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内容概述: 糖化学: 糖定义,分类,二糖,多糖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糖酵解: 部位,无氧,总反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学习代谢途径的技巧和要求 反应过程 起始物、终产物、重要中间产物、 重要反应 ( 关键酶催化 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脱羧反应 ) 反应部位 器官,细胞内定位 生理意义 代谢调节 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Advertisements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特殊途径  - 酮酸 糖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脂肪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TCA 鸟氨酸 循环 NH 4 + NH 3 CO 2 H2OH2OH2OH2O 体蛋白 尿素 尿酸 激素 卟啉 尼克酰氨 衍生物 肌酸胺 嘧啶 嘌呤 生物固氮 硝酸还原 (次生物质代谢) CO.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NH 2 -CH 2 -COOH + ½ O 2  H-CO-COOH + NH 2 第一节 Amino acid degradation 1.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 程,叫氧化脱氨基作用 甘氨酸氧化酶 一. 氨的去路.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有三条途径: 1. 糖的无氧分解 2 .糖的有氧分解 3. 磷酸戊糖途径.
目录 Section 1. 总览 Section 2. 糖类和糖生物学 Section 3. 糖代谢 Section 4. 糖原代谢
第二篇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构成机体的成分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合成代谢------需要能量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1. 什么是糖?你喜欢吃糖吗? 糖在人体的作用是什么?糖重要吗?为什么? 2. 糖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有关系吗? 3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 联系与调节.
第八章 糖类代谢 糖类是生物体的基本营养物质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和 碳源,同时糖类物质也是现代发酵工业中最常用的原料。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糖及其糖链在生命活动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信息功能。通过研究糖代谢的规律,从而找出代谢特点和条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所需产品。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生物体内的糖代谢基本过程相类似。
第 五 章 维生素与辅酶 Vitamins and coenzymes.
糖 代 谢.
第九章 糖 代 谢 Chapter 9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第九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生物電化學短講 生物體能量 呼吸作用 生物電子傳遞系 糖與醣 葡萄糖 糖解作用 檸檬酸循環(TCA cycle) 電子傳遞鏈 傳導概論
第九章 糖 代 谢.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上节课内容: 糖的有氧分解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第三阶段是柠檬酸循环
生化PBL.
第28-29章、脂代谢 28.1 脂肪细胞是哺乳动物脂肪的主要贮存处 28.2 脂肪酸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氧化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 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1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第十章 糖代谢(2) Glycometabolism 河北科技大学生工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组.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三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糖酵解 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 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五节 糖异生 第六节 糖原合成与分解.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生物合成.
食品生物化学 任课教师:迟明梅.
生物技术一班 游琼英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转化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第二十二章 糖酵解作用 欧阳红生 Chapter 22 Glycolysis 动物生物技术系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30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将植物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方面。它既是植物能量代谢的核心,也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转换的枢纽。
第25章、戊糖途径(HMS)和糖原生成.
4 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Glucose
第四章 柠檬酸发酵机制 性质: 分子式C6H8O7,分子量 有两种形式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生物化学习题.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糖代谢的概况 主要途径:1. 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 2. 柠檬酸循环(糖的有氧氧化) 3. 磷酸戊糖途径 (二) 合成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二节 糖酵解 glycolysis Louis Pasteur in his laboratory.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 四 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四章 糖代谢 新陈代谢概述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糖醛酸途径 糖异生.
第四章 糖代谢 一、代谢总论 Metabolism 二、多糖和寡聚糖的酶促降解 三、糖的无氧降解及厌氧发酵 四、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八章 糖代谢 glycolysis ● from the Greek glyk-, sweet, and lysis, splitting.
Ch19 The TCA Cycle 第十六組 B983B0043 陳佩怡 B983B0038 黃祺桂.
有氧代謝(Aerobic Metabolism)
有氧代謝(Aerobic Metabolism)
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15 柠檬酸循环.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saccharide 第五章糖类分解代谢和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张 健.
生化 19-7~10統整 0993B005 朱文廷 0993B011 鍾立皇.
李载权老师教学平台页面 登陆说明: 应用药学学生账号为学号后七位,密码为 药学学生账号为学号,密码也为学号;
第4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bioenergetic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9章 糖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对一碳化合物的同化 一、自养微生物CO2的固定 1、Calvin循环 2、羧酸还原反应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Tel: 环境微生物学 侯森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Tel:
Chapter 6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糖及糖代谢 Carbohydrates & Carbohydrates Metabolism 宋潇达 2014.11

上节课内容概述: 糖化学: 糖定义,分类,二糖,多糖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糖酵解: 部位,无氧,总反应 所有的反应: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和 3磷酸甘油醛 互换为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调控部位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6磷酸果糖抑制 果糖磷酸激酶 ATP,柠檬酸抑制,H+抑制 丙酮酸激酶 ATP,丙氨酸抑制

目录 Section 1. 总览 Section 2. 糖类和糖生物学 Section 3. 糖代谢 Section 4. 糖原代谢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糖异生 好复杂,我看也醉了。不用担心! 目录

Section 3.2 三羧酸循环 细胞膜 三羧酸循环 NADH ATP 1953诺贝尔奖 生物氧化 淀粉 乙酰辅酶A 核糖-5-磷酸 蛋白酶消化 乙酰辅酶A 核糖-5-磷酸 葡萄糖 吸收 戊糖磷酸途径 丙酮酸 乙醇 线粒体膜 糖异生 糖酵解 非糖前体 乳酸 丙酮酸 甘油 葡萄糖 乳酸 分解 合成 糖原

Section 3.2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CA Cycle)也称为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s cycle),Krebs循环(Krebs Cycle) 三羧酸循环的发现: If citrate is added the rates of respiration is often increased…the extra oxygen uptake is by far greater than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complete oxidation of citrate… Since citric acids reacts catalytically in the tissue it is probable that it is removed by a primary reaction but regenerated by a subsequent reaction. ------ H.A.Krebs article in Enzymologia 1937 Hans. Adolf. Krebs 1900-1981 1953年诺贝尔奖得主

发现实验: 历史背景: 葡萄糖 1897 1940 1948 丙酮酸 NADH 生物氧化 1933 三羧酸循环 ATP 乙酰辅酶A 1936 糖酵解 历史背景: 葡萄糖 1897 1940 1948 丙酮酸 NADH 生物氧化 1933 三羧酸循环 ATP 乙酰辅酶A 1936 1945 CO2 1935年发现 Succinate Fumarate L-Malate Oxaloacetate 琥珀酸 富马酸 L-苹果酸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1935年后期发现 Citrate cis-Aconitate Isocitrate α-Ketoglutarate Succinate 柠檬酸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酸 1936年 Krebs受到化学反应的启发 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 NADH ATP 生物氧化 大量ATP 脂肪酸代谢 乙酰辅酶A 氨基酸代谢 线粒体膜 丙酮酸 胞质 葡萄糖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TCA),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 丙酮酸降解为CO2, 产生一些ATP ⌘ 大量产生NADH ⌘ NADH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更多的ATP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使用 TPP(硫胺素焦磷酸), lipoic acid(硫辛酸), FAD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组成 ΔG’°= -33.4 kJ/mol ⌘ 从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丙酮酸乙酰辅酶A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使用 TPP(硫胺素焦磷酸), lipoic acid(硫辛酸), FAD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组成 E1: 丙酮酸脱羧酶 E2: 二氢硫辛酰转乙酰酶 E3: 二氢硫辛酰脱氢酶

E21eaa 1lac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电镜下 观测照片,显示亚基的结构 E31ebd E11w85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晶体结构, NMR模拟拼合图。柔性链无法做结晶。

结构基础 氧化型 还原型 乙酰化型 硫辛酸 E2的赖氨酸

作用机理 1. 丙酮酸脱羧产生CO2 生成HETPP 2. HETPP转移到硫辛酸 形成乙酰化硫辛酸 3. 乙酰化硫辛酸转移 到辅酶A 3 1 2 E1: 丙酮酸脱羧酶 E3: 二氢硫辛酰脱氢酶 E2: 二氢硫辛酰转乙酰酶

砷化物的毒性 无机砷,砷酸,砒霜 有机砷,化学武器,路易斯气 解毒剂:二巯基丙醇 胂凡钠明

三羧酸循环:1.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酶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 诱导契合机理 ⌘ 草酰乙酸先于酶结合,诱导产生构象变化,产生第二个结合底物(乙酰辅酶A)位点。当柠檬酸乙酰辅酶A形成时,酶再次发生构象变化,Asp残基水解柠檬酸乙酰辅酶A上硫酯,产生柠檬酸。 ⌘ 这个机理有助于减少非反应时乙酰辅酶A中硫酯的降解。

柠檬酸合酶机理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结合位点 柠檬酸 结合位点 PDB entry 1cts PDB entry 2cts ASP 375 柠檬酸 中间体 乙酰辅酶A

⌘ 2-R,3-S,氟柠檬酸和柠檬酸竞争顺乌头酸酶,抑制三羧酸循环,导致人死亡。 应用:早期毒鼠药 含氟乙酰胺 柠檬酸合酶与氟乙酸 乙酰辅酶合成酶 柠檬酸合酶 2-R,3-S,氟柠檬酸 ⌘ 2-R,3-S,氟柠檬酸和柠檬酸竞争顺乌头酸酶,抑制三羧酸循环,导致人死亡。 应用:早期毒鼠药 含氟乙酰胺 民间自行配制的毒鼠药:如一步倒、一扫光、王中王,均含有氟乙酰胺

氟乙酸钠 氟乙酸酯 氟乙酰胺 氟代偶数脂肪酸(考题) 氟乙酰胺中毒: 特效解毒剂 解氟灵(乙酰胺) 问: 氟乙酸钠,氟乙酸酯中毒,解氟灵有疗效否? 解毒药:乙二醇乙酸酯 乙醇,乙酸注射 甲醇中毒的机理是甲醇被乙醇脱氢酶代谢为甲醛,问如何设计甲醇的解毒药?

★ 在pH=7.4,25摄氏度情况下,平衡中异柠檬酸的含量只有10%, 为什么反应拉向右边? 第二步:柠檬酸生成异柠檬酸 乌头酸酶 乌头酸酶 柠檬酸 2R,3S异柠檬酸 ΔG’°= 13.3 kJ/mol ★ 在pH=7.4,25摄氏度情况下,平衡中异柠檬酸的含量只有10%, 为什么反应拉向右边? ★ 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各自是否有对应异构体?为什么?

同位素标记实验 ✔ ✔ 检出 ✗ ✗ 柠檬酸 未检出 异柠檬酸

前手性(Prochiral) sp2碳的前手性 柠檬酸的生成 sp3碳的前手性 柠檬酸和酶的结合

Moonlighting Proteins Moonlighting Proteins:proteins lead double lives, performing two entirely different functions. 视黄醛脱氢酶 调控维甲酸 水晶体吸收 Cytochrome c a. b. 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 3. Phosphoglucose isomerase b. 细胞间信使, 细胞分化和成熟的调控因子 2 3 1

顺乌头酸酶对细胞内铁的调控 Ferritin的mRNA 转录 Ferritin蛋白

⌘ 经典的NAD+ chemistry,氧化脱羧,产生NADH 异柠檬酸脱氢产生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 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 经典的NAD+ chemistry,氧化脱羧,产生NADH

酮戊二酸氧化形成琥珀酸乙酰辅酶A 酮戊二酸 琥珀酸乙酰辅酶A ⌘ 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很类似 ⌘ 第二个氧化脱羧反应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酮戊二酸 琥珀酸乙酰辅酶A ⌘ 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很类似 ⌘ 第二个氧化脱羧反应 ⌘ 伴随着NADH的产生 ⌘ 同样为砷化物作用位点 (在线粒体胞质中产生NADPH)

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琥珀酸 琥珀酸乙酰辅酶A 琥珀酸 ⌘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GTP或ATP ⌘ 水解硫酯能量驱动产生ATP ⌘ 磷酸组氨酸的机理

琥珀酸乙酰辅酶A合酶机理

⌘ 产生FADH2,直接进入生物氧化(传递给UQ) 琥珀酸氧化为富马酸 琥珀酸脱氢酶 琥珀酸 富马酸 ⌘ 前面遇见过,生物氧化中的复合体II ⌘ 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一个结合在膜上的酶 ⌘ 产生FADH2,直接进入生物氧化(传递给UQ)

富马酸加水形成苹果酸 富马酸酶 富马酸 L-苹果酸 ⌘ 水对双键顺式加成 ⌘ 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吴梧桐教授生产苹果酸的方法 90年代药大生科院的杰出项目

马来酸脱氢酶 L-苹果酸 草酰乙酸 ⌘ 上一步接受羟基的碳原子被氧化成酮 ⌘ 第三处产生NADH的位点

Acetyl-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FADH2+GTP+2H++CoA 总反应: Acetyl-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FADH2+GTP+2H++CoA 产生部位,反应 ⌘ 底物水平磷酸化 GTP(ATP) ⌘ 三处NADH的产生 ⌘ FADH2的产生 ⌘ CO2的产生 ⌘ 乙酰辅酶A中乙酰基碳原子以CO2形式离去(羰基碳在第二轮离去,甲基碳在二轮内离去) 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 产生GTP(ATP),NADH ⌘ 产生生物合成前体 ⌘ 产生CO2 ⌘ 糖类,脂肪,氨基酸的最终代谢 ⌘ 中间体调控总代谢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能量计算 P228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Section 3.3 戊糖磷酸途径 细胞膜 三羧酸循环 NADH ATP 生物氧化 淀粉 乙酰辅酶A 核糖-5-磷酸 葡萄糖 丙酮酸 乙醇 蛋白酶消化 乙酰辅酶A 核糖-5-磷酸 葡萄糖 吸收 戊糖磷酸途径 丙酮酸 乙醇 线粒体膜 糖异生 糖酵解 非糖前体 乳酸 丙酮酸 甘油 葡萄糖 乳酸 分解 合成 糖原

Section 3.3 戊糖磷酸途径 体内的货币 能量货币:ATP 第二货币:还原货币,NADPH

NADH和NADPH 细胞内: [NAD+]/[NADH] ≈ 1000 [NADP+]/[NADPH] ≈ 0.01 葡萄糖分解代谢:氧化 脂肪合成,甾体合成代谢:还原 ⌘ 在代谢过程中不会有交互作用 ⌘ NADH 参与能量代谢途径产生ATP NADPH参与还原性生物合成 ⌘ NADPH的合成是来源于戊糖磷酸途径

戊糖磷酸途径 overall reaction 3G6P + 6NADP + + 3H2O 6NADPH + 6H+ + 3CO2 + 2F6P + GAP 甘油三磷酸 1. Oxidative reactions 3G6P + 6NADP + + 3H2O 6NADPH + 6H+ + 3CO2 + 3Ru5P 2. Isomerization and epimerization reactions 3Ru5P R5P + 2Xu5P 可逆反应 按细胞需求 3. A series of C¬C bond cleavage and formation reactions R5P + 2Xu5P 2F6P + GAP

1. Oxidative reactions ⌘ 30% of the glucose oxidation in liver occurs via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 肌肉中没有,肌肉核糖几乎不自己合成

反应一:氧化部分 ⌘ 被NADPH强烈抑制

⌘ 产物容易被易构化 ⌘ 类似三羧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

反应二:非氧化部分

⌘ 肿瘤细胞70%的核糖合成是通过戊糖磷酸途径 ⌘ 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浆中进行 ⌘ NADPH 的产生是由第一步所控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 酶的活性由NADP+调控

谷胱甘肽

⌘ NADPH 在快速分裂生长细胞(如胚胎细胞)中尤其重要,为什么?

蚕豆病:G6PD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病理学数据: 出现人群:非洲,地中海附近,亚洲。10%的黑人,65%的犹太人 症状:吃蚕豆,注射奎宁类药物就跪 G6PD 的活性为正常酶的10% 相关性:其分布与疟疾分布区域相关 抗疟疾机理:疟原虫在胚胎裂殖期需要大量宿主的NADPH,G6PD的戊糖磷酸途径效率低下,疟原虫感觉生长无望,不爽就挂了。

请大家回去复习上过内容,以及预习糖原代谢和糖异生部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