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一、生物富集 二、生物放大 三、生物积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学习代谢途径的技巧和要求 反应过程 起始物、终产物、重要中间产物、 重要反应 ( 关键酶催化 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脱羧反应 ) 反应部位 器官,细胞内定位 生理意义 代谢调节 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NH 2 -CH 2 -COOH + ½ O 2  H-CO-COOH + NH 2 第一节 Amino acid degradation 1.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 程,叫氧化脱氨基作用 甘氨酸氧化酶 一. 氨的去路.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六章 微生物营养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第二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第三节 培养基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有三条途径: 1. 糖的无氧分解 2 .糖的有氧分解 3. 磷酸戊糖途径.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一节 维生素的发现和分类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Transfer and Toxicity of Pollutants in Biology.
第25章 脂类代谢 一 脂类的酶促降解 二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三 脂肪的合成代谢 四 磷脂的代谢 五 胆固醇的代谢.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2. 酶的本质: (1) 巴斯德以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2. 酶的本质: (1) 巴斯德以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第十章 糖代谢(2) Glycometabolism 河北科技大学生工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组.
三、三大营养物质的水解反应 ⑴蔗糖水解(实验 3~6) 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结 论:蔗糖水解有葡萄糖生成 反应原理: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 四 章 维生素与辅酶 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生物合成.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九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是细胞的首要结构物质,又是酶的基本组成成分。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无不与蛋白质的活动密切相关。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中和动物细胞一样,经常存在一个很小的游离氨基酸“库”,这些氨基酸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构成无数重要的其他含氮物质,而较少用于降解。细胞中经常可以同时供应20种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转化
第三章 酶 Enzyme.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细胞呼吸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 安庆市 第十一中学 刘学敏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安徽省远程教育优秀作品
30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糖尿病流行病学.
4 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生物化学习题.
第二节 糖酵解 glycolysis Louis Pasteur in his laboratory.
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第六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张 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ATP SLYTYZJAM.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物理性消化是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它将食物磨碎,改变食物的形态,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一个物理过程。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第 六 章 生 物 氧 化 概 述 第一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第二节 其他氧化体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一、生物富集 二、生物放大 三、生物积累

一、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即: BCF=cb/ce 式中:BCF——生物浓缩系数; cb—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 ce—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一、生物富集 生物浓缩系数可以是个位到万位级,甚至更高。 其大小与下列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关: 在物质性质方面: 降解性、脂溶性和水溶性。一般,降解性小、脂溶性高、水溶性低的物质,生物浓缩系数高;反之,则低。 在生物特征方面: 生物种类、大小、性别、器官、生物发育阶段等。 在环境条件方面: 温度、盐度、水硬度、pH值、氧含量和光照状况等。 一般,重金属元素和许多氯化碳氢化合物、稠环、杂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浓缩系数。

一、生物富集 从动力学观点来看,水生生物对水中难降解物质的富集速率,是生物对其吸收速率、消除速率及由生物机体质量增长引起的物质稀释速率的代数和。 吸收速率(Ra)、消除速率(Re)及稀释速率(Rg)的表示式为: Ra=kacw Re=-kecf Rg=-kgcf 式中: ka、 ke、 kg——水生生物吸收、消除、生长的速率常数; cw、cf——水及生物体内的瞬时物质浓度。

一、生物富集 水生生物富集速率微分方程为:

一、生物富集 则水生生物富集速率方程为: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生物浓缩系数有一闽值。此时,水生生物富集达到动态平衡。生物浓缩系数常指生物富集到达平衡时的BCF值,并可由实验得到。

一、生物富集 水生生物对水中物质的富集是一个复杂过程。但是对于有较高脂溶性和较低水溶性的、以被动扩散通过生物膜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这一过程的机理可简示为该类物质在水和生物脂肪组织两相间的分配作用。 人们以正辛醇作为水生生物脂肪组织代用品,发现这些有机物质在辛酪—水两相分配系数的对数(lgKow)与其在水生生物体中浓缩系数的对数(lgBCF)之间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其通式为:

二、生物放大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据文献报道,有些物质只能沿食物链传递,不能沿食物链放大;有些物质既不能沿食物链传递,也不能沿食物链放大。

所谓生物积累,就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三、生物积累 生物放大或生物富集是属于生物积累的一种情况。 所谓生物积累,就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积累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三、生物积累 以水生生物对某物质的生物积累而论.其微分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此式表明,食物链上水生生物对某物质的积累速率等于从水中的吸收速率,从食物链上的吸收速率及其本身消除、稀释速率的代数和。

三、生物积累 上列式子表明,生物积累的物质浓度中,一项是从水中摄得的浓度,另一项是从食物链传递得到的浓度。这二项的对比,反映出相应的生物官集和生物放大在生物积累达到平衡时的贡献大小。

三、生物积累 另外,可知 的关系为 当上式右端项大于1时,食物链上从饵料生物至捕食生物才会呈现生物放大。通常Wi,i-1>kgi,因而对于同种生物来说, 小和 越大的物质,生物放大也越显著。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 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 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五、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 六、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七、氮及硫的微生物转化 八、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九、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光化学转化构成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 酶是一类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其中,在酶催化下发生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底物所发生的转化称为酶促反应。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在于: 第一,催化专一性高。 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而促进一定的反应,生成一定的代谢产物。如脲酶仅能催化尿素水解:

酶催化作用一般要求温和的外界条件,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 第二,酶催化效率高。 例如,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速率较强酸催化速率高2X1012倍。0℃时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高于铁离子催化速率1X1010倍。一般,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化学催化剂高107一1013倍。 第三,酶催化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 酶催化作用一般要求温和的外界条件,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 酶的种类很多,已知的酶有2X103多种。 酶按照成分:分为单成分酶和双成分酶两大类。 单成分酶:只含有蛋白质,如脲酶、蛋白酶。 双成分酶:除含蛋白质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前 者称酶蛋白,后者称辅基或辅酶。 在双成分酶催化反应时,一般是辅酶起着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功能,酶蛋白起着决定催化专一性和催化高效率的功能。因此,只有双成分酶的整体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而当酶蛋白与辅酶经分离后各自单独存在时则均失去相应作用。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1.FMN和FAD 辅酶FMN和FAD分别是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缩写,结构式如图5—2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1.FMN和FAD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2.NAD+和NADP+ 辅酶NAD+和DADP+又分别称为辅酶I和辅酶Ⅱ,依次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缩写,结构式如图5—3所示。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2.NAD+和NADP+

辅酶Q又称泛醌,简写CoQ,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担任递氢任务。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3.辅酶Q 辅酶Q又称泛醌,简写CoQ,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担任递氢任务。

细胞色素酶系是催化底物氧化的一类酶系,主要有细胞色素b、c1、c、a和a3等几种。它们的酶蛋白部分各不相同,但是辅酶都是铁卟啉。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4.细胞色素酶系的辅酶 细胞色素酶系是催化底物氧化的一类酶系,主要有细胞色素b、c1、c、a和a3等几种。它们的酶蛋白部分各不相同,但是辅酶都是铁卟啉。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5.辅酶A 辅酶A是泛酸的一个衍生物,简写为CoASH,结构式如下: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5.辅酶A 传递酰基的功能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生物氧化是指有机物质在机体细胞内的氧化,并伴随有能量释放。放出的能量主要通过二磷酸腺苷与正磷酸合成三磷酸腺苷而被暂时存放。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1.有氧氧化中以分子氧为直接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这类氢传递过程中只有一种酶作用于有机底物,脱落底物的氢(H++e),其中的电子由该酶辅酶直接传递给分子氧,形成激活态02-,与脱落氢剩下的H+化合成水。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2.有氧氧化中分子氧为间接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这类氢传递过程中有几种酶共同发挥作用,第一种酶从有机底物脱落氢(H++e),由其余的酶顺序传递,最后把其中的电子传给分子氧形成激活态02-,并与脱落氢中剩下的H+结合为水。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3.无氧氧化中有机底物转化中间产物作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4.无氧氧化中某些无机含氧化合物作受氢体的 递氢过程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1.糖类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有机物质通过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的生物转化,可以变成更小更简单的分子。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质的 —— 生物降解。如果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简单无机化合物,则为彻底降解;否则,为不彻底降解。 1.糖类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1)多糖水解成单糖:多糖在胞外水解酶催化下水解成二糖和单糖,而后才能被微生物摄取进入细胞内。二糖在细胞内经胞内水解酶催化,继续水解成为单糖。多糖水解成的单糖产物以葡萄糖为主(图5—6)。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2)单糖酵解成丙酮酸:细胞内单糖不论在有氧氧化或在无氧氧化条件下,都可经过相应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形成丙酮酸。这一过程称为单糖酵解。

(3)丙酮酸的转化:在有氧氧化条件下,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成乙酰辅酶A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3)丙酮酸的转化:在有氧氧化条件下,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经下式酶促反应转成柠檬酸。

柠檬酸通过图5—7所示酶促反应途径,最后形成草酰乙酸,又与上述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转化。这种生物转化的循环途径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简称TCA循环。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3)丙酮酸的转化:无氧氧化条件下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本身作受氢体而被还原为乳酸;或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作受氢体,发生不完全氧化生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及二氧化碳等。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2.脂肪的微生物降解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酯。 微生物降解脂肪的基本途径如下: (1)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微生物降解脂肪的基本途径如下: (2)甘油的转化:

微生物降解脂肪的基本途径如下: (3)脂肪酸的转化:在有氧氧化条件下,饱和脂肪酸通常经过酶促β—氧化途径变成脂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使其中的乙酰基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辅酶A复原。而脂酰辅酶A又经 β—氧化途径进行转化。

在无氧氧化条件下,脂肪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作受氢体而被不完全氧化,形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和二氧化碳等。 微生物降解脂肪的基本途径如下: (3)脂肪酸的转化: 在无氧氧化条件下,脂肪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作受氢体而被不完全氧化,形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和二氧化碳等。 综上所述,脂肪通过微生物作用,在有氧氧化下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降解彻底;而在无氧氧化下常进行酸性发酵,形成简单有机酸、醇和二氧化碳等,降解不彻底。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3.蛋白质的微生物降解 蛋白质是一类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联结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中有20多种 α—氨基酸。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形成的酰胺键就是——肽键

3.蛋白质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降解蛋白质的基本途径是: (1)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蛋白质由胞外水解酶催化水解,经多肽至二肽或氨基酸而被微生物摄人细胞内。二肽在细胞内可继续水解形成氨基酸。 (2)氨基酸脱氨脱羧成脂肪酸:氨基酸在细胞内的转化由于不同酶的作用而有多种途径,其中以脱氨脱羧形成脂肪酸为主。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4.甲烷发酵 如前所述,在无氧氧化条件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可借助产酸茵的作用降解成简单的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如果条件允许,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产氢菌和产乙酸苗作用下,可被转化为乙酸、甲酸、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 复杂有机物质降解的这一总过程,称为甲烷发酵或沼气发酵。在甲烷发酵中,一般以糖类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最高,脂肪次之,蛋白质最低。 产甲烷茵产生甲烷的主要途径如式(5—48)和式(5—49)所示。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4.甲烷发酵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4.甲烷发酵 甲烷发酵需要满足产酸菌、产氢苗、产乙酸茵和产甲烷茵等各种菌种所需的生活条件,它只能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 产甲烷茵是专一性厌氧菌,因此甲烷发酵必须处于无氧条件下。产甲烷苗生长还要求弱碱性环境,故需控制发酵的适宜PH范围,一般PH为7—8。 微生物具有每利用30份碳就需要1份氯的营养要求,因而发酵有机物质的适宜碳氮比为30左右。发酵的其余重要条件还有温度、菌种分布、发酵有机物质的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