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
本章主要内容: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客观条件: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并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 。 主观条件: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 基本特征之一。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客观条件 第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观条件 在当时的条件下,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第一,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了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了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第二,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第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第二,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第三,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四,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 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刘少奇: 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补充,另一方面是它可以在某些方面同社会主义做比较。 周恩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自由市场 国家市场 市场 自由生产 计划生产 生产 个体经营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 经营 补充 主体 地位 领域
第一次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 “体制下放” 改革,权力逐级下放到地方政府,调动各方积极性。 “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 调整不但没有形成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反而强化了计划经济体制。
起步阶段(1979-1983年): 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1979-1983年): 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农村改革为重点; 国企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 1
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1年) 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 1984年: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 改革重点:城市。 2
初步建立阶段:(1992-2020年) 1992年: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1992-2020年) 1992年: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年: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五大:所有制改革; 20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 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宏观调控间接化。 4)经营管理法制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宏观调控间接化。 4)经营管理法制化。 5)保障制度社会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所有制结构上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盲目求纯,力图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建成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领头羊。国有企业在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26.3%迅速攀升到1960年的 90.6%。
注:①②在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相对指标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改革以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1978年) 相对指标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在GDP中的 比重 99.0 1.0 56.0 ① 43.0 ② 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99.2 0.8 77.6 22.4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97.9 2.1 55.8 44.2 注:①②在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改革开放后,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二大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理论难题: 第一,传统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私人不能占有生产资料。现在,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了。限制还是鼓励? 第二,传统理论,社会主义社会不允许私人雇工。现在私人雇工现象大量出现了。怎样解释?
第三,社会主义意味着消灭剥削。现在剥削现象出现了,允许还是取缔?如果允许,以多大限度为宜? 第四,群众集资办厂,按股金分红。传统理论,这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允不允许这种分配形式存在? 第五,过去把私人老板当资本家。资本家已经没有了。现在又开始出现私人老板。怎样看私人老板的阶级属性和政治态度?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三是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对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 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 1992 共同 发展 1997 基本经济制度 1987 补充 1978绝迹
2、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 中外合作 外资经济 外商独资 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
(1)个体经济 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自己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 特点: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
(2)私营经济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 资金来源: 私营经济具有双重的性质。 发展三个阶段: 劳动所得、家庭积蓄、亲友集资、社会贷款。 私营经济具有双重的性质。 发展三个阶段: 80年代初: 个人、失业人员 --淘汰 80年代中: 下岗人员、干部下海 --主体 90年代后: 科研人员、留学人员 --主流
(3)外资与港澳台经济 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三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 中外合作企业 独资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 “不禁止则自由”的新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制度性障碍。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不禁止则自由”的新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制度性障碍。 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第一次提到“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不是由国有经济所占份额的多寡决定的。在不存在掌握全部生产资料的一小撮剥削者和一无所有的劳苦大众之间的阶级分化的条件下,只要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有效地防止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无论国有经济成分是多少,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有保证的。” —— 吴敬琏
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利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 _____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 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必然性) (1)经济基础: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 (2)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直接依据: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2、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A.依据 (1)这是由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应该获得相应的收入。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 三个差距 两个阶层 一个系数
三个差距 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 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 收入分配的部门差距
贫困阶层的存在 富翁阶层的出现 两个阶层
西部某地区阴暗潮湿的教室 东部沿海某地气派现代的教学大楼
一个系数 基尼系数 (绝对平均) 0 1(绝对不平等) 0.3-0.4,属于中等不平等程度
贫富差距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合理的贫富差距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贫富差距的存在不仅能给落后者提供示范效应和学习榜样,而且能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激励其奋发向上; 合理的贫富差距,为先富者带动后富和未富者提供了物质前提和更大的可能性。
消极作用 首先,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差距扩大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差距的不合理拉大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使惟利是图思想蔓延。
党对“先富”、“共富”以及 防止两极分化问题的探索 十三大: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十四大:兼顾效率和公平。 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人人平均, 否认差别 不是公平 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 有差别,且差别合理是公平
具体措施 (1)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3)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 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经济的运行。
2006年9月23日上午9:30,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006年9月23日上午9:30,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海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中保集团
四、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统筹区域发展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积极扩大就业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科技含量高—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经济效益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资源消耗低—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污染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第一,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第二,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第三,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毛泽东 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必须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毛泽东 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必须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邓小平 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 江泽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议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胡锦涛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
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 十六大以来,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乡风文明 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生产发展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乡风文明 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村容整洁 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 管理民主 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提出的历史背景 (1)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3)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五)统筹区域发展 1.什么是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指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2.党关于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1988年9月,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江泽民:1999年9月, 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毛泽东: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的思想。 邓小平:1988年9月,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江泽民:1999年9月, 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胡锦涛:2007年2月,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继续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积极扩大就业 (一)扩大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 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扩大就业始终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1.扩大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 艰巨性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2.积极扩大就业方针 :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它的重要意义: 一是把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权力交给劳动者个人,由劳动者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 二是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市场调节就业: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形成这样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创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
政府促进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 2007年3月公布的这一法律草案是一部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草案。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促进就业的法律,必将对扩大就业产生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