最终朱元 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他,并趁机取消了中书省,且立 下法章以后不许再设宰相一 职。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名宰相。 胡惟庸案大捕杀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及中书省?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 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历史原因) 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③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历史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废除宰相制度,中央权力是怎样分配的? 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那些事儿”之二:“劳模”朱元璋 材料: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思考: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仅备侍从顾问兼协理奏章 设立殿阁大学士 设立内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时期 名称 职权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仅备侍从顾问兼协理奏章 设立殿阁大学士 设立内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授予内阁票拟权 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思考探究 ? 内阁首辅==宰相

探究思路 宰相制 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决策权 侍从咨询为主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 同 不同 权力来源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决策权 侍从咨询为主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古代史上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三省制 C内阁制 D中书省

议一议 联系P16“资料回放”与P17“学思之窗”, 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利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 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的作用。 宰相制度的废除: 利——利于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乱政。 弊——皇权失去制约,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易导致决策失误;易加重皇帝的负担;造成太监乱政。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政府里的真正领袖。”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六部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清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 康熙 康熙 皇太极 雍正

内 阁 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限 皇太极 (三足鼎立) 南书房(参与机务) 康熙 军机处 雍正 皇权扩大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的性质 :辅佐皇帝,上传下达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的性质 :辅佐皇帝,上传下达的政务机构

内阁制 军机处

下列史实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专制主义不断强化,官僚制度对皇帝的约束逐步弱化,加速社会的衰落。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专制主义不断强化,官僚制度对皇帝的约束逐步弱化,加速社会的衰落。

总结: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一种是皇帝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两汉的中朝,明内阁,清军机处) 另一种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

(2013·河北名校高三二调)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自私;行一事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②变革地方行政建制和地方政府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③加强思想控制 总结: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强化君权,削弱相权 ②变革地方行政建制和地方政府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③加强思想控制 ④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员 ⑤加强监察机制 (秦: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 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 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秦:荐举制和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察举制 看德行、才能,以举荐为主,辅以考试,但标准不客观。 察举制 孝廉科 常举 (岁举) 茂材科 贤良方正科 明经科 特举 明法科 至孝科 (孝顺父母、办事廉正 ) 常举 (岁举) 特举 (选拔奇才异能之士) 察举制 贤良方正科 明经科 明法科 至孝科 童子科 (德才兼优) (通晓儒家经学) 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秦代做了很多巩固统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事情。 常举:每年定期由各州郡长官规定名额向朝廷荐举人才之制。 非常举:根据皇帝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士科目。 (明习法律) (极尽孝道) (12-16岁博通经典)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官僚贵族子弟 豪富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王符在《潜夫论·考绩》中写道:“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贪得无厌)应廉吏……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这说明( ) A.世官制限制人才选拔范围 B.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 C.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政 D.科举制冲击传统门阀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秦:荐举制和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标准: 影响: 孝廉(才能、道德) →门第(东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影响: 初期有效地选拔了人才,促成了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 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了其势力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秦:荐举制和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并重 →家世成为唯一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面对国家分裂造成的社会现状,新建立的国家政权都不能不重用士族豪强以获得统治基础,这就是南北朝都大量任用士族为官的基本原因。 为什么南北朝发展出士族政治社会呢? 关键在于魏晋以来社会崩溃,基层组织全面瓦解,在国家体制外普遍形成自治团体,如战乱时期广泛存在的坞壁及其演变形成的自然村落,这些基层组织掌握在强宗大族手里,他们垄断乡村,左右地方政治,其强大者甚至影响中央,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都必须与他们合作、妥协,才能获得安定。 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强势,就在于其扎根乡村,拥有大量的人手,且由于魏晋以来的学术家族化,使得强宗大族获得文化的声望和影响力,地方势力、经济基础和文化权力结合而形成的士族,使得国家重新整合统一社会时,首先要把他们纳入国家体制之内,而后才能将国家权力渗透入乡村组织之中。 面对国家分裂造成的社会现状,新建立的国家政权都不能不重用士族豪强以获得统治基础,这就是南北朝都大量任用士族为官的基本原因。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 坞堡可以算是一种地方自卫武力,后来演变成南宋的义军、清代的团练。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秦:荐举制和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并重 →家世成为唯一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评价:为世家大族所把持,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同时也加速了世家大族的没落

士族发展衍变 士族: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士族发展衍变 东汉:萌芽 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士族发展衍变 魏晋:形成、发展、鼎盛 曹魏政权推行九品中正制,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东晋时,士族鼎盛。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士族发展衍变 南朝至唐:衰落 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 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 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直接导致唐末士族的衰亡。

隋至晚清(1905):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秦:荐举制和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隋至晚清(1905):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标准:以考试成绩选官 概况: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用考试方法选官;炀帝时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 明清:衰落(八股取士) →1905年废除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征辟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 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材料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①打击士族地主,打破特权垄断 ②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⑤推动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⑥利于社会公平

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 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③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文化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作出评价 ⑴积极: ( 前期) ⑵消极: (后期)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①严重禁锢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文化因素。

小结: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A.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察举制 品行 举荐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门第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B.发展规律: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察举制 品行 举荐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门第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B.发展规律: ①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②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③选择方式: 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马未都:“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但中央集权制并不等于它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并不等于它吸纳不了优秀思想。中国的科举制和谏官制就是两个很好的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优良的制度,地方向中央输送人才,而不论背景、出身,只要考过就是国家的人才。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干部,科举制保证了治理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自下而上的良性而有序流动。”

谏官制 形成原因:弥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足,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演进:自周代设“保氏”以来,各朝皆有谏官设置, 但其规劝君主过失的职责发挥则有别。 唐以前,尤其是唐朝时期,很好地发挥了规劝皇帝过失的职责 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匡正政治上的得失,以谏诤为任。后来门下省的给事中和谏议大夫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给谏系统,给事中掌封驳诏制,权力更重。给谏属于言官,责在规谏君主,其监察的对象实为皇帝,向皇帝进言劝谏,此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中是罕见的

宋代对谏官系统的发展 1. 规定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打破了之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纠察皇帝之失”的传统。这就使之后的谏官往往不是纠绳天子,而是纠绳宰相。 2.“台谏合一”(御史台与谏院合一),打破之前言官与察官分立的传统,宋代的谏官多由御史兼任,谏官要分行御史的职权,这样对皇帝的规谏就削弱了。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谏官制 形成原因:弥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足,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演进:自周代设“保氏”以来,各朝皆有谏官设置, 但其规劝君主过失的职责发挥则有别。 唐以前,尤其是唐朝时期,很好地发挥了规劝皇帝过失的职责 宋之后,谏官察皇帝之失的作用日渐削弱,明清时形同虚设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并非死水一潭,它充满着种种紧张和冲突,其中如君主与官僚制度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君主需要的是私人的官僚代理人,而官僚曾是秦汉和后来唐朝的君主反封建制的一种工具,现在它直接与王权相对立。在帮助王权清除了所有对手之后,官僚自己则成了惟一能与王权相抗衡的力量。 中国皇帝既不能一开始就剥夺官僚那可怕的结合,威望和行为功能,也不能在此之后用超出官僚之外的赞赏——授予官僚以真正的贵族头衔——来吸引官僚。 显然,中国历代皇帝在与官僚的紧张与冲突中,充分发展和利用了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又称“郡监” 汉: 中央:丞相府设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 地方:汉武帝时,分全国为13个监察区,叫州,每个州部设刺史1人,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后来刺史逐渐变为凌驾于郡之上的一级地方一级的行政长官,失去了监督地方的作用,故改称州牧,州也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监察制度 唐: 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和整肃朝仪,另享有一部分司法权,有权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案件。 地方:分全国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监察制度 宋: 中央:台谏合一, 地方:由中央派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提点刑狱司等对地方执行多元交叉的监察。此外,在州一级设通判一职,专掌州县监察。号称监州,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从此开御史滥用职权之例。

监察制度 元代 中央:设御史台,“非国姓(蒙古贵族)不以授” 地方: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

监察制度 明: 清: 中央:设都察院,掌管监察及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 地方:各道设监察御史,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 清: 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了强化皇权,而不是代表公民意志,不是保护和伸张公民权利,更不是制约和监督君权的制度机制。 这与西方的监察制度正好相反,以12世纪后期到15世纪英国议会的产生、发展及议会制度的确立过程为例,英国议会首要的职能就是依法审判和监察国王及王族,1215年6月15日国王签署通过的《大宪章》,宣告了国王应受监督和国民有权合法反抗政府的原则。14世纪英国议会取得了批评,监督国王的政治权力,甚至有权废黜国王。 无法监督及限制皇权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必然的历史局限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定义: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萌芽 秦朝:建立 从汉至元:发展 明清:强化 实行原因:? 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需要

请根据P18“历史纵横”和P19“学习延伸”,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自主探究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请根据P18“历史纵横”和P19“学习延伸”,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① 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② 利于组织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自主探究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① 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② 利于组织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③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作用: ① 专制主义过度强化极易形成暴政、腐败,思想僵化 自主探究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消极作用: ① 专制主义过度强化极易形成暴政、腐败,思想僵化 ② 中央过度集权使地方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③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极端强化阻碍社会转型(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 见资料

专题 1 │ 专题热点链接 1.(2011·安徽百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先进性与现代性 宗法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社会伦理道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系统一,保持文明的延续 政治思想(儒学)的开放性与整合性 科举制使人才在大范围内流动,巩固统治,也利于官员队伍素质的提升 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也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监察制对防止官员腐败的有效性 政治制度对皇权一定程度地限制(如廷议制、封驳制、谏官制)

1.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 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明史记载:“明景泰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 B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 C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御臣下 D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利有一定的约束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弊端 对皇权缺乏根本的制度性制约 人民民主意识的缺失 对地方权力的过度束缚 官僚政治的弊端: 丧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制衡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

东汉以后, 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深化 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借鉴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热点。 (1)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 (2)分析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 (3)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下列名词的关系进行比较,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才能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涵深刻领会,也才能以史为鉴: 皇权与相权;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与乡绅政治;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层级体制与垂直体制

常识补充 历代封建王朝取名有多种由来,其中包括以封号爵位、活动区域、居住地、宗教信仰、寓言吉祥等多种方式命名,下列朝代与以封号爵位命名有关的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以活动区域、居住地来命名王朝: 夏:启西迁大夏(今山西南部)(另一种意见:以封号命名,禹受封为夏伯) 商:祖契曾帮禹治水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后盘庚迁殷,称“殷商” 周:迁居于周原(今陕西歧山),后来平王东迁洛邑,因而有西周、东周之说 秦:秦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赏赐秦一小块土地 辽:居住于辽河上游(另一种说法指寓意吉祥,辽:铁) 宋:宋州 西夏:夏州(今山西横山县)

2.以封号、爵位来命名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魏: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晋:魏帝封司马昭为晋公 隋;杨坚之父杨忠,封为“隋国公” 唐:李渊祖父李虎受封为“唐国公”

3.以寓意吉祥来命名 金:因为女真族长期受制于契丹,所以完颜阿骨打立国时便用金,因为辽指铁,虽坚终亦坏,以示压倒过辽,便取名金,不变不坏之意。 元:大、首的意思 清:本来,满州是女真族的一支,明末建国(后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改金为清,有人认为是要避免尖锐的矛盾。 4.以宗教信仰来命名 明:光明教(白莲教的一支)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和时代特征 (1)先秦: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开端。其中,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西周是强盛时期,东周的前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东周后期,封建制度建立起来。 (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时期。政治上,大一统局面形成,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形成独尊儒术的局面。 (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民族融合加强。佛教文化影响很大。 (4)隋唐:政治上再度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文化繁荣。 (5)五代辽宋夏金元:政局上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商品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加强,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6)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2013·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官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7.“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