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神经系统功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Advertisements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大小的测量. 目的要求 1.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2. 认识红细胞及各种白细胞的典型形态; 3. 掌握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第三节 小脑. 位置: 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 与大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 脑干的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口炎 口炎 口炎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
风 疹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反射与运动单位.
《温病学》 《温病学》 各 论 第七章 温热类温病.
第二节 脑干.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主讲人:韩丽 生理学教研室.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十三章 运动损伤的急救 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第一节 急救的概述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在现场进行 紧急的临时性医疗。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第三节 :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皮质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二、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小脑 Cerebellum.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朝鲜.
健康檢查簡介 新湖國小健康中心 王淑華護理師 99/11/17.
第32章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实验7.23 抗高血压药物 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陈湘龙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探究純朱古力的熱量是否較非純朱古力的為高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尾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 新纹状体 } 纹状体 旧纹状体.
足太阳膀胱经.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急性右心衰 西医机能中心.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马虹 王江 张卫 郑宏(执笔人/负责人) 孟尽海 洪毅 郭曲练 喻田 薛荣亮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身边的噪音 ——六(1)班班队活动 李瑷蔚 符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麻醉教研室、麻醉科 邓小明
Posture & Motor Control By Nervous System
日本 班級:六年四班 座號: 八號 姓名:楊維綱.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 实验仪器预约管理系统系列培训 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 丁巧灵
大鼠脑的立体定位技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 梁华为.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听觉媒体技术.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药物的量效关系 蒋国君 药理学教研室.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力学实验复习 杨昌彪 月.
床上洗头.
神经组织 神经元 1、基本形态 2、功能 3、分类 神经胶质细胞.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 Ligasure 在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实验性肺水肿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声音的特性.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十 神经系统功能

【内容】 1.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2.      去大脑僵直 3.      去小脑动物的观察 4. 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原理】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4、6区 运动辅助区:皮层的内侧面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特点: 交叉支配 倒置分布 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目的】 观察电刺激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不同区域引起的肌肉运动,以了解皮层运动区的功能定位特征。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 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咬骨钳、骨钻、刺激电极、纱布、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溶液、普鲁卡因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实验步骤】 一、称重、麻醉、固定 半量麻醉(2.5-3.5ml/kg),腹位固定 二、开颅手术 头顶部剪毛(两眼—两耳根); 2%普鲁卡因2~5ml局部麻醉(5min); 颅顶正中切开皮肤,剥离骨膜;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4 5 颅骨钻孔(勿伤及硬脑膜); 扩大开口,呈前窄后宽的三角形,暴露大脑皮层;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实验观察】 1、解开固定家兔的绳索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实验观察】 1、解开固定家兔的绳索 2、逐点依次刺激大脑皮层各部位,观察躯体运动反应。刺激参数(连续串刺激,30Hz ,9V,5~10s) 3、绘制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图 刺激电极的距离要小,但勿短路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止血,勿损伤大脑皮层; 刺激电极的距离要小,但勿短路; 刺激强度不要过大;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 【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止血,勿损伤大脑皮层; 刺激电极的距离要小,但勿短路; 刺激强度不要过大; 每次刺激后需休息1分钟;

2.去大脑僵直 【原理】 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的基本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作用,以使骨骼肌保持适当的紧张性,从而维持机体正常姿势。

2.去大脑僵直 大脑皮层、小脑等 低位脑干: 易化区 抑制区 强 弱 脊髓:形成肌紧张的基本中枢 肌紧张

【目的】 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2.去大脑僵直 【实验方法】 1、扩大颅骨开口:迅速用咬骨钳咬去后颈结节,向后扩开,暴露两侧大脑小脑裂(小脑颜色发白)。 注意:动作要快,出血很多,注意止血。

2.去大脑僵直 2、横断脑干(断前将兔松绑):暴露大脑小脑裂后,左手托起兔头,使口角及下唇成水平位;右手持刀,刀与水平面成60° ,从大脑小脑裂处切入至颅底;然后将刀横行滑动一次,松手观察。

§2 去大脑僵直 60° 大脑 小脑

§2 去大脑僵直

§3.去小脑动物观察 【原理】 【目的】 观察破坏小脑的小白鼠肌紧张和身体平衡的变化。 前庭小脑:维持平衡 脊髓小脑:协调肌紧张、随意运动 皮层小脑:运动程序的设定 【目的】 观察破坏小脑的小白鼠肌紧张和身体平衡的变化。

【实验对象】 小白鼠 【实验器材】 剪刀一把、止血钳三把、金属探针一把 【实验步骤】 一.观察小白鼠的姿势、肌张力及运动的表现。

二. 手术 (一)沿矢状缝剪开头部正中皮肤至枕骨以下,暴露颅骨。 (二)认清矢状缝与人字缝,矢状缝向后延线与人字缝交叉形成不规则的四个象限。 二. 手术 用两把止血钳夹住两耳,另一同学向后拉鼠尾,腹位固定于桌面。 (一)沿矢状缝剪开头部正中皮肤至枕骨以下,暴露颅骨。 (二)认清矢状缝与人字缝,矢状缝向后延线与人字缝交叉形成不规则的四个象限。

3 .去小脑动物观察 三、破坏一侧小脑 在矢状缝与人字缝交界象限,垂直刺入探针(2mm),轻捣2-3下,拔出探针,放开小白鼠。

(三)观察小白鼠的表现: 待小鼠清醒后观察小鼠姿势与行为的改变。 可出现(l)向患侧旋转,翻滚; (2)向健侧旋转、翻滚; (3)行走不稳等表现。

4.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目的】 观察破坏豚鼠一侧迷路对机体平衡功能的影响。

【实验对象】 豚鼠 【实验器材】 滴管 氯仿

【实验步骤】 1、 先观察动物的正常姿态,行走 状态和有无眼球震颤。 2、 使动物侧卧,提起右侧耳廓, 用滴管向外耳道深处滴氯仿2 –3滴(氯仿不宜过多)10 –15分钟后观 察结果。

【观察项目】 1、动物的头向哪侧偏 2、动物的躯体向哪侧旋转 3、动物眼震的方向

【总结讨论】 家兔功能代表区与躯体运动的关系与人类不同,不是倒人形。 功能精细复杂的肢体其皮质代表区大。 草食动物咀嚼肌发达

去大脑僵直及其原因: 概念: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所出现的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后挺等全身伸肌亢进的现象. 原因:抑制区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使抑制减弱,而易化区兴奋。 脑干外的抑制区: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 易化区: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

【去小脑动物讨论】 1.小脑前叶两侧部破坏→易化作用减弱→同侧肌张力减弱→向患侧转 2. 小脑前叶蚓部破坏→抑制作用减弱→同侧肌张力增高→向健侧转 3. 绒球小结叶破坏→平衡失调 4.刺激前叶(未破坏)→同侧肌张力增高→向健侧转

氯仿的作用: 麻醉前庭器官 前庭功能丧失 前庭神经传入冲动 经前庭脊髓束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 同侧伸肌张力 ,对侧张力相对 强渗透剂 外耳道 鼓膜 麻醉前庭器官 前庭功能丧失 前庭神经传入冲动 经前庭脊髓束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 同侧伸肌张力 ,对侧张力相对 向患侧旋转(运动以伸肌为主)

破坏后: 同侧屈肌抑制作用 屈肌张力 同侧伸肌兴奋作用 伸肌张力 对侧伸肌张力相对 头部因屈肌张力增强,故头偏向患侧 运动时由于同侧伸肌张力下降,故向患侧旋转

考试内容: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刺激的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刺激的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4.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基本波形的描记 5.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