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 概述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 第六章 轴 霍振生制作.
Advertisements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空间汇交力系.
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2—1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一、载荷的分类 失效: 机械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
第十三章 交 变 应 力.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机械精度设计多媒体系列CAI课件 授课教师:马惠萍 联系方式: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第五章 轴 毂 连 接 §5-1 键联接 §5-2 花键联接 §5-3 其它连接.
《机械基础》课程 第十一章 键、销及其连接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数控学部.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3.0 绪论 §3.1 疲劳裂纹特征 §3.2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
材料力学 第十四章 疲劳强度.
2.1 机器的组成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1 材料的疲劳特性 §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六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2 滚动轴承内、外径及相配轴颈、外壳孔的公差带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2章 机械设计总论 §1-1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械介绍 §1-2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1-3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选用.
(Mr. Share) FA 机械零件应用选型设计 系列分享视频 旭堃机电科技. 本系列视频,由 ( Mr.Share )整理录制。 新迪制造云周忠先生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参考资料,在 此表示诚挚感谢! 转载本视频前,请联系【制造云】工业云平台或视频 录制者取得授权。 欢迎勘误纠错! 望请不吝指教!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期末考试] “*”部分<材料力学C>不要求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第4章 扭转.
项目五:键的选择和强度验算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课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1、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一般机械的设计方法。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3.1 习 题(第三章)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Sichuan University 机械设计总论习题讲解.
第14章 轴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14-2 轴的材料 §14-3 轴的结构设计 §14-4 轴的强度设计 §14-5 轴的刚度设计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汽车机械基础-- 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第三章.
3.4 圆心角(1).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 3—1 疲劳断裂的特征 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1、安全——寿命设计 2、破损——安全设计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第10章 轴和轴毂联接 10.1 概述 10.2 轴的结构设计 10.3 轴的强度计算 10.4 轴的刚度计算 10.5轴毂联接
汽车机械基础技术应用 课题:轴材料及失效形式 汽车机械基础技术应用.
Key, spline and pin joints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 主讲教师:戴萍.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6-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一、轮齿的受力分析 F T d tg = 2 / cos a  各力的大小: 各力的方向:
第七章 键联接 键和花键主要用于轴和带毂零件,实现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的轴毂联接。 7.1 键联接 7.1.1键联接的分类和构造 键联接
1.2轴对称的性质 八 年 级 数 学 备 课 组.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位似.
第十章 轴承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用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和选择计算 第三节 滚动轴承组合结构分析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轴 概述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计算

§15-1 概 述 一、主要功用 1、支承轴上回转零件(如齿轮) 2、传递运动和动力 二、分类 1、按承载分 §15-1 概 述 1、支承轴上回转零件(如齿轮) 一、主要功用 2、传递运动和动力 二、分类 1、按承载分 心轴:只承受弯曲(M),不传递转矩(T=0) 转动心轴:轴转动 固定心轴:轴固定

问:火车轮轴属于什么类型? 问:自行车轴属于什么类型?

传动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M=0,T≠0 如:汽车下的传动轴。 转轴:既传递转矩(T)、又承受弯矩(M) 如:减速器中的轴。

问:根据承载情况下列各轴分别为哪种类型? 0 轴: Ⅰ轴: Ⅴ轴: Ⅱ轴: Ⅲ轴: Ⅳ轴: 传动轴 转轴 转动心轴 转轴 转轴 转动心轴 如何判断轴是否传递转矩: 从原动机向工作机画传动路线,若传动路线沿该轴轴线走过一段距离,则该轴传递转矩。 如何判断轴是否承受弯矩: 该轴上除联轴器外是否还有其它传动零件,若有则该轴承受弯矩,否则不承受弯矩。

2、按轴线形状分 光轴 直轴 阶梯轴 又可分为实心、空心(加工困难) 曲轴:发动机专用零件

钢丝软轴:轴线可任意弯曲,传动灵活。 动力源 被驱动装置 接头 钢丝软轴 钢丝软轴的绕制

三、轴的应力 转轴 弯矩:对称循环应力 扭矩:脉动循环应力 () 静应力 o t  () t 脉动循环应力 o t  () 转轴 弯矩:对称循环应力 扭矩:脉动循环应力

四、轴设计的主要内容 1、轴的结构设计 ①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②轴的结构工艺性 ③解决轴上零件的固定和定位等问题 2、轴的工作能力设计 ①强度计算(防止疲劳折断) ②刚度计算(防止过渡变形) ③磨损计算(防止过量磨损) ④振动计算(防止共振) 3、轴设计的一般过程 估算轴径 初步结构设计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修正结构设计 按疲劳强度精确核算 绘制工作图

五、轴的材料 对轴材料的要求: 强度、刚度、耐磨性 1)碳素钢:价格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可以通过热处理提高耐磨性 优质中碳钢:35、40、45和50号等,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 普通碳钢:Q215、Q235、Q255和Q275等 2)合金钢:强度高,耐磨性好,可以满足特殊工作要求 20Cr、40Cr、20CrMnTi、35SiMn、38CrMoAlA、40MnB等 。 3)球墨铸铁:价廉、对应力集中敏感性低,适于复杂外形的轴,如凸轮轴、曲轴。

§15-2 轴的结构设计 目的:确定轴的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轴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装在轴上的零件有相对确定的位置; ②轴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强度和刚度; 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④便于装拆和调整; ⑤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设计方法:“三边”设计方法,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 已知条件:P、n,传动零件的尺寸、参数及传动装置简图。 设计步骤

一、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对如图所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 速器的输出轴Ⅲ,可拟定如图 所示方案。

二、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及固定 定位目的 定位方法 (a)轴肩-锁紧挡圈(b)轴肩-弹性挡圈(c)双锁紧挡圈(d)轴肩-套筒 (e)轴肩-圆螺母(f)轴肩-轴端挡圈(g)套筒-轴端挡圈(h)圆锥形轴头-轴端挡圈

说明 ①轴肩高度的确定:定位轴肩,h=(0.07~0.1)d,非定位轴肩,h=1~2mm,h为与零件相配处的轴的直径; ②为保证轴向固定牢靠,与齿轮、联轴器等零件相配合的轴段落长度应比轮毂长度略短2~3mm。 三、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目的:为传递运动和转矩,必须限制轴上零件与轴发生相对转动。 方法:键、花键、销、紧定螺钉(用于传力不大之处)以及过盈配合等。

四、初步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1) 初步估算轴径 1、方法 类比法:经验设计方法; 按扭转强度估算: 2、按扭转强度估算 对圆剖面钢轴: 式中 τT扭转剪应力,d估算轴径。 A与轴的材料有关

3、说明 ①估算确定的轴径d是阶梯轴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dmin,通常也把它作为中间轴Ⅱ轴装轴承处的直径。 ②当直径d≤100mm,剖面上开有一键槽时,轴径增大5%~7%,有两个键槽时,增大10%~15%,然后将轴径圆整至标准直径。P371 (2)以dmin为基础画图,初步确定各段轴直径和长度 1、阶梯轴各段直径的确定 根据拟定的装配方案、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要求,以dmin为基础,逐次加大各段轴的直径。 d1=dmin d2=d1+2(0.07~0.1)d1 d3=d2+2(1~2),取标准值 d4=d3+2(1~2) d5=d4+2(0.07~0.1)d4 d6=d3+2(0.07~0.1)d3

注: ①轴颈、轴头的直径应按规范取标准直径,特别是装滚动轴承、联轴器、密封圈等标准件的轴径必须取相应的标准值及所选配合的公差。 ②为了使齿轮、轴承等有配合要求的零件装拆方便,并减小配合表面的擦伤,在配合轴段前应采用较小的直径。 ③为了使与轴作过盈配合的零件易于装配,相配轴段的压入端应制出锥度,或在同一轴段的两个部位上采用不同的尺寸公差。

2、阶梯轴各段长度的确定 根据轴上各零件与轴配合部分的轴向尺寸来确定。 例如:l3=b+s+Δ(b为轴承宽度) l1=联轴器与轴配合长度-(2~3)mm l2=l+轴承端盖的总宽度; l4=B-(2~4)mm l5:轴环宽度,≥1.4h; l6=Δ+s-l5 其中:l 根据轴承端盖和联轴器的装拆要求定出,l =20~30mm, s滚动轴承内侧与箱体的距离,s=5~10mm, Δ齿轮端面距箱体内壁的距离,Δ=10~20mm,B为齿轮宽度。

五、轴的结构工艺性 ①轴的过渡处应有圆角,为便于加工,过渡圆角处半径尽可能一致; ②为便于加工,轴上若有两个以上键槽,应布置在同一母线上,同时键槽的结构尺寸,尽可能一致; ③若轴上有螺纹,应考虑有螺纹推退刀槽;若轴上有磨削,应有砂轮越程槽; ④轴端应有倒角,便于装拆,Cx450; ⑤轴上零件安装时,所经过的轴段直径都应比该零件孔小; ⑥滚动轴承内圈定位的轴肩、套筒的外径应小于内圈的直径。

六、提高轴的强度的措施 1、改善轴的受载情况 弹性挡圈

2、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减少轴承受的弯矩 图示卷筒的轮毂结构使轴承受的弯矩较大;改进卷筒的轮毂结构后,不仅可以减小轴的弯矩,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使轴与轮毂的配合良好。

3、改进轴的结构,减少应力集中 1)适当↑过渡圆角r,或用凹切圆角、肩环 2)↓表面打印、紧定螺钉端坑等 ,合理选择键槽(盘铣);

3)过盈配合轴 :开减载槽(P137 图8.8); 4、改善表面质量,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a)过盈配合应力集中 b)轮毂上开卸载槽 c)轴上开卸载槽 d)增大轴径 4、改善表面质量,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提高疲劳强度的方法有:减小轴表面的粗糙度值;对轴的表面进行辊压、喷丸等。

§15-3 轴的计算 一、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强度计算的目的:检验轴的工作能力及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强度计算方法: 传动轴:传递转矩,应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心轴:承受弯矩,应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转轴: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同时还应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精确校核;对瞬时过载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的轴,还应按峰尖载荷校核静强度,以免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

1、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已知条件:作用力大小、位置、轴d、l、支点位置 由dmin(扭转初估)→结构设计→支点、力大小、作用点 →画出M、T合成弯矩图→危险截面→计算。 为简化计算,通常把轴当作铰支梁,不计轴、轴上零件的重量和轴承中的摩擦力矩。 步骤: 1)画出轴的空间受力简图:力分解到水平面、垂直面

2)作水平面弯矩Mxy图和垂直面弯矩Mxz图 3)作出合成弯矩 图 4)绘转矩T图

5)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M、T,确定危险截面,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因为弯曲应力σ为对称循环变应力,而τ常常不是,为了考虑两者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引入折合系数α,则 α的确定: τ为静应力时,取α=0.3; τ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取α=0.6; τ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取α=1。

6)说明 ①若σca≤[σ-1],满足要求;若σca>[σ-1]时,需要修改轴的结构;若σca<<[σ-1]时,从经济角度,应修改,但应综合全面考虑轴承寿命、轴上零件装拆、定位等。 ②α是按扭矩性质确定的。 ③对心轴σca=σ,转动心轴,σ为对称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为[σ-1];固定心轴,σ为脉动循环变应力,许用应力为[σ0],[σ0]=1.7[σ-1];对传动轴,按扭转强度计算。 ④支点位置的确定 对“6”类深沟球轴承,支点在轴承宽度中点; 对向心推力轴承,支点在压力中心; 滑动轴承:当B/d≤1时,e=0.5B;当B/d>1,取e=0.5d,但不小于(0.25~0.35)B。 对于调心轴承,e=0.5B。

2、按安全系数进行精确校核计算 (1)目的、实质、方法 目的:判断轴在变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实质:确定在变应力作用下轴的安全程度; 方法:找出一个或几个危险剖面确定安全系数。 (2)计算 根据第三强度理论,考虑成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即 式中 [S]为许用安全系数

3、按静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二、轴的刚度校核计算(自学) 三、轴的振动及振动稳定性的概念(自学) (1)目的:判断轴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方法:利用瞬时或尖峰载荷,校核静强度。 强度条件: 二、轴的刚度校核计算(自学) 三、轴的振动及振动稳定性的概念(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