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胎儿窘迫 重点内容 ①定义; ②病因; ③病理生理; ④诊断依据; ⑤处理原则。. 一、定义: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 多发在临产后,也可见于妊娠晚期。 二、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1) 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 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妊高征等 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Advertisement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泌尿系统与肾脏疾病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肾和输尿管结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附睾炎及睾丸炎 膀胱炎及肾盂炎 肾病综合征 各种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损伤 终末期肾脏病.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杜俊秋. 无脊灰国家 无脊灰国家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11 年后的 2011 年 8 月,中国新疆出现了.
产品类型:功能性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增强免疫力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纽崔莱薄荷香蒜片. 蒜素的生理作用 (一)增强免疫 1 )作用于 T 细胞: 大蒜素溶液可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荨麻疹类皮肤病 扬州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冯永山. 第一节 荨麻疹 俗称 ‘ 风疹块 ’ ,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 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 性水肿反应。
免疫细胞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 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 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1 气管支气管解剖 2 气管解剖 气管是个圆柱形管腔,位于第六颈椎至第五胸椎之间。它 往下走的时候随着椎体的弧度,近气管分叉的地方,它略向右 偏曲。 总长 : cm ; 软骨环 颈段气管:环状软骨 - 胸骨上窝, 7-8 个软骨环,内径 胸段气管:胸骨上窝 - 气管隆嵴,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老年性阴道炎 湘乡市人民医院妇科 湘乡市人民医院妇科 郭雨良. 病因 1 、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 水平低落或缺乏,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 阴道内 pH 值呈硷性,杀灭病原菌能力降低。 同时,由于阴道粘膜萎缩,上皮菲薄,血 运不足,使阴道抵抗力降低,便于细菌侵 入繁殖引起炎症病变。另外,个人卫生习.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疑 难 病 例 讨 论疑 难 病 例 讨 论 刘素苗 赵 X X ,男, 68 岁 主因 “ 双下肢肿胀 1 月余,全身皮肤红斑半月 ” 入院 病 例 特 点病 例 特 点.
FD班座谈会 -结合学校目标 找准自己位置-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定义: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内科护理学 第六十六讲 主讲教师:杨文.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105例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资料分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景红梅 主任医师.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新生儿败血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罗开源 副教授.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水 与 生命.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南海讲师团系列讲座 《良好行为习惯让您活到120岁》(下) 钟怀山 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专版.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主題 : 飲食安全 主講人:護士黃淑美 ..
江绍基院士 内科消化专业专家.
免疫球蛋白.
桌球腳步練習(熱身操) 1.單步(近檯,踏出一步) 跟步(近到中檯,踏出二步) 11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复习提纲.
法國大革命                                                                            
人体结构与功能PBL教学汇报.
预防龋齿 从我做起.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免疫 前言 天生的免疫力 後天的免疫力 免疫作用造成的不適 免疫學的生物技術應用   B 蔡政村.
Q 热 Q热(q fever)是Q热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牛、绵羊、犬、马等家畜,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与病畜密切接触,饮用含病毒的奶或被污染的水等无法可致病。对人可引起一种急性的有时是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高热,并常呈现间质性的非典型肺炎。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食物中毒及预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新版介绍 李开祥.
第二单元 免疫沉淀实验.
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即机体“自我识别,排除异己”,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性保护,并且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进化的结果。免疫学是研究人类和实验动物体内、外免疫反应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第二节 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一、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 二、干制原料涨发的工艺流程 三、干制原料的涨发方法 四、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第 九 章 传染与免疫.
香港. 香港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cuǐ càn *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十六章弯曲菌属 与螺杆菌属.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Immunoglobulin,Ig.
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
第3讲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梅毒的实验诊断程序与临床管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刘莉莉
第三章 免疫分子.
一般特性: 单体分子; 四个亚类; 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 半衰期最长(21-23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本章要求掌握: 1. 掌握传染的概念、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以及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等重要概念,了解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 2. 了解什么是免疫?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3. 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理解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以及免疫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4. 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免疫学的意义;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中和反应,熟悉上述四种免疫反应的试验方法及原理。 5. 理解主要的免疫标记技术,掌握ELISA的原理及其应用 6. 了解免疫制剂的种类及作用。

一、传染 (一) 传染与传染病 (二)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1、病原菌 毒力 指病原菌对宿主吸附和侵入,在宿主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对宿主防疫机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侵袭力: 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疫机能,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 a.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对宿主防疫机能的抵抗力; 2) 毒素: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外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在活细菌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毒性蛋白,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 类毒素: 是细菌的外毒素用0.3~0.4%甲醛进行化学脱毒后仍

保留其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能。 d. 抗毒素: 用类毒素注射动物来制备的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 侵入的病原菌数量 侵入门径 2、宿主免疫力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在正常条件下,对机体有利,在异常条件下,对机体可能有损害。 3、环境因素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1、隐性传染

宿主感染病原菌后仅受轻微损害,且很快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隐性传染。 2、带菌状态: 病原菌与宿主都具有一定优势,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无法大量繁殖,双方长期处于僵持状态,这就称为带菌状态。 3、显性传染: 即传染病,指病原菌在宿主体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指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抵抗力。

1、表皮和屏障结构 机械屏障作用 皮肤与粘膜 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血脑屏障 屏障结构 血胎屏障

2、吞噬细胞 一类存在于血液、体液或组织中,能进行变形虫运动,并能吞噬、杀死和消化病原微生物等异常抗原的白细胞。 种类 1)多形核白细胞: 2)巨噬细胞:

(2) 作用: 1)吞噬和杀菌作用 2)抗原递呈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4)抗癌作用 3、炎症反应 (1)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体的侵入或其他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相应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炎症的五大特征。 (2) 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入侵的积极的免疫反应。

4 、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补体: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是β球蛋白,是一类能被任何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的酶原。 干扰素:是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诱生剂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活性、广谱抗病毒等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由于生物个体在后天活动中接触了相应的抗原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 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自动获得: 自然自动免疫:显性传染或隐性传染后获得的自然免疫叫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给机体注射某种抗原或其代谢产物,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叫人工自动免疫。 (2) 被动获得: 自然被动免疫:胎儿通过胎盘、婴儿通过初乳获得的母体的免疫力称为自然被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给机体注射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即为人工被动免疫。 2、免疫应答: 指抗原有选择性地刺激能识别它的特异性淋巴细胞,继而触发一系列变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的一种生理活动。 细胞免疫: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增殖、分化,直接攻击靶细胞或间接释放一些淋巴因子,这类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 (2) 体液免疫: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各类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并将它们释放到体液中去发挥免疫作用,这就是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包括各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其中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即接受抗原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增殖和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以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群称为免疫活性细胞。 T细胞: T细胞即胸腺依赖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部分干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后,经胸腺激素的作用,分化而成的免疫活性细胞。

2)B细胞: B细胞即骨髓依赖淋巴细胞,是人的骨髓干细胞直接在骨髓或进入外周淋巴器官中增殖分化而成的免疫活性细胞。 (3) 免疫分子:指抗原和抗体。 1)抗原 ①概念:抗原是一类能刺激人或动物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a.免疫原性: 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性。 b.免疫反应性: 指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②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 a.相对分子质量大 b.结构复杂 c. 异物性 ③抗原决定簇 又称抗原表位,指位于抗原表面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 凡能与抗体结合相的抗原决定簇的总和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④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人或动物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但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⑤细菌的抗原: a.表面抗原:指包围在细菌细胞壁外面的抗原,主要是荚膜抗原或微荚膜抗原。 b.菌体抗原(O-抗原):包括存在于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质上的抗原。 c.鞭毛抗原(H抗原):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 d.菌毛抗原:存在于细菌菌毛上的抗原。 e.外毒素和类毒素 2)抗体: ①概念: 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②Ig的化学结构: a.Ig分子是由两条长链即重链(H链)以及两条短链即轻链(L链)构成的呈Y形对称的多肽链分子;占重链1/4和占轻链1/2的区域,氨基酸排列顺序可因抗体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称为可变区或V区;占重链3/4和占轻链1/2的区域氨基酸排列顺序比较稳定,称为恒定区或C区;在重链的中央处有一个能使Ig分子自由折叠的区域,称为铰链区;Ig分子的V区端是肽链的氨基末端(N端),Ig的C区端是肽链的羧基末端(C端);此外,重链上还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己糖和氨基己糖。 b.组成轻链的氨基酸数目约220个,重链则是轻链的加倍。 c.组成Ig的二硫键数目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d.IgG分子中的不同大小、性质和免疫功能的片段: (a)木瓜蛋白酶的酶解片段: Fab片段:即抗原结合片段,含有完整的轻链和重链。 Fc片段:即可结晶片段,含有两段重链,起结合补体的作用。 Fd片段:具有可变区及一小段恒定区。 (b)胃蛋白酶酶解片段: F(ab’)2:带有连接重链的两个二硫键的Fab双体,能与相应抗原作特异性的结合。 Fd’:包含可变区及一小段恒定区。 c)巯基试剂的分解产物:

d. Ig的存在形式 (a)单体:有一个“Y”形分子组成。 (b)双体和三体:由二个“Y”形分子通过连接链J链连接而成双体;由三个“Y”形分子连接而成三体。 (c)五体:由五个“Y”形分子组成的星状Ig称为五体或五聚体。 e.Ig的抗原结合价:即每一Ig分子上能与抗原决定簇相结合部位的数目。 f.Ig的功能区:即辖区,是Ig的结构单元,一般成对排列。 g.Ig的构象:游离Ig呈T形,与抗原结合后呈Y形。

③Ig的种类: a.类别:以重链的血清学类型、分子量大小及糖含量等为标准,人的抗体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它们的血清学类型分别为γ、μ、α、δ和ε。 b.亚类:以重链构造上的变异为标准来划分。 c.型别:以轻链的抗原型为标准,分为κ型和λ型。 d.亚型:以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顺序的差异为标准。

④五类Ig的结构及特性: 性状 IgG IgA IgM IgD IgE 分子量 15万 18~50万 95万 17.5万 19.6 重链 类别 亚类 γ γ1γ2γ3γ4 α α1α2 μ — δ ε 轻链 型 κ或λ 分子式 γ2λ2或γ2κ2 α2λ2或α2κ2: (α2λ2)2或(α2κ2)2 (μ2 λ2)5 (μ2 κ2)5 δ2λ2 δ2κ2 ε2κ2 ε2λ2 占免疫球蛋白总量 80%~85% 10% 5~10% 1% 0.01% 生物功能 1.结合补体 2.能通过胎盘 3.抗菌、抗毒素、抗病毒 分泌型IgA在粘膜局部抗菌、抗病毒 2.凝集作用 与某些变态反应有关

⑤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a.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初次应答是指抗体初次进入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表现为: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滴度低、维持时间短并很快下降。此时,若再次给机体注射同种抗原,则抗体滴度迅速增加,且维持期延长,这就是再次应答,也称免疫记忆、回忆应答。 b.几类抗体出现的顺序: 一般是IgM最先出现,然后是IgG,最后是IgA。

三、免疫学的应用 (一)基本血清学反应 1.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特异性; 可逆性:是分子表面结合。 定比性:需要合适的比例

(4) 阶段性:反应分两个阶段:特异结合阶段和可见反应阶段 (5) 条件依赖性:抗原抗体间出现可见反应常需提供最适条件:PH为6—8,37—45℃下保温,提供适当的振荡以增加抗原、抗体分子间的接触机会,以及提供适当的电解质(一般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液)等。 1) 电解质 电解质能降低抗原抗体结合物的表面电荷,从而促使其沉淀或凝聚。最常用的是 NaCl ,适宜浓度为 0.15mol/L ,即生理盐水在补体结合试验或溶血反应时,在稀释液中加入少量的 Cu 2+ 和 Mg 2+ 能加强补体的活性。

2) pH 大多数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 pH 为 6~8 。当反应 pH 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 pH5~5.5 )时,往往导致抗原抗体的非特异性沉淀。 pH 为 2~3 时可使抗原 — 抗体结合物解离。 3) 温度 温度高时反应速度快, 沉淀反应在低温中进行时,反应速度虽减慢,但结合完全,因而沉淀物量因之增多。补体结合反应亦在低温时结合较为敏感。反应的最适温度通常为 37 ℃。 4) 振荡 机械振荡能加速反应,但强烈的振荡可是结合物离解。

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 (1)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凝集团的现象称为凝集反应。其中的抗原叫凝集原,抗体叫凝集素。 1) 直接凝集反应 : 有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简便、快速,是一种定性试验,可用于菌种鉴定、测定血型等。试管法可定量判断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可用于协助临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 2) 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 ( 或抗体 ) 吸附于一种载体颗粒表面,然后与抗体 ( 或抗原 ) 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2)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沉淀物的现象,称作沉淀反应。其中的抗原叫沉淀原,抗体叫沉淀素。 1) 环状沉淀反应     在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上表面,使之成为分界清晰的两层.一定时间后,凡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环状沉淀者即为阳性反应。此法简单、敏感,所需被检材料少,可用作抗原的定性试验如炭疽病的诊断、血迹鉴定、沉淀素的效价滴定等。 2) 絮状沉淀反应     抗原与抗血清在试管内混合,在有电解质存在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形成混浊沉淀或絮状凝聚物。此反应可用于诊断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病 (Kahn 氏试验 ) 以及用以滴定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效价。

3) 免疫扩散 琼脂凝胶呈多孔结构,能允许各种抗原抗体在其中自由扩散。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由近及远形成浓度梯度,当两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形成沉淀带。由于一种抗原抗体系统只出现一条沉淀带,故本反应能将复合抗原成.分加以区分,从而可了解抗原复合物的组成,并可将所得沉淀用特异方法染色及用生物活性 ( 酶活性 ) 、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鉴定抗原成分。按其操作技术特点,可以分为单扩散和双扩散。 4) 免疫电泳     将琼脂双扩散与琼脂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待检样品 ( 含复合抗原 ) 先在琼脂凝胶板上电泳,将抗原的各个组分在板上初步分开,然后再在点样孔一侧或两侧打槽,加入抗血清,进行双向双扩散。电泳迁移率相近而不能分开的抗原物质,又可按扩散系数不同形成不同的沉淀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复合抗原组分的分辨能力。

(3) 补体结合实验: 已知的抗原或抗体 待检系统 未知的抗原和抗体 绵羊红细胞 补体结合试验 指示系统 溶血素 补体 1)结合系统:主要是抗原(可溶性)、抗体及补体,都是液体,无可见反应,要有: 2)指示系统(溶血系统):羊红细胞与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若补体被结合,不溶血,反应阳性,说明抗原、抗体是对应的;若补体不结合,则与溶血系统结合,出现溶血,反应阴性,说明抗原、抗体不对应。

(4)交叉反应与凝集吸收反应: 由于甲乙两菌存在共同抗原而引起的甲菌的抗原或(抗体)与乙菌的抗体或(抗原)发生较弱的免疫反应的现象,称为交叉反应。用不同细菌凝集吸收抗血清中共同抗体的方法叫凝集吸收反应。经过吸收后剩下的特异抗体叫单价特异抗血清。 (二)现代免疫标记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应用 1、免疫荧光技术(荧光抗体法) : 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原理是某些荧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抗体分子相结合,但不影响抗体与抗原相结合的特性。用这种荧光抗体将标本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看到带荧光的产物。荧光抗体染色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补体法3种。 免疫荧光法是可以在细胞水平上直接观察和鉴定抗原或抗体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一种检测方法。

(1)直接法 滴加荧光标记的抗体于待检测的标本上,半小时后,用缓冲溶液清洗,使没有结合的荧光抗体完全洗去,干燥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若有相应抗原存在,即与荧光抗体结合,便可以看到发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本法的缺点是每检查一种抗原,必须制备与其相应的抗体。 (2)间接法 先将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然后再滴加荧光标记的抗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抗体),阳性时可见有荧光的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制备的一种荧光标记的抗抗体,可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查,既可测定抗原,也可用来测定抗体。 (3)补体法 补体法原理与间接法相似,不同处是在用免疫血清处理标本时,加上新鲜脉鼠血清作为补体,使标本上的抗原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然后再用抗脉鼠补体的荧光抗体染色,使上述复合物发出荧光。

2、酶免疫测定: 利用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既不改变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反应特异性,也不影响酶本身的特性,在特异抗原抗体反应后,形成酶—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合适的酶底物,即会发生组织化学反应,产生可见的不溶性有色产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底物显色用肉眼或分光光度仪判定,此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三)生物制品 在人工免疫中,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来自生物的各种制剂称为生物制品,包括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细胞免疫制剂及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等。 人工自动免疫制品 疫苗 类病毒; 自身疫苗; 亚单位疫苗; 化学疫苗;

合成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特异性免疫治疗剂——抗血清、抗体与iRNA 抗毒素 抗病毒血清 抗菌血清 免疫球蛋白制品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剂——免疫调节剂 指能增强、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非特异性生物制品。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