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籍新娘到新台灣人 —台灣新移民的奮鬥故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温志强 第三章 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Advertisements

1 曾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 首先自我介紹 ; 個人聯合大學電機系 畢業,服完兩年兵役後, 75 年開始就 業 ; 四年內換了幾個工作, 79 年創立貿 特科技, 90 年、 91 年分別於大陸寧波 與昆山設立特一電子與柏特電子,經 歷 20 年的工作磨鍊,今天事業上算是 穩定、成熟 ! 承蒙曾老師看重,利用一.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温志强 课程回顾: 第五章 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 三帐 ” 制度:公务员考核的有益探索 案例一: 公务员 “ 搬弄是非 ” 谁来界定预习重点与问题: 2.
中正國中 特教組長 粘玉芳 校內分機 : /02/21. 下列條件擇一: 一、身心障礙手冊 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證明.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示範課 -- 作文立意. 重溫作文構思課  構思嘗試深化  多角度思考  宜先剖析題目, 運用聯想, 循序漸進擴大範圍, 然後歸納材料, 定訂主題  同學的作品, 反映部分能夠掌握, 主線清晰, 層 層深入, 舉例恰當  但有部分同學只有枝葉, 欠缺主線, 更無中心思 想, 反映立意不足.
幼教人員法律事件探討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姚其壯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至第六條〉 第二章 幼稚園設立及其教保服務 〈第七條至第十四條〉 第三章 幼稚園組織與人員資格及權益 〈第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 第四章 幼稚權益保障 〈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三條〉 第五章 家長之權利與義務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條〉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V.S 動動腦 V.S 動動腦 慎重 讓人感到 尊重 輕便 讓人聯想 隨便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口試準備及口語表達技巧 民國 98 年 2 月 26 日 12:00pm 國立三重高中 陸芳瑜老師 1.
IT 服务与业务发展融合 王维航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分钟的悲剧.
高考心理辅导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林山  高考是什么?  真有那么 “ 苦大仇深 ” ?  为什么不能是 “ 快乐挑战 ” ?  高考(事) --- 认知(怎么个事 - 压力大小) --- 情绪反应(烦躁、焦虑、害怕 VS 自信、 从容、期盼) --- 行为表现(发挥正常.
蕭文生 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 壹、前言  貳、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  參、大學生之受教權  肆、大學自治之範疇  伍、大學生之其他基本權利  陸、救濟管道之改善  柒、結語.
大陸學歷採認相關問題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學歷採認的定義與範圍 廣義的定義 — 承認學歷 狹義的定義 — 具備任職, 任教, 考試資格 範圍 — 高等教育為主 台灣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大陸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外國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提昇餐廳供餐品質 及服務滿意度 標竿學習主題 標竿學習計劃排定進度 分析客戶對餐廳供餐滿意度偏低原因:
第八課 謝 天. 第八課 謝 天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陳之藩 謙卑感 恩,功 成不居 以「謝天」的傳統觀念 為中心,經由疑惑、思 索、領悟三個層次的敘 述,賦予新的意義 ★題目含義:表示對很多「人」的感謝。
社工之路的通行證 --- 社工師證照 考試心得分享 東吳大學社工系碩一 呂錦綸. 一、考前準備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是必備讀物 ! 是必備讀物 ! 勤作考古題,參考當年度碩士班考試及高.
心理学辅导.
兩岸融合教育之議題: 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小綠葉蟬的『祕蜜』~ 蜜香烏龍茶.
個人投資理財與策略 富蘭克林:邱良弼.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報告人:王秀民.
穿越迷雾,读懂全球化经济本质 谈美国次贷危机与人民币升值问题.
教育部 試辦中小學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基本概念 台中教育大學 徐照麗.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移民與文化--鄉愁的想像 王婉甄.
2008年3月8日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上午及下午校
葉金源臨床心理師 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台南市社區大學生命與健康學程講師 台南縣家庭教育中心審查委員 台南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台塑石化 與 全國 之 財務分析 :企管二甲、乙 班級 指導 :楊雪蘭 老師 :第六組 組別 組員
唐宋傳奇、筆記小品和史書、論著中的寓言 中碩二 吳佳樺.
莊子思想 vs. 存在主義 M111甲孝 陳昕慧  指導老師:李開濟教授.
兒童期 7 青春期 兩性圓舞曲 乘客:七年級同學 司機:張立杰老師.
理學大師周敦頤 ※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諱改名敦頤,字茂叔 。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
執行業務所得 結算申報講習會 1.
你行,她也行 參賽組別:數位簡報類 作品名稱:你行,她也行 參賽學校: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作者姓名:杜玥潾、謝舒惠.
星星知我心 談古話今….. ……..觀星望斗 主講人: 陽光青春美少男.
反垃圾掩埋場相關報告 組長:文煊 組員:鄭侃文 李浩暐 胡育睿 李瑞耘 朱祐賢 林承宇.
第三讲: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濱海美術網站 記敘文:課文朗讀 作者:劉克襄.
"性"不"性"由你 性別平等之探討 北屯國小 張文陵.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一、时间:14-16世纪 地点:从意大利兴起,蔓延整个西欧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指导思想)
組員: 洪暐翔、 賴峻毅 侯家豪、 賴琦穎 指導老師: 王惠鈴 老師
鸦 片 战 争.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第7章 行政监督.
第三章 認識現金流量表與股東權益變動表.
中国公务员管理 CHINAS CIVIL SERVICE SYSTEM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操作指南 主讲人:陈清宇.
9理直氣和—記敘文 說理如強硬,則不易被接受,以故事方式來激發反思,是比較不傷和氣而且高明的技巧。
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實務 臺南縣政府勞工處 勞安條件科:李嘉文.
指導教授:溫嘉榮 博士 報 告 人:陳以諾 學 號 :M
我的未來不是夢 現在開始……...
教育實習檔案資料與整理 宣崇慧.
核心三十古文選讀.
第四章 社会 [本章内容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中的人口因素、环境因素。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企業因應勞工退休金條例之策略及方法建議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總務長 賴振昌.
講義 9 人際困境學生的 認識與輔導.
組員:蔡惠雅 494D0032 楊雅惠494B0079 蔡騏鴻 葉時宇 余建霖495B0002 陳瑛淑495B0021
談國民黨版最新退休制度變革.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课堂小结.
中國史政治複習.
台中市不動產經紀人職業工會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 複訓班
社會福利變革下 自務組織的危與機 以 年組織屯門基層婦女團體為例.
但以理書系列信息(五) 活在神面前——神度量
行銷企劃實務 第2章 行銷企劃目標.
8 管理員工績效 指出績效管理相關活動。 討論績效管理系統的目的。 說明五種評估績效管理系統成效的基準。 比較評估績效的主要方式。
整數、量與實測.
老厝老街老心情……. 一起尋找老街人文的感動 組員:家榕、瑞旂、子寧、琪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從外籍新娘到新台灣人 —台灣新移民的奮鬥故事 廖元豪

日久他鄉是故鄉 詞:鍾永豐&夏曉鵑 曲:林生祥 主唱:黎氏玉印(越南) 日久他鄉是故鄉 詞:鍾永豐&夏曉鵑 曲:林生祥 主唱:黎氏玉印(越南) 天皇皇,地皇皇 無邊無際太平洋 左思想,右思量 出路(希望)在何方 天茫茫,地茫茫 無親無故靠台郎 月光光,心慌慌 故鄉在遠方 朋友辦,識字班 走出角落不孤單 識字班,姊妹班 讀書(識字)相聯伴 姊妹班,合作班 互信互愛相救難 合作班,連四方 日久他鄉是故鄉 2017/3/18

移民人權進步了嗎? 在2009年6月17日南投演講,題目:(多元文化差異與家暴衝擊因子) 對象: 社區家防官,第一線的警察。 地點: 台中新興村,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人數: 五十幾位,來至南部各縣市。 以下是演講當中從家坊官與警察口中,對新移民講師說出的名言。 我知道妳們這些團體做的事很有正義感,但是也要替我們台灣人想。(男說) 我老婆要給我睡覺,還要賺錢給我,還要每天煮三餐給我吃。(男說) 我今天不講這句話我吃不下飯,你們姊妹會做個案輔導,要有專業的法律知識與訓練,要不然就不要做嗎? (女說) 妳們這些民間團體要加強宣導資訊,要說政府的資源有多好讓新移民知道。 不斷對姊妹作健康檢查是為了台灣男人的幸福,因為姊妹從事賣淫得了愛之病會害到台灣的家庭,我們要保護台灣的男人。(女說) 有些是進來工作賣淫,我們為了抓這些人所以換地方住沒有通報就是假結婚。 你們來台灣不好那就不要來嘛? 妳們要告訴姊妹政府都做得很好,對新移民很好。 那是北部的警察不好,我們南部的警察都很好,台北縣是全國效率最差的。 2017/3/18

移民人權進步了嗎? 監察院糾正外交部「拒發外配簽證」措施(2009.08.19) 現狀 監察院糾正理由 拒發一律不附理由(面談未通過,奈及利亞配偶一概被拒) 不准訴願或訴訟救濟 理由:主權、國際慣例 監察院糾正理由 外配不是一般外國人,應予差別待遇 外配來台團聚,涉及外配與台籍家人的「家庭團聚權」,應受憲法保障 附理由、告知救濟途徑,都是應有之作為! 2017/3/18

2017/3/18

2017/3/18

推動移民法修正 2017/3/18

移民法八大進展 防家暴條款(與離婚後仍可能例外准許居留)。 家庭團聚權(婚姻移民入境不受配額與財力之限制)。 反歧視條款(國籍種族膚色出生地之歧視,將受罰鍰)。 驅逐出境的正當程序(審查會+陳述意見)。 禁止婚姻媒合商業化與物化女性的廣告。 合法居留之外國人參與集會遊行不再遭受威脅。 移工與雇主訴訟期間可延長居留。 保護人口販運被害人。 2017/3/18

兩岸關係條例新進展 陸配取得身分證期間:8年→6年 陸配取得工作權 陸配繼承權不受二百萬元上限限制 陸配驅逐出境有「審查會」 陸配在大陸12歲以下子女可來台依親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謝紅梅,來自南京,來自南京,因嫁給台灣人而遷居台灣。 她是個有中華民國國籍,持中華民國身分證,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且居住在台北縣的女性。 她看著手中的身分證,自認是非常正港的台灣人。這張身分證肯定了她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可以持中華民國護照自由進出國境,也可以投票選舉總統。 她是這個島嶼國家的「頭家」。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跟你我許多台灣人一樣,謝紅梅想找個工作以追求成就感。她選擇行使憲法第十八條的「應考試權」,參加公職考試。考選部以及所有相關機關,從來沒有質疑她的資格。當她自己都懷疑是否有資格的時候,官員們只問一句話:「妳有身分證嗎?」一旦她答曰:「有,我有身分證」,大家都告訴她:「那就沒問題了」。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民國九十年,她在競爭激烈的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中脫穎而出,並且分發到社子國小擔任書記。 這是個典型而平凡的台灣人故事。謝紅梅很高興自己的努力獲得肯定,也相信台灣是個公平的社會。只要認真打拼,都可能找到自己一片天。出身?一點兒也不重要!新聞媒體採訪她,當作「勵志典範」。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但她(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卻不知道,當時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以下簡稱「兩岸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十年,不得擔任公務人員」。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在民國八十年謝紅梅剛剛通過考試,到文官培訓所受訓時,自我介紹來自南京。當場獲得滿堂驚訝的鼓掌讚賞。 孰料過了一年,這個社會對如此「努力要做台灣人」而且成果斐然的「自由地區人民」,竟是如此回報? 因為她的出身,使得她必須再等六年,才能躋身「完整的台灣人」。她個人的努力、成就,都無法掩蓋她的「出身背景」。 這就是自由民主的台灣?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法官問道:「妳為什麼想聲請釋憲?」 「因為這個法律不公平啊?」紅梅說。 「哪有不公平?沒有什麼不公平啊?」這是法官的回話。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大法官釋字618號解釋(2005.11) 大陸事務、兩岸事務歸政治部門管 大陸人民不熟悉自由民主憲政體制...再「訓政」十年!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謝紅梅與其他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女性,在這種「法律授權之歧視」下承受傷害多年。然而,他們還有一線希望:大法官(或許)站在我們這邊,民眾、官員、法律的歧視,最後都有大法官秉持憲法精神來駁斥他們! 結果完全相反!大法官以憲法守護者之尊,為歧視的法律背書。而且解釋文與解釋理由書之中的論理,更是完全貶抑、排拒這群「自由地區人民」到極點。 2017/3/18

紅梅的故事 體制內最後一線希望,也破滅了。 大法官說,兩岸條例可以把這些「公民」當「外人」看待—完全衝突的兩個概念,卻可以劃上等號!美國最高法院曾經判決「黑奴只是奴隸主之財產」「黑人不能成為美國公民」。 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女性,看到釋字六一八號解釋「你們就算設籍,仍然與其他自由地區人民不同」的論述,會不會與美國非裔(African-Americans)在一百五十年前有相同的心境?! 2017/3/18

衝垮「財力證明」的故事 歸化(定居)財力證明之突破努力 九月九遊行 2017/3/18

衝垮「財力證明」的故事 國際團體串連發聲 2017/3/18

衝垮「財力證明」的故事 拜會馬英九並做出承諾 2017/3/18

多重歧視,奮力連結 2017/3/18

多重歧視,奮力連結 2017/3/18

多重歧視,奮力連結 2017/3/18

—滿足「我們」優越,填補「我們」不安的最佳族群: 國族主義與全球化衝突下的代罪羔羊 新國族主義對全球化「去國家化」之反彈 —滿足「我們」優越,填補「我們」不安的最佳族群: 外國人(原籍外國)【好欺負—只要不是「美國人」】 異族【好欺負—尤其膚色比我們深,又不是「美國人」】 第二性【好欺負又好用—只要會生孩子顧家就好】 下層階級【好欺負—窮人嘛】 2017/3/18

國族主義與全球化衝突下的代罪羔羊 新國族主義對全球化「去國家化」之反彈 —全球化vs.新國族主義:焦慮的由來 美國>台灣主權【惹不起】 跨國公司>台灣主權【惹不起】 資本(家)外流—貶低台灣地域主權【惹不起】 婚姻移民—變動台灣國族定義→誰是台灣人?【Gotcha!!!】 2017/3/18

移民人權觀點下的移民政策 移民現象之全球化成因—誰需要移民? 移民現象是「結構」、「雙向」原因造成,而非「自願」、「單向」 不應「歸責」於移民 新移民-移工是跨海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填補「我們」社會的縫隙 法律評價與認識基礎:移入者並非來「入侵」、「掠奪」,而是有貢獻的成員。 文化:東南亞文化的輸入與融合(而非單一、漢族中心) 經濟:直接投入新勞動力 社會:家庭照護、生育、「解放」本土女性走入職場 2017/3/18

移民人權觀點下的移民政策 多元文化的省思—在越南菜與泰拳以外 新台灣之子有沒有權利說「媽媽講的話」? 「母語」包括越南語、泰語、柬埔寨語...? 大陸各省口音及方言,算不算「母語」? 妳我對東南亞的文化(歷史、流行、時事)了解多少? 妳我看到白人與膚色較深的人,反應如何?(瑪格麗特 vs. 越南新娘) 妳我對「台灣國語」、「京片子」、「南洋腔」、「原住民腔」、「老外講國語」觀感有何不同? 美加有China town,永和有韓國街,山地有原住民族部落,您能接受我們有「越南鎮」,有「泰裔總統候選人」嗎? 2017/3/18

迷思與現實 迷思(移民的成因與移入國的責任) 現實 移民現象,不是「移民自己」也不只是「移民輸出國」的責任,「移民接收國」常是最主要的因素。 窮國移民死命要爬到富國去淘金。 移民現象是「移民自己」的選擇。 移民接收國只是被動的單位,不是造成移民的因素。 移民接收國無須對人口遷徙「負責」。 移民接收國基於國家主權,得自由選擇 排拒,或 慈善(人道)收容。 現實 移民現象,不是「移民自己」也不只是「移民輸出國」的責任,「移民接收國」常是最主要的因素。 接收國更需要(合法與非法)移民 因此: 「邊境管制」或「移民控制」機制通常效用有限。 接受與善待移民,不只是「人道慈善」,也是「責任義務」。 法律評價與認識基礎:移入者並非來「入侵」、「掠奪」,而是有貢獻的成員。 2017/3/18

迷思與現實 迷思:移民事務是主權行使,與人權無關 現實 非歧視原則逐漸成為趨勢(不以移民來源的國家地區種族而區分移民管制措施),例如: 美國:1965以後廢止national-origins quota(與1960s後之反種族歧視覺醒有關) 英國:在1981國籍法廢止了patrial system。 德國:在1992年廢止Aussiedler制度。 Civil Rights, Social Rights均與主權、國民身分脫勾—non-citizen移民當然受保障。 移民法制與執行逐漸被循化、正常化,如: 「拒發簽證」也受到言論自由(不得純因政治主張而任意拒絕)、家庭團聚(近親無配額)、平等保護(禁止種族歧視)等憲法拘束 驅逐出境受正當程序拘束、居留權與工作權受信賴保護原則所拘束。 2017/3/18

迷思與現實 (續) 國內法院與本國憲法是保障移民的主要推手— 逆流與異象:反恐戰爭與經濟蕭條之代罪羔羊 近來已有「回溫」之傾向,例如: 家庭團聚權普遍被承認。 美國:州政府不得剝奪移民工作權與服公職權;非法移民學童有權免費就學;驅逐與收容之正當程序... 德國:庇護權、居留相當期間以上之外國人,基於信賴保護有權繼續居留、工作機會、家人團聚。 逆流與異象:反恐戰爭與經濟蕭條之代罪羔羊 更嚴厲(但未必有效)的邊境管制 更普遍的臨檢、逮捕無證移民(抓不到恐怖份子、經濟無法回溫) 近來已有「回溫」之傾向,例如: 以「恐怖份子」為名拒發簽證的決定,必須說明具體理由。法院將審查實際上的理由是否與意識型態有關。 「無限期收容」被禁止...即使宣稱其為恐怖份子。 任意臨檢、逮捕的措施開始修正。 2017/3/18

迷思與現實 迷思:移民管制必然是有效的。 現實:七折八扣 接收國傾向宣稱管制移民,制定僅具象徵與騷擾意義的管制措施。 結果:持續制定並執行許多無效、失敗的移民管制政策。 原因:經濟需求+國內團體—產業、國內移民族裔、社會團體、排外團體—的壓力 2017/3/18

迷思與現實 迷思:移民既搶資源,又拒絕同化 現實:移民與接收國的「整合」(integration) 在同化(assimilation)與分隔(segregation)之間找到中間路線 積極輔導移民認識、接觸主流社會,但同時尊重、保留原有之認同與身分。 普遍承認過渡期間(第一代移民)的適應,需要多語、多元文化的配合。 逐漸承認新移民帶來的多元是「正數」而非「負數」。 反歧視法(antidiscrimination laws)的制定與執行更加普遍。 工作權、社會給付請求權,整合是必要的配備(而非施恩)。 歸化之等待期間不宜超過五年。 2017/3/18

誰是台灣人?什麼樣的台灣”國”? 台灣人的驕傲…What Kind? 無論來自台南或越南(雲南),都是我們的母親! 「我們的」祖先來台,沒有護照、沒有面談、沒有財力證明...... 新國族主義不當然要走向本土主義—「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國』」? 我是誰/ 誰是「我們」? 開放寬容/封閉排拒 多元流動/一元僵化 人見人愛的和煦春風/ 避之不及的被害妄想 2017/3/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