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興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園所簡介
願景 求真求美 自我實現 快樂的孩子 創新 認真 惜福 多元思考 追求卓越 積極參與 主動學習 人文關懷 尊重生命
教育目標 發展健全人格 激發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及自理能力 了解自我、激發潛能、適性發展及情緒管理 培育多元能力、啟發多元智能 培養探索發現的樂趣及拓展生活的經驗 增進社會之技能與人際關係之建立
經營理念 提供豐富且多元的學習環境 以肯定和高期待的態度賦予孩子學習自主權,培養學習責任。 尊重接納每一位幼兒的差異性。 幫助發展團體社會技能,增加孩子成功扮演團體中之一分子的能力。 建立家庭和學校的聯繫工作,使孩子感覺學校和家庭是一個整體。
發展特色 依據園內的地理環境、規模、背景、教師資源、學生需求、家長社經背景、教學設備、教育經費、社區資源,而發展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學校願景的學校本位課程,以培養幼兒發展之能力。 訂定落實學校本位理念之各項行政措施,注重個體適性發展,重視環保教育,並持續規劃教材教法,以提升課程改革與學校績效。 提供多元化教學活動,發揮教師專業自主精神,促進幼兒適性化發展,增進教師成長。
行政組織系統表 行政組 教學組 總務組 保育組 校長 行政會議 主 計 室 人 事 室 教 務 處 總 務 處 學 務 處 幼 稚 園 園務會議 總務組 保育組
園務概況 教職員人數:教師四位,廚工阿姨一位。 班級數:兩班 招生對象:四足歲以上,未滿六足歲之幼兒,兩班混齡。 幼生人數:97學年度太陽班24位、彩虹班24位 教學時間:每日教保時間為上午7:40入園,半日制11:30放學,全日制下午3:50放學,星期五配合國小時間3:20放學。
大家的校長爸爸 校長爸爸說故事 -小貓玫瑰 校長爸爸說故事-驢小弟變石頭
我們的團隊 彩虹班崔榕老師 太陽班淑美老師 太陽班讌婷老師 彩虹班玉宜老師
園史 民國八十二年因社區需求而成立 民國八十九年遇象神風災,全園資料及各項財產付之一炬,在游校長文長及全園教師結合社會之各項資源下,一切重新開始。 民國九十年納莉風災再度來襲,園內設備再度受創,民國九十年在全園同仁的努力下,獲得評鑑績優。 民國九十年由園務會議一致通過將大紅、大黃班改為太陽、彩虹班。
太陽、彩虹重生五部曲 重建 蛻變 突破 營造 創新
家園殘破,百廢待舉 家長支援 上級單位申請補助 購買教材教具圖畫書共75070元 復建計畫 社會救援 遷移
搬遷 受二次風災的重擊,在校長、總務主任及全體教師的規劃下將二樓國小的閒置教室施作多功能教室兼作幼兒重建,而幼兒、教師用書及教師辦公室也搬至二樓避免風災之害。 多功能教室 圖書事及教師辦公室
蛻變 自93學年起,獲得經費補助,開始籌備新遊樂設施的規劃。 94學年度新設之戶外遊樂場 82年創校之戶外遊樂區
82年創校之室外遊樂區 94學年度新設之室外遊樂場
突破 95學年度向國小爭取空教室更改為幼兒生活教育室,提供孩子用餐及教學的空間,也使原本的教室做了一番大大的革新。
營造
創新 96學年度由幼稚園的點心費結餘及學校的相關經費補助,施作教師辦公室及廚房的遷移。 調整空間將老師辦公桌移出教室將室內遊樂區分隔成老師的辦公室,將教室使用的空間還給孩子 。
解除了廚房緊鄰教室,生活教育室(餐廳)又隔著教具室, 以致在運餐的路線上造成危險的可能性及不便 。
學前英語政策宣導 向家長解說關於學前英語的教育政策-1個前提2個堅持3種主張,並給予家長相關的宣導資料。
課程設計 依據園內的地理環境、規模、背景、教師資源、學生需求、家長社經背景、教學設備、教育經費、社區資源,以充分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學校願景的學校本位課程,並發展幼兒各種能力。 訂定落實學校本位理念之各項行政措施,注重個體適性發展,重視環保教育,規劃教材教法,提升課程改革與學校績效。 提供多元化教學活動,發揮教師專業自主精神,促進幼兒適性化發展,增進教師成長,提升教學效能。 規劃各種角落學習活動,發展學校特色,展現學校本位課程理念。 研擬課程計劃,落實課程評鑑,提升學校本位課程品質。
課程發展 課程設計係依幼兒身心發展之需要、興趣與經驗,配合時令、季節並考量本園之教 學目標、基本理念及社區環境之實際狀況、未來發展趨勢而發展成主題教學。 課程設計依本園地理環境、設備器材及老師的教學經驗與方法結合,並不時添購新的教具及設備以求變化。 課程具有多元性、統整性與連貫性。 選擇與生活經驗、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有關的教材。 在面對著不同時、空的情境下,課程模式也隨之不斷的變化,並與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和評量環環相扣。 預先規劃「教學藍圖」來設定教學目標、繪製「教學網絡圖」事先構思可能進行的教學活動、評估執行的可能性並假設突發事件之可能與因應對策及教師檢視與省思。藉著教學計畫檢視教學活動是否合宜、教學準備是否周延、孩子的反應度,這些問題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都同步的經由省思、檢討或修正。 藉High/Scope的課程模式中的計畫-工作-回顧,讓孩子進行角落前自己先做計劃,透過計畫看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並加深角落探索的內容,增加與其他孩子互動分享的機會,延伸對角落的關注力與豐富性,且因為計畫圖的實施,家長也回應感受孩子的思考及表達的能力進步了。
孩子自行設計的價目表 圖示餐點的製作步驟 與孩子共同建構主題網絡圖與新的元素產出
教學活動 本園採主題教學,隨著孩子的興趣與探索範圍來延伸擴展或縮短,老師扮演引導、統整及延伸幼兒的興趣成ㄧ共同關切主題的角色,是孩子的夥伴、協助者、記錄者以及研究者,和孩子互動討論來決定教學內容與方向,瞭解孩子的學習經驗,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進而產生好奇的、積極的、主動自發的態度來投入學習活動。在教學情境中、在問話技巧中、在角色扮演中,在實際的操作中來發現孩子的興趣方向與認知基礎。 教師努力營造空間、創造機會,肯定孩子的學習能力,基於信任孩子能力的基礎,重視孩子的學習意願與學習需求,將學習動機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讓孩子得以同儕互動、合作參與、獨自思考等各類方式來建構新知識,讓孩子成為教學的主角。老師根據教學現場的觀察判斷來決定介入學習活動,並隨著教學情境的改變來調整介入的方式,彈性運用介入的時機,視孩子的個別差異與能力發展決定引導的步驟與程度。 在每個星期一早晨的時間安排兩班孩子的角落活動可以互為交流,強調孩子能於每個活動中實際操作練習並相互觀摩,不但增進其合作及互補的關係且教師協同合作教學的機會和孩子多元領域學習也增加。另有分組活動、角落活動、體能活動……此外,亦會配合教學主題需要進行校外教學之參觀活動。
在小組的討論過程中,孩子吸取別人的經驗,更學習接納別人的意見 帶著信心接受挑戰 分享創作的過程
師生互動 (1)教師態度:以肯定和高期待的態度與孩子進行互動,賦予學習自主權,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接納孩子的自然錯誤,鼓勵冒險嘗試的探索精神。協助孩子對自己的思考能力產生掌控和擁有感,進一步肯定自我能力。 (2)教師角色:教師常以欣賞、正向肯定的態度回應孩子的表達和需求,並常使用開放性語言,鼓勵幼兒創作思考。園內每位教師善用眼神、手勢、表情及聲調等肢體語言,自然地與幼兒親近、有微笑、目光接觸及擁抱等社會性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傾聽接納別人的表達,建立同儕間良性的互動。提供機會鼓勵孩子參與學習、討論及分享經驗,幫助發展社會性能力。在幼兒遇到挫折或衝突時,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及支持去面對問題,並嘗試著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3)幼兒角色:孩子有充足的思考機會,孩子是教學活動的主動者。 (4)衝突解決:尊重接納每位孩子的差異性,孩子被允許以他們熟悉的方式和情境下學習。面對幼兒的突發狀況,教師皆能立即給予適當之處理,並以開放的態度給予所需之協助。
觀察孩子,傾聽孩子的對話 開放肯定的態度,鼓勵孩子思考 尊重孩子、接納孩子 支持孩子的想法,建構新的概念
活動空間規劃 所有園設建築皆依執照核准使用,位置寬廣、空間開放又不失其獨立性。 活動空間充足,功能性明顯,提供幼兒一個溫馨愉悅的學習環境。 本園採用主題教學,室內情境佈置以幼兒為主體,由幼兒自己動手創作,充分表現其創造思考精神。 建築設施除注重其功能性外,幼兒安全之防護為最重要之考量。
探索挑戰的學習環境 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 愉悅的生活教育室 室內遊戲區
活動空間使用 教學空間的規劃能滿足團體、小組及個人等不同型態的需求;動線流暢,且教師視線能清楚地看到幼兒的活動。 教具、玩具、材料及圖書等設施的陳列採開放式,置於矮櫃內,擺放整齊,幼兒可依需要自行取用。 師生共同依活動主題發展佈置情境,情境以幼兒作品為主,且適合幼兒高度。 教學空間的通風流暢、採光良好、色彩柔和明朗、且隔音效果好,不會互相干擾。 教學空間鼓勵幼兒體驗生命的價值,以及讓幼兒接近自然素材的環境。
師生共同營造的學習角落 工作角 益智角 隨著主題而改變的娃娃家 積木角 圖書角
教材與資源 教材符合幼兒年紀及興趣並多樣化呈現。 師生皆能擅用日常生活中之素材作為教學資源。 幼兒有選擇、操作教材之機會。 教具有專人管理維護並依需要增添。
特殊教育 特殊需求幼兒:教師對於有行為、情緒等問題之特殊狀況做紀錄,並且與家長協談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以尋求共同解決的方式,並視其情形與需求提供輔導與轉介。 針對個案的狀況與巡迴輔導特教老師共同協商其輔導方案,共同幫助特殊需求之幼兒。
巡迴特教輔導老師與家長進行晤談 巡迴特教輔導老師進班觀察特殊孩子 巡迴特教輔導老師與班及老師針對特殊個案商討輔導計畫 針對個案召開IEP會議
幼兒評量 (1)幼兒評量 起始評量:開學出即為幼兒做起始評量,以了解幼兒在開始學習新事物之前已有的能力、行為、知識、經驗,以做為教師設計課程的參考。 過程評量: 觀察紀錄-每日之教學活動皆有撰寫教學日誌,紀錄教學要項,並針對教學內容、方式做檢討。此外,亦針對幼兒的反應與學習狀況作詳細記錄供教師做進一步之省思。 作品蒐集-平常蒐集幼兒各方面作品或與他人合作之作品以電腦存檔並刊登於園訊作品中。 檔案評量-利用檔案夾保存孩子的作品和相關的資料,每位孩子的作品皆註記姓名、日期,由老師協助將主題、內容撰寫於其上,於學期末之際,裝訂成冊,交由孩子帶回做為成長紀錄。 總結評量-平時幼兒之活動皆有拍照紀錄,每個教學主題結束後,均有為孩子作綜合性評量紀錄供家長參閱。另有學期末總評量,以供家長了解幼兒成長狀況。 (2)教學評量:教師的教學除了每日繕寫教學日誌,紀錄教學實際狀況與自我檢討之外,並透過教學研討會經由討論、分享隨時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