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动 载 荷 第一节 构件匀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 第二节 冲击载荷 第三节 交变应力与材料的持久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2—1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一、载荷的分类 失效: 机械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
第十三章 交 变 应 力.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一、强度理论的概念 单向应力状态 轴向拉压 剪切 扭转 弯曲 弯曲.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股票市場技術面概念介紹 斗六高中 馬明宏.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十章 动载荷 Chapter 10 Dynamic Load.
第五章 疲劳裂纹的扩展.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3.0 绪论 §3.1 疲劳裂纹特征 §3.2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
动荷与疲劳 主讲教师:鞠彦忠 2005年6月1日.
11 动荷载 交变应力 11.1 概述 11.2 构件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 11.3 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
材料力学 第十四章 疲劳强度.
第1章 绪论 (时间:1次课,2学时).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第12章B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简介(2) 条件疲劳极限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1 材料的疲劳特性 §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材力 内容 Chap.14 疲劳 14.1 概念 14.2 疲劳 14.3 持久极限 14.4 疲劳强度 14.5 措施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小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4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1、纤维的伸长和应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 系? 2、为什么要研究杆件斜截面上的应力?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12章A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简介(1) 返回总目录.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平抛运动.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项目五:键的选择和强度验算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课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3.1 习 题(第三章)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数与向量的积.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汽车机械基础-- 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第三章.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利用TMA进行动态粘弹性的研究 测量案例 概 要 PMMA*树脂的动态粘弹性测量结果 粘弹性分析 SS曲线分析 2009.10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 3—1 疲劳断裂的特征 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1、安全——寿命设计 2、破损——安全设计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机电系.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 目 录.
[期末考试] “*”部分<材料力学C>不要求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材料力学(乙) 第十章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1)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6月10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动 载 荷 第一节 构件匀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 第二节 冲击载荷 第三节 交变应力与材料的持久极

第一节 构件匀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 一、基本概念 动载荷: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随时间有显著的变化,或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上各点产生显著的加速度,这种载荷成为动载荷。 动应力:构件中动载荷产生的应力,称为动应力。 二、构件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吊车以匀加速度a提升重物。设重物的重量为G,钢绳的横截面面积为A,重量不计。求钢绳中的应力。 用截面法将钢绳沿n-n面截开,取下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加上惯性力Pd ,即

列平衡方程 得 钢绳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式中 令 则 其中Kd称为动荷系数。 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条件为

三、构件作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 1、求加速度 圆环以匀角速度转动时,圆环上各点只有法向加速度an。若环的平均直径D远大于环壁的厚度t,则可近似认为环上各点的an相同,且都等于

2、求惯性力 因圆环单位长度的质量为γA/g,所以,圆环单位长度(圆环平均直径上的单位圆弧长)上的惯性力为 方向与an相反,沿圆环均匀分布。 3、求内力和应力 取半个圆环为研究对象,Nd为圆环横截面上的内力。根据动静法原理,列平衡方程

得 圆环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圆环的强度条件为

第二节 冲击载荷 另一种动载荷是冲击问题,如重锤打桩、用铆钉枪铆接、紧急制动等,在两物体接触的瞬间,速度发生急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冲击或碰撞。 应用能量法进行近似计算,首先作如下假设: 1、冲击物体为刚性体且不反弹; 2、不计被冲击物体的质量; 3、不计冲击过程中的声、光、热等能量损耗; 4、冲击过程中,被冲击物体的变形为线性变形过程。

一、铅锤冲击 分析如右图所示的铅垂冲击过程的能量转换,T表示动能、V表示势能、U表示变形能。 冲击前: 系统(冲击物与被冲击物)的动能为 势能为(设冲击物与被冲击物刚接触时的点为零势点) 弹性变形能为

冲击后,冲击物下落最低点,被冲击物的变形和应力均达到最大的那一刻,有 系统的动能为 势能为 变形能为 冲击前后能量守恒,且 所以有

上式为铅垂冲击的动荷系数。△j为冲击物落点处的静位移,即G(=mg)沿着冲击方向以静载荷方式作用于构件时,构件上冲击点的静位移。 1、当v=0时,为自由落体运动,有 2、当v=0,h=0时,即为突加载荷,Kd=2。所以在突加载荷下,构件的应力和变形皆为静载荷时的2倍。

水平冲击如右图,其冲击过程的能量转换如下: 二、水平冲击 水平冲击如右图,其冲击过程的能量转换如下: 冲击前 冲击后 动能: 势能: 变形能: 冲击前后能量守恒,且 上式为水平冲击的动荷系数。△j为冲击物落点处的静位移,即G(=mg)沿着冲击方向以静载荷方式作用于构件时,构件上冲击点的静位移。

第三节 交变应力与材料的持久极限 一、交变应力 (一)基本概念 在机械设备中,许多零件(如泥浆泵主轴、齿轮等)的工作应力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种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如火车轮轴的结构及收力,载荷F 虽说不随时间变化,但由于轴以角速度ω旋转,故轴上点C的应力σ却随时间t作周期性变化。 (二)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构件在交变应力下工作时,一点的应力在最大应力σmax与最小应力σmin之间随时间变化。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的过程,称为一个应力循环。应力重复变化的次数,称为应力循环次数。

应力循环中的最小应力σmin与最大应力σmax的比值,称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用r来表示,即 平均应力:最大应力σmax与最小应力σmin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应力,记为σm 应力幅:最大应力σmax与最小应力σmin之差的一半,称为应力幅,记为σa

(三)交变应力的类型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 r =-1 非对称循环交变应力 脉动循环交变应力 r = 0 静应力 r = 1

二、持久极限 (一)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失效——疲劳失效 1、疲劳失效特点 a、在交变应力下构件破坏时,最大应力不仅低于材料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甚至低于比例极限; b、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破坏前,总是要经历若干次应力重复;而且即使是塑性很好的材料,在经历若干次应力重复后,也会像脆性材料一样突然断裂,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c、疲劳破坏的断口存在三个区域: 疲劳源区——在光滑区内有以微裂纹起始点,又称为裂纹源(①区域)为中心并逐渐扩展的弧形曲线; 疲劳扩展区——又称为光滑区(②区域),有明显的纹条,类似被海浪冲击后的海滩,它是由裂纹的传播所形成; 瞬间断口区——又称为粗糙区(③区域),它是由瞬间断裂所形成。

2、疲劳失效原因 疲劳失效的原因是裂纹不断的产生和扩展的结果。 (二)疲劳失效的强度指标——持久极限(详细内容请见《工程力学》 范钦珊 主编) 1、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材料的疲劳强度指标,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测定。 疲劳曲线:最大应力与应力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 持久极限:材料的持久极限是材料经过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 应力极限值。在疲劳曲线上,水平渐近线相应的应力即为材料的持久极限σ-1。 2、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a、构件外形(应力集中)的影响;b、构件尺寸的影响;c、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