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Advertisements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主讲教师 刘晓丹 教授.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规律 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生长发育评估 一、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一、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大象報告 製作:周泓宇圖片:姚勝騰、柯俊安資料:林岑祐. 大象的食物 大象吃青草、樹皮、樹葉等多種不同的食 物。大象用長鼻攀折樹枝、把樹連根拔起, 還把另一些樹的樹皮剝光,讓樹木枯萎。 大象就這樣把森林變為開闊的林地,使燎 原野火易於發生,終於把那個地帶變為無 樹平原。大象喜愛有樹的地方。從前大象.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得獎作品.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2 主讲:陈尉
狗的種類 作者:麥澤洋.
自我介紹 班級:運促一甲 學號:D 姓名:張晉輔.
幼儿体质测试培训 高志青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白酒生产工艺 项目三 酒曲生产技术.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愛錢又搞笑的日本警察 兩津勘吉.
乒乓球课程教学 三门中学 潘菊妹.
烟草栽培学 南平农校 杨志和.
牛品种介绍及繁殖技术 张金山 研究员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二0一三年三月.
第九章 身体素质及其训练.
走进哆啦A梦的生活.
第十章 肌肉力量 视频 欣赏 第一节 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训练 第三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
拒绝危险驾驶  安全文明出行 2015全国交通安全日专题课件.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于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歡迎來認識黃金獵犬 黃金獵犬的神祕小世界.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你想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和体能吗?你可以量一量、测一测、比一比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看一看,想一想.
自我介紹 大同國中 湯晴雯.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插入排序的正确性证明 以及各种改进方法.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位似.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质量控制(QC)模式 BrookFIEL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素质也称为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等机能能力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的协调性。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系: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依据之一,两者与人的体型、体格、机能、神经反应和心理等均由密切关系。同时,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运动能力强的人身体素质也好,而且身体素质好的人,运动能力也比较容易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科研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诊断和评价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了解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 第二、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员选材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第三、评价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测量与评价国民体质状况,为政府只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 速度的测量与评价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其表现形式有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等。 速度素质是人们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身体素质,是体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 速度素质不仅是运动员选材客观依据之一,而且也对其他身体素质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速度素质影响因素较多,如运动员的肌肉类型、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年龄、性别、体型、柔韧性以及协调性等。

一、速度的分类及测量形式 (一)速度的分类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的快慢。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一单一动作或成套动作的快慢。 位移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单位距离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二)速度素质的测量形式 速度素质的测量,通常采用固定距离计时,固定时间计距离等方法来测定。

二、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一)位移速度测量 1.50m跑; 2.4秒钟快跑

(二)动作速度测量 1.两手快速敲击 测量意义:主要反应受试者的两手快速交替重复特定动作的能力。 测量仪器:时间计数自动控制器、金属敲击棒两支。 2.坐姿快速踏足

(三)反应速度测量 1.简单反应时 测量意义:主要反应受试者对特定光信号反应的速度。 适用对象:适用于6岁至老年人。 测量仪器:光反应时测量仪。 2.选择反应时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神经与肌肉系统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测量仪器:反应时测试仪

第二节 力量的测量与评价 (一)肌肉力量的测量 1.握力图5-5 握力测试 1.握力图5-5 握力测试 测量意义:是测量上肢静力性力量的常用指标,它主要反映受试者前臂及手背部肌肉的抓握能力。 测量仪器:指针式握力计或电子握力计。 图5-5 握力测试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背部肌肉的力量。 测量仪器:电子背力计或背肌拉力计。 2.背力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背部肌肉的力量。 测量仪器:电子背力计或背肌拉力计。 背肌耐力测试 用背力计测腹肌力

3.腹肌力 1分钟仰卧起坐 使用器材:垫子、秒表。 图5-7 仰卧起坐

(二)爆发力的测量 1.立定跳远 2.纵跳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 场地器材:量尺、标志带、平地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垂直向上跳跃时下肢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 测量仪器:电子纵跳计或纵跳计

3.原地纵跳摸高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垂直向上跳跃时下肢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 测量器材:纵跳测量板(标有刻度,固定于墙上)、皮尺、白粉末。

(三)力量测量的注意事项 1.进行负重测量时,。要根据受试者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重量,避免负荷过重或负荷过轻而导致测量无效。 2.测量前,受试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保护措施,要经常检查器械,以免受伤。 3.在使用留针式仪器时,每次测试后切记指针回“0”。每测100次应校对一次仪器,误差不得超过正负0.5kg。

第三节 耐力的测量与评价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又称力量耐力,力量耐力又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动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的能力,静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的能力。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通常叫一般耐力。一般耐力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代表心肺功能的水平。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功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二)耐力素质的测量形式 根据耐力素质的特点,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测量形式: 定量计时: 定时计量: 极限式测量:

二、耐力素质的测量内容与方法 (一)一般耐力的测量 1.800m跑(女)或1000m跑(男)图8-27 50米×8往返场地跑 2.12分钟跑 3.50×8往返跑 图8-27 50米×8往返场地跑

(二)速度耐力的测量 测量项目:400m跑

(三)动力性力量耐力的测量 1.俯卧撑; 2.引体向上

(四)静力性力量测量 1.屈臂悬垂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上肢肌群和肩带肌群的静力性力量耐力。 测量仪器:高单杠、秒表、凳子

三、耐力测量的注意事项 1.在测量时,应向受试者做必要的宣传鼓动工作,以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 2.在进行肌肉耐力测量时,每个测试者应负责一名受试者的测量,并及时、明确指出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不计入成绩。 3.耐力测量均测一次,测量后应让受试者自行放松。 4.肌肉耐力的测验可用定时计数的形式进行,时间可选择30秒或1分钟。

第四节 柔韧性测量与评价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 柔韧素质对保证速度、力量素质的充分发挥,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增加动作的幅度以及防止伤害事故均有重要意义。 柔韧素质的好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保证中老年人的周围神经及血管的正常生理机能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柔韧素质的测定越来越受到重视。 柔韧性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结构,关节的灵活性,韧带及肌肉的弹性和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能力。

一、柔韧性的分类及测量形式 (一)柔韧性分类 柔韧素质可分为绝对柔韧性和相对柔韧性两类。绝对柔韧性是指反映受试者本身或某部位所具有的柔韧性。相对柔韧性是指受试者某一部位的柔韧性与另一部位之比的一种相对值。相对柔韧性排除了受试者身体差异。 (二)柔韧性的测量形式 柔韧性的测量形式有绝对柔韧性测量和相对柔韧性测量之分。

二、柔韧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一)绝对柔韧性的测量 1.坐位体前屈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躯干和下肢各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以及下肢肌群、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 测量器材:坐位体前屈测量计,薄垫子

3.俯卧背伸 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劈腿、左右劈腿、转体及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等测量指标。

(二)相对柔韧性的测量 1.后屈体造桥 2.俯卧抬臂 3.转肩

(三)柔韧性测量的注意事项 1.受试者在测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测量时动作勿过大或过猛,免拉伤,同时应由一同伴保护并协助完成测量。 2.受试者在测量中应与测试者配合,当受试者身体处于最大伸展部位时,要尽量稳定一些时间,以便测量。测试者动作要迅速、准确。 3.评价时要注意,有些实测值是越大越好,而有些值是越笑越好。

第四节灵敏性测量与评价 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它不仅与年龄、性别、疲劳、体型和神经类型有关,而且与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素质有密切关系。

一、灵敏性的测量形式 灵敏性的测量形式分为: 疾跑方向的转换 身体位置的变化 身体局部的方向转换

二、灵敏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1.往返跑(4×10m)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 图8-30 10米×4往返场地跑

2.“十”字变向跑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快跑中快速变换身体方向的能力。 3.反复侧跨步 4.10秒立卧撑

五、象限跳 (1)受试对象:男、女,20-39岁。 (2)动作规格:双足同时跳跃 (3)测试场地: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约1米长)。将测试地面分为4个象限,并标示数字 (4)测试方法:受试者双脚并拢,微屈膝立于象限"1"中。听到开始信号后,双脚并拢按1→2→3→4→1的顺序跳跃,计完成10次循环动作所需时间。 (5)测试单位:秒(精确到1/100秒)。 (6)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直尺、粉笔。 (7)注意事项:双脚要同时起跳、落地;受试者每完成一次时,测试员应向受试者提示次数

三、灵敏性测量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群体特征选择适宜的灵敏性测量方法; 2.严格控制测量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次数、测试时间等。 3.测试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并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练习。

第六节 协调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协调能力是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某一动作或技战术活动的能力。它是运动机能和技术的基础。协调能力好的人做一个动作或参加一项运动时,身体各部位就会配合得很好,且动作协调优美;协调性差的人,做出的动作可能会生硬、别扭。 协调能力的水平与一个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水平、运动技巧的储备数量、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一、协调能力的分类及测量形式 协调能力可分为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协调能力的测量形式一般有测量按固定的路线移动所需要的时间,测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次数,以及测量掷远的距离及准确性等。

二、协调能力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1.足球曲线运球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运动中既要观察目标,又要在快速移动中完成运球的协调能力。 图5-37 曲线运球场地图

2.双脚连续跳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连续跳跃过程中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眼与脚的协调动作能力。 3.对墙传球 4.投远(垒球、网球、手球、实心球) 5.投准

三、协调性测量的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验前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2.测试前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联系 3.严格控制测试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 次数、测试时间等。

第七节 平衡性的测量与评价 平衡性是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前庭分析器、本体感受器及视觉感受器等机能能力的综合反映。 平衡性与很多项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均有密切的关系。如体操的平衡木、自由体操、跳马、花样滑冰、滑雪等项目;

一、平衡性的分类及测量形式 (一)平衡性的分类 平衡性分为静态平衡性和动态平衡性。静态平衡性是指人体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保持姿势稳定的能力。动态平衡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维持平衡的能力。 (二)平衡性的测量形式 静态平衡性以时间形式来测量,而动态平衡性以时间、距离或分值等多种形式测量。

二、平衡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一)静态平衡性的测量 1.闭目单足立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也可评价受试者在不依赖视觉的情况下,位置感觉和本体感觉间的协调能力。 2.单足前脚掌站立 3.鹤立测验

(二)动态平衡性的测量 1.平衡木行走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人体动态平衡的能力。 测量仪器:高30cm、宽10cm、长10m的平衡木,两端的七点线和终点线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20 cm×20 cm的平台。 2.闭目原地踏步走 3.直线行走

三、平衡性测量的注意事项 1.在闭目单足立测量时,受试者周围2m不能有其他物体,以免受试者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碰伤。 2.在进行静态平衡性的测量时,受试者所穿鞋对平衡能力的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要统一赤足测量。 3.进行动态平衡能力的测量时,受试者可按测量方法练习几次,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

第八节 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 单项身体素质的测验只能测量某一单项素质的属性,对客观地了解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进行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

根据测试者的需要如何设计、编制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如何选择和使用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测试者的研究或测量的目的; 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以及运动能力; 各种测量的条件,包括场地器材、测试人员等; 测验编制与实施的要求。

一、巴罗(Barrow)运动能力测验 二、斯科特(Scott)运动能力测验 三、埃默里(Emory)运动能力测验 四、勒森(Lesson)运动能力测验 五、卡膨特(Carpenter)运动能力测验 六、其他国家中小学运动能力测验 七、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