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2.11.29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林则徐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点击考点 考点一:“师夷长技”的主张 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考点二:维新思想 1、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概述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器 物 向西方学习 制 度 思 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思想 民主共和 科学和民主 流 学习 层次 思想或主张 实践 活动 代表 人物 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魏 地主阶级 器 物 向西方学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奕、李、左、曾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康、梁、严 资产阶级改良派 制 度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孙中山 陈、鲁、胡 资产阶级激进派 思 想 新文化运动 科学和民主 李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指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为 主体 “西用”指利用西方的技术 “中体西用”就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李鸿章曾国藩
【基础检测】 1.右边漫画(漫画中的字:经学难抵洋枪炮)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认识。面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较明智的直接反应是 ( ) A.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B.学习十月革命,建立劳工社会 C.内抚乱民,外和诸夷 D.师夷长技,富国强兵 D
【基础检测】 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和缓、安抚)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魏源写本书的目的是使国人了解敌情 B.魏源写本书的目的是抵制外国侵略,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魏源已认识到了外国人的长处,能平等对待外国人 D.魏源具备一定的近代外交意识 C
【基础检测】 3.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 )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 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B
【基础检测】 梁启超则认为儒学维护专制统治,是民主的障碍 康有为认为儒学符合资产阶级变革思想 材料一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1)材料一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梁启超则认为儒学维护专制统治,是民主的障碍 康有为认为儒学符合资产阶级变革思想
【基础检测】 材料二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 (2)材料二中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主思想的传播。 差异: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近代法治。
【合作探究】 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多角度评价康、梁所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提示: 政治 进步性 经济 思想 局限性:
材料1: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梁任公他的思想的影响。 ——余秋雨的感慨 材料2: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想启蒙,促进觉醒
推动近代习俗风尚的演变 材料1:19世纪末,……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要求皇帝:“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必修二 p67材料阅读与思考 材料2: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推动近代习俗风尚的演变
材料1: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必修二 p72 材料2: 推动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思想解放的三个阶段 【巩固小结】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深化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近代化的过程。
近代中国社会黑暗笼罩, 但却始终存在希望, 因为, 我们一代代的思想先驱前赴后继,掏出他们燃烧的心,举过头顶, 拆下肋骨当火把, 照亮近代中国前行的路。 ——结语
【巩固练习】 【典型题例】: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质是 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 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立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解析】本题要求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目的有比较准确到位的理解。如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要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就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寻求强国御侮办法,不能理解为对封建王朝的愚忠。 【答案】C
【巩固练习】 【典型题例】:“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魏源和洋务派代表人物都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都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己任。因此,在阶级立场和根本目的上并无不同之处。 【答案】B
【巩固练习】 【典型题例】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各派别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反映的是把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维新派的观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巩固练习】 【典型题例】: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社会思潮得以发展到一场政治运动,关键因素在于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得到光绪帝和一些官僚的积极支持 D.维新派及时提出了他们的施政纲领 【解析】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朝,在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之时维新派开展变法运动,他们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公车上书”就成了维新运动兴起的重要事件,因此是进步的、爱国。 【答案】B
【巩固练习】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 (2)根据材料二,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什么?比起魏源、曾国藩,梁启超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什么进步? 魏源认为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 具体方法:先购买,再仿造。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最重要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制。进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课后作业】 1、复习巩固今天所讲的知识点并完成学案后的练习 2、预习下一考点“新文化运动”,完成学案的填空题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