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短期决策分析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差别损益分析法、相关损益分析法和成本无差别点法在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中的应用;重点掌握不同生产经营决策方案条件下的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的内容与计量方法;了解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利润无差别点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 重、难点:1、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2、亏损产品的决策 3、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4、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5、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自主学习)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含义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自主学习)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含义 决策是指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决策分析是指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由各级管理人员作出的有关未来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施与方法的决策过程(选优的过程)。 二、决策分析必须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责任性、民主性、相对合理性、科学性、效益性
按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 生产决策、定价、建 设项目决策、新增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三、决策分析的类型 按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 战略决策 战术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确定型 风险型 不确定型 按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短期 长期 按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 生产决策、定价、建 设项目决策、新增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短期经营决策
战略决策:关系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政方针的全局性重大决策 战术决策:为实现战略目标对日常经营活动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局部性决策 确定型决策:各项被选方案的条件已知,结果确定 风险型: 条件已知但方案执行的结果可能有多个 不确定型: 条件有多种变动趋势且结果有多种可能 短期决策: 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实现的 长期决策: 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才能实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短期决策分析的含义 指决策结果只会影响或决定企业近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 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决策 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目标 取得尽可能大的 经济效益,判断决策优劣的标志是能否使企业在一年内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类型和内容 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定价决策分析
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围绕一年内是否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展开。本书介绍: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亏损产品决策、是否转产、半成品是否深加工、联产品是否深加工、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定价决策分析: 围绕如何确定销售产品价格水平展开的决策。本书有:最优售价决策、目标价格决策、调价决策、价格弹性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
决策的实质是对决策对象分析并作出选择的过程。 决策方案 单一方案:只有一个决策方案。如:是否 生产亏损产品 。用“是”或“否”来回答 四、短期经营决策方案的设计: 决策的实质是对决策对象分析并作出选择的过程。 决策方案 单一方案:只有一个决策方案。如:是否 生产亏损产品 。用“是”或“否”来回答 多方案——互斥方案 从所有备选方案中选出唯一的最优方 案. 如:生产设备购入还是租赁 短期决策分析的设计前提:P 164 五、生产经营能力与相关业务量 备选方案
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类产品产量或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能力。 生产经营能力: 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类产品产量或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能力。 包括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不追加投资的能力上限(理论) 正常生产经营能力——计划生产经营能力 追加生产经营能力——临时性租入、永久性购入 剩余生产经营能力——绝对、相对 暂时未被利用的生产潜力 因临时转产而闲置的 相关业务量: 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销量。 受决策影响或改变的,通过对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影响也能影响决策方案的
六、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 1、相关收入——有关收入 与特定决策方案相依存、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必须充分考虑的收入。无论是否采用某决策均会发生的收入为无关收入。 2、相关成本——有关成本 与特定决策方案相依存、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无论是否采用某决策均会发生的成本为无关成本 3、相关成本的内容: 4、无关成本的内容:
增量成本:某一决策方案的相关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放弃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而产生的损失。(得不到的利益) 专属成本: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为弥补生产能力不足而需增加的投入(与共同成本相对) 加工成本: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发生的变动成本 = 单位加工成本*相关业务量 可分成本:对已经分离的联产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发生的变动成 本 = 单位可分成本*相关业务量 可避免成本:发生与否或发生多少均受决策影响的成本 可延缓成本:暂缓开支对经营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沉没成本:由于过去决策引起并已实际支付过的成本 共同成本:与专属成本对立,应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注定要发生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联合成本: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与可避免成本相对立,与决策无关的注定要发生或客观已存在的未来成本,要保证支付 不可延缓成本:与可延缓成本对立,若暂缓开支会对企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成本,要及时支付
第三节 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一、生产经营决策的方法(重点) 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它是正指标,即备选方案中该指标最大的方案中选。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 前提:生产只受到一项资源的约束,固定成本为无关成本 缺点:到底可以多获多少利润不清楚。
例题1: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的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A 、B 两种产品。A 品种的预计单价为 20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 元 ,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 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 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 70 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 6 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 – 160 = 40 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 – 70 = 30 元/件 开发A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 40 / 10 = 4 元/千克 开发B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 / 5 = 5元/千克 ( > 4元/千克) 故:开发B 更有利。
例题2: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的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以选择,pA=100,bA=60,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pB=120,bB = 40,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件.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2千克/件。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作出开发哪种产品的决策,说明理由。 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60=40元/件;< cmB=80 每台时的贡献边际=40/2=20元/小时 > =80/8=10 单位甲材料贡献边际=40/5=8元/千克 < =80/2=40 注:甲材料的资源不限制,只需要考虑设备资源的贡献边际。故选择A产品作为开发对象。
以有关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Tcm)作为决策评价指标。也是正指标,即哪个方案指标大就是最优方案。 2、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以有关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Tcm)作为决策评价指标。也是正指标,即哪个方案指标大就是最优方案。 例题3:仍以例1的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000千克。 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 A、B 两种产品的相关业务量。 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哪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 / 10 = 6000 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 / 6 = 10000 件 开发A品种的贡献边际总额= (200 – 160 )* 6000 = 240000 元 开发B 品种的贡献边际总额= (100 – 70 )*10000 = 300000 元 故:开发B 品种更有利。 可见,结论与例1一致,但已知的前提条件有区别。 注:有关方案的相关收入不能为0,且可以计算。
若 P > 0,(收入的差异额>成本的差异额)则A方案(排在前面的)为优; P < 0,B(后)方案优 3、差别损益分析法 以差别损益作为评价方案取舍的标准,此法建立在正确确定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基础上。只用于两个方案的比较 要编制 : 差别损益分析表 项目 A方案 B方案 差异额( ) 相关收入 RA RB R=RA-RB 相关成本 CA CB C=CA-CB 差别损益 P= R- C 方案 若 P > 0,(收入的差异额>成本的差异额)则A方案(排在前面的)为优; P < 0,B(后)方案优
例题4:采用例3的资料,但假定开发过程中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为 8000元、70000元。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品种的决策。 差别损益分析表 开发A品种 开发B品种 差异额 相关收入 200*6000=1200000 100*10000=1000000 +200000 相关成本合计: 增量成本 专属成本 968000 160*6000=960000 8000 770000 70*10000=700000 70000 +198000 方案 项目 差别损益 +20000 可见,开发A产品可多获20000元利润
以相关损益(各方案的相关收入 - 相关成本)P 指标的大小作为决策评价指标。P 越大说明获利能力越大。要编制 4、相关损益分析法 以相关损益(各方案的相关收入 - 相关成本)P 指标的大小作为决策评价指标。P 越大说明获利能力越大。要编制 相关损益分析表 项目 A方案 B方案 N方案 相关收入 RA RB RN 相关成本 CA CB CN 相关损益 PA=RA - CA PB=RB-CB PN 方案 是正指标,即相关损益大的那个方案中选,此法可以用在多方案的决策上。
5、相关成本分析法 A方案 B方案 … N方案 增量成本 CA1 CB1 CN1 机会成本 CA2 CB2 CN2 专属成本 CA3 CB3 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为0时,以相关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是相关损益法在相关收入为0时的特例。需编制 相关损益分析表 A方案 B方案 … N方案 增量成本 CA1 CB1 CN1 机会成本 CA2 CB2 CN2 专属成本 CA3 CB3 CN3 相关成本合计 CA CB CN 方案 项目 相关成本是负指标,越低的方案越优 。
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 0,相关业务量不确定时,通过判断在不同水平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决策 6、成本无差别点法 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 0,相关业务量不确定时,通过判断在不同水平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决策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 Y B= a2 + b2 x Y 成本 a1>a2, b1<b2 x0= 若业务量> x0,A 方案优;业务量< x0 ,B 方案优 如左图示 YA= a1 + b1 x a1 a2 无差别点x0 X 业务量
例题5:某企业生产所需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采购,当采购量<5000件时单价为8元,>5000件时的采购单价为7元,若追加投入12000元的专属成本则该企业可以自己制造此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作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分析:不知道需用量,否则可以用相关成本法比较 采购量不同单价不同,有两个成本无差别点存在。 解:采购量不足5000时,设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X 则:12000 + 5X = 8X X = 4000件 采购量超过5000时,设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Y 则:12000 +5Y = 7Y Y = 6000件 外购 自制 自制 外购 4000 5000 6000 部件需要量
生产经营决策案例分析: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重点) 是指企业在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新品种间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互斥方案) 1、不追加专属成本的品种决策 方法: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例题6:某企业拟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B品种的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 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 哪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 2、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的品种决策 采用差别损益或相关损益分析法。 见例题4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60)/2=20元/小时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20-40)/8=10元/小时 因为20>10 所以开发A品种比开发B品种更有利。 决策结论:应当开发A品种 2、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的品种决策 采用差别损益或相关损益分析法。 见例题4
二、亏损产品决策 (1)、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的决策(重点) 亏损产品是指产品售价 < 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 利润 < 0的产品。备选方案为 继续生产 / 停产的单一方案决策类型。 1、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若停产则设备闲置) 根据本量利基本关系式:P = (p – b) x – a , 若 P < 0 则有两种可能:p < b (p – b) x < a 此时,只要(p – b) > 0 ,即单位贡献边际 > 0 就要继续生产 反之则需停产。因为继续生产该产品,可以提供正的贡献边际,以补偿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不会因停产而减少)继续生产可以使企业少损失。
下列条件符合即可继续生产亏损产品: P > b , p x > b x , Cm > 0 Tcm > 0, cmR > 0, b R < 1 例题7: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亏损10000元,完全成本为110000元。若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解:当年销售收入 = 利润+成本= -10000+110000=100000 元 变动成本=80 *1000=800000 元,则下年度的贡献边际为 100000-80000=20000元 > 0 则继续生产对企业有利。可以使企业少损失20000元。
2、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此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即如果继续生产,则转移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或是对外出租获得的租金收入应作为机会成本由亏损产品负担。 决策依据:只要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 > 转移剩余生产能力的机会成本,就应该继续生产。否则应停产 (2)、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掌握) 备选方案 增产 停产 方案需要考虑的是因决策增加的收入是否> 增加的成本 若是则为有利决策。否则应放弃。
1、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 此时不需要考虑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则: A 只要该亏损产品不应停产,就应该增产。 B 0 <亏损产品贡献边际 <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则应比较增产与停产(转产或出租)的相关损益的大小。 注意:此时增产决策的相关业务量为增产后的全部产量。 2、具备增产能力,且可以转移 要考虑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A 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且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 > 增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则应增产。
B 0 <亏损产品贡献边际 < 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则应比较增产与停产(转产或出租)的相关损益 注意:此时有绝对、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两种机会成本 3、不具备增产能力 需要考虑专属成本的投入 A 如果亏损产品不应停产,增产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专属成本,则应增产 B 0 <亏损产品贡献边际 <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此时需要考虑 机会成本、专属成本。
三、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自学) 转产是利用原生产能力对原有品种结构的调整。 备选方案为 :继续生产原品种 / 转产 决策方法: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四、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重点) 备选方案 1、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 2、直接出售 思考:方案1的相关成本可能有哪些? 方案2的相关成本为? 1、深加工的增量成本、追加的专属成本、占用生产资源的机会成本。视具体情况而定。 2、为0,是否深加工都无法改变和影响半成品的既定成本
(1)简单条件下的决策: 企业已具备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投入产出比为1:1 分析:不需考虑专属成本、机会成本。出售半成品和深加工两个的决策涉及的相关业务量相等。 相关收入为:相关产销量*产成品单价 相关产销量*半成品单价 例题8:某企业组织甲半成品的生产,单位成本为80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为1000件。甲经过深加工可转为乙成品,售价将为200元/件,每深加工一件需要追加的变动成本为80元/件。确定是否深加工并说明理由。
解:深加工的相关收入为:200*1000=200,000元 相关成本为: 80*1000= 80,000元 相关损益为:120,000 直接出售的相关收入为:100*1000=100,000元 相关成本为:0 相关损益为:100,000(<120,000) 故:应深加工再出售,可多获利20,000元。 (2)复杂条件下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1、已具备100%深加工的能力,但能够转移 例题9:以上例,若预计一年对外出租可获得15000元贡献边际,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元。做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折旧为固定成本,是否深加工都会发生,属于无关成本。 解:据上题,深加工多获利20000元,考虑15000元机会成本后,仍有5000元赢余,故仍应深加工。
2、企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 需考虑为获得此能力而发生的专属成本 例题10:仍以上例,如果每年企业支付21000元租入一台设备专门从事深加工,其余条件不变,考虑是否深加工。 依例7结论,深加工在当时条件下多获利20000元,但此时需要考虑专属成本21000>20000元,故应直接出售,否则企业将少获利1000元。 3、只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 例题11:若企业具备将80%的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但此能力可以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15000元贡献边际,设备年折旧为6000元,其余条件不变,考虑是否深加工。
分析:要考虑深加工与直接出售的相关业务量。此外,加工成本、机会成本均要考虑。 解: 将80%的半成品深加工 直接出售80%的半成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200*800=160,000 100*800=80000 +80,000 相关成本: 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79,000 80*800= 64,000 15,000 +79000 方案 项目 差别损益 +1000元
4、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不是1:1 例题12:企业具备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且不可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0、9。其他条件不变。 分析:相关业务量不同,深加工的相关业务量为900件,直接出售的相关业务量为1000件。 解:全部深加工时的相关收入为 200*900=180,000 相关成本为 80*900 = 72,000 相关损益为 108,000 直接出售的相关收入为 100 *1000 = 100,000 相关成本为 0 相关损益为100,000 < 108,000 故 深加工能多获利8,000元
五、联产品是否深加工 (自学) 与半成品类似。备选方案有:深加工联产品 / 直接出售 注意两个成本:可分成本 、联合成本 六、是否低价接受追加订货(重点) 备选方案:接受 / 拒绝 (1) 简单条件下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又称特殊价格(低于正常售价)订货决策 追加的订货量 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不冲击正常销售 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不考虑机会成本 要求追加订货的企业没有特殊要求:不考虑专属成本 此时接受的相关成本只是增量成本
接受 拒绝 差异额 相关收入 900,000 +900,000 相关成本: 800,000 +800,000 差别损益 +100,000 例题13: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甲产品。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0元/件。假定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B企业要求以900元/件的价格向该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做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接受 拒绝 差异额 相关收入 900,000 +900,000 相关成本: 增量成本 800,000 800*1000= +800,000 差别损益 +100,000 方案 项目
(2)、复杂条件下是否接受追加订货 1、追加订货冲击正常生产任务 例题14:如果现在C公司要求以92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2500件,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投入专属成本。 分析:若接受,最大生产能力只允许追加2000件,剩余500件必然冲击正常生产任务,减少正常收入带来的机会成本=正常售价 * 不足的生产能力。 解:接受的相关收入=920*2500=2300000 相关成本=增量成本+机会成本=800*2000+1200*500=1600000+600000=2200000 此时,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故应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另:若接受此任务使得正常订货不能如期交付而产生违约金,应作为接受决策的专属成本。
2、可以转移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例题15:假定A企业在不接受追加订货时的设备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150000元,其他条件如例13。 分析:在上题基础上接受追加订货又增加了一个机会成本150000。两者比较后接受会给企业多损失50000元,故应放弃 3、需要追加订货的企业有特殊要求 例题16:如果追加订货的企业对订货有特殊要求,需要该企业追加投入180000元,其他条件如例13。 分析:将上题的机会成本改变为此题的专属成本即可。此时的相关收入差异额-相关成本的差异额= - 80000 < 0 故不能接受特殊价格订货。
七、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1)、已具备自制能力,零部件全年用量为固定常数 1、自制能力无法转移 例题17: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该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自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该零件的外购价为27元,自制能力无法转移。 分析:相关成本分析法。 只要比较单位变动成本与外购单价的高低即可 题中,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单位变动成本为20+4+1=25 < 外购零件的单价27 ,应自制
自制 外购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合计 28000000 2700000 2、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例题18:上例中设不自制,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业务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分析:仍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只是多了机会成本 自制 外购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25 * 100000 = 2500000 300000 27 * 100000=2700000 相关成本合计 28000000 2700000
(2)、不具备自制能力,零部件需要量不确定 分析:采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见例题5 (21) 八、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1、需要量不确定,仍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必定需要投入的固定成本高,同时因为工艺先进,其单位变动成本低,而采用自动化程度低的成本条件刚好与之相反。 2、需要量固定,用相关成本分析法,采用成本低的工艺方案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自学) 一、企业的定价决策是针对企业可控制价格而言 二、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 以成本为导向 需求为导向 特殊要求为导向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自学) 一、企业的定价决策是针对企业可控制价格而言 二、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 以成本为导向 需求为导向 特殊要求为导向 三、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分析 (1)总成本定价法(只产一种产品,总成本已知) 价格 =
(2)、收益比率定价法 完全成本法: 价格 = 变动成本法: 价格 = (3)、成本加成定价法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此法较重要) (1)、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原理: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0,此时的售价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最优售价 如果边际利润不能达到0,则取不小于0的最小值。可列表 (2)、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即若想保持和调价前的利润相等,必须达到的量——保利量
五、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1)、保利定价法 保利价 = (2)、保本定价法 保本价 = (3)、极限定价法 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追加订货的最低限价为单位变动成本;超储积压产品的最低限价为平均仓储成本等。
六、定价决策的策略 (1)、定价策略属于定性分析,定价决策是定量分析 前者依经验,后者依定价模型 (2)、弹性定价策略 价格弹性 = 则 ,对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削价后的竞争力强 (3)、新产品定价策略 1、撇油策略 :先高后低 价格弹性小,产品差异大 2、渗透策略: 先低后高 排挤竞争者后再自由定价
1、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前提下,亏损产品应当停产的条件是 历届试题: 1、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前提下,亏损产品应当停产的条件是 A.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B.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等于1 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总额大于零 D.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2、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是 A.沉没成本 B.历史成本 C.共同成本 D.增量成本 3、在新产品开发决策中,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相关收入 B.追加专属成本 C.增量成本 D.原有设备折旧 4、名词解释: 相关收入 、成本分界点
5、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承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的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 A.专属成本 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6、 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中,下列成本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 A.半成品成本 B.半成品成本中固定成本 C.半成品成本中变动成本 D.因深加工而追加的固定成本 7、某企业每年生产A产品2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元,销售单价为20元,如果进一步将A产品加工为B产品,销售单价可提高到30元,但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元,专属固定成本40000元。(+4) 要求:做出A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8、某工厂有5000件积压的甲产品,总制造成本为50000元,如果花20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可能得到销售收入35000元,该批产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8000元。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过程中,沉没成本是( )。 A.8000元 B.15000元 C.20000元 D.50000元
9、某企业每年需要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要求:为企业做出外购或自制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本题5分) 10、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11、设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单位售价45元,其正常的单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7元,单位成本38元。目前该公司还有35%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可以再接受一批订货。现有一客户要求订购甲产品3000件,每件只出价36元。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是否接受该项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2)若该客户要求订购甲产品4000件出价仍为每件36元。请做出是否接受这项订货的决策分析。(10分)
12、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只要买方出价低于( ),企业不应接受特殊价格追加定货。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正常价格 D.单位固定成本 13、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要求: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本题15分)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短期经营决策无关成本的是 A.机会成本 B.联合成本 C.增量成本 D.可延缓成本
15、某公司生产需用A零件,可自制也可外购,全年需要两为100000件。企业目前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A零件单位成本为40元,其中直接材料25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若外购每件单价36元,试就以下条件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1)自制能力无法转移 (2)自制能力可以转移,每年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000元,作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3)计算成本无差别点,根据无差别点作自制或外购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