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Blood) 组织胚胎学 2007年9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葡萄糖 糖原 (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 肝糖原较多 肌糖原较多. 糖与人体健康 低血糖 症状 : 1 、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心 慌、脉快、出冷汗、肢体颤抖等。 2 、精神激动、恐惧、幻觉、狂躁、惊厥、抽 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复 习  肾脏的解剖及其功能。  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产 生机理。  肾脏功能的检查。.
九十九學年度健康宣導 (體檢異常個案追蹤及衛教指導) 主講:健康中心護理師 日期: ~ 尿液檢查異常.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脑出血的分型、分期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黄如训. 病 因病 因 脑血管病变: A 硬化、 A 瘤、 AVM 、 A 炎、淀粉样血管瘤、 V 血栓形成 血液:抗凝、溶栓、嗜血杆菌感染、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血流动力:高血压、偏头痛 其他:药物、酒精、肿瘤.
江苏省消化专科护士 结业报告 镇江三院 黄菊 指导老师 卞秋桂. 第一部分:个案护理 一例丙肝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的护理.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 马越鸣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Adrenocorticosteroids. 上海中医药大学 马越鸣 一、常用药物及体内过程 1 、天然药与合成药 2 、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注射均可。 与血浆蛋白结合 ( 结合率高, 亲和力高, 容量低 ) 肝脏代谢。 可的松,泼尼松在肝转化为氢化可的松、泼.
第七講 荀子. 荀子時代與稷下學派 荀卿(約周郝王二年 313BC -秦始皇九年 235BC ),名 況,字卿,趙國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 荀子曾經遊歷燕國,可惜卻沒有受到燕王的賞識,而 後荀卿遊學齊稜下學宮,後來勸諫齊閔王無效,離齊 到楚。齊襄王( 283BC.
血液和淋巴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Blood and Lymph.
血液. 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第六章 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 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返 回 第一节 概 述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约占精液的 5%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约占精液的 95% 返 回.
第七章 溶液. 剛加入時振蕩靜置 粉筆粉 + 水 粉筆粉沉降到試 管底部,混合物 分為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植物油 + 水 植物油出現在水 層之上,混合物 分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實驗一 第一節.
男性, 20 岁。 主诉:阵发性腰痛、腹痛 2 日。 病史:患者约于半月前,有 “ 尿频、尿急、尿痛 ” 等尿路感 染症状,自行服药后缓解, 5 日前因发热、咽痛在当地医 院诊断为 “ 急性扁桃体炎 ” 予以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具体不 详)。 2 日后发热、咽痛缓解,但出现腰部、腹部疼痛, 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血尿。否认外伤,高血压等病.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常见病征的辨别与自我处理 复旦校医院 钱启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查.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手术切口的分级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沈 锋
油茶良种繁育技术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志真 联系电话: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
中 医 内 科 学.
基本医疗、医疗保险 相关政策简介.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 厦门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颜玉炳
传地科-----邵云平 办公室:605 办公电话:
有人说我笨, 其实我不笨, 脱去竹笠戴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豪。.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操作技能-2 长宁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系列课程 主讲人: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综合办/应急办 庄建林 2015 年 8月 28 日.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捷運綠線先到公車 GR線「桃園航空城捷運線先導公車」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PT汇报 小组成员:王永化 赵亚光 夏春磊 齐倩倩 李孝东 朱成龙 庄香金 高灵莉 刘金光 孙慧慧 许涛 慕丽影 黄辉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五章 眼 睑 病.
软骨和骨.
第五节 洗胃术.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關於科展─如何參與科展 演講者:林明宏.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物質的變化 陳弦希製作.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心理的力量 --兼谈教师心理压力的调适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门静脉高压 外科学教研室.
中医内科学 胁 痛 龙华医院肾病科.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全港性系統評估 題型分析 (小六).
两人同心,才能同行。 狮子因抓到猎物,才会在林中咆哮。 少壮狮子抓到东西,才会从洞中发声。 因为有机槛,雀鸟才会陷在网罗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血液 (Blood) 组织胚胎学 2007年9月

血液组成 55% 血 浆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45% 红细胞 形态、数量、比例、Hb含量 血液抗凝后的沉降分层 血常规/血像

红细胞(RedBloodCell Erythrocyte) 携O2和CO2 形状: 结构: 数量: 网织红C: (Ret) 核 质 膜 无 双凹圆盘状,7-8.5 μm 核 质 膜 无 无 有 细胞器 Hb 女10.5-13.5g 男12-15g 100ml ABO血型抗原 男:400-500万/μl 女:350-450万/μl 成人0.5-1.5% 新生儿3-6%

病理性红系 贫血:RBC<300万/μl,Hb<10g/100ml 一、数量异常 NO.1 贫血 NO.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RBC, Hb, Ret ) 贫血:RBC<300万/μl,Hb<10g/100ml 一、数量异常 NO.1 贫血 NO.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质量异常 数量、质量异常常相伴发生

白细胞(WhiteBloodCell Leukocyte) 变形运动, 防御和免疫功能 ① 4千-1万/μl 血管壁 白细胞(WhiteBloodCell Leukocyte) 变形运动, 防御和免疫功能 ① 4千-1万/μl ②球形,10-12μm(比RBC大) ③有细胞核 ④无/有特殊颗粒 无粒WBC: 有粒WBC: 淋巴/单核C 中性粒/嗜酸/碱性粒C 杆状粒(Stab) 分叶粒(Seg):2-5叶

WBC分类计数及功能 功 能 (中性粒C): 50-70% N E B LY (淋巴C): 20-30% MO WBC: 4千-1万/μl 功 能 (中性粒C): 50-70% Stab:5-10%, Seg: 50-70% N 趋化作用,吞噬细菌 E (嗜酸性粒C): 0.5-3% 抗过敏/寄生虫 (嗜碱性粒C): 0-1% B 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 细胞免疫(TC) 体液免疫(BC) LY (淋巴C): 20-30% 巨噬细胞前身 (变形,趋化性,吞噬) MO (单核C): 3-8% WBC: 4千-1万/μl NO.3 白细胞减少症 NO8. 急性细菌感染 NO.4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NO9. 寄生虫感染或过敏 NO.5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NO6. 白血病

核左移 核右移

血小板(PLaTelet Thrombocyte) 10-40万/μl,成群分布 双凸扁盘状,体积小 骨髓巨核细胞质脱落形成 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中央颗粒区,周边透明区 功能:参与止血和凝血 凝血因子III NO.7 血小板减少症

血细胞发生(Haemopoiesis) 造血器官 胚胎:卵黄囊壁的血岛 生后: 红骨髓 肝脏、脾、胸腺、红骨髓 造血组织 “土壤”-造血微环境   “种子”-HSC,各级血细胞 血窦 造血器官 胚胎:卵黄囊壁的血岛 肝脏、脾、胸腺、红骨髓 生后: 红骨髓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像特点: 全血3系减少 Ret计数降低明显 病例一: 出血 发热 贫血 初步诊断 患儿,男,4岁,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3月”入院。 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瘀点、瘀斑增多;面色进行性苍白、乏力。 PE: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T 38.2- 39.5℃ 。 血像:WBC 2000/μl GR 12.3% LY 84.7% RBC 240万/μl Hb 7.1 g/100ml Ret 0.4% Plt 2.5万/μl 出血 发热 贫血 初步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确诊:骨穿查骨髓像

再障骨髓像 红骨髓丰富部位: 成人:扁骨(骨盆) >3age:扁骨、长骨等

血细胞发生演变规律 复制分化: 胞体: 胞核: 胞质: 自我复制、多向分化 祖/定向干C 原始C 幼稚C(早中晚) 成熟C 强 弱 无 强 弱 无 大 小 大 小,染色质稀 密,核仁有 无 少 多,嗜碱性由强 弱 无,特殊产物无 少 多

病例二 患儿,男,8岁,因“发热面色苍白1月,加重伴鼻衄2天”入院 PE:面色/睑结膜苍白,T 38.6- 39.2℃ 双侧颈部及腹股沟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成串的淋巴结 肝在肋下3cm,脾在肋下3.5cm 血像:WBC 1.7万/μl Seg 6% 淋巴细胞 33% 原、幼淋巴细胞 52% 中幼粒细胞 7% 晚幼粒细胞 2% RBC 140万/μl Hb 4.8g /100ml Plt 0.6万/μl WBC增高 LY比例增加 原/幼LY大量增加 RBC、Hb及Plt减少 初步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大量末成熟、异常WBC出现于骨髓、外周血等全身器官。正常WBC、RBC、Plt产生减少,引起感染、贫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白血病:俗称“血癌” 为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大量末成熟、异常WBC出现于骨髓、外周血等全身器官。正常WBC、RBC、Plt产生减少,引起感染、贫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支持治疗:规避血细胞改变的相应症状和风险 血液疾病治疗前景 ☞支持治疗:规避血细胞改变的相应症状和风险 自我复制 ☞目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   成熟细胞 ①恢复残存正常或受损HSC的造血功能 改善造血诱导微环境/抑制免疫 ②杀死异常不可恢复的造血细胞 定向分化 放、化疗 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HSC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①已用于临床: 骨髓移植 脐带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混合干细胞移植 问题: ☞植活失败 HLA配型 1956.Robins     21世纪(46个骨髓移植中心) 15% 1990.Nobel Donnall Thomas 问题: ☞供体来源缺乏 ☞植活失败 (预处理/免疫排斥) ☞并发症 建立骨髓库 中华骨髓库.1992年 (3万内地/20万台湾-400万)

脐带血移植 优点(vs. HSCT): 造血干/祖C更丰富、幼稚、强增殖力 来源广、采集易 配型成功机率高(50%) 排斥反应低 建立脐带血库 美国.1989 北京.2002 天津.2002 上海.2003

白血病细胞可转化为干细胞(2003,Science) ②有望用于临床 治疗性克隆 体外建立造血系 试管婴儿胚 祖/定向干C 幼稚C(早中晚) 原始C 成熟C 胚胎/成体SC 造血干细胞 胚泡内细胞群 卵(兔)+体细胞(人)(上二医,盛慧珍) ESC    卵细胞(2003,Science) 体外分化  HSC基因治疗 外源基因 造血干细胞 导入 回输体内 纠正/取代异常基因 白血病细胞可转化为干细胞(2003,Science)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