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道义谱系——《春秋》和“三传” 一、中国史官制度 1、史官制度与历史散文的分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看日历.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蒋华波.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宜宾市一中2015级语文备课组 设计者:蒋润萍 审核人:陈素梅.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先秦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
先秦文学 一、历史背景 二、阶段划分.
目的要求:骨骼肌的形态与结构、功能与分布 重点难点:肌的形态与结构,主要肌的分布、名称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第二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概述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的起源发展与分类 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的起源发展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第三章 历史散文 单承彬教授教学课件选登.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国学基础 之《史学》 收藏夹114--管理网址导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曹刿论战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左传》的概况及在历史散文中的地位,本文的思想内容,本文的艺术表现手现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纷争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新郑二中 李香梅.
第七章 春秋国家制度的嬗变 教学要点:“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春秋时期的经济生活;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的学术文化。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古代汉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精品课程小组 张宝林.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内蒙古兴安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范冬梅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阅读注释(1)了解《左传》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节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节 我国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节 《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基本内容概述 第四节 国家档案局30令宣贯
教材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
工作坊欢迎你 衡山班主任培训班 辅导教师:谭建芬 学员:30人 2015年12月2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淝水之战.
知识回顾 夏 商 奴隶 社会 西周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曹刿论战 《左传》 安溪金火中学黄胤黎.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课件制作:邵东一中 刘玲华.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单承彬 制作.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晋灵公不君 《左传》 第一课时 疏通字词.
先秦历史散文 纪晓建.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返.
                                                                                                                                                                
人上帝 人 死亡 死亡 审判 审判 刑罚 刑罚 人上帝.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Competition Website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汉字的历史 产生与演变。。。 By Becky Yu.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客家飲食特色及常用語 概 述 主講人:張美鳳.
目录标题 01 添加目录一标题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02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In the School Zài Xué xiào lĭ
Harvard ManageMentor®
Word中活用“艺▪图▪框” 信息技术必修(一).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简约 YOUR COMPANY 品牌营销PPT模板 汇报人:优品PPT.
《左传》补充知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453年)。
大学生口语学习风暴讲座 ——Blair.
小组名称:羽墨云轩 班级:五(4) 姓名:叶嘉莹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辞典类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讲 道义谱系——《春秋》和“三传” 一、中国史官制度 1、史官制度与历史散文的分类 第二讲 道义谱系——《春秋》和“三传” 一、中国史官制度 1、史官制度与历史散文的分类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汉书·艺文志》) 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案《周官》、《礼记》,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唐·刘知几《史通·外篇·史官建置》)

2、史官制度与士大夫的道义执著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备受重视,还和历代史官对历史道义的主动承担有关。中国古代现实设置的史官制度相当于西方世界精神设置的终极审判,不过,中国的终极审判不在天国而在人间,不由上帝而由人(史官)来完成。 A、秉笔直书:春秋时,齐庄公被其大臣崔杼所杀,“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B、春秋笔法:“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二、《尚书》:上古文献 1.版本演变: (1)秦以前:100多篇 (2)汉:今文(隶书)《尚书》,秦火后收集的29篇 古文(篆书)《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后来又全部亡佚 (3)晋:伪《古文尚书》58篇:25篇伪造

2.内容: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文心雕龙·宗经》) (1)《虞书》、《夏书》:假托之作 (2)《商书》:殷王朝史官所记 《盘庚》三篇:语辞古奥,感情充沛,比喻形象生动,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3)《周书》:周初到春秋前期文献,主要是诰和誓两种文体 《无逸》:叙事清晰,言辞恳切 《秦誓》:行文流畅,情感痛切传神

3.艺术特征: (1)语言古奥典雅,结构完整。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韩愈《进学解》) (2)情感质朴自信 这很大程度上和发言者的身份有关。他们位高权重,言语之间不必夸饰和遮掩。

三、《春秋》 1.版本: (1)“春秋”本义:各国史书通称 (2)《春秋》专名:孔子修订的鲁国春秋 2.特色: (1)编年体史书之祖: 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历史。具体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2)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孔子把自己的价值评价带入历史叙事,在《春秋》的记事过程中借助严谨措辞寄予褒贬的感情。后人称赞这种做法为“微言大义”,实际上作者的深意往往难为读者所领会,于是解说书出来了。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存亡,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3.“春秋三传”: (1)《谷梁传》:为鲁人谷梁赤所传。 (2)《公羊传》:为齐人公羊高所传。 (3)《左传》:为鲁人左丘明所传 前两传侧重从理念上对《春秋》加以阐发,其发扬的就是《春秋》“微言”背后的“大义”。《左传》则侧重于事件叙述。

《春秋》鲁隐公元年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曰: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第?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谷梁传》则曰: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相比之下,《左传》则把相关内容铺展成六七百字的叙事文章。所以就文学成就而言,《左传》高于其他两传。

四、《左传》 (一)、《左传》的版本: 1、作者:相传为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所以称《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是简称。实际上,左丘明应该是在前代史官记述的基础上编订的。 “然睿旨存亡,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刘勰) 观《左传》之释经也,言见经文而事详传内,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信圣人之才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刘知几《史通·内篇·六家第一》)

2、版本: (1)战国初期:《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并非为阐发《春秋》而作。 (2)汉哀帝,刘歆:《春秋左氏传》,引传解经,零星。 (3)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以传系经——《左传》整体散附《春秋》经文每年之后。

(二)、《左传》的思想内容: 1、继承了《春秋》编年体形式,叙事年限基本与《春秋》重合。 《春秋》:鲁隐公元年——鲁哀公十四年 (前722年——前481年) 《左传》:鲁隐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722年——前468年) 2、贯穿全书的崇礼重民思想: 城濮之战:进退的考量基本依据是:礼 曹刿论战:借以征战的基本凭借是:忠之属。司法公正

3、波澜壮阔的“春秋”图卷。 (1)诸侯的明争暗斗:主线 (2)士人的兴起:士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代表民间智慧的觉醒 士农工商——四民之首 士——仕 (3)民生百象:乐师、百工 元华之御者:羊斟,“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哤(máng)聒(guō)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刘知几《史通·外篇·杂说上》)

1、丰富的叙述手法。 顺叙:全书以时间线索编序 追叙:“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事在鲁僖公四年十二月) 补叙:晋文公见头须,“初”字领起的事件(页67) 预叙:秦晋殽之战中通过柩声如牛、骞叔哭师两事来设置悬念,使叙事更有张力 2、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晋文公以戈逐子犯 击

3、鲜明的人物个性。 重耳、秦穆公 4、擅长叙写战争 (1)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 宏观 晋楚城濮之战:战争过程固然精彩,但战前运筹,战后余响叙述完备 (2)把战争道德化、神秘化。 春秋无义战 5、语言简洁精练、整饬有力。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