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說 By 慕慧老師 06/09/12
一、題文 「說」體文章 釋也、述也,解釋義理,並述己意 論說文→偏重說明、解釋事理
二、作者 所處時代:中唐 政治:宦官專權、牛李黨爭 經濟:稅制破壞、貧富差距 思想:佛道盛行 文學:古文運動成熟
二、作者 家世出身 仕宦 幼年父母雙亡→嫂鄭氏→祭十二郎文 仕途多舛→德宗貞元17國子監博士 唐德宗19→陽山令 唐憲宗 國子博士 宰相裴度重用 諫迎佛骨表→被貶潮州刺史→祭鱷魚文
二、作者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比喻帝王
二、作者 唐穆宗 回朝 唐敬宗 諡號為「文」→韓文公 學術思想 排斥佛老,推尊儒術,建立道統
二、作者 古文運動 提倡周秦兩漢的散文 散文化 文以載道:儒家仁義之道 起源:反對魏晉華麗文風→駢體文 發展: 得失 對偶工整 詞藻華麗 音韻和諧 用典繁多 四六句法 發展: 唐初萌芽、中唐發展、晚唐沒落、宋代大成、 明清繼承 得失 提倡周秦兩漢的散文 散文化 文以載道:儒家仁義之道
三、作者與題解 字 名:三月父親命名 字:成年取字 同訓:杜甫,字子美;曾鞏,字子固 對文:韓愈,字退之;連戰,字永平
三、作者與題解 蘇軾評論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 道:儒家仁義之道 濟:幫助 溺:佛老思想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四、課文~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所以 學者:求學之人 師:n,老師 必:不可移易真理-斬釘截鐵、不容懷疑 開門見山法 以:用 所以:用來、憑藉-作用、目的
四、課文~第一段 孰能無惑 孰:誰 無惑 → 其為惑 其:那些 為:成為 筆法 古→ 頂真→ 有惑 激問、反詰語氣 古今映照 加強文張氣勢
四、課文~第二段 第一段開門見山,為學者必有師; 第二段擇師標準,從師對象 「聞」道:聽聞→學習、習得 吾從而「師」之:n→v (轉品)學習 正說、反說:跳脫年齡 擇師標準 師道 師:v,學習 道:n,道理、真理
四、課文~第二段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知道→無需知道 激問、反詰語氣 類疊 加強語氣 引出結論重點從師原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四、課文~第三段 嗟乎:語氣一轉,感嘆起來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出人 師道:(詞結)n,從師問學的風尚 之、也:助詞,無義 勝人、倍人、兼人 兼:兼併、加倍→兼程趕路
四、課文~第三段 對比 古-聖人-從師 今-眾人-恥學 所以 以:因、由 所以:何以-表原因
四、課文~第三段 其皆出於此乎 其:大概 表「推測語氣」 夫子之求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歟 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
四、課文~第四段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子:孩子 擇「師」:n,老師 恥「師」:v,學習 對比 「惑」矣:糊塗 其身-恥學 其子-擇師 「惑」矣:糊塗
四、課文~第四段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錯綜(交蹉語次) 讀:ㄉㄡˋ 或:(1)代詞,有的人 (2)助詞,無義 師:v,學習 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讀:ㄉㄡˋ 或:(1)代詞,有的人 (2)助詞,無義 師:v,學習 不:ㄈㄡˇ 焉:(1)代詞 (2)助詞,無義
四、課文~第五段 不恥相師 「足」羞 相: 師: 彼此、互相 ㄗㄨˊ v,學習 ㄐㄩˋ n,足部→a,滿足、充足→adv,微不足道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彼此、互相 v,學習
四、課文~第五段 諛 師道:詞結,從師問學的風尚 君子←→小人(在上位者←→ 在下位者) 不齒、不恥 齒 恥 諛:阿諛奉承 腴:豐腴肥沃 臾:須臾 師道:詞結,從師問學的風尚 君子←→小人(在上位者←→ 在下位者) 不齒、不恥 齒:並列 恥:羞恥 令人不ㄔˇ、不ㄔˇ下問 齒 恥
四、課文~第五段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結構嚴謹,句句回扣呼應 對比映照,襯出主旨涵義 乃:竟、卻 其:此,指示代名詞 可怪:令人詫異 結構嚴謹,句句回扣呼應 對比映照,襯出主旨涵義 聖人vs眾人 其身vs其子 君子vs小人 小vs大
四、課文~第六段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徒:輩、類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n,老師;v,學習;n,姓氏 郯:ㄊㄢˊ 萇:ㄔㄤˊ 聃:ㄉㄢ 徒:輩、類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四、課文~第六段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這是一首丈夫寫給獨守閨房的妻子的詩: 於:比。 苛政猛於虎 回文 這是一首丈夫寫給獨守閨房的妻子的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花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四、課文~第六段 從後面一個字一個字唸回來變成妻子憶夫的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花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四、課文~第六段 子 請學「於」余:向 孩子 對男子的美稱,多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 爵位名 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李氏子蟠 對男子的美稱,多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 孔子、孟子 爵位名 郯子 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 弟子 請學「於」余: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