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与胎吸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祁文瑾
产钳术
产钳结构 钳叶 钳茎 钳锁 钳柄
类型 Simpson 产钳 常用,头位、经阴道分娩时适用 具有胎头弯曲、母体骨盆弯曲和锁扣
剖宫产小产钳
Kielland产钳 只有胎头的钳叶弯曲、无母体骨盆弯曲,钳叶瘦长而薄,适合旋转,无锁扣,可单叶或双叶使用
Piper产钳 臀位分娩后出头
分类 高位产钳 中位产钳 双顶径未入骨盆入口平面,先露骨质部在0以上 双顶进入骨盆入口平面,未超过坐骨棘平面,先露骨质部在0~+3 高中位产钳:双顶径未达到坐骨棘水平 低中位产钳:双顶径已达到但未超过坐骨棘平面, 矢状缝位于出口斜径
分类 低位产钳 双顶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先露骨质部+3以下 较易掌握 废弃:高位产钳、高中位产钳 技术要求高:低中位产钳
必备条件 无明显头盆不称 宫口开全 胎先露骨质部≥+3,胎头无明显变形 胎儿存活 胎膜已破 枕或顶先露、颏先露、臀位娩头 排空膀胱
适应症 第二产程延长:宫口开全2小时(经产妇1小时)或胎头拨露半小时,胎儿仍不能娩出者 产妇原因需要缩短第二产程者: 第一产程过长产妇出现衰竭现象 心脏病心功能Ⅱ级以上、重度妊高征,以及某些急、慢性疾病不宜过分屏气用力者
适应症 胎儿原因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胎头吸引术失败 胎头低直后位(前囟先露) 臀位阴道分娩胎头娩出困难者 Piper产钳 剖宫产娩头困难者 胎儿窘迫:如脐带绕颈、脐带脱垂等 胎头吸引术失败 胎头低直后位(前囟先露) 臀位阴道分娩胎头娩出困难者 Piper产钳 剖宫产娩头困难者
步骤 保护会阴 放置产钳(先左后右) 扣合 牵引 取出产钳:与放置相反(先右后左) 左叶 右叶:与左叶对称 向外⇒向外向上⇒向上提钳柄 钳匙贴在胎儿左耳外侧,达胎头左侧顶颞部,钳叶与钳柄在同一水平 右叶:与左叶对称 扣合 牵引 向外⇒向外向上⇒向上提钳柄 取出产钳:与放置相反(先右后左) 保护会阴
置入产钳左叶 置入左叶矢状剖面示意图
放置右叶 合 拢
向上牵引 先下右叶,再下左叶
双手牵引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条件 钳柄难于合拢或易滑脱时重新评估 牵引方向按杠杆原理掌握 牵引力持续稳妥,切忌左右摇摆钳柄 注意保护会阴 术毕检查产道,缝合损伤 抗感染
注意事项 产钳放置好后,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无软组织及脐带夹入,胎头矢状缝在两钳叶正中。 钳叶扣合良好:如产钳两叶不能扣合,表示钳位不正,必须稍加调整,若调整后,仍不能扣合,则应取出产钳重新放置, 宫缩时术者向外、向下缓慢牵拉产钳,然后再平行牵拉。胎头着冠后将钳柄上提使胎头仰伸娩出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时,应松开产钳
胎头负压吸引术
类型 负压吸引器 Malmastrom: 古老、硬质金属吸引头 mityVac, Columbia, Kiwi: 软质塑料负压杯, 应用最广泛
类型
适应症 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者 母亲患有某些疾病需要缩短第二产程者 既往剖宫产,不适于在分娩时用力者 轻度头盆不称,胎头内旋转受阻者 胎儿宫内窘迫需要尽快结束分娩者
应用条件 无明显头盆不称 胎先露已达坐骨棘水平以下 胎头位置异常应矫正后,将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顶先露部位 宫口必须开全或近开全 胎膜已破 排空膀胱
胎吸器的优点 不需很深的麻醉 减少了会阴撕裂或会阴侧切的需要 减少了面神经损伤机会 胎儿自身定向,可以自动旋转,胎头受外力较小
胎吸器的缺点 比产钳需要时间长 配合宫缩,除外头盆不称! 免滑脱关键: 正确放置和正确的牵引 易头皮损伤(严重的并发症少见) 易头皮血肿 轻度新生儿黄疸和视网膜出血发生率
胎吸器的缺点 FDA提示致命并发症: 帽状腱膜下血肿 颅内出血
胎吸器的禁忌证 <34周,极早产,严重未成熟儿 臀位、面先露、额先露 横位 宫颈未完全扩张 胎头未衔接 需要额外的牵引力
胎吸器的使用步骤 排空膀胱,保证宫颈充分扩张 判定胎方位 前囟大,十字形 后囟小, Y形 摸耳弯曲的方向 胎头塑形后判断困难 考虑到肩难产
胎吸器的使用步骤 后囟前3cm放置吸引杯(压扁吸引器杯子) ---俯屈点,放置正确后牵拉应使胎头俯屈
胎吸器的使用步骤 与吸引器头的平面垂直牵拉 仅于宫缩时牵拉 盆轴方向 施力方向的弯曲、旋转或偏离正中都可能造成滑脱
注意事项 宫缩间期减少负压 滑脱>3次 连续3次牵拉无进展 牵拉总时间≯ 10分钟--- 20分钟 可及下颌时撤除吸引器
胎吸器的术后处理 宫颈和阴道的检查 产伤的证据 头皮气肿 头塑形,头皮血肿 高胆红素血症 帽状腱膜下血肿
胎吸与产钳比较 阴道分娩失败率更高 更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和视网膜出血 更容易引起产后母亲对婴儿的担忧 引起严重母体会阴和阴道外伤的几率较小 与产后5分钟Apgar评分较低或需要接受光疗的相关性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