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xīn yuàn 心 愿 夜深了,月亮透过窗帘,看见一个小女孩睡在 床上,身旁有个背包,里面装着水果和点心。 月亮自言自语地说: “ 明天孩子们去郊游,得去 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 月亮又来到另一家的窗前,只见一个小女孩正在 照顾生病的妈妈。 妈妈说: “ 珍珍,早点儿睡吧,不要太累了,明.
Advertisements

叶圣陶( 1894 - 1988 ),原名 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 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 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于 1988 年 2 月 16 日于北京 逝世,享年 94 岁。
风雨 贾平凹.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 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 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 掌握和练习一些写景技巧。
学习目标 : 一、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 汉语翻译课文。 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 读、背诵课文。 三、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授课老师 : 林坚锋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 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 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 年, 77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 宣言中说到: “ 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 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 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
什 么 是 文 言 文? 蚌( bàng )方出曝,而鹬( yù ) 则啄其肉,蚌合而批其喙( huì ), 鹬曰: “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 蚌。 ” 蚌亦谓鹬曰: “ 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 ” 两者不肯相舍,渔 者得而并擒之。 “ 节选自《战国策 · 燕策》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 弈》《学 弈》《学 弈》《学 弈》 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1. 你怎样理解这些警句? 2. 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 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读一读.
《论语》 十则. 孔子 ( 前 551 ——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 人, 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 “ 万世师表 ” 、 “ 千古圣人 ” 。
课 件 制 作 制作单位:明德高级中学 制 作 人:韩 发 潮.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纪昌学射.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植 物 化 石. 植 物 化 石 贝 壳 化 石 虫 化 石 鱼 化 石 始 祖 鸟 化 石.
荷塘月色.
济南的冬天 老舍.
第三章作品之四 《左传·郑伯 克段于鄢》 一、作品简介 二、中心思想 三、课文分析 四、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太阳照,背书包, 上学校,要准时, 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 上学.
认识 钟表 孤山中心小学 许 蕾.
大成殿孔子像. 大成殿孔子像 有关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 《孟子》两章 大语文课件 导入 孟子 第一章 第二章 归纳 扩展.
《论语》十则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马晓静.
七年级语文上册 《论语》十则.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八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 多媒体课件 朝阳二村小学 胡春华.
出师表 九年级语文上册.
初中语文第六册 出师表 诸葛亮.
出师表 诸葛亮.
陆游称赞《出师表》: 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称赞《出师表》: 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真名世,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解人。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贞元时期,柳宗元在科名和仕途上,是比韩愈为得意的。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时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为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罗布泊 你对它知多少 ?.
出 师 表 ◇.
维生素C.
出师表 诸葛亮.
奇妙的克隆 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逾60年,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 生物学家谈家桢 复旦大学教授 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郢 人 《庄子》.
说“一”不“二” 语言文字运用 --避免歧义.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猫.
第三节 1.熟悉现代汉字字音的特点。 2.根据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利用声旁来分析汉字的字音。 2017/9/11.
木兰从军.
普希金. 普希金 检查预习 瞬息( ) 幽寂( ) 延绵( ) 萋萋( ) 忧郁( ) 伫立( ) 涉足( ) 向往( ) 尴尬( ) shùn 瞬息( ) 幽寂( ) 延绵( ) 萋萋( ) 忧郁( ) 伫立( ) 涉足( ) 向往(
你能说出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我的早年生活 ---[英]温斯顿•丘吉尔.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 疑问吗?
李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惠慧.
13、花钟.
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1、小 雨 点 袁玉丽.
作者简介 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背景知识 中心思想 生字读音 翻译参考 词语解释 连环画欣赏 整体感知 布置作业.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
项羽本纪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袁敬耀.
芦 叶 船.
出 师 表 诸葛亮.
13.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农业的变化 真大.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库庄初级中学 王周瑜.
12.失物招领.
13、花钟.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②。”
第四课 诗两首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未选择的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

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 所以,秦、晋两国尽管互有矛盾,而彼此一再联姻这一点,在各国关系中也还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预习检测 fán 佚之狐( ) zhuì páng 秦军氾( )南 夫( )晋何厌之有 fÚ 无能为( )也矣 wéi 失其所与,不知( ) 秦军氾( )南 fán 夫( )晋何厌之有 fÚ 无能为( )也矣 wéi 失其所与,不知( ) zhì 共( )其乏困 gōng 秦伯说( ),与郑人盟 yuè 若不阙( )秦 quē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fÚ 佚之狐( ) 夜缒( )而出 yì zhuì 使杞( )子、逢( )孙 戍( )之 qǐ páng shù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结 构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 1 以其无理于晋 (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2 郑贰于楚 (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1 以其无理于晋 秦郑无矛盾冲突,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利益。 (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2 郑贰于楚 (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退师的原因----晋、秦围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氾南。 以:因为 名→动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氾南。 翻译

退师的原因---郑伯躬请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师:军队 辞:推辞 用:重用子:您 而:才 是:这 过:过错 补充省略句 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1、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请问“秦晋出兵围郑”,理由是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 回顾上节课内容 1、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请问“秦晋出兵围郑”,理由是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为什么郑国要游说秦国?有什么有利条件? 明确:出兵的两条理由与秦国关系不大,秦国可以争取。 两军分开驻扎,郑有机会与秦单独接触。

3、重点字词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氾南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无能为也已

晋 秦 晋 军 函陵 氾水 秦 军 新郑 郑 公元前630年

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 晋 秦 军 秦 晋 军 函 陵 郑 氾 南

思考讨论: 如果你是郑国大臣烛之武,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保全郑国?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一、以退为进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既:已经;亡:使……亡;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既:已经;亡:使……亡; 有益于君的正常语序:于君有益。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劝说技 巧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亡郑对秦不利: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焉:何 用:介词,表原因。 陪:增加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劝说技巧二: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存郑对秦有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出使的人 今义:行装 共:通“供”,供给 劝说技 巧三: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四、援史:晋对秦不讲信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赐:恩惠 劝说技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劝说技 巧四:

五、图今:对秦不利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厌:通“餍”,满足。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句 封:把……当做疆界 名词活用作动词 阙:侵损、削减

(表面为秦-----实质为郑) 分析利弊,层层深入 对秦 亡郑 无利,有小害 对秦 存郑 无害,有小利 对秦 不利,有矛盾 援史 对秦 图今 不利,要谨慎 (表面为秦-----实质为郑)

劝说技巧五: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 金圣叹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清 林云铭

劝说的关键: 利

巧妙游说的艺术: 1、切中要害----“有利” 2、援古例今----“有理” 3、逻辑清晰----“有节” 4、语言适当 ----“有体” 古人云: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劝说的结果: 一、秦师撤兵 二、晋师撤离

思考: 在现代,语言也是很锋利的武器,试着学习烛之武设计一段谈话,劝说你的一位喜欢带手机进学校的好友,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打动他。

复习小结 一、重点字词 1.吾不能早用子 用:重用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以之为,把(郑国)当作 厌:满足 3.何厌之有? 既:已经 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用:重用 以为:以之为,把(郑国)当作 厌:满足 既:已经 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状 语 西:西边的 阙:侵损、削减

二、通假字 1.“已”通”矣” 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说”通”悦”,高兴 如:秦伯说 3.”共”通”供”,供应 4.”知”通”智”,明智 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如:秦伯说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失其所与,不知

三、词类活用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数做动 从属二主 数做动 从属二主 名词做动词,驻军 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当作边境 形容词做名词,远方的国家 动词活用作名词 恩惠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词类活用 厚:形做动 增加,变雄厚 邻之厚,君之薄也 薄:形做动 削弱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形容词做名词,缺乏的物资 薄:形做动 削弱 形容词做名词,缺乏的物资 朝:在早上 夕:在晚上 名做状语,在东面 名做动 把---作为疆界 盟:订盟约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与郑人盟

四、古今异义 古义:东边 道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1.东道主 今义:主人 古义:外交使节 今义:行装 2.行李 古义:缺少的物资 今义:疲惫 古义:外交使节 今义:行装 古义:缺少的物资 今义:疲惫 古义:那个人 今义:妻子 1.东道主 2.行李 3.乏困 4.夫人

五、文言虚词 以:1.以其无礼于晋 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 于:1.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因为,表原因 连词,来 对,表对象 连词,又 连词,况且

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失其所与,不知 4.吾其还也 代词,它郑国 代词 ,这件事 自己的 副词,还是

六、特殊句式 1、公从之.(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敢以烦执事 5、夫晋,何厌之有? 6、以其无礼于晋。 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 省略句 判断句 省略句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