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指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平面向量.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动能定理 关山中学 史清涛.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整体法与隔离法综合应用.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第一类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位移等.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与摩擦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云石小学 谢勇波.
什么是合力(resultant force)、
温故自查 1.力的概念:力是 . 2.力的性质:(1)力不能离开 而独立存在;(2)力是物体之间的 作用;(3)力是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 ;(2)改变物体的.
牛顿第三定律 英才网.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挂件模型 高考复习.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习题课1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像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 温州中学新疆部 章晶晶.
第4课时 二力合成法与正交 分解法 连接体问题 考点自清 一、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 1.二力合成法
摩擦力、物理图象、弹簧专题
第4课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考点自清 1.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 或力的 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章未总结 平衡问题求解“八法” 热点讲座 专题一 力的合成法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
第1章 力物体的平衡 第一单元 力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1.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力的性质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准静态问题的力三角形判断法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专题:简单的连结体问题 定海一中 余 杰.
第4讲 专题 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 方法及特例 1.整体法与隔离法:正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分清内力和外力.
高考成功方案第1步 第二章第二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考成功方案第2步 每课一得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每课一测.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第二章 实验二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理论指导 考情案例导析 知能演练提升. 第二章 实验二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理论指导 考情案例导析 知能演练提升.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第二章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理论指导 考情案例导析 知能演练提升. 第二章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理论指导 考情案例导析 知能演练提升.
简单的物体平衡问题 高一年级物理组 邓林.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章 末 整 合.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三节 弹力.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整体法隔离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整体法、隔离法 ——物理教研组课程资源(肖翠峰提供)
第4课时 绝对值.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珲春二中 郑春植.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研究摩擦力.
总复习.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要想物理强,就跟万能章 万能章高一秋季直播辅导(7).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制作者:王翠艳 李晓荣 o.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庞留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章末指导

“整体”和“隔离”的重要思想  “整体”和“隔离”是物理学中处理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思想,因此,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分析中选取研究对象的常用方法,具体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分内力和外力 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步骤 (1)隔离法:为了研究系统(相关联物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而将该物体单独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将某个研究对象从物体系中隔离出来. ③画出某状态下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④选取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运用整体法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和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或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选取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例题】 (2011年福建模拟)如图所示,B和C两个小球均重为G,用轻绳悬挂而分别静止于图示位置上,试求: (1)AB和CD两根细绳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2)绳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多少? 思路点拨:①分析求解AB和CD两根细绳的拉力时,采用整体法;②分析求解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时,采用隔离法.

解析:(1)将B和C两个小球看成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FAB和FCD分别是轻绳AB和CD的拉力,则由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FAB、FCD和重力2G的合力为零,则 FAB=Fcos 30°=2Gcos 30°=√3G① FCD=Fcos 60°=2Gcos 60°=G.②

(2)将小球C进行隔离,其受力情况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FBC为绳BC对小球C的拉力,将FBC和FCD分别进行正交分解,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 FBCsin θ=FCDsin 60°③ FBCcos θ+FCDcos 60°=G④ 解得θ=60°. 答案:(1)G  √3G  (2)60°

①在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平衡问题时,往往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②整体法和隔离法不仅应用在处理平衡类问题上,而且可以用来处理非平衡类等所有的连接体问题.

拓展训练:(2010年福州模拟)如图所示,轻绳悬挂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A、B之间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斥力作用,那么对悬线1的张力F1和悬线2的张力F2大小关系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F1>F2 B.F1<F2 C.F1=F2 D.F1>2mg 解析:悬线的张力在数值上等于悬线对小球A或B的拉力大小.首先以A、B及悬线2为系统进行研究,由平衡条件可知F1=2mg.再以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是悬线2对B的拉力F2,重力mg,A、B间的斥力F,根据平衡条件:F2=mg+F,根据此式可知,如果F<mg,则F1>F2;如果F=mg,则F1=F2;如果F>mg,则F1<F2.综合上述可知A、B、C是可能出现的,选D. 答案:D.

第二章 检测试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303~304页)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1.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及计算 4 2.物体的受力分析 1、2、3、6 3.力的动态分析 5、7、8、9 4.平衡问题常用计算方法 12、13 5.平衡中的极值问题 14 6.实验 10、1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解析: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体;只有在形变量相同的条件下,劲度系数越大,才产生的弹力越大;对于确定物体之间,动摩擦因数是常数;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2.(2010年江西省联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3.图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F2、F3,则( B ) A.F3>F1=F2 B.F3=F1>F2 C.F1=F2=F3 D.F1>F2=F3

4.(2011年安徽合肥质检)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倾斜木板上,当木板倾角θ为30°和45°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同,则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最接近( C ) A.0.5 B.0.6 C.0.7 D.0.8 解析:当木板倾角θ为30°和45°时摩擦力大小相等,说明倾角为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1=mgsin 30°;当倾角为45°时,物体一定沿斜面下滑,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F2=μmgcos 45°;依题意得mgsin 30°=μmgcos 45°,解得μ≈0.7.

5.如图所示,物体P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D ) A.T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 B.T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 C.T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 D.T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

7.(2011年济南模拟)如图所示,一根自然长度为l0的轻弹簧和一根长度为a的轻绳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的O点上,P是位于O点正下方的光滑轻小定滑轮,已知OP=l0+a.现将绳的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滑块对地面有压力作用.再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做直线运动(弹簧的下端始终在P之上),则滑块A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 D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大小不变 解析:物块在开始位置受重力G、支持力N,弹簧的弹力F=kx0,F+N=G,N=G-kx0;当物块滑到某一位置时,绳的伸长量为x,绳与地面的夹角为α,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N′+kx·sin α=G,则N′=G-kx0=N,即支持力不变化,滑动摩擦力f=μN不变.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8.(2010年宁夏二校摸底测试)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C ) A.B对墙的压力增大 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解析:A对B的支持力F1指向圆弧的圆心,当A向右移动时,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将减小,设F2为竖直墙对B的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F1cos θ=mBg,F1sin θ=F2,θ减小,则F1减小,B错误;F2=mBgtan θ,θ减小,F2减小,A错误;对A、B利用整体法分析,地面对A的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F2,F2减小,f减小,C正确;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B重力之和,是定值,D错误.

9.(2011年湖南十二校联考一模)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C )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二、实验题(共20分) 10.(12分)以下是一名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实验步骤是这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他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将各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____.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Fx图象. ①试根据图象写出函数的表达式(x以cm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该实验的规范操作知,先后顺序应为:C、B、D、A、E、F. (2)①由图线斜率知k=0.43 N/cm,所以F=kx=0.43x. ②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每伸长(或压缩)1 cm所需拉力为0.43 N. 答案:(1)C、B、D、A、E、F (2)①F=0.43x ②弹簧每伸长(或压缩)1 cm所需拉力为0.43 N

11.(2010年江苏四市模拟)(8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 解析:(1)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而合力小,作图时相对误差太大,故选D项.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其合力为4 N>5 N,故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 答案:(1)D (2)不能 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

三、计算题(共44分) 12.(12分)如图所示为一攀岩运动员正在竖直岩壁上攀登,由于身背很重的行装,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75 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θ为60°,求此时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设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m/s2)

解析:以人和行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知. Fsin 60°=Ncos 60°(4分) Fcos 60°+Nsin 60°=mg(4分) 解得:F=mg=375 N(2分) N=375 N.(2分) 答案:375 N 375 N

13.(16分)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压榨机的尺寸如图所示,l=0.5 m,b=0.05 m.求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的多少倍.

答案:5倍

14.(16分)如图所示,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F1=200 N,F2=100 N,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中间平行河岸行驶,试求: (1)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是多大? (2)在第(1)问的情况下,船受的拉力的合力为多大?

解析:(1)将F1、F2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Fy1=F1sin 30°=100 N(3分) Fy2=F2sin 60° =50 N=86.6 N(3分) 船在河中间平行河岸行驶,应Fy=0(2分) 当小孩用力与河岸垂直时用力最小,所以 F3=Fy1-Fy2=100 N-86.6 N=13.4 N,(2分) 用力方向与Fy2同向.(1分) (2)船所受的拉力的合力 F合=Fx1+Fx2=F1cos 30°+F2cos 60° =223.2 N.(5分) 答案:(1)13.4 N (2)223.2 N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