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型基金回顧與展望 中華信用評等 資深協理 蔡東松 2005年1月25日
報告主題 回顧整體債券型基金規模的變化 投信管理之債券型基金規模的變化 個別債券型基金規模的變化 聯合投信事件對債券型基金帶來的影響 主管機關的管理方向 中華信評債券型基金評等準則的重點 國內債券型基金未來展望
債券型基金規模變化 單位: 十億元
債券型基金規模變化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前十大投信債券型基金規模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前十大投信債券型基金規模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那些投信債券型基金規模較穩定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前十大債券型基金規模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前十大債券型基金規模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那些債券型基金比較不受影響 單位: 百萬元
聯合投信對債券型基金帶來的影響 債券型基金泡沫破滅,債券型基金並非穩賺不賠。 投信管理規模大洗牌 - 投信的品牌、股東結構、以及通路決定規模穩定度。 投信大者恆大趨勢確立,小型投信的生存壓力加劇。
聯合投信對債券型基金帶來的影響 聯合投信事件啟動投信的合併風潮,未來投信整併趨勢仍將持續。 主管機關管理政策轉趨積極,採取七道防線措施、推動三評政策與修正審核準則,希望解決流動性問題、增加透明度以及協助國內債券型基金未來轉型。
金管會七道防線 1. 投信自行解決流動性與信用問題,取得專業股東支持, 降低債券型基金持債比率。 2. 投信自行尋求債券型基金買主。 3. 凍結債券型基金額度,不能購買結構型商品與可轉換公司債。 4. 投信旗下債券型基金若持有結構型利率商品,需提撥20%稅後純益, 充當特別盈餘公積。
金管會七道防線 5. 開放投信得以基金資產為擔保向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與郵政公司辦理借款。 6. 各投信可洽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與郵政公司購買債券型基金持有的結構式債券。 7. 暫停申請贖回。
中華信評債券型基金評等準則的重點 標有字母「f」的信用評等,是指債券型基金評等,反映受評基金的投資組合對信用違約損失所提供之保障程度。評等分析包括:投資組合的信用品質,以及該基金的流動性、分散性、到期結構、以及基金之管理等,以反映台灣債券型基金的特性。由於評等準則不同,此評等結果並不適合直接與一般企業債信評等做比較,亦不代表該基金資產的市值穩定度。
中華信評債券型基金評等準則的重點 信用風險: 公司債、金融債、定存銀行、 RP交易對手 流動性風險: RP + 定存 利率風險: 存續期間與結構式債券比重 投信管理階層品質: 是否作價與內控制度 客戶結構: 法人與散戶比重 投信股東結構 (聯合投信事件後權數加重)
中華信評受評基金規模與概況 93年12月底有45家投信,管理110支債券型基金。 93年12月底有28支債券型基金規模在新台幣30億元以下(主要是海外與公債買賣斷型)。 中華信評評等34支債券型基金,約有56%市占率。 截至94年1月15日止,此34支債券型基金合計新台幣9,842億元,占總市場規模約49%。 此34支債券型基金持債比約47%,流動性資產約48%。
中華信評受評基金規模與概況 截至93年12月底整體債券型基金流動性資產為7,737億元,占整體基金規模41%。 此34支債券型基金持有結構式債券約新台幣2,036億元,占其總規模約21%。 截至93年12月底整體債券型基金投資結構式商品約為新台幣4,967億元,占整體基金規模26%。
國內債券型基金未來展望 規模 - 元月份已回升至新台幣二兆元 信用風險 - 地雷債已大幅減少 流動性風險 - 投資人能接受淨值波動嗎? 利率風險 - 結構式債券與Libor vs 國內短 期利率走勢 分券與評價問題仍未解決 結構式債券如何去化?