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 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7.4 热气体的流动 炉内气体流动的特征: ( 1 )炉内气体为热气体。 ( 2 )受大气浮力影响。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二章 空气流动压力与阻力.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供热工程 GONG RE GONG CHENG 单元4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通风工程》实验教学 ——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第七章 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 第一节 风道内空气流动阻力; 第二节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 第三节 风道的水力计算;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 及空气参数计算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及空气参数计算.
本讲主要内容 热水管路的阻力数 不等温降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
第3章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3.1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特点: 水的密度远远大于气体,能量 方程中的位压 转化为.
流体力学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流体流动阻力和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 现代基础化工实验中心.
第四章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第二章 空气流动基本原理 主要研究空气流动过程中宏观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转换关系。 内容:
第五章 管路计算 第一节 管路计算的任务 第二节 简单管路计算 第三节 串联与并联管路计算 第四节 管网计算基础 第五节 压力管路中的水击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单元6 通风系统 风道的设计计算.
习题六 1. 判断下列流场是否有旋?并分别求出其流线、计算oxy平面的单位圆周上的速度环量。 柱坐标 [解] 计算旋度 计算流线 速度环量
第八章 有压管道恒定流动 和孔口、管嘴出流 本章在定量分析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的基础上,对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有压管道恒定流动和孔口、管嘴出流进行水力计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看一看,想一想.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静力学 连续性原理 伯努利方程.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数与向量的积.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1.4 管内流体流动现象 流体的流动型态 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流体流动边界层.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4课时 绝对值.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第三章 光现象 三、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鸡泽县实验中学.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2.高斯定理(Gauss theorem) 一.电通量(electric flux) 1.定义: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力线条数。
实验一: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实验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冯庆华.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 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2.1 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2.1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2.1.1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 竖管内的重力流 例1:如右图示 管内气体由1流向2断面,能量方程为: 其中:Pj1=0, Pj2=0, v1=0,上式变为:

*结论: 流动损失的压力来源于进出口之间的位压。 位压动力大小取决于管道进出口高差和内外气体密度差 当密度小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上;当密度大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下。

U形管内的重力流 例2:如右图示,假设管内气体由1流向2断面,断面1和D间能量方程为: 断面D 和2之间的能量方程为: 以上两式相加得:

*结论: U型管道内的气体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1- ρ2)和管道高度(H2—H1)之积。 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闭式环型管内的重力流 例3:如把例2图变为右图,形成封闭循环管道,其能量方程为:

*结论: 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1- ρ2)和管道高度(H2—H1)之积。 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结论: 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1- ρ2)和管道高度(H2—H1)之积。 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2.1.2气体压力管流水力特征 当管道内部、管道内外不存在密度差,或是水平管网,则有: g(ρa-ρ)(H2-H1)= 0 即位压为零,则式: 变为: 即:

结论1: 位压为0的管道中,两断面之间的流动阻力等于两断面间的全压差。 对公式: 变为:

*结论: 当管段中没有外界动力输入时,下游断面的全压总是低于上游断面的全压; 当 下游断面的静压低于上游断 面的静压; 当 两断面的静压相等 当 下游断面的静压低于上游断 面的静压; 当 两断面的静压相等 当 下游断面的静压大于上游断面的静压

2.1.3压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的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由 得: 压力作用 重力作用 1 2 H2 H1

若压力驱动的流动方向与位压一致,则二者淙合作用加强管内气体流动, 结论: 第一项两断面之间的全压差反映压力作用;第2项位压反映重力的作用;二者综合作用,克服流动阻力ΔP1~2,维持管内流动。二者的综合作用并非总是相互加强的。 若压力驱动的流动方向与位压一致,则二者淙合作用加强管内气体流动, 若驱动方向相反,则由绝对值大者决定管流方向;绝对值小者实际上成为另加流动阻力。

2.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 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管径或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 或者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管道尺寸。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理论依据: 流体力学一元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及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动力设备提供的压力等于管网总阻力,串联管路总阻力等于各段管路阻力之和。 管段中的流动阻力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2.1.1摩擦阻力的计算 (2-2-1) 其中:λ为摩阻系数, l为管长,d为管径或流速当量直径(4Rs,Rs=f/x),Rm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对高中压燃气管网(P>10KPa)由动量方程、气体状态方程和连续方程得:

对低压燃气管网(P≤10KPa)式2-2-1可简化为: λ摩阻系数的确定: 1、层流区Re<2000 2、临界区Re=2000-4000 3、紊流区Re>4000

谢维列夫公式 1、新管公式 新钢管公式 新铸铁管公式 综合公式 2、旧管公式 旧钢管公式 旧铸铁管公式

*1、假定流速法(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的风道流速(经济流速) ,然后根据风道内的风量来确定风道断面尺寸和阻力损失) 2.2.2局部阻力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 2.2.3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 *1、假定流速法(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的风道流速(经济流速) ,然后根据风道内的风量来确定风道断面尺寸和阻力损失) *2、压损平均法(风管系统的风机压头已知或对分支管进行阻力平衡) *3、静压复得法(特别适合于多条主风道,而每条主风道又有很多分支道,出风口或末端装置均有相同的静压)

水力计算步骤(假定流速法) 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 绘草图,编号 确定流速 确定管径 计算各管段阻力 平衡并联管路 计算总阻力,计算管网特性曲线 根据管网特性曲线,选择动力设备

水力计算步骤(平均压损法) 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 绘系统图,编号,标管段L和Q,定最不利环路。 根据资用动力,计算其平均Rm。 根据Rm和各管段Q,确定其各管段管径。 确定各并联支路的资用动力,计算其Rm 。 根据各并联支路Rm和各管段Q,确定其管径。

水力计算步骤(静压复得法) 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 确定管道上各孔口的出流速度。 计算各孔口处的管内静压Pj和流量。 顺流向定第一孔口处管内流速、全压和管道尺寸。 计算第一孔口到第二孔口的阻力P1·2。 计算第二孔口处的动压 Pd2。 计算第二孔口处的管内流速,确定该处的管道尺寸。 以此类推,直到确定最后一个孔口处的管道断面尺寸。

(3)根据确定流速确定风管管径,计算阻力(包括摩擦阻力(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2.3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 2.3.1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 首先完成管道布置、设备和各排送风点位置的确定; 排送风点风量和各管段风量的确定 计算步骤见2.2.3 2.3.1.1管道流速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1)绘制系统图 (2)确定管内流速 一般采用经济流速,表2-3-1~3 (3)根据确定流速确定风管管径,计算阻力(包括摩擦阻力(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Rm值的计算和查取(标准状态下): 2.3.1.2摩擦阻力计算 选最不利环路计算阻力 λ值的确定 Rm值的计算和修正 制成图表,已知流量、管径、流速、阻力四个参数中两个,可查得其余两个,是在一定条件下锝出 Rm值的计算和查取(标准状态下):

返回

Rm值的修正: (1)密度、运动粘度的修正 (2)温度、大气压和热交换修正 式中

(3)管壁粗糙度的修正

例2-1 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K=3mm),断面500×400mm,L=1m3/s,求Rm <流体输配管网>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主要考虑当量直径的确定,有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 (1)流速当量直径 例2-1 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K=3mm),断面500×400mm,L=1m3/s,求Rm

(2)流量当量直径 解:v=1÷(0.4 × 0.5)=5 m/s Dv=2ab/(a+b)=444mm 查图2-3-1 得Rm0=0.62Pa/m Kr=(3 ×5)0.25=1.96 Rm=1.96 ×0.62=1.22 Pa/m (2)流量当量直径

例2 同例1 解:v=1÷(0.4 × 0.5)=5 m/s DL=1.3(ab)0.625/(a+b)0.25=478mm 查图2-3-1 得Rm0=0.61Pa/m Kr=(3 ×5)0.25=1.96 Rm=1.96 ×0.61=1.2Pa/m

2.3.1.3局部阻力计算 ζ 通过查手册获得 2.3.1.4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 (1)目的:管路风量达到预期值,力求各支路阻力相等,各管路阻力差小于15%,含尘风管小于10% (2)平衡的方法: 调整管径 阀门调节:

(1)系统总阻力: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阻力之和。 (2)管网特性曲线: 2.3.1.5 计算系统总阻力和获得管网特性曲线 (1)系统总阻力: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阻力之和。 (2)管网特性曲线: A) B) 或 其中:

2.3.6计算例题 例2-3 如图所示通风管网。风管用钢板制作,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气体温度为常温。除尘器阻力为1200Pa,对该管网进行水力计算,并获得管网特性曲线。 返回

[解]: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除尘器-6-风机-7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2-3-3,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2m/s,水平风管14m/s。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风,取 5%的漏风系数,管段 6及 7的计算风量为 6300*1.05= 6615m3/h。

管段1 水平风管,初定流速为14m/s。根据 Ql= 1500m3/h(0.42m3/s)、v1= 14m/s所选管径按通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D1=200mm;实际流速v1=13.4m/s;由图2-3-1查得,Rm1=12.5Pa/m 同理可查得管段3、5、6、7的管径及比摩阻,具体结果见表2-3-5。 4.确定管段2、4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力,见表2-3-5。 5.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 例如:

800 380 500

420 800 400 420 420 410*315

6.计算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见表2-3-5) 7.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图 返回 继续

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1-3-5-6-7阻力之和。 <流体输配管网> 8.计算系统总阻力,获得管网特性曲线 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1-3-5-6-7阻力之和。 返回 继续

返回1 返回2

2.3.7均匀送风管道设计 一、设计原理 静压产生的流速为: 空气在风管内的流速为: 空气从孔口出流时的流速为: 如图所示:出流角为α: 继续

孔口出流风量: 由上式得f0上的平均流速v0为: 返回 继续

风口的流速分布如图:(矩形送风管断面不变) *要实现均匀送风可采取的措施(如图) 1、设阻体; 2、改变断面积; 3、改变送风口断面积; 4、增大F,减小f0。 返回 继续

返回

二、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 保持各侧孔静压、流量系数相等, 增大出流角。 1、保持各侧孔静压Pj相等;

2、保持各侧孔流量系数μ相等; μ与孔口形状、流角α以及L0/L= 有关,当α大于600, μ一般等于0.6

3、增大出流角α,大于600,接近900。

1、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由L0/L查表2-3-6; 2、侧孔流量系数μ=0.6~0.65; 四、均匀送风管道计算方法 三、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流量系数 1、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由L0/L查表2-3-6; 2、侧孔流量系数μ=0.6~0.65; 四、均匀送风管道计算方法 确定侧孔个数、侧孔间距、每个孔的风量 计算侧孔面积 计算送风管道直径和阻力 返回 继续

五、计算例题 如图所示:总风量为8000m3/h的圆形均匀送风管道采用8个等面积的侧孔均匀送风,孔间距为1.5M,确定其孔口面积、风管各断面直径及总阻力。 解:1、确定孔口平均流速v0, 返回 继续

注意:把每一段起始断面的动压作为该管段的平均动压,并假设μ、λ为常数,将产生一定误差,但在工程实际是允许的。

2.3.1.8 中、低压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低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 对低压燃气管网(P≤10KPa)由式2-2-1’’’可得: (2-3-24) λ摩阻系数的确定: 1、层流区Re<2100 2、临界区Re=2100~3500

3、紊流区Re>3500,并与管材有关 1) 钢管 2) 铸铁管 水力计算图表 编制条件: 分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 密度、运动年度、温度为常数

中、高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 中、高压管道水力计算图表 对中压燃气管网(P≥10KPa)由式2-2-1’’ 可得: (2-3-30) λ摩阻系数的确定: 1) 钢管 2) 铸铁管 中、高压管道水力计算图表

室内燃气管道计算 在室内燃气管运计算之前,一必须先选定和布置用户燃气用具,并画出管道系统图。 计算步骤: 1.将各管段按顺序编号,凡是管径变化或流量变化处均应编号。 2.求出各管段的额定流量,根据各管段供气的用具数得同时工作系数值,可求得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3.由系统图求得各管段的长度,并根据计算流量预定各管段的管径。 4.算出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求出其当量长度,可得管段的计算长度。 5. 用水力计算图查得各管段比摩阻,计算阻力,并修正

6.计算各管段的附加压头(重力压头) 7.求各管段的实际压力损失 10.求室内燃气管道的总压力降,对于人工燃气计算压力降一般不超过80~100Pa(不包括燃气表的压力降)。 9.以总压力降与允许的计算压力降相比较,如不合适。则何改变个别管段的管径。 【例 2-5】试作五层住宅楼的室内燃气管道的水力计算,每家用户装双眼灶一台,额定用气量为l.4Nm3/h,燃气密度为0.46kg/Nm3,运动粘度为 25 x 10-6m2/s.

返回

返回

低压管网计算压力降 低压管网总计算压力降ΔP=0.75Pn+150Pa 人工燃气Pn=1000Pa 天然气Pn=2000Pa 干管:0.5Pn,庭院管: 0.15Pn 室内管 燃气种类 单层建筑 多层建筑 人工煤气 150Pa 250Pa 天然气 350Pa 液化石油气 450Pa 继续 返回

习题作业一: 有一炬形断面的均匀送风管,总长L=12m,总进风量L0=9600m3/h。均匀送风管上设有4个侧孔,侧孔间的间距为3。确定该均匀送风管的断面尺寸、阻力及侧孔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